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度解讀文本,開深度學習之源

2018-01-09 13:30周愛國田朋
湖北教育·教育教學 2017年12期
關鍵詞:體式編者深度

周愛國++田朋

核心素養和關鍵能力的培養是課堂教學的關鍵,而深度學習是核心素養和關鍵能力得以落地的重要途徑。要實現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深度學習,必須追根溯源,找到深度學習的源頭——文本,只有深度解讀文本,才能讓深度學習變成有源之水。此文所談文本,是教學過程中所采用的范本,即教材選編的文章。本文以《貓》一文的文本解讀為例,淺談如何對文本進行有深度的解讀,從而獲取深度學習的源頭活水。

一、基于文章體式解讀文本,實現“明體”的深度學習

王榮生老師曾說過:“好的閱讀教學,往往基于合適的文本解讀,即依據體式的文本解讀?!彼晕谋窘庾x首先要清楚文本的體式。教師對文本的解讀首先必然是基于文章體式的,因為不同體式文章的解讀方法往往會有很大的差異性,正如我們解讀一篇小說離不開對人物的分析,解讀一首詩歌離不開對情感的體會一樣,文章體裁不同,解讀的重點就不同。我們經??吹皆谠S多語文課堂上會出現一些花樣解讀,但如果這種解讀不是基于文章體式,往往會出現誤讀或者是重點的偏移。

《貓》是鄭振鐸先生小說集《家庭的故事》的首篇,這本集子寫于1925年至1927年,作者在這個集子的《自序》中曾說:“他們(集子中的故事)并不是我自已的回憶錄,其中或未免有幾分舊事,卻決不是舊事的紀實?!笨梢姟敦垺芬晃牡捏w裁是小說,文中的“我”并不是作者本人,只是小說中的一個人物。文章中的貓亦不是一種動物,而是一個小說人物。文章展示出的悲劇并不只是“我”家的,而是一個社會某個階段的縮影。

文章體式的準確把握,必然會促進學生正確的理解文章,這也是深度學習的前提,離開了正確的解讀,深度學習必然會南轅北轍,相去甚遠。

二、基于時代背景解讀文本,實現“應時”的深度學習

解讀任何一篇文章,都離不開時代背景,文章的情感主旨一般都會打上深深的時代烙印,人離不開生存的環境,文同樣也離不開生長的土壤。不同的時代有著不同的時代特色,而這些來自于不同時代的社會背景必然會對作者的創作產生深刻的影響。因此,要準確地解讀文本,弄清時代背景也是必不可少的一步。

寫作《貓》一文時,適逢“五四”青年要求自由平等、個性解放,在作者這一時期的作品中,表現出了順應時代的新思想、新觀念,表達出了同情弱小無辜,譴責專制霸道,弘揚公道、民主、博愛的思想。由此可以得出,此文中的貓是小說人物,是弱小無辜者的形象,三只貓性格不同,遭遇及命運各異,但都是弱者的代表,相對于文章中握有話語權的人類來說,是生活中的弱者。文章的故事中我們能夠讀出淡淡的悲哀,也能讀出淡淡的探求和期待,那是對自由平等的呼喚,更是對人們堅守良知的呼喚。文本中貓的境遇總體來講是悲哀的,而產生這種悲哀的原因是得不到自由平等,悲劇的背后是對強者良知的拷問?!敦垺芬晃氖窃凇拔逅摹边\動之后,國人的思想深受自由民主博愛的影響,這是文本解讀的大背景,更是此文無法抹去的時代烙印。

時代背景的準確把握,可以賦予文本更全面、更深刻的內涵,這也為深度學習提供了更為廣闊的空間。

三、基于作者情懷解讀文本,實現“知人”的深度學習

要做到準確而深刻地解讀文本,全面了解作者也是十分必要的。通常情況下,作者的自身經歷、性格特征與其作品的創作風格都存在著很強的辯證關系,兩者相互依存、相互影響。古往今來許多優秀作品都滲透著作者的情感和感悟,也可以說作者的人生態度和性格決定了他的創作風格。每個作家的生活閱歷是不一樣的,思想情感也是不一樣的,甚至可以說每個作家的性情會很自然地流于筆端,現于文本。

鄭振鐸先生的文章中流露出的是淡淡的悲哀,淡淡的求索,全然不像魯迅先生文章的犀利和辛辣,這或許就是作者個人的人生體驗造成的。在解讀文本的過程中,教師要從文章的字里行間感受到作者所流露出來的那種淡淡的悲哀,同時,對于處在當時社會背景下的作者,雖然對于現實有幾分迷惘,但是我們依然能夠看到對于未來的求索。

充分關注作者情懷,有利于準確把握作品風格,深度理解作品的主旨與情懷,能夠有效促成學生的深度學習。

四、基于編者意圖解讀文本,實現“定標”的深度學習

教材的編排是按照一定的體系來安排的,每個單元都有不同的側重點,從而構成一個相對完整的體系。每個單元所選文章希望教師在教的過程中達到怎樣的知識能力目標,達到怎樣的思想情感目標都有相應的要求。這是對于教者的目標指引,也是對于教者和學者提出的要求,所以弄清編者的要求也是深度解讀文本的有效途徑。因此,解讀編者文本的核心是基于目標去解讀,其實也就是要明確編者的意圖,弄清編者如此安排的目的以及希望教者和學者達到的目標。

《貓》這篇文章安排在七年級上冊第五單元,從編者的意圖來看,這個單元的單元目標之一就是關愛動物,善待生命,學會與動物和諧相處。這一單元是圍繞“生命之趣”選編的四篇寫動物的文章,《貓》一文以第一人稱記述了自己家三次養貓的經歷,文章體現了作者對生命的尊重和善于自我反省的精神。本文放在這個單元,想通過本文的學習加強人類自我反思,形成尊重動物、善待生命的意識,從而促進人與動物的和諧相處。

厘清編者意圖,當然是為了明確編者如此安排的目的和意義,從而更準確地定位教學目標,讓課堂教學更鮮明地指向核心素養和關鍵能力。

五、基于現實生活解讀文本,實現“及己”的深度學習

要想深刻解讀文本,還要基于現實。只有基于現實生活對文本進行解讀,才有可能拉近讀者與文本的距離,讓讀者即學生更深入地走進文本。讀一篇文章,真正能夠讓讀者實現深度學習的應該是從文章中讀出了讀者自己,所以聯系讀者的現實生活顯得尤為重要。任何一篇經典的文章之所以經典,是因為無論到哪個時代,文本都能夠折射出深刻的現實意義。換句話說,就是文本本身能夠在不同的時代煥發出不盡相同的意義。正因為如此,經典才成為真正意義上的經典,才可以經過時間的洗禮而永葆生命的活力。

如今教學《貓》一文,恰逢“聶樹斌案”得以昭雪,貓的冤和聶案何其相似。第三只貓的冤案和聶樹斌的冤案產生的最根本的原因可能都是強者沒有給弱者話語權,所以可將此文教學的落腳點定在強者如何對待弱者上。這既是對文本的創造性解讀,又能夠源于編者文本又高出編者文本,更重要的是可以煥發出全新的生命活力,與我們的現實生活合拍,體現出文本深刻的現實意義,帶給學生一些思想的啟迪。

深度學習的最終目的是由文及人,從文本中讀出自我,獲得關鍵能力,提升核心素養。充分聯系現實生活解讀文本,能夠幫助學生實現從“讀進文本”到“讀出文本”的跨越。

要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實現深度學習,對文本的深度解讀是必經之路,只有將文本有關的全部信息都吸納進來的解讀才是有深度的解讀,也才可能是最準確的解讀。只有在深度解讀的基礎上,才能準確理解文本,正確領會編者意圖,也才有可能巧妙定位教者文本,讓課堂教學有深度,從而實現“明體”“應時”“知人”“定標”和“及己”的深度學習。

(作者單位:宜昌市枝江英杰學校)

責任編輯 孫愛蓉

猜你喜歡
體式編者深度
深度理解一元一次方程
編者語
深度觀察
深度觀察
深度觀察
編者語
編者語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