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打工詩歌思想藝術價值看發展的局限

2018-03-24 09:30趙慧萍
文學教育 2018年3期

內容摘要:打工詩歌在21世紀初,對其的研究成果比較多,并且如何對其進行評價爭論不斷。近幾年來,打工詩歌逐漸沉寂,很難再掀起爭論熱潮,其創作量也逐漸下降。這種現象的產生,與打工詩歌的局限性有關。不可否認的是打工詩歌在當代文學中有一定的文學地位并且其也能彰顯時代精神與現實意義,但是打工詩歌過度關注苦難,題材有限,敘述方式的片面化,不重視詩歌表現技巧,甚至發展到后來,其反映社會的真實性也受到質疑,這些因素限制了打工詩歌發展。

關鍵詞:打工詩歌 思想藝術價值 底層文學

2017年4月,《我是范雨素》在網絡爆紅,把底層文學又拉進了人們的視野。作為底層文學的組成部分,“打工詩歌”最近幾年的發展顯得有些沉寂。本文的目的是通過打工詩歌的思想藝術的成就,來窺探其發展所受到的局限性,給打工詩歌的創作提供警示,希望其能更好的發展。打工詩歌的研究成果大多出現在21世紀初,張未民的《關于在生存中寫作》、蔣述卓的《現實關懷、底層意識與新人文精神》、柳冬嫵的《從農村到城市的精神胎記》、張清華《底層生存寫作與我們時代的寫作倫理》等等均是在這一時期提出。幾位作者以自己的視角言說了對打工詩歌的看法。本文意義在于通過對打工詩歌思想藝術價值的評價,指出打工詩歌的局限性,能為打工詩歌的創作提供啟示。

一.過度關注苦難,思想內涵浮夸

打工詩歌是反映社會底層打工者所經受的苦難,描繪社會現實,表現底層人民的情感經歷思想狀況。通過對苦難的描寫,展示底層人民面對苦難的樂觀精神和堅韌頑強的生命力。這一方面是具有積極意義的。但是,部分打工詩歌,過度渲染底層人民的苦難,表現一種哀怨自憐,甚至有借詩歌以展現苦難,來博取關注與同情的嫌疑,思想上就顯得矯情與浮夸甚至走向虛偽,思想的深度就因此而降低,因而這是打工詩歌發展道路上的一大障礙。

許強的《為千萬打工者立碑》:“許多躺在南中國這塊砧板上的虛弱詞語/被一個時代的筆捉住/小心翼翼片片切開/加兩滴鮮血三錢淚水四勺失眠/從青春的體內提取無形的核能/用幾千萬顆漂泊的頭顱在南方大地上一擦/一鍋打工生活頓時沸騰起來/被剝了皮的打工故事在鍋中/翻滾呻吟/在別人的城市中/只能戴著腳鐐手銬/在砧板上和熱鍋中/一點點耗盡自已的青春……一雙雙筷箸決定了多少打工人的命運/為什么我們敞開的喉嚨聲盡力竭發不出聲音/為什么我們多少被機器吃掉四肢的兄弟姐妹/他們喉嚨發出的聲音喊不回臉朝背面的公道/為什么勞動法只是舉著利劍的雕塑”這首詩對打工者的生存狀況進行描繪,我們承認底層打工者生活的艱辛,但是過度描繪這種艱辛反而讓人覺得造作。詩中“多少被機器吃掉四肢的兄弟姐妹”對遭受極端的不幸得人數進行了夸張,過分渲染自己經歷的苦難與不公,對法律還進行了控訴。打工者經歷的苦難我們不可否認,但是對其經受的苦難過度關注,自我哀憐,充滿哀怨,似乎全民族的苦難只有這一個群體在承受,這種思想通過詩歌反映出來,顯得十分狹隘。

如果說上一首詩是對底層打工者肉體上的苦難的展示,劉大程的詩歌就是在表現這一群體在精神上所受到的不公。詩人寫道:“我的才華生不逢時,我的激情橫遭打擊/我的理想被人摧殘,我的人格受人蔑視/我不奢望豪宅名車/只求健康和自由,平靜和淡泊”這里的“豪宅名車”是借代金錢,詩人既然對金錢沒有向往,標榜寧靜淡然,大可以回農村去,又何必在城市中遭受身體上和精神上的折磨呢。每一個來城市的打工者若不是懷揣淘金夢,又何必背景離鄉、經受苦難呢?作者把這一目的進行掩飾,自憐和自戀情緒被發揮到極致。這種詩歌就走上了虛偽的一端,思想價值不復存在。

老刀對打工詩歌評價:“打工詩歌的缺陷都是顯而易見的,它關注底層苦難,也過度渲染與夸大了這種苦難,就顯得矯情、夸張、刻意虛張聲勢?!雹俅蚬ぴ姼璋l展的局限之一,就是打工詩人群體對自身所經歷的苦難過度關注,而僅僅停留在表現苦難,缺少展示對這些苦難超越的精神。所以其思想價值可能是被高估了。

二.題材狹窄,制約打工詩歌發展

翻開打工詩歌,“到處是漂泊孤獨的靈魂,到處是為富不仁的老板,到處是流著血淚的冤案,到處是對故鄉桑梓的眷念?!雹俅蚬ぴ姼杷憩F出來的題材十分狹窄,一旦這些題材被開采殆盡,那么這種詩歌形式就處于衰亡的危險之中。

(一)題材分類

第一類,是書寫打工者尷尬的身份處境。打工者從農村進入一個城市后,既丟失了嚴格意義上的農民身份,同時也得不到城市的認可,甚至在城市中遭受種種歧視。以這種尷尬的身份所創造出來的詩歌,充滿著痛苦憤懣地情感,表現的社會問題有社保問題,稅收問題,子女上學問題等等。例如左河水《鷓鴣天·少年打工》:“掩淚輟學別母親,幾番流浪獲工薪。日暮疲憊如霜打,夜半自讀若踏春。別忘我,夢中人,萬千離恨為脫貧。仰天長嘯迷蒙月,何日天涯返小村?”表現了對自己處境的尷尬?!叭绾尾蛔鰝€農民,如何做回個農民?”這是這群打工者心中最大的困惑,通過詩歌表達底層人民的情感。

第二類,書寫的是生存狀況的艱難。這是打工詩歌最為普遍的一個題材。通過詩歌來反映他們所經受的苦難,直面社會現實。例如李以亮的《一些人,一些事》,妻子在打工過程中丟掉了性命,而合理的賠償卻變成一個幸運的事,一個好老板的恩賜,將打工者生活的辛酸表現得淋漓精致。

第三類,書寫的是思鄉的情感。打工者對于家鄉具有特殊的感情,但是由于種種客觀原因,卻不能回家,因此而產生的強烈的感情。家禾《渴望定到一張這樣的火車票》。

第四類,打工過程中的喜悅。打工者在打工過程中,偶有喜悅快樂之情。隨著社會發展,出現了許多新時期的農民工,他們通過自己的努力成為全國勞模,有的通過打工有了技術甚至成為了企業家。這一時期打工詩詞的內容也有了拓展。如左河水描寫打工勞模的鷓鴣天詞《打工妹》,寫打工創業者成為城市市民的詞《鷓鴣天·農民工創業》等等。

(二)題材的狹窄限制打工詩歌發展

如上所述,打工詩歌就包含以上四個題材類型,雖然打工詩歌的量比較大,因為人人可寫,但表現的題材方面十分狹窄。而且,其題材未來拓展的可能性也比較低,因為打工詩人這個群體生活經歷是有限的,而且他們看待社會生活的角度也是固定不變的,很難有實質性的突破。

三.憤怒的情緒使敘述方式走向單一

打工詩歌里表現出來的仇恨和憤怒的情緒,情感濃烈,噴發而出,在這種感情洪流之下,打工詩人不自覺地認為呈現感情的方式似乎就沒那么重要了,忽視了敘述方式,使得敘述方式過于簡單直白,平鋪直敘,僅僅流于“控訴”或者宣泄情感,降低了藝術性。例如謝湘南的《一起工傷事故的調查報告》:“龔忠會/女/20歲/江西吉安人/工卡號:z0264/部門:注塑/工種:啤機/入廠時間:970824/啤塑時,產品未落,安全門/未開/從側面伸手入模內脫/產品。手/觸動/安全門/合模時/壓爛/中指及無名指/中指2節,無名指1節/屬“違反工廠安全操作規程”/據說/她的手經常被機器燙出泡/據說/她已連續工作了十二小時/據說事發后她/沒哭也沒/喊叫她握著手指/走/事發當時無人/目睹現場”,這種類似于流水賬的記錄內容直接以詩的形式展現,這種詩歌的藝術價值很低。

并且打工詩歌表達的情感僅僅是對于社會不公的憤怒,對于生活遭遇的哀怨,而沒有展示超脫于這些情感之上的戰勝苦難的精神。而且這種憤怒的情感自始至終都很強烈,其它的精神內涵就會被掩蓋,反而其文學審美價值會降低。好的詩歌作品受到人民的推崇,是由于從中能感受到蓬勃的生命的力量,并且高于僅僅展示“苦難”的以訴苦為敘述方式的詩歌。打工詩歌應提高對自我的反思,在走出憤怒和哀怨情緒之后,在沉靜中反思,用一種透徹明了的心態看待現實生活中的苦難,并且重視詩歌的敘述方式,只有如此才能提高詩的藝術審美價值。

四.過分忽視技巧,使得審美價值低

打工詩歌,由于詩人群體大部分是底層人員,注重詩歌內容的表現,而過分忽視詩歌表達技巧的重要性,而這種傾向帶來的后果就是,詩歌的藝術性低,時過境遷這類型詩歌就會被淹沒掉。打工詩人盧衛平自己承認:“我的詩,自始至終關注著現實,體驗著我所經歷的一切,感受著當下各種可能的生存狀態?!鎸θ粘I?,我從未把自己看成詩人。從這個意義上,生活就是活著?!北R衛平的“從未把自己看成詩人”。打工詩人群體,自己揭示了從未以創作“詩”的狀態去寫,不過是對自己“活著”的記載,只是“感于哀樂,緣事而發”這樣最基本的情感呈現。這樣過于重視“有感而發”,直接呈現生活狀態,而忽視使用詩歌技巧或者對詩歌使用技巧的蔑視,使得詩歌的審美價值降低。例如張守剛《橋頭巷》中的一節:“那些白天閉門不出的女人/嬌艷的站在昏黃的路燈下/她們銅銹的目光里閃著欲火/一個形容狠瑣的糟老頭/避開老伴的嘮叨/正與她們如膠似漆的打情罵俏/在她們的暗示下/他始終不愿拘出錢來/身上僅有的一點錢是留著明天喝酒的/橋頭巷啊橋頭巷/一個想入非非的異鄉少年/在這里痛快地失去貞潔/這一次/剛好花掉他在流水線上/五天的工資”這首詩,折射了打工者生存的狀態,在內容表達是清晰的,但是我們會產生疑問,它的審美價值何在?語言上的審美價值幾乎不存在。

如果我們認為,底層詩歌具有了現實精神就可以忽略詩歌技巧和審美原則,這是非??膳碌?。王永在《“詩歌倫理”:語言與生存之間的張力》中認為詩歌的價值,“應該體現在詩歌對政治和社會倫理問題的如何介入?!雹谕跤涝谶@篇文章中指出了個體主體性的重要性和語言對詩歌的本質價值,他認為“真正的詩歌永遠在其語言空間內有力地保護了人性的豐富性和復雜性,這正是顯示政治和其它文化制度的最終目的?!碧锖痰摹堵愤^民工食堂》、王夫剛的《蹲在廣州東站痛哭的返鄉民工》、江一郎的《擠車的民工》《火車就要來了》、陳先發的《煤礦》《輪胎廠4號窗口之歌》、謝湘南的《零點的搬運工》《呼吸》、劉川的《拯救火車》等詩都呈現了民工艱辛、混亂、苦難的生活境況,除了內容上因現實主義的精神可以稱贊外,這些詩歌都喪失“詩”性,都是鋪陳、粗糙、表面呈現,是內涵上過于“輕”、詩歌藝術上過于“平”、語言上過于“白”丟失掉了詩歌的審美性。

王士強分析的:“‘打工詩歌作品大多數的確并無特殊之處,甚至不無復制、投機的成分,許多寫作流于概念化、模式化,僅僅是在淺層次地摹寫現實表象,變成了世相的積累和苦難的堆積,并沒有真正的穿透性,藝術層面的加工與提升不夠?!}材上的真實并未轉化成藝術上的真實。而作為詩歌,‘詩之為詩的藝術特征和本體自律是至關重要的。如果說關于現實性、關于社會責任與擔當的書寫值得提倡具有較大意義的話,那么詩歌本身的語言、形式、技藝、修辭等層面的因素則是詩歌的一種基礎和前提,舍此則容易成為空中樓閣?!雹蹖τ谶@種觀點,我是十分贊成的。打工詩歌對于詩歌表現技巧的忽視,降低了其藝術價值,若繼續對這個缺陷視而不見,打工詩歌就會處于十分危險的境地。

五.反映底層真實性的失真

(一)打工群體分類

打工詩人群體分為兩類,一是打工詩的期初,詩人群體是打工者自身,他們直接表達自己的經歷描繪現實。到后來,有專業性的詩人加入,代替底層打工者發聲,這類使人有還有左河水、楊成軍、柳冬嫵等。

蔣述卓曾說寫作者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由已不是社會底層至少說是中等階層或知識分子寫作中體現出來的底層意識,由于他們關注社會底層的生活艱辛和生存困境,其作品往往有強烈的現實關懷精神。但有時往往也不免有俯視的感覺,有的還對底層生活存在一定的隔膜,多少帶有一些臆想的成分,有的流露出過于同情的意味。另一類則是由本身就處于底層的寫作者即進城務工或在鄉鎮企業務工的打工者所寫的‘打工文學所體現出來的底層意識。由于他們有親歷的體驗,會更讓人感覺到平實。有的為了給自己打氣,反而更趨理想化一些?!雹鼙M管有兩類寫作者的不同表達,但底層意識在精神內涵上是一樣的,即對社會底層生存狀況的關注與揭示,意在喚起社會對社會底層命運的重視,為社會底層遭遇不平等、不公正待遇鳴不平,對社會改革中出現的相對貧困和暫時困難給予關注,對社會底層前途的改變與未來路向充滿著憂慮與同情。

(二)“被代言現象”

打工詩歌中許多詩人成為“打工群體”的代言人,他們以“我們”寫詩,如辛酉《我們這些“鳥人”》:“我們這些居無定所的人/我們這些四海為家的人/我們這些背井離鄉的人/我們這些漂泊的人/我們這些黃土地養大的人/又以生活的名義/背叛了黃土地的人/我們這些打拼在城市的人/卻屢遭排斥的外來人/我們這些生活在城市/卻被稱為農民的人/我們這些奔波在季節里的人。/我們這些像候鳥一樣的人/我們這些——‘鳥人”,為打工者群體描畫了一幅“鳥人像”。許強則更直接“為幾千萬打工者立碑”(《為幾千萬打工者立碑》)

底層打工者被代言,根據羅小風的分類,分為俯視代言和平視代言。兩者都可能扭曲災難、底層的本相,不無臆想的成分,那個“現實”與現實本相并不是完全重合的,具有某些不真實性。有的打工者、底層為了吸引眼球,引起關注,故意夸大苦難,扭曲事實;有的則“為了給自己打氣,反而更趨理想化”,大都有“失真”的可能。

(三)對打工詩歌的負面影響

劉旭分析了被代言現象,其所帶來的負面影響之一是容易將底層寫作引入誤區?!皬娜魏谓嵌热グl現他們的優良品質、他們的革命性乃至他們的‘偉大,都只是對他們的表述方式之一,他們都是被表述的‘他者,表述得再偉大也是一種扭曲,真正的他們仍然沒有出現?!槐硎鲆馕吨皇褂煤屠?,即使最善意的他者化表述也是使用底層來證明不屬于底層的東西,或將底層引入誤區?!雹萜涠?,底層人民被代言的現象的產生,使學者們對代言身份背后所遮蔽的底層生活的真實性產生了懷疑,即對底層寫作與現實的關系產生了懷疑。若打工詩歌連反映社會真實性都被打折扣的話,打工詩歌的發展將會走向盡頭。

六.結語

對于打工詩歌存在價值的評價楊清發提出一種觀點:“當年幾位湖畔詩人的詩歌并未具有很高的藝術造,但他們都被寫進了文學史,其原因在于他們的創作給當時詩壇帶來了不一樣的東西。文學是需要不斷滲入新的元素來激活,我認為,打工詩歌的文學意義與價值也在于此?!雹藓喍灾?,楊清發認為,打工詩歌的文學意義在于,它給文學注入了新的元素,可以激活文學。我們必須承認打工詩歌給當代文學帶來積極影響,同時也應看到它的缺點,比如過度關注苦難,題材有限,敘述方式的片面化,不重視詩歌表現技巧,甚至發展到后來,其反映社會的真實性也受到質疑。惟有具有藝術審美價值的詩歌,才經得起時間的考驗。只有不斷錘煉語言、提高技巧,打工詩歌才不會在時過境遷中被淘汰。本文列舉的幾點局限,希望能對后來研究者提供參考,也為打工詩歌的創作提供一些警醒。

注 釋

①老刀.直面苦難還是直接矯情[N].新京報,2005-09-16.

②王永.詩歌倫理語言與生存之間的張力[J].南方文壇,2006(5):22-24.

③王士強.“打工詩歌”:話題與本體——兼談詩歌與現實的關系[J].文藝理論與批評,2013(4):120-123.

④蔣述卓.現實關懷、底層意識與新人文精神——關于“打工文學現象”[J].文藝爭鳴,2005(3):30-32.

⑤劉旭.底層能否擺脫被表述的命運[J].天涯,2004(2):24-25.

⑥楊清發.從“底層寫作”到“打工詩歌”的批評綜述[J].海南師范大學學報,2010(4):35-39.

參考文獻

[1]蔡翔.底層[J].天涯,2004(2).

[2]摩羅.我是農民的兒子[J].天涯,2004(6).

[3]劉旭.底層能否擺脫被表述的命運[J].天涯,2004(2).

[4]蔡翔,劉旭.底層問題與知識分子的使命[J].天涯,2004(3).

[5]高強.我們在怎么表述底層[J].天涯,2004(3).

[6]許強,羅德遠,陳忠村.中國打工詩歌精選[C].珠海:珠海出版社,2007.

[7]張未民.關于在底層中寫作[J].文藝爭鳴,2005(3).

[8]張清華.底層生存寫作與我們時代的寫作倫理[J].文藝爭鳴,2005(3).

[9]錢文亮.倫理詩歌與詩歌倫理[J].新詩評論(第2輯),2005.

[10]老刀.直面苦難還是直接矯情[N].新京報,2005(9).

[11]王永.詩歌倫理語言與生存之間的張力[J].南方文壇,2006(5).

[12]馮雷.從詩歌的本體追求看底層經驗寫作[J].南方文壇,2006(5).

[13]楊清發.從“底層寫作”到“打工詩歌”的批評綜述[J].海南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4).

[14]游翠萍.從“范雨素網紅事件”看底層寫作的突圍與困境[J].中華文化論壇,2017(8).

[15]師力斌.新詩的大眾化與歷史想象力——新世紀詩歌印象[J].新文學評論,2016(2).

(作者介紹:趙慧萍,湘潭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學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