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立言”素養的高效“轉化”
——觀摩何夏壽老師執教《去年的樹》有感

2018-01-26 07:45潘新和
教學月刊(小學版) 2018年28期
關鍵詞:立言唱詞語文課

□ 潘新和

“和美課堂”第十一屆全國小學語文教學觀摩研討會上,我與何夏壽老師再相逢。我的講座《為“立言”奠基——語文教學五字訣及實操常規》在先,他的課《去年的樹》在后。雙方并無溝通,竟配合默契。

我說教學“五字訣”(即“立言”五大素養:志、蘊、體、行、能)與實操常規;他仿佛為我演示,給教師示范。

這是一堂著眼于“立言”素養“轉化”的課?!稗D化”質量便是教學水平。語文教學首要是“立言”——核心素養的“轉化”。有了學語文的意愿、“立言”的信念,才有學習行為可持續發展的動能,才有對其他素養持之以恒的主動求取。

“立言”五大素養,以激“趣”、樹“志”(確立“立言”動機、價值觀)為首要,何老師深諳此道。

他的課前鋪墊便精彩:帶學生背古詩《詠鵝》《將進酒》,郁郁文氣,氤氳繚繞,忽然樂聲響起,他用越劇曲調唱詩,高亢圓潤、聲情并茂,猛地攫住學生的注意力。演唱征服、吸引了他們,使之肅然起敬,興奮“入課”。

教師的言語才藝,給教學平添魅力與動力。

語文課有極大的包容性、延展性。語言,是藝術創造的母體,也是實用思維、科學思維的載體。教師各種才情幾乎都能在語文課上施展。何老師是越劇行家,是兒童文學、民間文學、散文創作高手。因此,他有充沛的資源用以拓展教學空間,誘引學生喜歡、迷戀語文。

語文教師須是雜家、方家,才有素養“轉化”的“本錢”。

學生在語文課上親自聆聽何老師用越劇曲調唱古詩,品讀他改編的劇本,在他的指導下嘗試寫唱詞。寫好后,他進行評點、鼓勵,親自演唱他們寫的唱詞,對學生寫的作品贊不絕口,夸贊他們為“作家”,因勢利導進行激勵。

“想不想獲諾貝爾文學獎?”何老師言傳身教,為學生樹立“立言”榜樣,給予他們高峰體驗與文學夢。

教學,是教育目標的“轉化”過程,教學目標可稱為“轉化點”。這有別于以往的教學點、知識點、能力點、訓練點等,更能體現教學特點及教學復雜過程。一般而言,一堂課“主轉化點”只有一個(點多則渙散),與其配合的“輔轉化點”可有若干個。語文課,是“立言”素養“轉化”的課,主、輔轉化點均在“立言”五大素養中擇取。由主轉化點分化出輔轉化點,輔轉化點支撐主轉化點,如眾星拱月,交相輝映。

何老師該課的教學目標——主轉化點是學寫“唱詞”(“能”),這一定位十分明確。輔轉化點有三:一是解讀《去年的樹》的故事內容、情感內涵(“蘊”),學習敘事一波三折(“能”),這是“主轉化點”實現的基礎。二是對童話與劇本進行比較,品味劇本特點(“體”“行”)。三是進一步探究其中唱詞的寫作特點(“體”“行”)。第二、三個輔轉化點是主轉化點實現的“支架”(感悟寫唱詞的具體要求),都是為寫唱詞練習做準備。

主、輔轉化點確定的背后,是何老師“閱讀指向寫作”的體認——“表現—存在本位”教育范式。在該范式下,教師根據學情與教材內容,確定培育“立言”素養的最佳主轉化點,尋求與其相應的輔轉化點,加以整合、統籌、分解,設計具體教學內容、行為、步驟,乃至細節。

以培育“立言”素養來確定主、輔轉化點,教學便能目標明確、主次分明、詳略得當。

何老師的課沒有停留在課文解讀上,沒有上成閱讀課,而將重心放在“學寫唱詞”上:學生讀《去年的樹》,品味他改編的劇本,了解唱詞寫法等,目的都是為了“學寫唱詞”——寫作。他很清楚,不指向寫作是無效閱讀、無效教學。

他的“轉化”程序如下:

1.唱詩導入,激發興趣,為讀劇本、寫唱詞埋伏筆。

2.將課文由童話改編成劇本,給學生提供寫作范本。

3.引導學生從童話與劇本的比較中,認識劇本文體的言語形式:對白、舞臺說明、唱詞。

4.引導學生認識改編劇本需要聯想、想象,文字要簡練等。

5.引導學生了解唱詞特點:童話是生活語言,唱詞則簡潔、詩化:押韻,字數整齊,多為七字句。

6.請學生按上述要求寫唱詞,寫好后上臺讀(發表、展示)——自我表現。

7.當場評點,提高學生對唱詞寫作的認知,鼓勵、強化“立言”之志。

這些教學內容、行為、步驟,構成密合無間的“轉化”鏈條。穩扎穩打、步步為營,教學目標水到渠成。

“轉化”,即促成學生深化領悟的過程:由感性到理性,從模仿到應用。

教師的主要任務是為學生創設“轉化”條件,給他們鋪設好臺階,使之得以順暢地拾級而上,高效思考、領悟,并付諸實踐,生成能力。

為此,“轉化”的細節也須精心構思。如他改編劇本,故意留下最后兩節空白唱詞,對學生說老師腦筋用盡,無法再寫了,拜托他們幫忙,把劇本寫完——不是“命令”,而是“請托”。請托恰到火候,學生躍躍欲試,超水平發揮,發表時爭先恐后。

小鳥:小姐姐,我問你,火柴條兒在哪里?他是我的好朋友,我要唱歌給他聽。

小女孩:小鳥兒,我知道,他在我的燈火里。請你不要再傷心,快快唱歌給他聽。

學生潛力無限,將“散文體”轉化為“詩歌體”,毫不費勁。這得益于引導有方、“轉化”到位。

寫唱詞,表面看是“能”,實則包含幾乎所有的寫作素養:“志”(學生的言說欲、表現欲、自我實現欲)、“蘊”(小鳥對樹的情誼、信義)、“體”(對劇本、唱詞語言形式的了解)、“行”(從小鳥與小女孩的角度,設身處地地聯想、想象她們該說什么、怎么說),這些最終都反映在“能”(創作出符合劇情與詩化要求的唱詞)上。

“轉化”貴在“潤物無聲”。何老師不是簡單、直接地給予或提出要求,而是點撥、啟發,盡量讓學生自己琢磨:由“知”到“行”再到“知”……循環往復,潛移默化?!白晕蚱淅矸ā?,并在實踐中深化認知,要比教師提供基于知識點的強行訓練更有效。

能否高效“轉化”,歸根結底取決于教師的綜合素養。

教師不但應該是學生“立言”的榜樣,也應該是德才兼備、勵志進取的楷模。

猜你喜歡
立言唱詞語文課
茶味人生
唱詞(外一首)
立德立言,為何重要
可怕的語文課
語文課里掙分忙
語文課應該培養什么?
那唱詞本上,滿是回憶
校園四季歌
語文課上做游戲
廣西文場的曲詞藝術特征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