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村生態倫理教育的現實藩籬與路徑解析

2018-08-11 09:57張麗
關鍵詞:張載

張麗

摘 要:宋代張載從“天人關系、人物關系、人世關系”三個維度闡述“民胞物與”思想,其核心思想就是愛人愛物,這種生態倫理思想是寶貴思想資源。隨著人們在自在世界和人化世界的中心主體地位不斷鞏固,形成以滿足人們需要和利益為核心的倫理價值觀,“越富越光榮”的財富倫理和農民的利己主義導致農民在追求財富與發展的過程中注重經濟利益而忽視生態倫理。農村生態倫理教育方面欠缺制度保障,尚未形成鄉鎮政府、村級組織和村民主體協同配合,這些因素共同制約“民胞物與”融入農村生態倫理教育。農村生態倫理教育需要因地制宜逐步推進,要在主體上注重協同性,在內容上注重通俗性,在方法上注重實踐性?!懊癜锱c”的思想精華需要與時代訴求相對接,融入鄉村振興的發展戰略中,融入農村生態倫理教育宣傳中,才能實現傳統文化的創造性發展。

關鍵詞:民胞物與;農村生態倫理教育;張載

中圖分類號:G4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07(2018)04-0048-06

2018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鄉村振興,生態宜居是關鍵。良好生態環境是農村最大優勢和寶貴財富。推進鄉村綠色發展,打造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發展新格局?!碑斍稗r村環境破壞與污染不僅影響村民的居住環境和生活質量,而且阻礙了農村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叭绻覀兿朐诃h境問題的挑戰面前有所作為,最重要的是認識到科學和倫理同樣重要” [1]。在農村的環境保護和治理中,我們不僅需要科學技術作為物質支撐,更需要生態倫理作為文化保障。

生態倫理突破了傳統人際倫理的局限,把道德的對象從人類拓展到自然萬物,確認自然萬物具有獨立的價值,確認人對自然萬物應當給予道德關懷并履行道德義務。農村環境問題促使人們從精神層面來反思人類面對環境與發展、人與自然之矛盾的價值取向。農村生態倫理旨在建立村民與農村環境的道德新秩序,引導村民建立綠色化的消費方式、生態化的生產方式、合理化的生存方式,促進村民與農村環境和諧發展,培育和建設農村生態文明。村民生態倫理的觀念和行為需要在日常生產生活實踐中逐步養成,需要發揮教育教化的功效。

一、張載“民胞物與”思想中蘊含的生態智慧

張載提出“乾坤父母”闡明人與萬物的同源性,提出“大其心則能體天下之物”闡明人類的倫理責任和道德義務,提出“民胞物與”的生態倫理觀闡述天人之道,為當代生態倫理思想提供寶貴資源。

(一)人與萬物同根同源

張載提出:“乾稱父,坤稱母,予慈藐焉,乃渾然中處。故天地之塞,吾其體,天地之帥,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與也”[2]。人與自然都是出于“太虛”,是“氣”聚合而生成,構成人體的物質與構成天地的物質是一樣的,人與自然萬物同根同源具有本源上的一致性?!袄聿辉谌私栽谖?,人但物中之一物耳,如此觀之方均”[2]。因而人與自然萬物都是生態系統中地位平等的成員,人類理應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這在價值層面上拋棄了人類中心主義。張載把孝道與天地結合,用孝親事天的思想類比人與自然的關系,表明人所承擔的對自然萬物的道德義務。若人對自然建立這種熱愛尊敬的感情,定能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

(二)大其心則能體天下之物

張載基于氣本論提出“天人合一”“物我一體”的思想,如何實現“天人合一”?張載認為需要“大其心則能體天下之物”。大其心是要充分發揮人心的認識能力,不囿于聞見之知,實現主體與客體的統一,將世間萬物容納于心。體天下之物的“體”有兩重含義,一是體驗即是情感體驗,二是體恤即是關懷愛護,體物的過程既是一種認知活動,也是一種情感活動,需要主體的內在德性融入外物之中,把天地的生生大德與自身德性融于一起,達到物我一體的境界[3] 。以心體物實際上是以仁體物,使仁愛之心由人而遍及于物,建立了人與自然的情感紐帶。以仁心對待人與萬物,實現天地萬物的生生之道,最終達到“與天為一”理想境界。

(三)實施仁愛,愛人愛物

張載認為,人與人的關系是同胞兄弟關系,人與物的關系是同類伙伴關系,人們需要像關愛自己兄弟一樣關愛他人,像關懷愛護自己朋友一樣關愛萬物?!懊癜锱c”的核心思想就是愛人愛物,人與人之間平等友愛,人與物之間和諧共存。這蘊含豐富的生態倫理思想:將人類的道德關懷從人類拓展到自然萬物,將自然萬物看作自己族類平等對待。這種思想正是現代生態倫理學中自然價值思想、敬畏生命思想的重要內容,對于培養人們的生態倫理責任意識、建立生態倫理行為規范、推進生態倫理的實踐提供寶貴的思想資源。

二、村莊調查:“民胞物與”思想和村民生態倫理的現實差距

(一)橫渠村的地理文化特點

本次調研的橫渠村因宋代著名哲學家張載在此創辦橫渠書院而得名。張載是關學學派的創立者,也是宋代理學的奠基者。調研之所以選擇橫渠村,原因有三:一是張載在此著書立說,提出“民胞物與”的思想,孕育了我國古代生態倫理思想;二是橫渠村農業特色鮮明,村集體力促農民增收,村莊經濟發展良好;三是張載文化在當地仍有較大的影響。

橫渠村位于陜西省寶雞市眉縣東部橫渠鎮,南靠秦嶺,北臨渭河,與楊凌農科城隔岸相望。橫渠村有6個自然村, 11個村民小組,村民1 160戶,人口4 436人,耕地面積7 400畝,經濟以果業種植為主,主要種植獼猴桃、黑李子等經濟作物,近年來橫渠村人均收入1萬元左右。村里建有5個規模不同的獼猴桃和黑李子合作社,大約半數村民加入果業合作社,合作社主要為村民提供技術培訓、生產指導、果品銷售。與當地的農業經濟相適應,村民形成以農業為主導的“多半耕少半工”的生計模式。

(二)村民調查:生態倫理責任感缺失

張載文化一直熏陶著關中地區的人們,作為張載著書立說之地,橫渠村的村民生態觀念和行為在多大程度上契合“民胞物與”思想?課題組于2016年7月在寶雞市眉縣橫渠村開展關于農民生態倫理觀念與行為的調研。駐村調研采取問卷調查和農戶訪談相結合的方式,發放調查問卷503份,回收有效問卷471份,回收率為93.64%。調查中與農戶進行深入交談,對問卷中反映出的問題進行補充調查。

調研發現,在自然與村民關系層面,橫渠村的生活垃圾由專人負責搬運到垃圾場,但是沒有鋪設污水處理設施,生活污水直接下滲排放,地下水受到污染。多數村民以務農為主,他們珍愛土地,信守農村的鄉土倫理,但人類中心主義觀念凸顯,否定自然萬物的自身價值,尚未樹立正確科學的生態倫理觀念。調查統計,有86.4%村民贊同“自然界的野生動植物是為人類的利用而存在”的觀點,71.87%村民認為鄉村環境保護是基于村民自身健康,并未考慮生態系統本身的平衡與發展。村民高度認可生態環境保護的意義,但是個體對保護公共環境的責任感缺失,尚未形成自覺的生態倫理行為。調研顯示,89.1%村民對自己院落的花草林木精心管理,對村莊道路兩側的集體花草林木不予關注。對于“看到有家禽糞便或工業廢水往村里的池塘排放,你會如何對待”的問題,51.2%村民選擇向村里反映,那是村干部和環保部門該管的事。77.2%村民認為政府應當承擔環境保護的主要責任,生態文明社區建設的資金應由政府全部承擔。從經濟學的角度看,生態環境具有公共產品的性質,村民基于行為付出和收益衡量,往往推卸在公共環境保護中個體責任。

在村民個體與外物關系層面,村民對于日常生產資料和生活資料的需要和依賴增強,在購買和使用生產資料和生活資料中更多考慮經濟實惠和使用方便。84.9%村民知悉化肥、農藥的過量使用會對土地造成危害,但在作物種植中化肥等生產資料的選擇、種植技術的選擇卻都以實現最大經濟效益為目標。對于“你是否會購買有利于環境的環保生活用品”的問題,87.3%村民選擇“消費時不會考慮是否環保這一問題,比較同類型商品便宜就買”。83.1%村民知曉使用并扔掉一次性塑料袋會造成白色污染,但出于生活便利在日常生活中大量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

在村莊生態倫理教育方面,生態倫理教育在橫渠村未能有計劃有步驟地落實,欠缺制度規范和責任劃分,生態倫理的宣傳教育途徑單一,沒有契合村民的實際需求。69.7%的村民認為目前村莊的生態倫理教育僅是關注和宣傳村莊公共環境衛生的維護方面,尚未對日常生產生活中的生態農業和生態旅游進行規劃指導。64.2%的村民認為人們生態觀念和知識的獲得主要來源于電視、手機等媒體。79.4%村干部認為當前村民的分散化不便于集中開展生態倫理教育,52.6%多數村民認為忙于生計,沒時間和精力學習和關注生態倫理, 23.3%的村民認為生態倫理與人們實際生活距離較遠。

村民的生態觀念和行為尚未真正契合“民胞物與”的思想,尚未貫徹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的戰略主張,當前村民生態倫理觀念有待轉變,生態倫理情感有待增強,生態倫理行為有待養成,這是農村生態倫理教育的應有共識。

三、“民胞物與”融入農村生態倫理教育的制約因素

中國傳統農業中人們按照自然節律,遵循應時、取宜、守則、和諧的原則從事農業生產。應時、取宜、守則、和諧就是在天、地、人之間建立一種和諧共生的關系[4]。 張載“民胞物與”的思想形成于農業社會,村民長期從事農業生產,對村莊土地、林木、河流等生態環境潛意識中具有樸素的生態倫理情感,在追求發展實現小康的進程中什么因素阻礙村民生態倫理素養的形成?哪些因素制約農村生態倫理教育?在調查的基礎上深入剖析,以下因素成為“民胞物與”和農村生態倫理教育相脫離的主要原因。

(一)財富倫理:經濟理性高于生態理性

經濟理性是研究解釋經濟現象、揭示經濟本質的思維方式,核心內容是人的自利本性是一切經濟行為的出發點,在經濟活動中人們追求物質利益最大化。經濟學鼻祖亞當斯密在《國富論》中提出,人類有自私利己的天性,人們在此競爭的環境中,會憑著自己理性判斷追求個人最大利益。經濟理性的思維方式和價值理念以追求經濟獲利為主要目標,容易導致過度開發和破壞環境,加劇人與自然之間的矛盾。2014年冬季我國各地區被重度霧霾籠罩,根本原因是片面追求經濟快速發展,經濟發展優于環境保護,環境治理的速度始終趕不上污染排放的速度。

張載“民胞物與”的生態倫理思想沒有受到村民的重視,沒有得到有效的弘揚,根本原因是村民的生活邏輯與“民胞物與”的生態思想距離遙遠,村民追求經濟利益的行動導向與天人和諧持續發展的價值導向有所沖突。波普金的理性小農理論認為:“農民也是理性的經濟人,追求利益的最大化以及最優的資源分配是其行為的現實動機”[5]。 雖然村民知曉環境保護的重要意義,對土地林木等生態系統具有情感,但是在生活需要和經濟利益面前,在行動上仍舊以人類中心主義和利己主義為價值指導,有時出現片面強調經濟效益而損害生態環境的行為。隨著人們征服自然的能力增強,人在自在世界和人化世界的中心主體地位不斷鞏固,形成以滿足村民需要和利益為核心的倫理價值觀,農民樸素的生態觀念讓位于經濟利益和物質追求?!霸礁辉焦鈽s”的財富倫理和農民的利己主義逐漸俘獲了村莊傳統道德秩序,村莊傳統倫理式微,導致人們在追求財富與發展的過程中忽視環境資源的承載力,在當代人不斷追求生活質量過程中忽視了考慮后代人的需要。

生態理性成為新時代生態文明的必然選擇。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指出: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人類必須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生態理性是以人與自然同生共進的整體論為出發點,以追求可持續發展為價值目標,倡導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思維方式。在商品短缺和物質貧窮時期,這種生態理性不會成為人們的第一需要。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人們開始關注人居環境和村容村貌,開始反思并重新定位人與自然的關系,認識到人類是地球生態系統中的成員,人類的理性選擇必須關注生態環境。村民生態理性不是一蹴而就構建的,而是要與農村的經濟振興、產業發展、文化建設緊密結合相互促進。20世紀八九十年代起,隨著市場對豬肉產品需求的不斷擴大,浙江嘉興借助產業基礎優勢,逐漸成為“供港”“供滬”生豬基地。2013年3月上海黃浦江松江段水域出現大量漂浮死豬,相關部門打撈的死豬數量超過13 000頭,事件矛頭都指向了嘉興。事件發生后,嘉興立即全面部署生豬養殖業轉型發展工作,劃定了禁限養殖區,拆除違建豬舍,控制生豬存欄量,幫助8萬多退養農民順利實現了轉產轉業,引進40余臺高溫生物降解無害化處理設施,實現了死豬處理無害化,同時開展污水治理行動,出臺《浙江畜禽養殖污染防治辦法》。2015年嘉興斷面水質從以前的不合格轉為優秀。嘉興生豬減半實現水質逆襲,正是注重在生態保護中實現經濟持續發展,從而實現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的雙贏。

(二)制度缺失:農村生態倫理教育欠缺制度規范

生態倫理是調整人與自然關系的倫理觀念和行為規范,只有通過制度建設才能把理念轉為實踐,才能對村莊和村民的行為產生約束。制度的缺失使村民行為失范,村社治理無章可循。2018年北京、上海、合肥、鄭州、西安等地發布《燃放煙花爆竹管理規定》《煙花爆竹燃放安全管理工作方案》等規范性文件,明確規定春節期間禁止燃放煙花爆竹,違者罰款或者拘留。相關執法部門嚴格執法并制裁違規燃放煙花爆竹的居民。明確制度底線,廣泛宣傳教育,確保嚴格執行,大量燃放煙花爆竹污染環境的現象得到有效遏制。這展現了生態環境保護與治理需要明確的制度規范,生態倫理教育作為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要內容也需要制度保障。

生態倫理制度是在全社會形成的有利于支持、推動和保障生態倫理教育的各種引導性、規范性和約束性規范的總稱,具體表現為法規條例等正式制度和道德習俗等非正式制度。將生態倫理的理念和行為規范納入村規民約或制度規范,將生態倫理教育的目標內容、實施機構、評價方法、經費保障作為生態文明建設的制度要求納入法律規章,才能實現農村生態倫理教育制度化、規范化、長效化。

(三)力量分散:農村生態倫理教育欠缺相關主體協同

村級組織和鄉鎮組織成為農村基層組織的重要組織載體,但是農村基層組織承擔的國家與農民之間的連接橋梁功能不斷弱化。村級組織在稅費改革后逐漸喪失在村莊中的權威,為村莊集體服務的意愿逐步降低,與村民之間的生產生活聯系愈來愈少。鄉鎮政權作為國家政權的末端層面,在稅費改革后財政吃緊財力下降,在農村的道路、水渠等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無力承擔,鄉鎮干部評價激勵機制弱化,工作人員服務農村的積極性不足。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和國家稅費改革及其國家財政支農制度的推行,中國的農村社會開始由“熟人社會” 轉向“半熟人社會”,呈現出新的特征:多數青壯年外出打工,農村的人財物從農村流向城市的趨向明顯,難以對村民進行集中培訓和教育;村民之間的熟悉程度降低,村民的集體感削弱;村莊傳統規范難以對村民的行為產生約束力。

農村生態環境是村民共同享有的公共資源,生態倫理教育是實現農村持續發展的公共事務,需要政府、村組織、村民的共同關注、共同行動。當前農村社會尚未對生態倫理教育產生足夠重視,尚未在生態保護、生態倫理教育方面形成三大主體協同配合的局面。

四、“民胞物與”融入農村生態倫理教育的對策探析

農村生態倫理教育作為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需要循序漸進、因地制宜逐步推進,在主體上注重協同性,在內容上注重通俗性,在方法上注重實踐性,在隊伍上注重本土性。民胞物與思想作為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內容,需要與時代訴求、黨的方針政策相對接,“民胞物與”的思想精華需要融入鄉村振興的國家戰略中,與美麗鄉村建設相結合,融入農村生態倫理教育宣傳中,才能實現傳統文化的創造性發展和創新性轉化。

(一)農村生態倫理教育與村民生產生活體驗相結合

鄉村生態倫理教育越是貼近村民的內在需要,越是與村民的接受能力相匹配,越能催發村民良好的接受效果?!吧钍堑赖碌靡陨L的土壤,離開了生活,道德無法進行‘無土栽培的。真實有效的倫理教育需要從生活出發在生活中進行” [6]。 鄉村生態倫理教育要從張載“民胞物與”思想中汲取精華,把這些寶貴的思想資源與村民生產生活緊密結合,實現傳統與現代的結合,實現理論與實踐的結合。生態倫理教育融入日常生產生活是村民生態倫理行為與習慣養成的必由之路和活水源泉。

鄉村要根據當地美麗鄉村建設的目標任務,因地制宜帶領村民發展生態農業和鄉村特色旅游,帶領村民在發展中得到實惠,自覺自愿在生活中踐行生態倫理。目前,橫渠鎮全鎮獼猴桃種植4.2萬畝,以紅提葡萄為主的干鮮雜果1萬畝,部分群眾開始發展苗木花卉種植。橫渠鎮中的古城村、土嶺村、橫渠村、豆家堡村地勢相對平坦,適合李子、獼猴桃等作物種植。在種植中適宜提升土地有機質,培育綠色無公害高品質的獼猴桃品種,注重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的協調統一。街北村、孫家塬地勢低洼、水源充足適宜興建魚塘,可以改良低洼地發展綠色苗木,因地制宜開展垂釣觀光等生態旅游,因勢利導精心開發生態農業景觀,學習生態示范村的建設經驗,在促進生態農業和生態旅游的發展中增加農民收入,傳播生態文化,引導村民把生態倫理內化為道德情感外化為道德行為,激勵村民在積極參與生態實踐中提升生態倫理素養。

(二) 農村生態倫理教育與制度規范建設相結合

《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必須建立系統完整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用制度保護生態環境。農村生態倫理的持續開展更需要制度保障,逐步實現鄉村生態倫理建設的制度化和長效化。要逐步建立和完善相關制度規范,推進農村生態倫理教育的實施和實效。一是明晰林木、池塘等資源的產權,推動集體產權制度改革。開展清產核資,明晰農村集體產權歸屬,積極發展農民股份合作,賦予農民對集體資產股份占有收益及抵押擔保、繼承權。鄉村實施林地確權后,林木亂砍亂伐的現象得到遏制,根本原因是具體的林地歸屬于特定村民管理,明晰的產權制度促進村民積極履行生態倫理責任和承擔管理義務。二是制定具有普遍約束力的制度規則。各個村莊需要因地制宜建立生態環境保護的長期規劃和短期規劃,明確生理倫理教育的目標內容、實施機構、考核辦法,明確政府和村組織的義務設定和責任劃分,嚴格執行制定的法律規章,既需要對合規行為進行正向激勵,也需要對違規行為給予適當處罰,通過明確的規章制度引導村民自覺踐行生態倫理要求,真正促進村民與生態環境和諧發展,農村經濟社會持續發展。

(三) 農村生態倫理教育與構建聯動協同機制相結合

鞏固強有力的農村基層組織,形成政府、村委、村民的力量協同,逐步推進農村的生態倫理教育和生態文明建設。政府通過政策積極引導和強制約束,村“兩委”通過動員督促和服務村民,村民通過行動培訓學習和實際踐行,構建政府、村組織、村民的聯動協同機制,促使農村生態倫理教育落到實處見到成效。明確各級政府生態倫理教育的職責,根據當地實際為農村生態倫理教育制定具體規劃和完善法規,明確相關主體的分工任務;充分發揮村黨支部和村委會的作用,推進農村生態倫理教育的具體實施和事務協調;充分調動村民的積極性,引導村民積極參與生態倫理教育培訓和生態倫理教育實踐活動。合理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發揮其社會組織的管理聚合作用。政府在支持和引導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時,通過政策導向促使村民在種植、生產農產品的過程中,注重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的統一。農民專業合作社要引導村民種植無公害農產品,推進生態農業關鍵技術的應用,逐步形成生態化生產方式。

(四)將“民胞物與”思想融入村莊生態農業和生態旅游建設

汲取我國傳統文化中生態倫理思想的精華,關照村民的生產生活實際需求,是農村開展生態倫理教育的有效途徑。張載“民胞物與”思想為開展生態倫理教育提供寶貴資源。

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和推進美麗鄉村建設中,橫渠村可以打造文化特色鮮明、生態農業和生態旅游相結合的村莊建設路徑。在農業生產上發展綠色生態農業,在村民生活上倡導綠色生活方式,在村莊設施上建設節能環保設備,在鄉村文化上大力弘揚張載文化。在校舍墻壁上、街道圍墻上,可以大量繪制關于“民胞物與”思想的詩詞圖畫,來往村民抬頭即見潛移默化長期熏陶。培養推選一批“新鄉賢”,大力宣傳弘揚張載文化引導村民崇德向善,形成珍愛環境、與鄰為善、共建美麗村莊的良好氛圍。因地制宜規劃發展橫渠農家樂和文化體驗旅游,一方面較好保存村莊質樸的農耕文化和良好生態環境,通過游客參與農事活動,開展現場采摘和委托種植等體驗活動,游客直接接觸體驗鄉土風情暢享農家樂趣。另一方面挖掘張載文化的內涵,建設鄉村文化活動室、村史館、文化長廊等公共文化平臺,開展歷史人物歷史典故的說唱表演活動,滿足人們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鄉村旅游文化品位,給游客提供高品質的審美享受和文化熏陶。

參考文獻:

[1] 戴斯·賈丁斯.環境倫理學[M].林官民,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11.

[2] 張載集[M].北京:中華書局,1978:62

[3] 吳凡明.張載“民胞物與”生態倫理思想及其當代價值[J].湖州師范學院學報,2017(9):2-5.

[4] 夏學禹.論中國農耕文化的價值及傳承途徑[J].古今農業,2010(3):88-102.

[5] 劉昂.中國鄉村消費倫理問題研究——基于J村的田野調研[J].四川理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6):57-68.

[6] 高德勝.生活德育:境遇、主題與未來[J].教育研究與實驗,2012 (3):5-10 .

猜你喜歡
張載
張載:一代宗師
因為張載
因為張載
因為張載
張載對老子氣論的繼承和發展
不與他人拼下限
張載“天人合一”的倫理思想及其生態啟示
張載的讀書觀
張載“天人合一”思想及其特色
張載“心解”詮釋學的理論特質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