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鎮江“道情”拾憶

2018-01-23 10:13潘春華
江蘇地方志 2018年5期
關鍵詞:漁鼓書場道情

◎潘春華

距古城鎮江西南約百里,有一座山,名曰茅山,又名句曲山。據《茅山志》記載,茅山是道教上清派的發源地,距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西漢時陜西咸陽南關茅盈、茅固、茅衷兄弟三人慕名先后入江東句曲山隱居,分別于句曲山大茅峰、中茅峰、小茅峰三峰之上,創建茅庵,潛心修道,采藥煉丹,救人濟世,后均功德圓滿,先后得道升仙,號稱“三茅真君”。

舊時,茅山道士經常下山云游,說唱道情,布道勸世。鎮江城里熱鬧繁華的五條街、南門大街內,以及城外商鋪集中的大西路、中華路和江邊碼頭,常會見到茅山道士、道情藝人們流動于街坊店鋪唱道情。也有茅山道士、道情藝人去周邊的揚州、南京、常州、金壇等地游唱。

“道情”,亦稱“竹琴”“漁鼓”,是中國傳統曲藝品種的一個類別,在江蘇、湖南、湖北、四川等地都曾廣泛流傳,是道士抒發情感胸懷布道的一種“道曲”和“道歌”,內容大多宣傳一些貼近民眾生活的因果報應、離塵絕俗、勸世行善等,由游方道士或道情藝人在各地演唱。元代燕南芝庵《唱論》云:“三教所唱,各有所尚,道家唱情,僧家唱性,儒家唱理?!泵鞔鞕嗟摹短驼糇V》曰:“神游廣漠,寄情太虛,有餐霞服日之思,名曰‘道情’?!?/p>

道情源于唐朝道教《承天》《九真》等道曲,后來吸收詞牌、曲牌,演變為民間布道時演唱的道曲、道歌,保存于道教科儀、齋醮之中。也有傳說,道情始于春秋時代的老子,道情藝人尊老子為祖師爺,并供奉他的牌位。

南宋時,始用漁鼓、筒板伴奏,故又稱“道情漁鼓”。道情所用聲腔為曲牌體,常用曲牌有《耍孩子》《清江引》《二六調》《夸夸調》《皂羅袍》《步步嬌》《浪淘沙》《梳妝臺》《鐘離調》等。道情唱詞的詞格靈活多變,自成格局,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八言,乃至十七言自成一句者。唱腔曲調常常是組成有層次的大型唱段的聯曲體,既用詞典雅、抑揚頓挫,又低吟淺唱、活潑委婉、優美動聽,很能吸引觀眾。

清代,道情同各地民間音樂結合形成了同源異流的多種形式,如蘇中道情、太康道情、義烏道情、洪洞道情、陜北道情、長武道情、江西道情、湖北漁鼓、四川竹琴等等。

鎮江道情原屬南方詩贊體道情的一個分支,用鎮江方言說唱,唱腔為曲牌體。鎮江道情多以唱為主,以說為輔,有坐唱、站唱、單口、對口等表演形式。民國時期,鎮江不少民間藝人迫于生計,傳承了道情說唱這門技藝,成為職業道情藝人,有的則扮裝道士沿街演唱,借以謀生。

鎮江“道情”藝人,通常分為“內檔”與“外檔”兩種?!巴鈾n”藝人主要在街頭演唱。舊時,常有道士、道情藝人在五條街唱道情,有些唱得好的,往往圍攏了不少人賞聽觀看,造成車馬堵塞,行人擁擠,俗稱“哄街”。有時,道情藝人三五成群,結伴去古運河畔的丹陽碼頭、石浮橋下的民船上或江邊碼頭的過江輪渡之中賣藝演唱,行話叫“踩街”或“游坊”,也有固定五條街菜市場后一方空地,或五十三坡下廣場演出的,欲稱“圈地”。

說唱道情的民間藝人,常會沿襲游方道士的形式及打扮,頭上長發梳成髻,用一根竹簪穿過髻別住,不使散開,有時也戴著道帽;身著黑色或絳紫色斜領半長衫,黑色長褲,手工縫制的白色粗布長襪,腳上穿雙黑布鞋。他們居無定處,云游四方,靠唱道情募化幾個錢,粗茶淡飯維持生活。他們唱的多是小段,而且還要隨機應變,現場發揮,看見什么店就唱什么詞。

此外,向店家討錢叫“募化”“布施”“結緣”,接錢不用手,而是用簡板夾取。傳說,舊時有一位商鋪老板惡作劇,將錢用糨糊粘在柜臺面上,叫道士去取,道士微微一笑,將簡板倒持,用下面的簡板貼柜臺面輕輕一鏟,上面簡板順勢一夾,輕輕松松地將錢收入口袋之中。據說,用簡板夾取錢是道士唱道情的基本功,也是檢驗道士是真是假的方法之一。另一項“行規”是到茶水爐唱道情時,除了立掌稽首外,開唱時必須面對茶水爐店鋪,背朝大街。因為茶水爐的創始人,是道教仙人呂洞賓祖師的弟子,同根同源,論輩分為師兄弟,不敢倨傲托大。

“內檔”道情藝人則以坐唱為主,定期在一個固定場所演出,如南門大街的“如意書場”、五條街的“勝春書場”、小門口的“鴻翠書場”、大西路上的“藝園書場”、小碼頭永寧里的“永樂書場”、小街吉康里的“雙吉書場”等等,還會在一些茶館、酒樓中演出。也有道情藝人同說書藝人一樣,一天跑多個書場的,俗稱“趕場”。說唱的中長篇傳統曲目有二十多支,以道教故事為題材的有《目蓮救母》《大孝傳》《賣道袍》《哭五更》等;以歷史故事、神話與民間故事為主的有《五史原》《古城會》《天仙配》《敬德打朝》《蘆花記》《白鶴傳》《珍珠塔》《小僧尼》《麒麟豹》《二度梅》《白蛇傳》《青蛇傳》《白牡丹》等;還有以說教為題材的,如鄭板橋的《道情十首》等。

如傳統道情曲目《珍珠塔》中,有一折《方卿羞姑》,唱詞曰:“門前扣了高頭馬,不是親來也是親;門前倚了討板棍,骨內之親不上門……”說的是方卿考狀元之前曾遭姑母方朵花羞辱,如今中了狀元,卻隱匿身份,而用一身道士打扮來唱道情,借以教化姑母,抨擊世風日下,奸詐勢利的小人。另外,不同季節有不同的唱詞,清明唱《西湖會》,端陽唱《盜仙草》,中秋唱《游月宮》,冬天唱《踏雪尋梅》等。

鎮江道情以道家特有的道曲唱腔演唱,用漁鼓、簡板伴奏,亦作道具使用。

漁鼓,又稱“道筒”“情筒”。一般用毛竹筒削制,直徑三寸左右,竹筒四節、二尺四寸長(意喻一年四季二十四節氣),竹筒修平表面的竹節疤,打通內結,刷桐油,待自然風干后,一頭蒙上鼓皮,鼓皮用生豬油包皮,刮平洗凈殘留油脂后,張貼于木板上陰干,剪成比竹筒底面大些,用時將它浸水泡軟,緊緊繃于竹筒底面,然后套上纏著布條的銅箍收緊筒箍,漁鼓就制成了??季康脑跐O鼓表面刻上字如“上善若水”“道常無為而無不為”“為學日益,為道日損”之類的道家經典箴言。彈奏時,放松手腕,有節奏地擺動手掌,讓手指敲擊漁鼓鼓面,指法有“擊”“滾”“抹”“彈”等。聲音與竹筒內腔形成共鳴,發出“嘭嘭嘭”的聲音,清脆悅耳,有樂感。

簡板,也叫“劍板”。由兩根手指寬的竹篾片做成,據傳是皇帝封給道情藝人的“尚方寶劍”,一根簡板長為三尺六寸半,意喻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另一根三尺六寸,意喻方圓三百六十度,不管是春雨、秋露、圍爐、納涼,時時能唱,無論船艙車廂、茶館書場、酒樓店堂、高臺廣場、大街小巷處處能唱。簡板的兩根兩片相合,頂端呈“Y”形,用時握手的食指一松,短片的末端成為支點,竹片張開,食指一緊,下片擊上片,發出噼啪聲。

道情演唱時,左臂懷抱漁鼓并手執簡板,右手食指、中指、無名指并攏拍打漁鼓,兩者配合擊打出各種節奏作過門之用。一般是簡板打板,漁鼓打眼,有一板三眼,一板兩眼,一板一眼等不同打法,比較自由。

鎮江道情不僅曲調優美動聽,給人以清雅、高亢、清風徐徐之感,而且道情詞精煉典雅,寓意深刻,布道勸世,激人上進,給人以教益與啟迪。因而,自古以來便得到很多文人的喜歡與參與。有些書香子弟,應試后落榜,或是懷才不遇,就利用這“漁鼓簡板”來消遣解悶。也有的是家道中落,沿街演唱,針砭時弊。所以,有些“道情”的唱詞比較典雅,具有一定的文學色彩。

在鎮江道情藝人中,值得一提的當數民國時期的潘玉章。潘玉章師從東臺道情大師陳少堂。陳少堂原是東臺安豐鎮落第秀才,無心功名,以唱“道情”為生。因為他有較高的文化修養,自創《二度梅》《白鶴傳》等曲目。民國初年,又創編了《三國》《水滸》等內容的片段。他嗓音清亮,講究板眼,演唱時詞清曲婉,行藝足跡遍及大江南北,是位杰出的道情藝人,故而名噪一時。投其門下的弟子眾多,如鎮江的潘玉章、揚州的洪小平、鹽城的鐘干泉等。此外,陳少堂之子陳吉林也子承父業唱道情,唱紅了蘇北。

潘玉章每次登場演唱,皆十分自尊,以清風明月自比??箲饡r期,他仍堅持演唱,除繼承《珍珠塔》《白蛇傳》《二度梅》,以及鄭板橋的《道情十首》等傳統道情書目外,還新編了《十二月罵東洋》,其內容是根據盧溝橋事變、南京大屠殺等日寇侵華重大歷史事件編寫的道情書目,以“道情”為抗日武器,在鎮江各地演唱。他說唱并重,慷慨激昂,喚起了民眾抗日愛國熱情,聽眾無不為之動容。為此,遭到日本侵略者的逮捕,是位愛國的道情藝人,值得世人稱頌。潘玉章編寫的鎮江道情《十二月罵東洋》,已于1996年收入《中國曲藝志·江蘇卷》。

另外,抗戰前出生于江都邵伯的陸至坤,六歲入私塾儒、道兼學。十五歲先父陸明德羽化,接班主持道教廟務,有“小道士”之稱。二十一歲時離道從藝,往來于鎮江、江都兩地“跑碼頭”唱道情,歌頌良善、鞭笞丑惡。1992年重新悟道,曾為江都市道協理事,鎮江市丹徒區道教協會、橫山三茅宮常年顧問。

如今,清新悅耳的道情聲,早已隨著歷史長河的流淌消失了,留下的僅僅是一些零散的記憶……

猜你喜歡
漁鼓書場道情
河南太康道情戲及其生存現狀
蘇州市2個書場入選 江蘇省首批非遺曲藝書場
總體規劃 精準扶持
地方保護經驗對零陵漁鼓保護和傳承的啟示
歷史回音壁
——藍田上許村道情演唱
國內漁鼓分布情況探析
金華道情的藝術特征及生態現狀研究
大關街道西一社區百姓書場重新開門迎客
讓學生近距離感受非遺魅力
當代評彈書場的模式特征及其發展趨向
——蘇州光裕書場現狀調查與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