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希臘文學作品里的“男風”

2018-03-24 09:30郭歆彧
文學教育 2018年3期

內容摘要:“男風”指男同性戀現象或男同性戀活動。同性戀(homosexual)一詞是現代詞匯,但溯古追源,男同性戀在古希臘時期就早已出現,是古希臘時期重要的文化現象,從古希臘神話、古希臘史詩、戲劇以及古希臘哲人的文篇中都有具體的反映,因此以古希臘各個時期具有代表性的作品為例,依據其中有關于男同性戀的文字,來探討男同性戀在古希臘社會中的存在狀況。

關鍵詞:古希臘文學 男風 男同性戀

一.古希臘神話

在古希臘神話傳說中,不乏關于同性之愛的描述,特此找到兩個具有代表性的古希臘神話,對早期同性之愛進行探討。

(一)古希臘神話中的“少年愛”

1.宙斯(Zeus)與伽倪墨得斯(Ganymede)

宙斯是至高無上的雷電之神,是眾神和凡人之父。以美貌著稱的伽倪墨得斯是特洛伊王(Tros)的兒子。

一天,宙斯從奧林匹斯山的王座上俯瞰人間,立刻被伽倪墨得斯舉世無雙的美貌吸引,他化作一只老鷹俯沖下來,擒住美少年,將其帶到了奧林匹斯山。與之云雨后,任命他做自己的侍酒童,讓他終日侍奉在天王的周圍,隨時供他淫樂,甚至親手為少年栽種了金葡萄藤。

宙斯與伽倪墨得斯在奧林匹斯山上公然與之歡愛,引發宙斯妻子赫拉的嫉妒并設計害死這名美少年。宙斯傷心不已,將伽倪墨得斯的靈魂封印在天上,成為一個憂傷的神靈。

2.阿波羅(Apollo)與多位男情人

阿波羅被宙斯發配時,他愛上了英俊而貌美的塞薩利國王阿德墨托斯(Admetus),甘心為他放牧牛羊。

阿波羅也曾愛上斯巴達王以美貌著稱的小兒子雅辛托斯(Hyacinthus),他喜歡帶著雅辛托斯在山谷的林間空地狩獵,或者練習體操。

阿波羅還曾經愛過一個年輕的男孩賽帕里蘇斯(Cyparissus),他是赫拉克勒斯的后代、國王西西弗斯(Telephus)的小兒子。戀愛中的阿波羅送給了賽帕里蘇斯一頭神鹿,作為愛情的象征。

(二)“少年愛”的特點:

古希臘早期男同性戀,主要是限定于成年男子對于處于青春期來的美少年的熱戀追求,往往是一個年齡較大的男子追求一個美麗的少年男性,前者是主動者,后者是被動者。

無論是宙斯的男寵伽倪墨得斯、阿波羅的多位美少年情人,以及酒神的情人安普羅斯,都是限定青春貌美的男子身份,并且成年男子追求者都很少是單身男子的身份,幾乎都是有妻室的神祗。神話中的同性情節,也主要是發生在男性神祗與人類之間。

這體現早期男同性戀身份的固定性與局限性,也展示出早期同性戀的出現主要是成年男子對于少年的追求僅出于一種對美麗的欣賞,以及想要占為己有的沖動,并不能特別符合我們現代時期對于男同性戀的定義,即“持久地對同性產生性和情感地吸引”,也不符合我們所說的現代同性戀當中明確的性取向問題,因此古希臘早期兩個男性之間的感情主要是限定于成年男子對于美少年的欣賞。

二.荷馬史詩

(一)英雄式的同性愛情

在荷馬的作品《伊利亞特》中描述了貴族和普通軍士參與戰斗的場景,詳細記載著阿喀琉斯(Achilles)和帕特洛克羅斯(Patroclus)之間的故事以及對他們曖昧感情的描述。在史詩中,荷馬用深情的筆觸描寫了阿喀琉斯因失去帕特洛克羅斯后內心的巨大痛苦:

“淚水滾涌簌滴/躺著/時而側臥/時而仰面/時而頭臉朝下伏地/然后起身站立/精神恍惚/阿喀琉斯蹂躪高貴的赫克托耳/狹卷怒氣?!雹?/p>

阿喀琉斯死于帕特洛克羅斯的葬禮后不久,阿喀琉斯不顧生死地堅決為死去的友人報仇,他自己也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價。按阿喀琉斯的遺愿,他的骨灰和帕特洛克羅斯的骨灰混合在一起,埋在同一個墓穴里。

(二)英雄式同性愛情的特點:

在荷馬史詩中,關于阿喀琉斯和帕特洛克羅斯之間的感情是愛情還是友情是存在爭議的,荷馬本人在書中并未做明確的概述,不過希臘傳說大多數還是將他們書寫成戀人關系。在此論題下,不妨將其看作是即使戰友又是情人的存在。這是荷馬史詩所在的時期特別重要的一個時代特征:英雄式的同性情感。

在古希臘濃郁的同性戀文化氛圍中,其中尤以底比斯(Thebes)為最,在歷史記載中底比斯是希臘最無限制的鼓勵同性戀的城邦之一。底比斯曾斯創建了一支很特別的軍隊,即底比斯“圣軍”,這些士兵皆出身貴族。挑選的標準是:同性戀、戀人關系、戰斗力強悍。經過這三項條件,選出300人。

圣軍成立的目的:“同一氏族或同一部落的人在危急時刻很少互相幫助,一個軍團應該將相愛的戰士編在一起,這樣才能組成牢不可破、堅不可摧的部隊,因為一個人是絕不愿在愛人面前丟臉的,而且他會為了保護所愛的人犧牲自己的性命?!?/p>

在柏拉圖的《會飲篇》中對于這樣的英雄情感稱,有愛情的人不會眼見自己的愛人陷入危險境地而不去營救,縱然是最怯懦的人也會受到愛神的鼓舞,變得像真正的男子漢那樣英勇無畏。

同性戰友之間互相宣誓忠于愛情與友誼,屬于一種英雄式的同性關系,這種關系,激發了他們的斗志和榮譽感,使得士兵之間有著非凡的勇氣和忘我的犧牲精神,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軍隊的戰斗力,并對出于青春時期的男子具有教育與鍛煉的功能。

三.古希臘戲劇

(一)古希臘悲劇作品

在悲劇作品中,有希臘古典時代的悲劇作家埃斯庫羅斯(Aeschylus)的作品《拉伊俄斯》與同時期的悲劇作家歐里庇得斯的作品《克里西波斯》,這兩部作品都同樣描繪了拉伊俄斯(Laius)與克里西波斯(Chrysippus)之間的愛情故事。

拉伊俄斯,是底比斯(Thebes)的國王,年幼被是時篡奪了王位,逃出了底比斯,他來到臨近的皮薩尋求庇護。皮薩王珀羅普斯囑托其教授其兒子克里西波斯駕馭戰車的本領,因此拉伊俄斯愛上了克里西波斯。

無論是在《拉伊俄斯》還是在《克里西波斯》里,都將主人公的之間的關系定義為男性情侶,這點是與荷馬史詩中男性之間模棱兩可的曖昧關系是不同的。這些古希臘悲劇劇本中的男子之間的同性戀情節,都能體現出當時社會里“男風”存在的普遍性。

(二)古希臘喜劇作品

古希臘喜劇家阿里斯托芬(Aristofhanes)的作品《鳥》中,就有關于男同性戀直接的粗俗市井玩笑。

例如珀斯特泰羅斯在對戴勝描述他想象中的理想國家時,他認為,一個漂亮的男子的父親遇見他時會這樣埋怨他說:“好哇!你這該死的家伙!我聽說我兒子離開體育館時遇見了你,他剛出浴,容光煥發。你不親吻他,也不跟他說話,也不摟抱他,也不摸摸他的睪丸球,虧你還是我們家的老朋友呢!”②這樣的笑話充分體現出當時的社會風貌,人們的理想國充斥著男子對少男的寵愛。

另外阿里斯托芬在《和平》中曾經提到過,一些男子“在摔跤場所游蕩,以勾引男青年?!雹?/p>

阿里斯托芬所描寫的市井粗俗笑話,提出競技場上的男性吸引,都直接地表明了當時男性之愛的普遍性以及對男性人體美的推崇。

希臘男性自小就要進入體育場所進行體魄訓練,少年們有不少時間呆在體操學校里。而這種訓練,很多時候,都是赤身裸體的,體育場所成為男性進行親密接觸的良好場所,散發著力與美的男子躶體吸引著男同性戀者觀賞。

四.古希臘哲人筆下的“男風”

柏拉圖(Plato)是古希臘著名的哲學家、思想家、教育家,此處以其對古希臘男同性戀有最明確直接的闡述的作品《會飲篇》為例進行探討。

(一)提出人類來源的論斷,以證明男同性戀存在的合理性

《會飲篇》明確提出了一個中心信條:男子與他人的主要情感關系應該是男子,而不是女子。

文中借厄律克西馬庫這個人物闡述最初人類都是合二為一的,分為男人、女人和陰陽人,因為這樣的人類力量強大時常冒犯攻擊諸神,于是,宙斯決定把人截成兩半,被截成兩半的人類產生了愛,每個人都在尋找自己的另一半。陰陽人被截成了半個男人和半個女人,他們傾向于異性戀。而男人和女人則個字被截成具有想同性別的兩半,因此產生男性同性戀和女性同性戀現象。

“凡是由原始男人切開而來的男人是男人的追隨者,從少年時代起就愛和男人交朋友,借此表現出男子氣來,他們喜歡睡在一起,乃至于互相擁抱?!雹?/p>

“引導他們追求這種快樂的并不是縱欲,而是勇敢、堅強、男子氣概,只有這樣的少年長大后才能在公共生活中成為男子漢大丈夫?!雹?/p>

這些文段都能證明在柏拉圖看來,男同性戀的存在是天性使然,且男同性戀是社會上最有希望的人類。

(二)將男同性戀提升為最高道德的情感方式,提倡精神戀愛

按照《會飲篇》的說法,古希臘的同性戀更多的是精神方面而非肉體方面的。柏拉圖在認同肉體之欲重要性的同時,提出用“精神之戀”生育的“精神子女”才會讓生命不朽靈魂不朽?!稌嬈分惺状蚊鞔_地指出,男性之間的愛情并不是出于性欲,不是出于對于美少年的占有欲,而是精神上的交流與吸引。

在柏拉圖看來,異性間的愛是受肉欲驅使的,而同性間的愛更多地是在理智層面,所以是最完滿和高尚的情感方式。

“若他正好碰上一個有著美好、優秀、高尚心靈的人,那么他馬上會迷上他。簡言之,這個過程也就是是對他的戀人進行教育?!雹拊谶@樣的相處模式里,戀人之間的關系更傾向于精神教化模式。

(三)古希臘教育中獨特的師生關系

“對于古希臘人來說,戀童起先是培養少年的重要方式。長者有義務照顧幼者,這也使對少年的愛成為支撐古希臘國家發展的力量以及道德規范延續的基礎?!雹?/p>

古希臘少年在完成學校的基本教育之后,便會跟隨著年長的老師進行學習。在柏拉圖的《會飲篇》中,描寫了阿爾基比亞德對蘇格拉底的表白,證明了這樣的師生關系。

在古希臘的觀念里,成年男人對少年的愛為教育的重要手段,而少年之間的愛情則是激發他們高尚情操的美好事物。在當時這樣的結合有其社會意義存在,年長的男性會盡其所能教導少年成年后所應負的社會責任與基礎的謀生能力。這些成年男性除了會教導少年知識以外,還會對少年產生愛情,而少年則以青春與承諾來回報。

參考文獻

[1]施瓦布:《古希臘神話與傳說》,中國友誼出版社,2012.

[2]魏慶征:《古代希臘羅馬神話》,北岳出版社,1999.

[3]劉曉晨:古希臘民族同性戀風習研究,2010.

[4]劉立善:東西方同性戀文學的比較,2008.

[5]柏拉圖:《柏拉圖對話集》,王太慶譯,商務印書館,2004.

注 釋

①荷馬:《伊利亞特》,陳中梅譯,南京:譯林出版社,2000年版

②阿里斯托芬:《鳥》

③阿里斯托芬:《和平》

④柏拉圖:《會飲篇》

⑤同上

⑥柏拉圖:《會飲篇》

⑦漢斯·利希特:《古希臘人的性與情》

(作者介紹:郭歆彧,武漢大學藝術學院學生,研究方向:戲劇影視文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