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品讀中國古建筑中的傳統文化內涵以長沙岳麓書院為例

2018-05-08 02:30姜猛
中華建設 2018年4期
關鍵詞:岳麓書院古建筑書院

姜猛

建筑是人類文明和民族智慧的結晶,是歷史滄桑的見證,更是文化和思想的外現。中國古建筑在幾千年的歷史演變之中,誕生出獨特的形式語言。無論是宏偉的宮殿、莊嚴的寺廟、幽靜的園林,抑或是千姿百態的民宅,都表現出豐富而深刻的中國傳統文化觀念。建筑是文化的載體,文化鑄就建筑的靈魂,在中國傳統文化的促進之下,中國古建筑也有別于他,成為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建筑體系。本文以多元化的視角對中國古建筑中的傳統文化內涵進行了解讀,并分析了有“千年學府”之稱的長沙岳麓書院建筑群中有關于傳統文化的表達,以期為中國古建筑的傳統文化思考拋磚引玉。

一、中國古建筑中的傳統文化思想

1.儒家思想

儒家思想作為維護中國幾千年封建統治的精神支柱,等級森嚴的禮制規范是其最明顯的特征。中國古代宗法思想是禮制建立的基礎,直至春秋時期,儒家學派創始人孔子對禮制進行了系統的歸納總結,這一規范才正式制度化、儀式化,以禮治國的觀點亦自此成為歷代君王奉行的治國宗旨。隨著封建社會的發展,儒家思想也不斷補充更新,如“三綱五倫”等思想,都對后世建筑規制的形成產生了重大影響。

儒家思想講究“尊卑有序、上下有分,內外有別”,其對中國古建筑的影響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建筑布局,中國古建筑的群體組成遵循中軸對稱、等級分明。主要建筑在中部,次要建筑位于兩側,莊嚴雄偉、整齊規矩,居住方位象征著身份與地位;二是建筑造型,如建筑裝潢、室內陳設、庭院規劃等都有相應的形制規定。其中最典型的即是屋頂式樣,中國古建筑屋頂分為九級,重檐廡殿頂是最高級別,為皇家和孔廟殿堂專用,單檐廡殿、單檐歇山頂次之,硬山頂則等級最低多為百姓屋舍使用;三是建筑中的裝飾色彩,總的來說是以黃色為尊,赤、綠、青、藍、黑、灰等級依次遞減。宮殿多用金、赤兩色,而平民住宅只能用黑、灰。

2.道家思想

儒家思想一方面穩固了統治者的地位,另一方面它也束縛了人的精神需求。而道家先賢老子提出的“天人合一”觀點,則主張順天從命、順應自然,認為人同樣是自然界的一部分。這一學派理念和孔孟思想一樣都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華,也同樣影響了中國古建筑的發展。從外觀上看,我國古建筑莊嚴宏偉、尊卑層次分明,但實質上建筑后部的庭院都是模山范水,一派自然。這前宮后苑的布局,正體現出中國人外儒內道的生命觀。

括而言之,道家思想對于中國古建筑的影響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其一,用材及營造技術,中國古建筑是唯一以木結構為主的建筑體系,木材作為純天然的自然界產物,在很大程度上滿足了人們回歸自然的心理需求;其二,選址布局,古人認為陰陽是生命的核心,而住宅則是生命的載體,因此“負陰抱陽、背山面水”成為了久經傳承的選址原則。中國古代民居以建筑外部空間為陽、內部為陰,由陰陽交匯的概念,塑造了以院落為中心和單元的基本平面格局。在擁擠的棲居環境中,有效的協調了人與自然的關系;其三,造型藝術,“天人合一”思想在外部造型中常有體現,建筑高度、外部造型往往“托體同山阿”,與周邊環境和諧統一。翼角起翹、曲面屋檐,消滅了中國古建筑龐大體量下的壓抑感,呼應于道家“氣韻生動”之說。

3.民俗文化

民俗文化是民間民眾的風俗生活文化的統稱,其對于中國古建筑的影響集中體現在建筑裝飾上。最早見于商周青銅時代,彼時以納祥、生財、長壽、成仙等為主題的吉祥圖案盛行于各類建筑之中。比如神獸龍,即為皇權的象征,僅為皇室所用;森林之王獅子,則代表力量,常立在宅邸大門前用于辟邪鎮宅。此外,古建筑的屋頂、門窗、鋪地等不同部件都分別繪制著不同寓意的圖案,人們充分運用象征手法在建筑裝飾中表達美好的生活愿景,圖案和建筑融為一體,相映生輝。

二、中國古建筑中傳統文化的表現形式

1.體現官文化的宮廷建筑

強調政治與權力意識是官文化的顯著特點。從都城規劃到建筑裝飾,從規制等級到藝術形象,無不莊重華麗。宮殿、壇廟、皇家寺廟、皇家園林等建筑形式皆是官文化引導的產物。其中,宮殿建筑是中國古建筑中技藝最高的建筑類型,也是官文化的核心體現。宮殿自奴隸社會形成便出現,自秦朝始,“宮”特指皇帝及其親屬的居住地。為鞏固皇權統治、滿足物質與精神的雙重追求,歷代皇帝無不大興宮殿建設。宮殿建筑遵守中軸對稱的原則,大型宮殿為中為主,周邊的建筑相對矮小,以凸顯皇權至上的理念。目前保存較好的宮廷建筑有北京故宮、天壇、潭柘寺和河北承德避暑山莊等。

2.體現士文化的文人建筑

士文化純粹展現的是文人們高雅的審美趣味,不講究尊卑權勢,也不追求豪華氣派,只有一股淡雅的書卷氣。在建筑上主要有私家園林、文人宅第、書院以及亭臺樓榭等景觀建筑。中國的私家園林以江南居多,面積不大,精巧婉約、形態各異,具有極高的文化貢獻。早在商周時期,人們就開始注重對自然環境的改造,魏晉南北朝時形成了獨特的山水園林風格,至明清私家園林遍地開花,達到頂峰。蘇州留園、上海豫園、揚州個園等留存至今仍廣受歡迎。

3.體現俗文化的民間建筑

俗文化即指民間文化,既不關心官方政治,也沒有書卷情懷,而是關注于財富、婚姻、官祿、壽命等問題。民居、寺廟、祠堂、店鋪、會館等是常見的民間建筑類型。祠堂建筑是中國古代民間建筑的一大特色,在供奉祖宗牌位、處理家族事務的需求之下應運而生。祠堂建筑分為宗祠、家祠和支祠三種類型,往往表達出對家族先祖的祭奠悼念也寄托著族人對生活的期許。祠堂在一定的規制約束之下,因由后人出資修葺,也成為了攀比財富實力的競技場。如廣州陳氏書院,即陳家祠,極盡奢華、雕欄畫棟,匯集嶺南建筑技藝為一體。

三、長沙岳麓書院實例分析

1.岳麓書院概況

岳麓書院位于長沙岳麓山風景區內,最初在北宋時期由潭州太守朱洞創立。岳麓書院在千年風霜之中多次修復重建,于1988年被正式列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其現存建筑群于上個世紀80年代修復,基本保留了明清時期的原貌。岳麓書院位列中國四大書院之一,是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情況最好的書院建筑群,也是我國歷史文化的見證和瑰寶。它不僅為辦學活動提供了物質場所,而且還是彰顯傳統文化精神的符號系統。從空間形式到裝飾藝術均表達著特定的文化意義,“它是縮小的世界觀”,也是中國古建筑中的一朵奇葩。

2.岳麓書院中的傳統文化表達

(1)建筑選址中的風水文化

風水之說始傳于商周, 到漢魏已自成體系。晉代《葬書》中寫到∶ “氣乘風則散,界水則止, 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 故謂之風水” 。我們日常談及的風水,是通過分析生態環境以趨吉避兇的傳統學說。雖然它具有濃厚的迷信色彩,但自中國建筑有史以來, 風水對建筑的選址布局具有相當的指導作用,也講求一定的科學道理。其中,在岳麓書院的選址上,就不乏有風水學的運用。

“龍要真、砂要秀、穴要的、水要抱、向要吉”是風水學對宅基地的各要素要求,其意為宅左有青龍、右有白虎,前朱雀后玄武中央有穴,山環水抱、形態端正,是建筑基址的理想位置。綜合來看,岳麓書院選址基本符合風水選址的要求:其背枕岳麓,天馬、鳳凰二山分峙兩旁,湘江橫前、山有清泉。如坐“太師椅”,后有靠山,左右山呈扶手狀,“背山面水”、“龍真砂秀”、“穩坐于中”,實乃風水學中典型的寶地。書院與青山碧水融為一體,享有“岳麓之勝,甲于楚湘”的美譽。另外,建筑朝向也有相應的風水講究。明朝時,長沙守道就曾請陰陽先生來書院察看,后為了調整風水,將大門推倒重建,使之于二門的講堂朝向存在些微角度偏差,以求實現“向要吉”的目的。傳統的風水學理論看似玄之又玄,但在岳麓書院的選址上,體現出傳統文化對建筑通風采光以及周邊小氣候形成的科學支持。

(2)建筑布局中的儒道文化

官文化和士文化的多元并立是岳麓書院建筑群的一大特色。一般情況下,建筑的文化屬性較為明確和單一,而岳麓書院本身是代表士文化的書院建筑,卻又有皇家欽點的文廟囊括其中。兩種文化的碰撞之下,岳麓書院的空間布局仍然遵循“禮樂合一、天人不二”的主旨思想,既呼應了儒家“禮”的制度,又表達出道家 “人”的訴求。

岳麓書院的建筑布局以“禮”為根本,強調以中為尊、主次分明的格局部署。在結合建筑功能的基礎上,依據地形地勢,將講堂、藏書樓、祠堂等主要建筑照尊卑等級在中軸線上排開,三者共同構成的主體空間即奠定了書院的整體空間格局,其它各部分次要空間則靈活地布置在主體空間兩側。主體空間與次要空間依等級排布,主軸與次軸相互穿插,使得空間詳略得到且富于變化。此外,書院內植物蔥郁、山墻連綿,建筑與自然融為一體、神彩互發。以大成殿為典型代表的重檐歇山宮殿式建筑和以屈子祠為首的卷棚文人風景建筑,既有紅墻黃瓦的宮殿色調,又有粉墻黛瓦的雅致色彩。一前一后,在串聯起書院建筑群空間架構的基礎上,雙雙表現出儒家思想和道家觀點的交匯共融。

(3)雕刻藝術中的民俗文化

岳麓書院作為湖湘書院中的一顆璀璨明珠,其建筑群帶有濃厚的地域文化和民俗特色,并在雕刻、彩繪等建筑裝飾上得到淋漓盡致的展現。這些裝飾藝術是中國古建筑美之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從中也可以一窺古建筑的靈魂。它們率真地表達著對自身生存的要求,亦蘊藏著深厚的文化精髓,成為中國古建筑的小小點綴。

岳麓書院內有木雕、磚雕、石雕與琉璃瓦飾四大建筑雕飾。其中木雕多見于欄桿、斗拱、雀替、匾額、門窗及桌椅等處;磚雕常出現在屋頂、山墻端部等;石材使用的位置,如大成殿前的石階、大門、石牌坊和前門的枕石、柱礎等處有石雕裝點;而琉璃瓦飾則集中分布在屋脊、檐口與瓦當等處。岳麓書院的雕飾圖案具有豐富的象征意義,如赫曦臺屋頂上的“太極雙魚圖”表達了求吉納祥的美好祝愿;而書院頭門前“梅蘭竹菊”的石雕,蘊含有修煉品性的教化意義;石鼓中的法器、檐口的雕龍和門前的石獅,則寄托了古人對于鎮宅擋災期許。在岳麓書院建筑群中,雕刻不只是一種裝飾藝術,更是悠久湖湘文化的外化與依托。

四、結語

中國的古建筑不僅是中國歷史與文化的見證,也是中國文化傳承的最主要的載體。它不僅有考古學的價值,作為藝術,它和社會歷史的發展以及由歷史所形成的文化精神更具有深刻的聯系。各民族的社會歷史及其所形成的文化精神的不同,是形成各民族傳統建筑藝術氣質風格的誘因,對于現代中國的建筑藝術來說,重要的是要認識到這一點,加強對傳統的認識。經歷了千百年才形成的傳統文化精神,它所產生的環境已發生變化,或許已被人們所淡忘,但傳統本身,已作為民族文化氣質、風格仍然留存,而且它還將持續、深遠地發生作用。

猜你喜歡
岳麓書院古建筑書院
朵云書院黃巖店
擔負時代賦予岳麓書院的新使命
走在全面現代復興大道上的岳麓書院
江南書院
Portal gas in neonates;is it always surgical? A case report
古建筑取名有什么講究
寧波大愛書院樣板間
岳麓書院舉辦己亥年祭孔大典
《江陰介居書院成立祝詞》
古建筑保護面臨的問題及解決策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