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時代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路徑及策略

2018-04-19 08:55唐任伍
人民論壇·學術前沿 2018年3期
關鍵詞:鄉村振興戰略新時代

唐任伍

[摘要]黨的十九大提出鄉村振興戰略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實現中國夢的必然要求,是厚植中華文明根基、發展現代文明的需要,是實現城鄉、區域和人的均衡發展的必要條件,是推動新型城市化、實現中國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需要,是實現中國充分發展的必由之路。深化農村體制機制創新和改革,運用現代科學技術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注入先進文化活他鄉村精氣神建設現代鄉村文明,打破城鄉經濟社會二元體制構建城鄉命運共同體,建立現代鄉村治理體系,實現鄉村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是實現鄉村振興的路徑。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必須借鑒國外成功的經驗,創新實施理念,精心謀劃精準試策,建設田園綜合體,加強鄉村振興的制度建設。

[關鍵詞]新時代 鄉村振興戰略 現代他鄉村治理體系

[中圖分類號]F320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619/j.cnki.rmltxsqy.2018.03.004

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著眼于推進“四化同步”、城鄉一體化發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作出了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大戰略決策。這是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提升億萬農民獲得感和幸福感、鞏固黨在農村的執政基礎和實現中華文明偉大復興的必然要求。

鄉村振興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然要求

首先,鄉村振興是厚植中華文明根基、發展現代文明的需要。中國是農業大國,高度發達的農耕文明,是人類歷史發展進程中農業文明時代的巔峰,有別于歐洲游牧文化的中華文明,正是建筑在這種發達的農業文明基礎之上。在工業文明誕生之前,農業在國民經濟中起決定性作用的相當長時期中,以漁樵耕讀、“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鑿井而飲,耕田而食”為代表的中華農耕文明,始終處于世界領先地位,其創造出來的國民財富占世界總財富的三分之一。聚族而居、精耕細作的農耕文明所體現的哲學精髓,孕育的勤勞勇敢、吃苦耐勞、艱苦奮斗、勤儉節約、應時取宜、守則慎獨、天人合一、人與大自然和諧相處的生活方式、文化傳統,培養的愛國主義、團結統一、獨立自主、愛好和平、自強不息、集體至上、尊老愛幼、鄰里相幫等核心價值理念,與高度發達的現代文明所崇尚的愛國、創新、和諧、環保、低碳的文化理念不謀而合。農耕文明的地域多樣性、民族多元性、歷史傳承性和鄉土民間性,賦予了中華文化綿延不斷、長盛不衰的基因和厚重感。不僅如此,中國高度發達的農耕文明發展出高水平的農業與手工業,成為全世界的生產中心。絲綢之路不僅為世界輸送了精美華貴又實用的商品,還將整個歐亞大陸(包括北非)聯系了起來,對人類文明的交流發展起到了大動脈作用,中國作為這一動脈系統中的心臟持續了兩千年之久。農耕文明所造就的中國富足與繁榮,成為那個時代眾多航海家和探險家尋找到達東方的發財致富航路,從而最終造成地理大發現的最初原動力。因此,農耕文明所蘊含的精華思想和文化品格十分優秀,是中華現代文明的根基,也是人類文明發展的未來。

其次,鄉村振興是實現城鄉、區域和人的均衡發展的必要條件。蘊育在農耕文明基礎之上的中國發展到今天,經歷了現代化的洗禮,分享著工業文明、信息文明帶來的紅利,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已經進入新時代,社會主要矛盾已經從“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F代化的紅利、改革開放的成果,并沒有真正惠及到廣大農村和農民,占人口以及地域面積絕大多數的農村,存在著明顯的“不充分”。城市和廣大農村地區發展的不平衡,成為現代化進程中的一個巨大的“短板”。

中國是在一窮二白的基礎上開始現代化建設的,既缺資金又缺技術,再加上西方發達國家的封鎖,工業化、城市化所需要的一切資金、技術都需要自己籌集。因此,為了實現工業化和城市化,長期以來我國實施城鄉二元政策,通過農產品價格剪刀差的暗稅、直接對農業農民征收農業稅的明稅、低價征收農村土地進行房地產開發、抽取農村剩余資金和優秀的農村人力資源進入城市等方式,犧牲農業保工業,犧牲農村保城市,完成工業化、城市化所需的資本積累和人力資本,推動中國的工業化、城市化進程。同時,社會保障體系和公費醫療制度,也長期只在城市中實行,農村和農民完全被排除在外。這種對農村、農民只取不予的重城市輕農村的偏斜政策的實施,對于在一窮二白基礎上推進現代工業體系的建立和城市化,雖然有其必要性,但中國農民和農村為此付出的代價慘重。特別是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這種剝奪農村、農民的政策被固化,沒有隨著時代的變化而調整。盡管與之前相比,改革開放政策使農村與城市之間要素流動的藩籬被逐步拆除,但要素流動在收益驅動的作用下,幾乎是由農村向城市單向的,造成本來就捉襟見肘的農村要素存量瀕臨枯竭,出現大面積的鄉村凋敝景況,從而造成了嚴重的城鄉二元結構。一直到2001年國家才開始反哺農業和農民,2006年全部免除農業明稅。中國大多數發達的城市集中在東部沿海,因此農村要素流動又有明顯的自西向東的特征。人們習慣用夜晚的燈光亮度來判斷一個國家的經濟繁榮狀況,在我國的夜晚燈光圖景上,燈光亮點集中在東部沿海地區,而大面積的中西部地區的城市燈光是零星分布的,西部的許多農村地區一到夜晚就一片漆黑。這是中國區域發展不平衡和城鄉發展不平衡的一個佐證。中國是農業大國,農村人口占絕大多數,如此之眾的農村與農民不能生活在發展帶來的繁榮之下,農民即便進入城市也僅僅成為城市底層,這體現了身份不同的人群之間的發展不平衡。不管是區域發展的不平衡、城鄉發展的不平衡,還是群體之間發展的不平衡,都不符合以人為核心的工業化、城市化的目標。在這些不平衡當中,農村與農民發展落后,是導致不平衡的首要因素。因此必須振興鄉村,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的初衷,才能確保城鄉一體,區域收斂,群體同樂,實現中國發展的全面性。

再次,鄉村振興是推動新型城市化、實現中國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需要。中國的新型城市化被西方學者稱為21世紀影響世界文明進程的大事,也是中國在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狀態下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新的動力和引擎。但是,傳統的城市化,基本上是以城市為中心,通過擴城建樓,被動地吸納農村人口進城上樓來實現的,是通過一種資源消耗的外生動力來實現的。盡管這種方式在城市化初期能夠通過吸納農村剩余勞動力促進經濟增長,但農村勞動力進入城市后呈現出“鐘擺式”的流動特征,“戶籍在農村,工作在城市,身份是農民,職業是工人”。農民工大多數并沒有真正扎下根,離“居民身份的城市化,生活方式的市民化,從事職業的非農化”還很遠。因此,只有通過鄉村的振興,將城市和鄉村的生產、生活、生態空間布局統籌考慮和安排,實現城鄉生產空間集約高效、生活空間宜居適度、生態空間山清水秀,按照以人為中心的理念,把城鄉建設成為人與人、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美麗家園。在全國興起的特色小鎮建設,就是結合新型城市化和振興鄉村兩大戰略的探索性實踐。特色小鎮強化尊重自然、傳承歷史、綠色低碳等理念,將環境容量和綜合承載能力作為確定發展定位和規模的基本依據,以自然為美,把好山好水好風光融入鄉村,讓小鎮在山水中,山水在小鎮中,形成綠色低碳的生產生活方式和“精明增長”、集約發展的內生化道路,打破傳統的二元體制帶來的弊端,既振興了鄉村,使農民在鄉村就能夠變成市民,過上與城市居民相同甚至更好的生活。同時,通過鄉村的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和產業開發,有效解決大量的人員就業,保障經濟社會的可持續增長,走出一條更貼近現實的中國特色城鎮化之路。

最后,鄉村振興是實現中國充分發展的必由之路。隨著現代化的發展,城市分工越來越細,人們的工作變得越來越專業化,每個人在各自的精細分工范圍內生活,技能越來越單一,與大自然的接觸,甚至與周邊的人的接觸都越來越少,像馬克思所說的,專業化分工造就了畸形化的工人。雖然我們分享著專業化分工帶來的效率紅利,但同時因為過分的專業化少了許多技能和情趣,人類的體力和腦力分離越來越嚴重。實際上,人不僅是物質的人,還是精神的人,人是需要全面的、實現體力與智力的充分、自由、和諧發展。中國農村普遍出現的凋敝現象,使得廣大的農村居民雖然仍以最原始的方式,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地努力為生計奔波,卻無法滿足物質上的小康,精神上仍然處在貧瘠的荒原,無法享受到現代化帶來的城市文明;同時,城市人前往農村貼近自然的去路也因此受阻,依舊過著千篇一律的、枯燥的、缺少個性的城市生活,在物質生活日益豐富多彩的今天,精神世界卻依舊找不到歸屬。孕育幾千年的鄉村文化,鄉土氣息,是人類精神極好的養分,缺少鄉土文明的滋養,是一件極其遺憾的事情。因此,鄉村振興不僅是中國城鄉平衡發展的要求,也是城鄉居民充分發展的需要。鄉村振興了,城鄉互動活躍起來,不但提高了工作效率,還提高了社會整合效率,使城市人在閑暇時忘卻辛苦,到鄉村去呼吸新鮮空氣,欣賞美麗的花草,發現快樂的田間野趣,尋找先祖農耕文化的氣息,享受悠然自得、令人流連忘返的高品質生活。因此,鄉村振興讓人們“望得見山,看得見水,留得住鄉愁”,增添精神慰藉,帶來全面充分的發展。

因此,十九大報告提出的“鄉村振興戰略”,不僅是經濟發展的需要,也是生產方式、生活方式轉型的需要,更是由城市偏斜到城鄉融合,實現中國社會平衡發展、充分發展的需要。鄉村振興是一種新思維,它將喚起鄉村精神的回歸、互聯網時代的新型農耕文化的復興。一句話,鄉村振興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然要求。

新時代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的路徑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實現農業現代化、農民生活富裕、農村和諧美麗,從根本上解決新時代“三農”問題的重要舉措,是“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在農村的具體落實。但是,要使鄉村振興達到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要求,到2020年基本形成鄉村振興的制度框架和政策體系,到2035年取得農業農村現代化基本實現的決定性進展,到2050年鄉村全面振興,全面實現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就需要從產業發展、生態環境、精神文明、社會治理、農民生活等各個方面入手,按照經濟建設、社會建設、文化建設、政治建設、生態文明建設“五位一體”的內在要求,尋找有效的路徑。

通過深化農村體制機制創新和改革來實現鄉村振興。改革創新是鄉村振興的引擎和動力源。深化鄉村改革,增加以完善產權制度和要素市場化配置為重點的制度性供給,激活主體、要素和市場的活力,提升農村的市場化程度,重點是提高“土地”這一農村最重要、最基本的生產要素的市場活力,形成所有權、承包權、經營權三權分置的市場格局,放活經營權,使土地成為農村、農民最活躍、回報豐厚的要素,有效增加農民的財產性收入,壯大鄉村集體經濟。有恒產者有恒心。黨的十九大報告在強調保持土地承包關系穩定并長久不變的基礎上,明確提出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長三十年,這在一定程度上穩定了土地承包者和經營者的預期,給他們吃了長效定心丸,有效避免了經營者在土地上竭澤而漁的短期行為,增強了他們保護土地資源、增加資本投入的信心。

運用現代科學技術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來實現鄉村振興。當今時代已經進入工業革命4.0,大數據、互聯網+等廣泛融入人們的生產生活。實現鄉村振興,就需要將這些現代科學技術手段和農業有機結合起來,將現代生物技術、基因技術、信息技術、耕作技術、噴灌技術等注入到農業生產的每一個環節,構建起現代農業生產體系、產業體系、經營體系,延長產業鏈,融入供應鏈,提升價值鏈。同時引入現代企業制度,組建各類形式的農業企業,發展農業證券、保險,扶持高科技農業企業到國內外、境內外上市融資。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調整優化農業結構,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減少低效和無效供給,擴大有效供給,提高農業供給質量和效率,更好地滿足消費者的多樣化需求,真正使中國經濟發展由數量型邁向質量型,由農業大國轉變為農業強國。

注入先進文化活化鄉村精氣神建設現代鄉村文明實現鄉村振興。文化是鄉村振興之魂,山川秀美的鄉村注入先進文化才能顯現出精氣神,沒有文化的鄉村注定會死氣沉沉。因此,深入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蘊含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規范,結合時代要求,推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讓傳統的單純的對鄉村文化輸血向文化造血轉變,使中華文化中的和諧、孝道、五倫等在鄉村中展現出時代風采,尋回鄉村文化基因,重構鄉村的倫理秩序和文化生態,使中華民族傳統優秀美德重新歸附到鄉村之體上,回歸到廣大鄉民的生活當中。另一方面,政府通過加大對鄉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投入,建設鄉村圖書館、博物館、藝術館、體育館、文化活動室等,活躍鄉民的文化生活?!盎辍迸c“根”相對接,鄉土的溫度得到延續,鄉民心中沉寂已久的信仰和價值標準得到復蘇,從而提升鄉民道德水平、改善鄉村社會風氣、優化鄉村治理結構,為鄉村持續健康發展和振興提供人才支撐和保障。

打破城鄉經濟社會二元體制構建城鄉命運共同體來實現鄉村振興。衰敗的鄉村烘托不出繁榮的城市。鄉村不振興,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實現只是一句空話。打破城鄉二元體制,首先要去除市民與農民的身份差異,擺脫束縛在農民身上的種種枷鎖,按照統一的標準實施上學、就業、就醫、養老和保險,城鄉居民享受同樣的公共服務。其次是政府按照城鄉一體化的標準在鄉村進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包括水、電、氣、路、網絡、通訊、衛生、垃圾處理等現代生活設施,教育、醫療、銀行、保險等現代服務設施,實現公共設施“七通一平”,即給水通、排水通、電力通、電訊通、熱力通、道路通、煤氣通和場地平整,讓農民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享受城市居民所享受到的各種現代文明,真正使城鄉結成命運共同體。鄉村振興的錢從哪里來,財政保障是基礎、是“指揮棒”,引導金融和社會資本流向鄉村;農村的自我發展是根本,是聚寶盆,是內生動力;激活鄉村沉睡的要素和市場是關鍵,改革創新是激活要素的驅動器;金融傾斜是重點,是鄉村振興的“撬動桿”“吸鐵石”;社會資本參與是鄉村振興的重要力量。鄉村振興了,城市才更有活力。

通過建立現代鄉村治理體系來實現鄉村振興。鄉村振興必須有現代化的鄉村治理體系作保證。傳統的鄉村治理是碎片化、能人化、家族化,法治意識淡薄,治理理念、治理方式、治理水平遠遠不適應鄉村振興的需要,導致治理效率較差。因此,鄉村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關鍵在于建立起鄉村治理法治、德治和自治相結合的善治模式。法治化就是要提高村民法治認識水平和法律保護意識,教育農民牢固樹立學法、懂法、愛法、護法、用法的思想觀念,厚植法治文化,奠定堅實的農民法律保護基礎。德治就是要發揮基層黨組織領導核心作用,以德化人,以德育人。健全完善村民自治制度,推進村務公開,發揮社會各類人才、新鄉賢等群體在鄉村治理中的作用,鼓勵鄉民建立諸如生態環保、文化建設、道德文明之類的NGO參與到鄉村現代治理之中,走鄉村善治之路,實現治理有效、鄉風文明。

國外鄉村振興經驗對中國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的啟示

鄉村振興是經濟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后國家必須實施的一個戰略。英國、美國和韓國等國家根據本國的發展情況,先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其在實施過程中的一些做法和經驗,對我國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具有一定的啟示。

英國以保持鄉村活力與可持續性為目標,重視鄉村規劃和建設,鼓勵鄉村采取多樣化的特色發展模式。英國鄉村地區的特色建筑、風土人情能夠得以完整保存和延續,得益于該國政府強化鄉村地區規劃管理,實行城鄉一體規劃管理模式,嚴格控制鄉村開發建設。第二次世界大戰后,英國鄉村居民點規劃分類引導,20世紀50年代實施“村鎮發展規劃”,后又轉向“結構規劃”。20世紀六七十年代,英國大城市出現擁擠和蔓延現象,居民開始回歸鄉村,“逆城市化”的出現對鄉村生活產生很大影響,優美寧靜的環境受到了威脅。為此,英國加大對自然景觀地區的保護力度,制定嚴格的鄉村保護法,支持公眾加入鄉村地區建設,建設鄉村公園,劃定鄉村公共通道。2000年,英國出臺“英格蘭鄉村發展計劃”,加強對土地、水、空氣和土壤環境問題的監督管理。2007年,加強鄉村環境保護,大力扶持鄉村企業發展,創建有活力和特色的鄉村社區。2011年,英國政府設立鄉村政策辦公室,在發展基礎設施、提供公共服務等方面擁有較寬松的自主決策權。

美國十分重視規劃的權威性,規劃一經批準,就不得隨意更改。政府對于鄉村整體布局要求嚴格,需要高速公路貫穿其中,并要求整體建設過程中保證鄉村“給水通、排水通、電力通、電訊通、熱力通、道路通、煤氣通和場地平整”的“七通一平”,環境保護也是規劃建設的重要內容,鄉村基礎設施建設資金由政府和開發商共同承擔。美國對鄉村規劃實行嚴格的功能分區制度,明確劃分土地使用類別,通常用道路、景觀區和綠化帶分隔不同功能區,如劃分居住區和農田的主干道和高速公路;農業產生區和居住區之間用公共空間走廊和主干道作為緩沖;用道路和景觀區隔離商業功能區與居住區。

韓國自1962年開始實施“經濟開發5年計劃”,工業化和城市化進程加快,無數年輕人涌向城市,城鄉發展差距隨之擴大,鄉村生產生活條件落后,自然環境狀況差。20世紀70年代,韓國還有80%的農戶住在茅草屋、家里點油燈,生活條件很差。為了改善鄉村面貌,韓國倡導了“新村運動”,第一階段是改造鄉村基礎設施,第一年按村民的意愿無償提供近20種環境建設項目費用與物資用于全體村民受益的亟須基礎設施建設及村莊整治;第二年制訂了“支援優秀鄉村”計劃,按照基礎、自助、自立3個類型有區別性地支援鄉村建設。政府還推出“增加農漁民收入計劃”,支持調整農業結構,發展鄉村經濟,鼓勵發展畜牧業、特產農業,興辦鄉村工廠。第二階段政府支持發展“新村運動”的各類民間組織,成立“新村莊建設中央會”,提供財政、物質、技術支持和協調服務等,出臺扶持獎勵措施,大力發展鄉村金融業、流通業,加大調整農業結構,改善鄉村生產生活環境,加強鄉村人文環境建設,倡導農民自覺抵制各種社會不良現象,加強鄉村民主法制教育、國民倫理道德建設。通過持續的努力,韓國鄉村人居環境得到改善,農民收入提高,文化素質也隨之提高。

根據英國、美國和韓國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情況,其中積累的共同經驗和給我國提供的啟示主要有:

一是立足本國國情。在進行鄉村規劃和建設時,三國都從當地自然環境、資源稟賦、經濟水平、制度環境、人文歷史和發展機遇等方面加以考慮。美國和英國以立法為主,采取溫和、漸進的方式,對鄉村進行規劃和建設;韓國力求政府主導的形式,采取激進發展方式,促進鄉村整體發展。盡管各國發展道路略有不同,但在尊重農民主體地位,發揮政府扶持功能,改善農民生產條件上是一致的。

二是準確定位主體。三國明確了政府與鄉村內部職能界限,雙方在各自職責范圍內密切協作,共同促進農村繁榮,同時明確農民為鄉村建設主體,切實發揮政府主導作用,通過各種措施,發揮農民積極性。政府既不能越位,也不能缺位。

三是注重基礎設施建設。這些國家都十分重視完善基礎設施,鄉村社區普遍建有學校、醫院、圖書館、博物館、公園、教堂、廣場、運動場以及菜場、購物中心等商業區,還建有運動場,供居民休閑鍛煉,社區的基礎設施能夠滿足居民的日常生活需要,保證老人有去處,小孩有地方玩,閑人有書看。

四是注重一二三產業融合,尤其重視發展鄉村旅游業。沒有產業發展就沒有就業,這樣的鄉村也就無法振興。英國、美國、韓國等發達國家普遍重視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尤其注重發展鄉村旅游業,在鄉村規劃與建設中,充分注重對自然人文資源的保護和利用,利用生態文化優勢,培育生態經濟理念,保持自然的原真性,變生態資源為生態效益,大力發展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業,把鄉村打造成都市“后花園”,將農業打造成旅游農業,農田改造為景觀農業,農產品升級為旅游紀念品,以生態項目提升居民生活環境,提高其收入。

五是注重鄉村振興的制度保障建設。三國在鄉村振興戰略實施中,注重規劃和各項制度配套建設,在政策、資金、制度等各方面為其提供大力支持。

六是鼓勵公眾參與。在英國、美國和韓國的鄉村振興戰略中,公眾不僅可以在規劃階段參與,還可以通過座談會、規劃展示論證等多種方式參與規劃的前期研究。為了鼓勵公眾參與,各國均十分注重公眾參與的法律權威,為公眾參與提供了法律保障,沒有經過公眾論證的規劃得不到主管部門審批。公眾在規劃執行和建設階段,積極履行監督責任,必要時可以對不合乎規劃要求的行為進行申訴。

總之,國外在鄉村振興中很多的奇招妙計,如韓國的休閑農業的周末型農場、“觀光農園”;日本的生態交流型旅游;歐洲的鄉野農莊型的“民宿農莊”“度假農莊”、露營農場,適應歐洲居民習俗的騎馬農場、教學農場、探索農場和狩獵農場等;法國普羅斯旺鮮花主題型鄉村度假勝地;澳洲葡萄酒莊型鄉村產業與鄉村旅游等,既可以作為衍生品的開發地,又具有豐富的觀光旅游價值,值得中國在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特色小鎮建設中吸收和借鑒。

新時代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的策略

鄉村振興戰略是黨的十九大提出的國家大戰略,意義重大,需要規劃先行,精心謀劃,一張藍圖繪到底,要因地制宜,穩扎穩打,不能刮風搞運動,更不能急于求成,大干快上。

第一,要創新實施理念。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目的是要讓農民群眾“住上好房子、過上好日子、養成好習慣、形成好風氣”,在廣大的農村地區實現“業興、家富、人和、村美”。十九大報告中提出鄉村振興的總要求是“產業興旺、生態宜居、治理有效、鄉風文明、生活富?!?,與黨和政府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相一致,目的就是為了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對美好生活的需求。因此,實施中必須以全新的理念,不能用傳統的方式,單純地給點錢物、安排幾個項目、派幾個干部就能解決問題,而是必須從系統性、整體性、協調性的角度來統籌考慮,強調生態保護、產業升級、文化傳承、社會進步,只有這樣鄉村才能真正振興。

第二,精心謀劃精準試策。鄉村振興戰略重在具體謀劃和精準試策,換句話說重在“實干”。實施“扶貧解困、產業提升、舊村改造、環境整治、文化傳承”的“五大行動”鄉村振興戰略的抓手?!罢衽d”首先要打贏脫貧攻堅戰,先讓農村貧困人口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做到脫真貧、真脫貧,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然后再來談“振興”,否則“振興”只能是一句空話。脫貧脫困以后的鄉村人口要能夠保證不返貧,就必須有就業,因此就要產業提升,要將一二三產業融合起來,在發展優質農業、特色農業的基礎上,大力發展網購、電商、旅游等第三產業,為農民解決就業實現增收。舊村改造可以采用“小規模聚居、組團式布局、微田園指向、生態化建設”的“小組微生”模式。這種既適宜于平原,也適宜于丘陵和山區、既適宜于新建聚居點,也適宜于改造舊村落模式,具有廣泛的適應性。鄉村振興的一個重要標志是干凈整潔,有文化品味和內涵,因此,在富裕起來的基礎上,要進行環境整治,加強文化傳承。

第三,建設田園綜合體。2017年中央一號文件專門提出了建設田園綜合體,就是以農民為主體,循環農業、創意農業、農事體驗、田園社區有機結合,四位一體,宜居宜業宜游,是美麗鄉村新形態,是城鄉融合發展的有效載體,是鄉村振興的標志,是城鄉融合發展機制的一種嘗試和創新。田園綜合體建設要遵循鄉村演進發展規律,從鄉村與城市、新村與產業、村莊與自然、村莊與村莊、村莊與歷史文化等多種關系中,去找他們之間的內在聯系,找到它們之間互動、融合、和諧、差異、傳承和自治等帶規律性的東西,既保障城市資源能夠向鄉村配置,又能夠充分發揮農民群眾的主體作用,激發農民群眾內生動力,有效解決好人、地、錢等問題,使鄉村振興落到實處,實現可持續發展。

第四,加強鄉村振興的制度建設。鄉村振興戰略事關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實現,需要從法律、制度建設上加以規范,做好“人”“地”“錢”“組織”“文化”五個方面的文章,才能保證這一戰略實施的可持續性。一方面需要盡快出臺《鄉村振興法》,從法律層面上規范這一戰略實施;另一方面要“強化鄉村振興制度性供給”,彌補這一戰略實施過程中出現的制度供給不足或空缺,保障戰略實施的規矩立在前頭。在組織上要使“五級書記抓鄉村振興”真正落在實處,干部配備上優先考慮,要素配置上優先滿足,公共財政投入上優先保障,公共服務上優先安排,人人真刀真槍地干,要素真金白銀地投入,鄉村振興戰略時間表才能如期實現。

責編/楊昀赟

猜你喜歡
鄉村振興戰略新時代
“黨建+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基層治理創新
淺談對鄉村振興戰略的認識和思考
新時代下會計人員繼續教育研究
新時代特點下的大學生安全管理工作淺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