?

以良好行為習慣養成教育促進班級管理成效的提升

2017-12-27 15:46陳洪輝
考試周刊 2017年47期
關鍵詞:養成教育成效行為習慣

陳洪輝

摘要:班級管理是班主任工作的重點。班級管理成效如何,取決于班主任對學生的各項管理是否到位。面對班里眾多性格各異、思想不一、行為差別較大的學生,要取得班級管理的成效,可以從培養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為出發點,以學生良好行為習慣促進自身性格、思想、學習態度等方面的轉變和提高。有效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班級管理工作就事半功倍,班級管理成效自然得到更大的提升。

關鍵詞:行為習慣;養成教育;班級管理;成效;提升

學生良好行為習慣養成教育是德育工作和班級管理的一項重要內容,能否養成將影響學生的一生,也影響德育和班級管理工作的實效。在良好行為習慣養成教育的過程中,班主任既要發揮榜樣作用,又要運用有效方法,扭轉學生的不良行為習慣。

一、 班主任要細心關注每個學生的行為習慣

班集體猶如一個家庭,而班主任就是這個家庭的核心——“家長”。作為“家長”就要有家長的風范,既要做“虎媽”又要做“貓爸”,讓學生既看到你嚴格要求的一面,又能感受你關心呵護的另一面,他們才會從內心接受你并對你“言聽計從”。若以簡單粗暴的方式對待或以機械式進行“說教”,雖然學生不吭聲,甚至表面上認錯了,但他只是臨時屈服以求脫身,而沒有完全接受老師的教育,更不會認識自己的問題所在。

在學生的行為習慣養成教育中,如何以和美大家庭式教育來培養學生的良好行為習慣呢?

(一) 班主任懷有一顆愛心,平等對待每一個學生。

班主任要做好德育工作,愛心要先行。只有心中裝有學生,才能在實施班級管理時平等對待每一個學生;只有建立在互相尊重和平等對待的德育工作,才能贏得學生的信服。

筆者班里有一個同學,成績差,性格內向,言語不多,很少與同學交往。由于皮膚較黑,同學們很快就為他起了一個綽號叫“黑狗”。他很氣惱,誰叫就打誰,加上他平時比較孤僻,大家更加排斥他,越發起哄逗他。在了解事情緣由后,本人及時找他談心,找事件根源,同時嚴肅批評其他同學,要求他們道歉。當同學跟他說“對不起”時,他反而不好意思了,也連聲說“我也有錯,對不起”,同學之間終于破除堅冰。

事件之后,本人經常以朋友的態度和他一起談學習、談理想。他感受到老師沒有因為成績差而忽視他,沒有因為紀律差而拋棄他,并且時刻在關心他,激發了自信,形成澎湃動力,終于努力改掉了學習、生活上的不良行為習慣,逐漸變成一個遵守紀律、平易近人的好同學。

(二) 挖掘學生閃光點,創造條件發展學生良好習慣和個性。

作為班主任,必須努力發現和挖掘學生的閃光點。本人經常深入學生群體,對每個同學的情況了如指掌,特別在學習、愛好、興趣、交友等方面,所以當他們出現異常情況時,能有針對性地解決;當有發揮才華的機會時,能讓他們盡情發揮!

在班隊活動——“我的舞臺我做主”中,李雪同學發揮了指揮和組織方面的才能;羅雷同學一展優美的聲線,讓人如癡如醉!就連平時對集體活動漠不關心的紅霞同學,也堅持要一展優美舞姿,在同學面前大放異彩!

尋找到學生的閃光點,就相當于找到行為習慣教育的切入口;給予學生施展才華的空間,就相當于給予了他們飛翔的機會!

(三) 給予學生更大的舞臺,讓閃光點更耀眼、更璀璨!

挖掘了學生的閃光點,只是行為習慣養成教育成功的開始。接下來要給他們更大更廣闊的舞臺,讓“星星之火”越燃越旺!

龐美同學在家里練就處理繁瑣事務的本領,我安排她做衛生委員,班里的衛生工作從此變得井井有條;玉梅、紅珍、麗華幾個同學擅長畫畫和寫字,我把班里的墻報作為她們發揮特長的舞臺,班集體的色彩從此絢麗多姿!敏詩同學對排舞頭頭是道、組織能力也比較強,紅霞練習跳舞時,她就是指導老師!

班主任要當一個好“家長”,必須充分了解各“子女”的特點,關注他們的行為習慣,創造條件給他們發揮才能和展示特長的舞臺。

二、 班集體要有健全的“班規”和“公約”

社會的安定發展靠法律制度來維護。班集體就像一個小社會,各個成員來自不同背景的家庭,所以學習態度、思想認識、行為習慣等方面都各不相同。要使班集體形成積極向上團結友好的班風、集體成員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除了日常管理外,筆者認為,制定一個健全的“班規”是很有效的做法。

每新接一個班,筆者根據同學們的實際情況,選定得力的班干部,一起制定一個涉及在校行為、學習、生活、在家表現等方面的班規,采用量化評分的管理方式,對每一個同學實施量化評比。同時采用學生自治自管、教師監督、家長知情等方式,每月統計一次,獎勵先進,批評落后。

“班規”實行之后,同學們變得緊張起來,處處克制自己的言行。不良行為習慣逐漸減少了,你追我趕爭先進的局面不斷涌現。通過一個學期的齊抓共管,同學之間的摩擦減少了;違反校規和破壞公物的現象沒有了;文明禮讓和諧相處明顯加強了;家長對孩子的表現和行為習慣越來越滿意了。這就是“不以規矩,不成方圓”的道理所在!

三、 加強與家長聯系,形成合力共同促進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

家庭教育是學校教育和班級管理的延伸。有的家長認為,孩子進了學校,有老師教育,家長就不用管了!為了糾正家長的錯誤認識,及時向家長反映孩子的在校表現,了解同學們的在家表現,筆者經常通過電話、家訪、約見、微信等方式與家長進行及時的交流與溝通。

在與家長的接觸過程中,本人發現,有些問題是由于家長的教育手段或認識的偏差造成的。例如:張惠康同學在校經常違反紀律,在家表現也不太好,他爸爸總是很粗暴地打他,甚至不給飯吃;梁家銘同學各方面表現都很優秀,但他媽媽總是覺得不夠好,每天晚上逼他做大量的習題,寫很多的字帖,導致母子之間經常產生摩擦。

針對以上這些情況,筆者采取兩頭攻堅的方法:既做學生的思想工作,又巧妙地指出家長在家庭教育方面的不當,然后提供一些家庭教育的方法和建議讓他們嘗試運用。

通過與家長的密切溝通,有效把學生的行為習慣養成教育延伸至家庭,架起家庭和學校聯系的橋梁,形成學生、教師、家長之間的教育鐵三角,達到對學生良好行為習慣養成教育的有效培養!

作為兼顧管理和德育教育的班主任,必須關注每個學生的日常行為和思想動態,以培養良好行為習慣為突破口,不斷創新管理手段,才能實現班級管理成效的提升。endprint

猜你喜歡
養成教育成效行為習慣
良好的行為習慣要從幼兒抓起
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的重要性
小學生良好行為習慣養成教育的探討
體育課中留守兒童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
工匠精神的缺失與高職院校的使命
小學生良好習慣的養成教育探索
高校學生體育素質養成教育研究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下的民族高校大學生價值觀認同教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