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消失的瀑布消失的課文
——問題文本課程資源的教學

2018-04-25 05:45執教點評沈小玲特級教師
小學教學設計(語文) 2018年4期
關鍵詞:葬禮瀑布水電站

執教/洪 峰 點評/沈小玲(特級教師)

【教學理念】

一、體現從“學科”到“生活”的理念

語文,是一門學習語言文字運用的綜合性、實踐性課程。筆者認為,“語言文字”是語文之本,“運用習得”是語文之旨,“綜合、實踐”是語文之式。讓學生“運用習得”較好的途徑和指向就是從學科到生活。在“為有生活價值的學習而教”的理念指導下,遵循“知識問題化,問題情境化,情境生活化”的教學原則。透析語文學科本質,凸顯語文學科特點、思維方式和價值觀,通過辨析、選擇將知識融入生活世界,將語文置于生活中,讓生活充滿語文。

二、注重“整合應用”與“思辨選擇”

語文學習要跨學科整合,以大語文觀的視角,面向生活實際,注重整合應用。當前,我們的語文課缺少“思力”,學生缺乏“思辨”的體驗。高年段是思維能力、理解能力、閱讀能力等能力培養的關鍵期,這種“思力”與“思辨”是學生在生活中亟需的,是走向生活的必須,更是走向自由探索、獨立思考的必備素養。讓學生從學科到生活,面臨選擇,習慣選擇,學會選擇。

三、以“問題文本”詮釋“課文是例子”

從“教教材”到“用教材教”,體現的是從“教課文”到“教語文”的轉變。課文無非是個例子,無論篇幅長短,無論文本體裁,無論版本何許,無論刪除與否……文自載道,固有其價值;適切適度,皆可成教學資源。本課以人教版六年級《大瀑布的葬禮》(人教版、蘇教版均曾入選,人教版現替換為《鹿和狼的故事》)為例,輔以相關閱讀材料進行教學。因問題文本其本身就是一個生活化問題,雖然該文本因有誤而被替換消失,但文本背后的確蘊含著真正發生在我們生活中的環境問題。借問題文本資源,進行科學求真、思維激辯、問題抉擇,培養思辨能力。

【教學內容】

1.原人教版六年級《大瀑布的葬禮》。

2.相關閱讀材料若干。

【教學目標】

1.基于學生提問,整體把握主要內容,了解瀑布消失的原因。

2.通過合作探究,整合信息思辨求真,獲取《大瀑布的葬禮》這篇課文消失的原因。

3.直面環境現狀,情境選擇指向生活,體驗中關注生態保護。

【教學流程】

一、課前談話:現實問題,激發學習欲望

1.對比目錄:出示兩份六年級語文書目錄,對比發現:第14課原來是《大瀑布的葬禮》,現為《鹿和狼的故事》。

2.問題導入:為什么要替換掉這篇課文?這篇課文有什么問題嗎?為什么這篇課文從書中消失了?今天這節課,我們來一探究竟。

【點評:為什么語文書換掉《大瀑布的葬禮》這篇課文?此問題的導入激發學生的閱讀期待,為下文教學鋪墊基礎?!?/p>

二、基于問題,整體把握主要內容

1.借助課題,整體把握內容。

讀完一篇文章,我們大致會對主要內容有一些了解和掌握。誰愿意來說說課文大概講了什么?

引導學生關注時間、地點、人物、事件,連起來說清楚:1986年9月,在拉丁美洲的巴拉那河上,當時的巴西總統菲格雷特主持了塞特凱達斯大瀑布的葬禮。

小結:同學們,有時我們圍繞課題,適當補充時間、地點、人物等信息,就能很快把握主要內容。

【點評:與學生一起梳理概括文章主要內容的方法,學生閱讀類似的文章時可以運用此方法,做到快速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p>

2.聚焦問題,展開重點研讀。

課前,同學們提出了自己最想了解或探究的問題。出示統計圖:

很明顯,關于“瀑布消失”和“舉行葬禮”成為我們關注的熱點。其中超過一半的同學特別關心一個問題:這么大的瀑布為什么會消失?消失之后,國家元首主持為其舉行的葬禮,這究竟是一個怎樣的瀑布?快速默讀,找出相關段落。

(1)這是一個怎樣的瀑布?

(出示課文3~5自然段)用詞語形容:世界著名、雄偉壯觀、跨國瀑布……

(2)想不想見識一下這個瀑布?

(出示瀑布圖片,播放時全場一片贊嘆)再讀這段話。

遺憾的是,剛才同學們看到的不是塞特凱達斯瀑布(又叫瓜伊拉瀑布),而是伊瓜蘇瀑布。很多人誤把伊瓜蘇瀑布當作瓜伊拉瀑布。30多年前,塞特凱達斯(瓜伊拉)瀑布就已經消失了,老師找到了一張圖片。(出示瓜伊拉瀑布圖片)雖然30年前拍的照片像素不高,但還是能看到它曾經的雄偉壯觀。它是一個瀑布群,總共有7個大瀑布。

【點評:“這么大的瀑布為什么會消失?消失之后,國家元首主持為其舉行的葬禮,這究竟是一個怎樣的瀑布?”課堂教學內容來自學生最關注的問題,教學從學生的真實情景出發,很好地詮釋了“因學設教,以學定教”?!?/p>

3.基于文本,了解瀑布消失。

我們不禁要問:這么大的瀑布究竟為什么會消失?快速默讀課文,到文中找找原因。

聚焦段落:

20世紀80年代初,為了發電,在瀑布上游建起一座世界上最大的水電站——伊泰普水電站。水電站高高的攔河大壩截住了大量的河水,使得塞特凱達斯的大瀑布的水源大減。而且,周圍的許多工廠用水毫無節制,浪費了大量的水資源,同時沿河兩岸的森林被亂砍濫伐,水土大量流失,大瀑布水量逐年減少。

(1)寫了幾個原因?

梳理文中提到的瀑布消失的三個原因:①建伊泰普水電站,大壩攔截住了水;②工廠用水無節制,浪費水資源;③兩岸森林被亂砍濫伐,水土流失。

(2)這三個原因你都認同嗎?

為什么建水電站會導致瀑布消失?為什么工廠用水會浪費水資源?為什么砍伐森林、水土流失會導致水量減少?

【點評:基于文本,學生在眾多信息中準確把握最重要的信息,提取信息的能力得到了培養?!?/p>

三、合作探究,整合信息思辨求真

1.小組合作,閱讀探究。

下面,我們就一起來合作探究。

出示學習要求:

探究任務:塞特凱達斯大瀑布消失的原因。

合作要求:要有任務,要有分工,要有協作,要有討論,要有結果。

①分工:各小組成員每人隨機抽取一篇材料。

②自讀:默讀材料,比對課文,畫出不同之處。

③討論:小組交流分享,討論確定共有幾處。

④匯報:派小組代表匯報,其他組員可補充。

【點評:小組合作分工明確,要求具體。在合作交流中,學生的思維進行碰撞,學生間的差異變成一種可供學習利用的資源,全體學生主動學習,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p>

2.整合信息,科學思辨。

(1)小組交流,整合課文與補充的閱讀材料,根據學生匯報,預設以下幾個方面:

語文書上 閱讀材料(取自網絡)時間 1986年 1982年國家 巴西和阿根廷 巴西和巴拉圭地理 拉丁美洲 南美洲位置 瀑布在水電站下游瀑布在水電站上游常識工廠用水無節制,浪費水資源;兩岸森林被亂砍濫伐,水土流失。導致瀑布枯竭消失?!肮S用水毫無節制”和“森林被亂砍濫伐”與瀑布水量減少沒有多大關系,只是會使河道水質被污染,影響水環境和導致水土流失。

(2)思辨:書上這么寫,網上卻那么說,該信哪一個?為什么?圍繞這些內容,說說你的思考,你的分析,你的理由。

3.借助技術,探究真相。

你說你有理,他說他有理,誰也說服不了誰,要用事實說話。

打開Google earth,瀏覽南美洲衛星地圖進行求證,學生分析發現:瀑布及水電站確實在巴西和巴拉圭之間,瀑布在水電站上游。

小結:現在終于真相大白,語文書上出現了至少5處錯誤。學到這里,明白瀑布為什么消失了吧?知道課文為什么也消失了吧?

【點評: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著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補充課外內容,與課文內容進行比較,學生自己發現了問題。到底哪個才是正確的?引發學生再一次思考。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不斷產生獨特的體驗,在語文實踐中掌握了解決問題的方法,學生的高階思維得到發展?!?/p>

四、照應主題,指向生活情境選擇

不過,還有一件事不明白。讓我們把注意力回到總統菲格雷特身上。

1986年9月,巴西總統菲格雷特主持了塞特凱達斯大瀑布葬禮,號召人們立即行動起來,保護生態平衡,使大瀑布的悲劇不再重演。

1982年11月,巴西總統菲格雷特參加了伊泰普水電站建成典禮,熱烈而隆重地慶祝伊泰普水電站主壩建成,號召人們向伊泰普水電站的建設者學習。

1.選擇體驗一:

瀑布的消失,就是由于建造了伊泰普水電站。假如你是巴西人,你是否贊同建造伊泰普水電站?請選擇:

關于修建水電站,請你投下慎重一票:

A.反對

B.支持

C.暫時不知道

2.選擇體驗二:

(出示另一段材料)當你讀了這份材料,了解了這些信息,請問是否贊同建造水電站?再來做一個選擇。

一直以來,塞特凱達斯瀑布僅被用作觀賞,而沒有發揮它水力資源的優勢。伊泰普水電站長170公里,面積1350平方公里。攔水大壩長7744米,高196米,年發電量750億度。伊泰普水電站提供的電力約占巴拉圭全國用電量的89%,占巴西全國總電量的35%以上。

伊泰普水電站還兼有灌溉、防洪和運輸等綜合效益,有力地帶動了附近地區社會經濟的發展。水電站地區現已開發為旅游點,與緊鄰的伊瓜蘇瀑布區組成了一個旅游綜合體。這里是巴西、巴拉圭和阿根廷三國的交界點,各國都在各自國境內建立了國家公園,人們來到這里,不僅可以觀賞壯觀的伊泰普水電站,還可以飽覽伊瓜蘇大瀑布的風光?,F每年來此觀光的游客已達300多萬人次。

3.選擇體驗三:

(再出示一份材料)最后你又會選擇哪一個?

(1)意大利有一座紀念水利工程失敗的碑,即瓦依昂水壩。這座造型優美的大壩于1960年開始蓄水,發生了有史以來世界上最大一次水庫滑坡災難,1925人遇難。

(2)三門峽水庫號稱“萬里黃河第一壩”,建成后給黃河下游防洪、灌溉、發電等帶來了巨大效益。但國家水利部副部長索麗生不久前公開承認,正是三門峽水庫使渭河變成懸河。三門峽水庫是個“錯誤”,應該盡快放棄發電,停止蓄水。

(3)監測結果顯示:2003年三峽水庫蓄水以來,三峽地區微震活動頻度明顯增加。二次蓄水幾個月后,據湖北省地震臺網測定,10月27日18時52分04秒,在湖北省隨州市三里崗附近發生4.7級地震。其后當地又續發至少50次微震。10月28日13時,隨州市三里崗附近再次發生4.2級余震,震中區震感強烈。這次地震是二十多年來發生在湖北境內最大的一次地震。有地質學家認為和三峽水庫的建成有關。

【點評:語文學習的外延是生活。將語文置于生活中,讓生活充滿語文。三次補充語文材料學習,都引發學生深思,修建水庫的投票充滿了思辨的色彩。不在于結果如何,閱讀的過程就是一種社會責任擔當的洗禮?!?/p>

總結:同學們,同一個問題有時候在生活中會有很多不同的答案。生活不是一道題,更不只是一次選擇。瀑布雖然消失了,課文也消失了,但現實中類似于這樣的資源與環境問題并沒有解決。人與自然究竟是和諧共存,還是互相傷害,一切看人類自己的選擇。下課!

總評:《大瀑布的葬禮》文章因內容有誤而被替換。從追尋消失的課文,到追尋消失的瀑布,課堂中,洪老師用生活來教育、為生活而教育、在生活中教育,詮釋了課本、教室、學校并不是知識的唯一源泉,大自然、人類社會、豐富多彩的世界都是人生的教科書。

學生學習主動。本節課安排了三個教學板塊:基于問題,整體把握主要內容;合作探究,整合信息思辨求真;照應主題,指向生活情境選擇。每一個板塊的教學,都指向學生學習。學生合作,學生探究,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中去。課堂上沒有一個看客,沒有一個旁觀者,人人都是主角,人人都在屬于自己的課堂里傾情演繹。

學科整合無痕。語文課程應該是開放而富有創新活力的。本節課,洪老師以消失的課文《大瀑布的葬禮》為例,整合課文內容,補充網絡資料,進行對比;借助現代科技手段,瀏覽南美洲衛星地圖,進行求證;是否建造水電站,補充三份材料。教學材料補充適當,整合有效,跨學科學習到位,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域很豐富。

思辨過程深刻?!澳睦镉兴枷?,哪里就有威力?!薄耙粋€能思想的人就是力量無邊的人?!焙槔蠋熢诿恳粋€板塊的教學中,都能凸顯學生思辨的過程。為什么課文會消失?課文內容與網絡信息不同,孰是孰非?該不該建水電站?不同的角度,就會有不同的答案。學生在交流討論中又生發了新的思想。課堂充滿了思辨的色彩,在碰撞中,學生也成了“力量無邊”的人。

猜你喜歡
葬禮瀑布水電站
為冰川舉行“葬禮”
這是在葬禮上聽過最多的一句話
里底水電站工程
瀑布之下
白鶴灘水電站有多“?!?
瀑布是怎樣形成的
《水電站設計》2020年總目錄
不可思議的太空葬禮
瀑布
瀑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