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網絡流行語“粉絲”探究

2018-03-24 09:30秦小川
文學教育 2018年3期
關鍵詞:粉絲網絡流行語

內容摘要:“粉絲”經歷了一般流行詞語的產生、消退和新意復興的使用過程,是當下網絡流行語表達大眾心理,歷經網絡文化變遷依然呈現非凡活力的典型代表。本文試圖從語言學視角探究“粉絲”的成詞、演變,從社會文化及語用視角探尋其產生原因,借此一窺網絡流行語的流行奧秘。

關鍵詞:粉絲 網絡流行語 構詞選擇 流行原因

“粉絲”一詞在中國早已存在,借助《超級女聲》開始大范圍流行,學界對“粉絲”一詞的出現褒貶不一,探討角度不一,但對其較為深入的研究還相對較少。如何從“粉絲”流行中思考現代漢語的規范化走向,從“粉絲”流行中窺見網絡流行語的流行奧秘?運用語言學的相關知識,思考“粉絲”的相關語言問題,以期對與網絡流行語“粉絲”的相關問題做出不同角度的思考和啟示。

一.何為“粉絲”

(一)“粉絲”由來

據第3版《新華大字典》:“粉”本是形聲字,“米”為形旁,“分”為聲旁。開始用于指女子化妝用的細粉,而“絲”則是由蠶絲引申出來,指纖細如絲的東西,有極小、細微之意。后“粉”“絲”被引申合指一種用淀粉制成的食品:粉絲。[1]但網絡流行語“粉絲”是經由英語“fans”音譯而來,與漢語中原先存在的“粉絲”是兩個表達不同意義的同形異義詞,其從最初指稱電影、運動的狂熱愛好者延伸到當下泛指的“支持者”,很明顯,“粉絲”是一個人數眾多的群體性組織的總稱。例如:NBA粉,“農藥粉”(游戲“王者榮耀”的狂熱愛好者)等。余光中先生曾提到:“粉絲”之“絲”其實是不止四五個人,倘若只有四五個人也不能稱之為“絲”或“群”,那么“粉絲”也就不能體現為“粉絲”。[2]這就涉及到了“粉絲”的構詞選擇。

(二)“粉絲”的構詞選擇

外來詞進入漢語系統一般要經過漢語語音、意義方面的“本土化”改造,音譯兼意譯是大多數外來詞“望詞生義”的主要構詞選擇?!癴ans”通過音譯進入漢語,意義上是在漢語中已有了“發燒友”,“族”,“迷”之類表達其支持、擁護,狂熱概念詞的情況下,在漢語中已有的“粉絲”原詞的基礎上,從新衍生出的與食物“粉絲”意義完全搭不上邊的意義。這種情況的出現,一是網絡背景下多元開放的包容環境,青年網民群體追求個性,彰顯自我的獨特表達所致;二是“發燒友”,“迷”的意義所指有限,不能表達出“粉”的可漲,可掉;“絲”的個性,抱團,群體意。三是在語音上借用了“思”“私”之音,來表達對喜愛之人、物的支持、崇拜和網絡背景下個體審美的追求。且在音譯基礎上引進的“粉”、“絲”組合,可看為是兩個代表不同情感意的組詞,“粉絲”在經過多年使用,各自出現了較強的組詞搭配能力?!胺邸庇擅~變為動詞,“絲”由原來的音譯語素表“鐵絲”,“青絲”等的“細長、纏繞”意,變為一種表人的虛化意,如粉絲:“熱烈的支持者,擁護者”,“屌絲”:“平民、庶民者”等。而隨著社會網絡化程度的日益深化,“粉”,“-絲”現已表現出很強的構詞能力,未來“-絲”具有一種類詞綴的功能和“—性”一樣作為名詞的后綴固定于漢語中,也不是不可能。

(三)“粉絲”構詞的理據性

所謂“存在即為合理”。有學者從“純潔漢語”的角度出發,認為“粉絲”是一種非正式語言,不能進入正統新聞傳播媒體,要有意識抵制、改造的說法,[3]暫以為太過偏激。

首先,“粉絲”的出現具有一定的必要性?!胺劢z”的出現最早可追蹤到19世紀,但真正進入大眾視野是在當下網絡化年青一代網民的合力助推下。社會新事物的出現必定要有能夠表達新事物的詞語,倘若現有詞匯不能完美表達新事物的內涵、性質抑或情感,那么就會有新的符合要求的詞匯出現,這也是漢語詞匯隨社會發展不斷豐富的一種內在動力。

二是“粉絲”的意義選用具有一定的關聯性。有學者認為網絡流行語“粉絲”是一種對原有食物概念上的意義延伸,屬于一種詞匯意義的擴大現象,但二者之間并無聯系的理據性,因而流行語“粉絲”的存在不符合漢語規范。[4]但從傳播學的角度來看,“粉絲”新意所指的對事物、人等的“狂熱支持、喜愛”可看作是一種大眾對食物“粉絲”喜愛的借用轉移?!胺邸钡男蜗笠庖才c社會粉絲群成員時刻變化的不確定性相似,“掉粉”、“漲粉”與面粉的顆??梢援a生聯想,由此推測:網絡流行語的“粉絲”的構詞選擇,更傾向于“粉”與“絲”的單個意義組合。網絡流行語的“粉”“絲”重點在于粉絲群的構成類比和群體化意義的描述、表達,二者具有一定心理聯想意的關聯性。

三是“粉絲”意義所指的明確性。一個新詞語的出現并得到社會的廣泛認可,其一定是擁有其他詞語所不能表達的明確意義。網絡流行語“粉絲”可以說是對以前“歌迷”、“影迷”、“發燒友”,“愛車族”等一切表達狂熱支持、崇拜群體的總稱,其概念所指明確,詞義的模糊性界限也較為清晰。

(四)“粉絲”流行中的語言規律

語言受本民族社會文化和人們使用習慣的影響,都會有自成一套的語言自凈規則和篩選標準?!癴ans”音譯為“粉絲(fans)”,“XX粉絲”從產生到重獲關注,中間經歷了一個被“XX迷”代替使用的過程,舊詞復興一定是因為其有新的符合當下社會現實的表達意?!胺劢z”的重獲關注是三網融合的信息傳播背景下,新的年輕粉絲群的出現,以往表示支持,喜愛,擁護意的“XX迷”、“XX族”、“XX友”等詞,都不能完美契合當下更加細分的多元愛好群,想要標新立異,彰顯自我,尋找群體歸屬感的要求?!胺劢z”一詞,從產生到漸隱,從復興到被社會大眾廣泛認可,再到被主流媒體的收編,體現了“漢語所具有的強大篩選能力和同化能力”[5],這其實也是人民大眾對新詞新語進行的比較、篩選,確定語言固詞表達的過程。類似的還有“宅男”、“宅女”、“劈腿”“房奴”“給力”等。

二.“粉絲”的流行原因

(一)外因

1.多元開放的社會環境是背景

現在流行意義的“粉絲”一詞最先使用有資料顯示:是在1997年《當代體育》雜志的“Fans心語”的文章中,最早是以“粉絲(fans)”標題的形式出現,例如“你是粉絲(fans)嗎?”[6]。改革開放帶來了多元文化的相互交融,借詞,外來語豐富了漢語的語言表現形式。開放的社會環境形成了人們寬容的文化心態,網絡時代權威話語權的部分下放,社會轉型期國內存在的種種矛盾和大眾想要表達社情民意,獲得關注、彰顯自身獨特性的心理都是網絡流行語生產、發展的原因。

2.發達的媒體傳媒技術是支撐

“粉絲”自2004年《超級女聲》節目的火爆,重回大眾視野,媒體渲染、造勢在節目的成功和“粉絲”的廣泛使用上,占據著重要地位?;ヂ摼W,電視,手機媒體的聯合預熱,支持者在街頭為所支持的超女選手拉票,媒體方借此開發“粉絲經濟”聚集粉絲群,制造選手緋聞,傳播所謂的選手艱辛“音樂追夢路”等的“正能量”故事,裁判稍有一點有失偏頗的言辭,立刻引來選手支持者在網絡和現場的質疑和回應。這些,都是“粉絲”一詞從新復興使用,并得到社會大眾廣泛認可的原因。

3.大眾文化的興起是基礎

“粉絲”們通過加入具有相同愛好的“粉絲圈”來標榜自己的與眾不同,在群體性生產“粉絲”文化和“自我翻譯”的過程中體會參與自我構建文化的快感。[7]據統計,截止到2016年12月,我國網民規模達7.31億,且20-29歲年齡段網民的比例為30.3%,在整體網民中的占比最高。①青年網民是粉絲文化的重要構建群。作為網絡使用的主要群體,年青一代多元自主的個性特點契合了當下寬容、多樣的網絡社會,與過去由主流群體“把控”社會文化走向的情況不同:通過網絡發聲,粉絲圈集聚和圈層之間的信息擴散,網絡時代以年輕網民為主的大眾文化已是社會文化發展的主流。從某種程度上講,“粉絲”的流行,其實是網絡時代下平民文化抑或是草根文化興起,謀求自主話語權運動,在語言中的一種外在表現。

4.移情寄托的“使用與滿足”是動力

馬斯洛在需要層次理論中提及:人在生理、安全需求得到滿足后,就會有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的需求。媒體的信息傳播以信息受眾的使用和回饋為有效評判標準,“粉絲”的出現是新媒體互動式信息傳播中,社會大眾對媒體回應的一種方式?!胺劢z”們在所支持和擁護的事物上投入了情感、時間和財物成本,在審美和價值觀上具有一致性的“粉絲群”,通過相互分享明星或其他事物的八卦、心得來寄托現實社會中得不到的歸屬感。網民在“使用與滿足”的需求驅使下,類似于“粉絲”一樣可以讓大眾借以依托群體社交,獲得尊重,詮釋自我價值,平等參與社會文化構建的網絡流行語,隨社會發展,必將更加多元豐富。

(二)內因

1.熱詞是社會文化的表征

“語言是文化的載體,在一定條件下語言是記錄社會文化的活化石,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語言?!盵8]網絡新詞的產生,網絡語言的流行是當下社會文化創新、多元的反映?!胺劢z”一詞,是在當下新媒體信息傳播迅捷,外來文化引入,社會文化創新、多元,新事物層出不窮等多方面因素綜合影響下的結果??梢哉f“粉絲”的重新賦意,衍生出的“互粉”、“求粉”、“掉粉”、“鋼絲”、“螢火蟲”等網絡語言,代表了當下一個時代。我們且不論“粉絲”一詞的未來發展如何,但當我們回過頭,會發現以“粉絲”為中心衍生的詞匯確實可以代表一個群星璀璨的多元創新,開放包容的文化時代,其反映著時代發展的變遷,滿是社會大眾心理訴求和社會文化發展的印記。

2.漢語的包容性

英語里有大量從漢語中音譯和意譯過去的詞,例如:mahjong(麻將)、typhoon(臺風)、lohan(羅漢)、Tuhao(土豪)、Dama(大媽)等,同樣,漢語中的這種借用情況也很突出。例如:(hotdog)熱狗,保齡球(bowling)等。不同文化之間的相互交流,不同語言之間的相互接觸,網絡時代漢語語言發展的多元化和大眾針對社會熱點事件表達主體看法,發表個人觀點的平等性,交互性的媒體信息傳播環境,都是造就漢語語言發展比以往更加包容的關鍵因素。漢語語言發展的包容性滿足了網絡大眾求新、求異的心理,“粉絲”借由“Fans”音譯入中國,在選詞上與原有表食物的“粉絲”同音同形,得到大眾的廣泛認可,并被主流媒體收編,都是漢語語言發展過程中的包容性體現。

3.“粉絲”符合流行語流行的構詞特征

網絡流行語代表著社會亞文化群的文化走向,是一種非正式的、娛樂成分占比很大的語言形式,其構詞特征反映了當下人們對詞語更加經濟、簡明、表達力豐富,構詞衍生能力強等的使用訴求。受流行語的構詞特征影響,雙音節形式的“粉絲”符合漢語雙音節化使用習慣和經濟性語言發展趨勢,能完美適應和“粉絲”相關聯的新事物的出現和新的流行詞匯的構詞指稱、衍生,例如:“圈粉”、“粉絲文化”,“屌絲”等??梢哉f,“粉絲”是當下娛樂業日益發達,粉絲經濟,網紅經濟②[9]等新生事物不斷發生,新的網絡語言不斷出現的語言流行代表,其身上具有網絡流行語的代表性、經濟性、諧音性,縮略性等語言因素特征。

三.“粉絲”流行的背后思考

(一)“粉絲”流行背后的喜

以“粉絲”為代表的網絡流行語的廣泛使用,是社會進步、語言豐富過程中的必然結果,其豐富了漢語的語言表達形式,創新了語言表達方式和構詞結構。中國報告文學學會副會長李鳴生表示,網絡語言的創新性是一種大眾的集思廣益式的創新,其構詞、表達的創造性,常令人拍案叫絕。網絡流行語進入現代漢語,不僅促進了現代漢語的多元發展,而且豐富了民族文化,創新了現代漢語多樣化表達的形式內涵??傮w來看,對現代漢語和社會發展的利大于弊。

(二)“粉絲”流行背后的憂

與以“粉絲”為代表的網絡流行語給現代漢語帶來的優勢相比,其背后反映的有關網絡流行語借助草根大眾產生的群眾基礎和跨時間、空間、地域限制的快捷信息傳播媒介,所造成的網絡語言的粗俗化、不規范化等問題,會很大程度的削弱漢語本身的文化魅力。此外,還應思考和關注的是:1.“粉絲”在構詞過程中,“粉”由最初的名詞轉用為動詞的現象,在網絡流行語中并非個例。這種現象我們應該如何看待,是將其作為一種新出現的語法現象進行總結收編,還是將其作為特例單獨羅列?2.漢語音譯外來詞中,類似于“粉絲”的“fans”音譯應如何解釋,才能比較合理的找到表食物“粉絲”與網絡流行語“粉絲”之間的理據性?3.“粉”、“絲”具有超強搭配能力,隨著新事物,新現象的出現,新詞新語也不斷產生。由“粉”構成的詞偏向非主流文化的娛樂性,由“絲”構成的詞開始有固化為漢語詞匯后綴的傾向,因此有人指出諸如“屌絲”等帶“絲”后綴的詞語都是下流、低俗的網絡語言。對于這種現象,是否應該對其進行歸納整理,約束,以促進漢語的純潔性發展?

總之,表達了亞文化群在網絡時代對主流話語權的一種對抗性的網絡流行語,出現了許多靠低俗、色情來博得大眾關注的詞語。雖然我們一般認為“語言在自身發展過程中有著很強的自我清洗排污的自凈能力”[10],這種自凈能力在人為參與成分很大的網絡流行語身上,會進行得非常緩慢。因而對網絡流行語進行一些有意義的歸納整理、解釋和描寫性的推動凈化工作是完全必要的。但以“粉絲”為代表的一系列網絡流行語豐富了現代漢語的文化內涵,在網絡流行語話語狂歡的背后,“粉絲”等網絡流行語的未來走向如何,還需經過大眾和時間的檢驗。而相較于“粉絲”的語言問題,“粉絲”背后所反映的有關社會,民生,政治,媒體,文化等方面的東西,更值得我們關注和深思。

參考文獻

[1]《新華大字典》編委會.新華大字典[M],商務印書館(第三版),2016,242—243.

[2]劉立榮.粉絲受眾研究—以“超女粉絲”為例[D],天津:天津師范大學,2007.

[3]李中良:《粉絲—一詞的理據性缺乏之我見》[J],廣西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8年10月,第1卷第5期.

[4]張國富,張永:《從借詞—粉絲在漢語中的傳播看語言的純潔性》[J],昭通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8年6月,第3期.

[5]劉海燕:《網絡語言》[M],北京:中國廣播出版社,2002年版。

[6]馬孝辛,辛紅娟.粉絲(Fans)在中國的接受流變研究[J].理論月刊,2013,(2):88-91.

[7]同通參考文獻[6].

[8]彭澤潤,李寶嘉:《語言理論》,長沙:中南大學出版社,2009年1月版.

[9]趙茹,張楠:《解讀網紅:粉絲聚集與流量變現》[J],《新聞研究導刊》,2016年11月,第7卷第21期.

[10]勁松,麒珂.網絡語言是什么語言[J],語文建設,2000,(11):13-14.

注 釋

①數據源于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http://www.cnnic.net.cn/.

②根據參考文獻[9],所謂的網紅經濟,指的是網紅借助社交媒體平臺聚集人氣,依托龐大的粉絲群體進行定向營銷,對相應的消費群體的價值觀念和生活方式產生特定影響,從而獲得實際利益和經濟效益的商業行為.

(作者介紹:秦小川,北華大學文學院碩士研究生在讀,研究方向:語言學及其應用語言學)

猜你喜歡
粉絲網絡流行語
從目的論角度談網絡流行語的英譯
網絡流行語言的變遷及其特點
網絡流行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
淺談當前網絡流行語的發展分析
網絡流行語對大學思政教育的影響
真我與偶像:新媒體語境下的明星與粉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