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衰老疲憊的鄉村中國立此存照

2018-01-09 17:10汪樹東
小說林 2018年1期
關鍵詞:二弟鄉土土地

著名社會學家費孝通在《鄉土中國》中開篇就曾聲明:“從基層上看去,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钡拇_,離開鄉村、農村,就無法理解傳統中國社會、傳統中國文化、傳統中國人。但是當華夏大地近百年來不由自已地被卷入現代化大潮中,尤其是近三十多年來迅猛的市場化、城鎮化浪潮沖擊著華夏大地的每個角落時,鄉村的淪陷不可避免,因之醞釀而成的文化悲劇、人生悲劇俯拾皆是。曹多勇的中篇小說《白露降》就聚焦于當前鄉村的現實圖景,無論是留守鄉村的孤獨老人,還是遠離鄉村無法返鄉的打工者,抑或是已經定居城市但始終艱難生活的鄉村后人,都折射出當前鄉村中國衰老疲憊的灰色本相,令人不由得唏噓感慨。

該小說的情節并不復雜?!拔摇备改甘寝r民,生活在淮河邊名叫大河灣的安徽農村里,育有一女兩子?!拔摇贝蠼慵藿o農民為妻,患了糖尿病,生活艱難。大兒子“我”考上大學后,留在城市里工作,曾經當過工人,如今是作家,人到中年,女兒也已長大成人,但無權無勢,沒有大富大貴,只過著磕磕碰碰的日常生活。更為可悲的是“我”二弟,不得不遠離家鄉,帶著妻子到浙江金華去打工?!拔摇蹦赣H去世得早,父親獨自在家照顧著二弟的一兒一女,侄子初中畢業后也跟著父母去了金華,讀了技校,畢業后在金華工作,侄女在老家一直讀到高中畢業。侄女高考前,“我”父親患了白內障,為了不耽誤她的高考,“我”父親不愿意告訴侄女自己的病情,希望在她高考后去做手術。后來,侄女好不容易考上廣東的一個二本大學,“我”父親大喜過望?!拔摇备赣H為了節省錢,做完白內障手術后沒有住院,而是直接回家,還要割草喂牛。令人心寒的是,“我”二弟連續幾年過年都不回家,即使“我”父親做手術,他也沒有回家,毫無孝心。這引起了“我”妻子和“我”的爭吵,“我”也是左右為難。最后,“我”回家幫父親收割黃豆,感慨世易時移,鄉村淪陷。

該小說題為“白露降”,篇首還引用《禮記》上的話“涼風至,白露降,寒蟬鳴”為注。這當然是頗有意味的。涼風至、白露降、寒蟬鳴不單單意味著天氣漸涼、季節輪替,更意味著時代的更迭、文化的嬗遞,傳統的鄉土世界已經日薄西山、氣息奄奄了。因此,在該小說中,只有像“我”父親、侄子、侄女這樣的老弱者留守鄉村,至于年輕力壯者、智力突出者都早已經被城市收割,而且他們不敢返鄉,不愿返鄉,也不想返鄉了。至于傳統鄉土世界最為看重的孝道,在二弟身上早已被日益嚴峻的生存重擔撕碎,絲絲縷縷地飄蕩在城鄉之間的闊大鴻溝上。作者對鄉村的衰敗是極為哀傷的,“大河灣土地被煤礦扒塌陷,土地原本就不成樣子,遇見大雨天,黃豆成水稻,下半截站水里?!薄翱磥泶蠛訛惩恋卣娴南褚粋€七老八十的老婦人,衰老得沒有一點生殖能力了?!贝蠛訛惩恋乇幻旱V扒塌陷,就是一個嚴峻的象征,即現代工業文明、城市文明摧毀了鄉土世界的立身之基。大河灣的土地衰老了,鄉土中國衰老了,這就是流蕩在整部小說中的低沉調子。

當鄉土世界無法抑制地淪陷時,鄉土世界中的農民不可避免地會成為時代的犧牲品。該小說中的“我”父親差不多是最后一代堅守著土地的、帶有悲劇意味的農民形象?!拔摇备赣H面對日益潰敗的土地,還是堅持著種地,“我父親說種莊稼越來越寒心,下一季麥子都不想再種了。犁地、播種、收割,種子、化肥、農藥,樣樣花錢,種地早已是一件虧本的事。我父親年年說扔下土地,年年還是堅持種上。我父親對土地的一份復雜情感,我能體會到,卻不能明晰地說出來?!毕瘛拔摇备赣H這樣的農民對土地的熱愛,就是幾千年來鄉土中國頑強延續的秘密所在。明知道種地虧本,“我”父親還要種地,這就接近于一種純粹的信仰了。即使年近八旬,“我”父親還繼續種地養牛,并不存在城市人所謂的退休,或者依靠子女養老。該小說對“我”父親的這種生活方式曾寫道:“我父親年近八十,喂牛種地,大姐說起來心疼,哭起來鼻涕眼淚一起流。我父親說,我不喂牛,我不種地,就天天坐在家里等死嗎?自從二弟家的閨女考上大學,我父親身上的擔子輕松下來,我也主張我父親坐在家里吃、坐在家里喝,全身心地照顧自己。我父親不愿過這種日子,也不能過這種日子。一個人不管年歲有多大,只要一張嘴能喘氣,只要兩條腿能走路,只要兩只胳臂能活動,每天任啥事不做,就是一件可怕的事。我父親喂牛,能跟牛說一說話,緩解個人的孤寂與空落。我父親種地,能下地干一干活,延續一輩子的生活習慣。我父親過得忙碌,活得充實,不說高血壓、高脂肪、高血糖這樣的大毛病找不到他頭上,就是腰酸背疼這樣的小毛病也遠遠地避開他。一個七十五歲的老人,這病那病沒有,能吃能喝能睡,我跟我妻子過去不理解我父親選擇的這種勞作生活方式,現在逐漸地理解了。大姐怎么就不能理解呢?”其實,“我”父親這種勞作生活方式,不就是傳統中國農民最基本的勞作生活方式嗎?也許從現代城市人的角度來看,這種勞作終生的生活簡直是苦役,可是若從生命的內在意義角度看,這又何嘗不是一種更為美好合理的生活方式呢?

在作者筆下,“我”父親具有傳統中國農民的種種優異品格。例如他身上的那種傳統中國農民式的堅韌品格就頗為鮮明。他能夠在鄉村獨自撫養孫子、孫女,為子女解除后顧之憂,并把照顧孫子、孫女看作一種理所當然的責任、承擔;他在剛做過白內障手術后,不住院,直接回家去割草喂牛。他自己的生活極為簡樸、克己,但是對待子女卻極盡呵護之能事。即使“我”二弟連續幾年過年都不回家,他也沒有多少怨言,只是盡可能地設身處地為他考慮,想著他在外打工生活不易。而且“我”父親還具有傳統中國農民在苦難中保持樂觀的堅毅品格,例如他含辛茹苦地撫養、照顧著孫子、孫女時,他就總想著等“我”二弟夫妻掙到更多錢就好了,等孫子、孫女長大就好了。更令人稱道的是,“我”父親即使到老也依然具有夢想,“我父親是一個不斷有夢想的人,也是一個需要不斷有夢想的人。時下他老人家的夢想,就是在他有生之年,親手扒倒自家的四間瓦房,親眼看到自家的樓房一寸一寸地一尺一尺地長起來,長成一座高大挺拔的樓房,跟他夢想的一模一樣的樓房?!币苍S在城市人來,這樣的夢想有點渺小可笑,但是對于像“我”父親這樣的老農民而言,這樣的夢想實在是生命的莊嚴承諾,意義非同一般。當然,“我”父親畢竟是一個年邁力衰的農民,面對的又是一個鄉村淪陷的城市化時代,他已經喪失了悠然自得的生活背景,他的所作所為都帶有一種壯烈的悲劇意味,就像鄉土社會的最后一抹晚霞,雖然明亮燦爛,但終究很快會被黑夜遮掩。

應該說,在《白露降》這部中篇小說中,父親形象是最生動的,最有富有生活內涵、文化內涵的。除了父親形象,“我”二弟本來有可能會成為最富有生活內涵、文化內涵的另一個人物形象。但非??上У氖?,該小說把敘述者設定為“我”,幾乎有意地遮蔽了“我”二弟更為豐富多彩的出場。但該小說對“我”二弟的幾段連續幾年都回家過年的內在心理的介紹非常具有深度,值得關注?!熬科湓?,是二弟離家時間長,這個家他愈來愈陌生,陌生的一個家他待著感到不舒適。村里有許多二弟這樣的人,他們漂泊在哪里打工,哪里就是他們的家,真正的家反倒不是家,陌生了,疏遠了?!逼鋵?,若能設身處地想想,像二弟這樣的打工農民遠離家鄉,漂泊在外,背負著鄉土世界的倫理印痕,進入陌生人的都市漩渦,會遭遇多么嚴肅的生活挑戰啊,這里又有多少跌宕起伏的人生故事??!“二弟帶老婆兒子去浙江金華,一去五年沒回家過年。從表面上看,說是手頭上緊巴,想省幾個路費錢,想省幾個過年錢,其實二弟的心理很復雜,想與土地一刀兩斷,想與老家一刀兩斷,想與自個的過去歷史一刀兩斷。二弟錯了,一個人恰恰與這些東西難以割舍,或割舍不斷。這些東西是一個人生命的重要組成部分,你真的難以割舍清楚,什么都舍棄,沒有父母,沒有家鄉,沒有親情,沒有過去的情感與記憶,這樣的人跟一具行尸走肉有什么區別呢?”打工農民和土地之間的關系一言難盡,盲目地想著和土地一刀兩斷自然是一廂情愿甚至可能是誤入歧途,可是他們渴望成為一個正當的城市人在城市里過上一份安穩自在的城市生活難道不也是合情合理的嗎?

與二弟形象相比,小說中的“我”也是一個耐人尋味的頗有生活內涵的人物形象?!拔摇背錾谵r村,大學畢業后在城市里工作,可是在社會上也沒有混出個名堂,既不可能改善家人的實際生活,也無法從容不迫地應付自己的生活。不過,“我”是個作家,是個敏感的人,是個能夠充分理解“我”父親的勞作生活方式的人,是個理解鄉土世界淪陷的悲劇意義的人?!拔医箲]老家的目前現狀。我更焦慮老家的將來看不見出處。那段時間,我差不多隔上一個星期就要回去看一看??匆豢慈諠u破舊的四間瓦房??匆豢慈諠u衰老的我父親??匆豢炊芎投芟眿D丟下來的兩個孩子??匆豢?,只能是看一看。我幫不上忙,更改不了現狀。我一心沉重地去,一心沉重地歸?!苯箲]和沉重,是“我”根本的生活感受,也是無數像“我”一樣來自鄉村、定居城市又牽掛著鄉村的人的生活感受,“我們”以“我們”的焦慮和沉重銘記著淪陷的鄉村世界,表達著深廣的文化憂思。

值得一提的是還有該小說富有藝術韻味的結尾:“我給二弟打電話。幾年沒見二弟,我與他電話通得稀少。我跟二弟說,我現在在家里割黃豆。二弟在那邊回答一聲,噢。我說,我在黃豆地里找到了天寶和馬泡。二弟依舊回答一聲,噢。我問二弟,你記不記得小時候我倆有一回在生產隊地里拾黃豆,黃豆茬戳破你的手,你吃天寶和馬泡酸倒牙這么一件事。二弟遲疑一下問,大哥你打電話不會只想問這件事吧?我想說,二弟你今年過年回家吧。話到嘴邊,我使勁地咽回肚子里?!薄拔摇被丶規汀拔摇备赣H割黃豆,在黃豆地里找到童年時愛吃的野物天寶和馬泡,似乎通過不變的野物味道再次體驗到了生命和土地之間的永恒聯系;但是對于想著割斷和土地聯系的“我”二弟而言,“我”所體驗到的東西實在太過遙遠而不切實際了。曾經被土地聯系在一起的兄弟就這樣被時代大潮沖擊得天各一方,彼此再也難以溝通理解了,勉強說來也是雞同鴨講,這是悲劇,這也是荒誕劇,令人莫衷一是,五味雜陳。

整體看來,該小說關注了現代化浪潮沖擊下的鄉村中國的灰色本相,塑造了鮮活而富有文化內涵的留守老農民形象,展示了當前生活中相對嚴肅的一面,敘事綿密,細節生動,是一部旨趣嚴正、富有現實警示意義的中篇小說。

作者簡介:汪樹東,1974年出生,江西上饒人。文學博士,現為武漢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出版學術專著《中國現代文學中的自然精神研究》《生態意識與中國當代文學》《超越的追尋:中國現代文學的價值分析》《黑土文學的人性風姿》。

猜你喜歡
二弟鄉土土地
一個人需要多少土地?
一條草魚
善用鄉土歷史資源 提高史料實證素養
二弟
鄉土分外妖嬈
大象
土地流轉信托模式分析
分土地
旺鋪轉讓
最后的炊煙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