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鄉村振興戰略中傳統民居的保護與開發

2018-03-03 02:39劉偉成
科學與財富 2018年1期
關鍵詞:鄉村振興戰略

劉偉成

摘要:進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過程中,如何根據鄉村實際、因地制宜的利用鄉村資源走出一條產業興旺、生態宜居之路?本文結合當地實際,從鄉村的資源、存在的問題、以及開發的思路進行了系統闡述。

關鍵詞:鄉村振興戰略;傳統民居資源;統一規劃

古民居、家廟祠堂等傳統民居,是鄉村文化的重要載體,也是鄉村最重要的資源。乳山市鄉村傳統民居資源豐富,蘊含較高的社會價值和經濟價值。圍繞傳統民居資源進行深度整合與開發可以為鄉村振興略產業興旺提供有力的支撐。

一、乳山市傳統民居資源豐富、獨具特色

村落數量較多。根據“歷史建筑、鄉土建筑、文物古跡等建筑集中連片分布或總量超過村莊建筑總量的1/3,較完整體現一定歷史時期的傳統風貌”這一省級鄉村認定標準,乳山市除已認定的乳山寨鎮南司馬莊村、諸往鎮東尚山村、大孤山鎮東林家村外,至少還有海陽所鎮趙家莊村、城區街道騰甲莊村、崖子鎮田家村、大崮頭村等約20個村莊可以根據這一標準進行認定。

建筑年代久遠。乳山市鄉村歷史悠久,基本形成于明代。歷史環境要素完備,有古河道、商業街、公共建筑、特色公共活動場地、堡寨、樓閣、古樹等。大孤山鎮東林家村留有雍正手跡的“貞節牌坊”、石磨盤鋪成的街道及樹齡約400年的小葉樸樹。

風貌保存完好。乳山市鄉村的民居基本集中連片,門樓結構精美、磚石墻體整齊、屋頂瓦當雕刻精致、木質門窗古樸典雅。崖子鎮大崮頭村李培桓的故居,兩棟墻體上磚下石、木框架結構二層樓,是典型清代復式民居建筑。海陽所鎮趙家莊村保留的大規模清代地主莊園建筑群,融合了北京四合院胡同風格及南方建筑風格,造型美觀,結構完整。

文化價值較高。諸往鎮東尚山村現存的清朝建筑王氏家廟遺址、明朝建筑古戲樓舊址、祥云寺舊址、明朝古石碾房、千年古槐樹等與近百座明代民居組成的古建筑群,為膠東稀有, 曾被電影《山菊花》作為5個月的拍攝基地、《熱血的土地》把它作為取景地。

非物質文化遺產豐富。有以婚慶大喜餅、膠東大餑餑等民俗為代表的多項市級以上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是膠東著名的“中國秧歌之鄉”。

紅色文化底蘊深厚。乳山市擁有與狼牙山五壯士、劉老莊八十二壯士齊名的馬石山十勇士英雄群體;留有八路軍膠東兵工廠誕生地、膠東行政主任公署舊址、膠東公學舊址、濟南軍區總醫院舊址,是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國家國防教育示范基地。

二、乳山市傳統民居開發方面意識不強、制約較多

保護與開發意識不強。受多種因素的制約,乳山市個別鎮村缺乏保護與開發意識,導致傳統建筑坍塌損毀嚴重、傳統民居資源處于未開發境地;有的鎮村存在依賴心理,寄希望于上級部門和相關企業的市場運作,導致傳統民居資源利用率不高。相關群眾缺乏保護意識,對祖上留下來的傳統建筑進行了翻新甚至推倒重建,對傳統民居的原貌造成了破壞。

缺乏高效與統一規劃。由于前期工作缺乏有效的、統一的協作機制,乳山市尚未形成鄉村保護與開發的整體規劃,相關部門基本從自身職能出發出臺規定。

開發資金來源渠道單一。乳山市鄉村的傳統民居產權基本在村民手中,部分村落出現空殼現象,多數房主無力對這些傳統建筑進行修繕保護,任其日益破敗毀滅。目前,只有幾個入選省級鄉村名錄的村落享受少量的政府資金補助,進行了適當的開發。

三、乳山市鄉村振興戰略中的傳統民居的開發與利用

(一)牢固樹立新發展理念

領導干部要轉變觀念。鄉村傳統民居的開發某種程度上是一把手工程,地方領導要有民居開發的“自覺與自信”,既要充分認識到村落的文化基因傳承的價值,同時也要認識到村落的經濟價值。圍繞鄉村特點走出一條鄉村特色的產業興旺之路,這是鄉村振興的戰略的根本。不能脫離實際去搞所謂的“產業化”。

要把眼光放長遠。圍繞鄉村傳統民居開發形成產業化很難馬上見成效,甚至需要大量的前期投入。乳山市要樹立保護優先的觀念,對于開發時機、技術不成熟的鄉村,以保護為主,在傳統民居較集中的區域劃定“核心保護區”。

要有強烈的使命感和擔當精神。乳山市鎮村干部要充分認識到保護鄉村的意義,有擔當意識,解放思想,積極探索圍繞鄉村傳統民居進行產業開發的新思路。

(二)加強統籌,形成工作合力

政府牽頭,部門聯動。確定責任主體,建立符合鄉村傳統民居開發工作機制,圍繞傳統民居將鄉村打造成國內知名的國家級旅游景點。

摸清底數,建檔立案。成立由住建局和文廣新局組成的專家普查小組,對鄉村傳統民居資源進行摸底排查,進行詳細備案。

適時立法。鄉村傳統資源屬于適應社會發展需要提出來的新概念,立法相對滯后。要從制度上加強對鄉村進行保護。加強執法隊伍建設,建立與法律法規配套的執法隊伍。

強化審批把關。在普查的基礎上,乳山市政府可以先行制定市級鄉村傳統民居認定辦法,認定市級傳統民居。今后凡是涉及鄉村建設、開發工作,必須提前與有關部門報備,不允許私自拆建;對于破壞傳統建筑的行為要進行追責;按規定拆除的舊房,其青磚灰瓦由相關部門統一收購保存。

建立科學政績考核機制。實行差異化考評,改變過去唯招商、唯GDP的做法,營造領導干部們從從容容做事的環境和平臺。

(三)科學規劃、有序保護開發

需要打破行政、地域區劃,對傳統民居資源統籌規劃、頂層設計。結合乳山市整體發展規劃,可以聘請規劃專家共同制定鄉村傳統民居保護發展規劃,對鄉村傳統民居的保護模式、發展定位、空間布局等多項內容進行全面策劃。對于破損嚴重、村集體經濟實力較弱的村落,進行搶救性保護。對于保護較完整、村集體經濟實力較強的村落,實施常態保護與開發并重。對暫未列入文保單位的村落盡快形成鑒定和保護意見,可先對重點建筑、名貴古樹等古物進行掛牌保護。

(四)創新機制、多元化解決資金難題

一是財政投入。乳山市利用諸往鎮東尚山村、下石棚村以及崖子鎮田家村保存完好的傳統民居資源與紅色文化相結合,成功打造集紅色教育、旅游觀光為一體的紅色旅游線路,促進了當地經濟發展。這一經驗說明,對保護良好、具有開發價值而經濟實力較弱的傳統民居,可以采用財政投入方式進行產業的扶持與開發。

二是利用資本市場。鄉村傳統村落開發資金需求大,必須創新觀念,建立由政府、市場、社會共同投入的多元化融資機制。

(五)科學開發、助推特色旅游

做好市場調研,了解消費需求。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已經發生變化。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日益強烈,消費需求日趨多樣化。關鍵是立足本地資源,體現創意,突出特色。

打造過硬的產品,形成品牌。要有專業的、高水準的、高品質的策劃設計團隊,科學規劃,細致論證;還要有專業的投資經營公司或開發團隊管理開發。要著眼長遠,不能為了一點蠅頭小利急功近利,竭澤而漁;也不能小打小鬧或零打碎敲將資源浪費或糟蹋。處理好短期效應與長遠的可持續發展的關系。要注意“活態保護”,避免忽略地域風格造成“千村一貌”,或者“重物質輕文化”,留住了建筑卻留不住傳統。

深入挖掘延伸產業鏈條。乳山市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過程中,可以根據本地實際,圍繞傳統民居、結合獨特的東夷文化因素大作產業興旺之路的文章。

捆綁經營抱團發展。乳山市可利用打造“全域旅游資源一體化”的契機,打造包括“膠東特色鄉村游”在內的精品旅游線路,以大帶小,以強帶弱,捆綁經營抱團取暖。海陽所鎮趙家莊村可以考慮融入大乳山景區、諸往鎮東尚山融入馬石山、田家紅色線路,乳山寨鎮南司馬莊融入正華山莊線路等。

猜你喜歡
鄉村振興戰略
邊疆民族地區鄉村振興戰略的實踐難題
農村改革四十年的演變軌跡及其新時代新征程
我國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義及舉措
新農村呼喚更多的知識型“新農人”
哪些農村民生問題亟待解決
實現鄉村產業興旺必須正確認識和處理的若干重大關系
新時代解決我國“三農”問題的重大理論與實踐創新
他山之石,來自日本的“鄉村振興戰略”
“黨建+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基層治理創新
論鄉村振興戰略的政策底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