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南省普通話推廣工作難點分析(上)

2018-09-27 20:33馮傳書
湖南教育·中 2018年9期
關鍵詞:韻母聲母方言

馮傳書

我國方言分布地域廣,語言差異大,話語交際溝通困難。新中國成立后,“大力推廣和積極普及普通話”已經成為我國一項基本的語言政策。作為全國七大方言之一的湘方言,湖南方言與普通話存在較大差別。方言的存在是客觀事實,它給人們的交際交往和現代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生活都帶來諸多不便和影響,因此,普通話推廣勢在必行。

普通話推廣工作,一定要從實際情況出發,有針對性地采取措施。對于湖南方言區的人來說,學習普通話的最有效方法,是根據方言的特點,糾正方言中容易犯錯的地方,提高學習效率。因此,湖南普通話推廣工作的難點也就是有針對性地克服方言與普通話不一致的問題,具體可以從三個方面著手,即語音難點、語匯難點和語法難點。

語音是語言的聲音。它是語言的物質外殼。我們要運用語言進行交際溝通,首先要學好語音。

語音是發音器官的某些部位運用某種方法發出來的有意義的聲音。漢語普通話語音,可以分為聲母、韻母和聲調三個方面。普通話有自己的語音系統。普通話的語音系統包括21個聲母、39個韻母和4個聲調。要學好普通話,必須掌握漢語拼音。1958年2月11日,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通過《關于漢語拼音方案的決議》,批準并決定推行《漢語拼音方案》。這是中國文化發展史上的一件大事,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因此,掌握漢語拼音必須學習漢語拼音方案。

與普通話的語音系統相對照,湖南各方言也有自己的語音系統。湖南境內的方言可以分為湘語、西南官話、贛語、客家話以及土話和鄉話等多種,它們都分別有自己的語音系統。具體到一種方言內部,不同片區語音又有區別。如湘語可分為5個片,包括長益片、婁邵片、衡州片、辰溆片和永全片。在這些分片中,根據語音的細微差別又可以劃分小片,陳暉、鮑厚星先生在《湖南省的漢語方言》一文中,把長益片又細分為3個小片:長株潭小片、益沅小片和岳陽小片。婁邵片又細分為5個小片:湘雙小片、漣梅小片、新化小片、武邵小片和綏會小片,衡州片又細分為2個小片:衡陽小片和衡山小片,永全片又細分為2個小片:東祁小片和道江小片。我們以長益片中的長沙話和婁邵片中的湘鄉話為代表來進行比較說明。長沙話有六個聲調,去聲分陰陽,入聲獨立成調類,但無塞音韻尾;全濁聲母有的清化,有的只在陽低調中保留。而湘鄉話有五個聲調,去聲分陰陽,入聲消失,歸入陽平和陰去;有一套完整的全濁聲母。兩者的方言中,“書”、“虛”都相混,n、1洪音前相混,細音前能分,如“南”等于“蘭”,而“年”不等于“連”。

不同方言有自己的語音系統。同一種方言的不同片區,語音系統亦不同。每一片區內不同小片之間,語音仍然有些微區別。這是湖南方言的復雜性所在,也是湖南普通話推廣工作的難點之一。就普通話推廣工作來說,語音又是最主要的方面,因此,開展方言語音研究,弄清方言語音系統的特點,尋找方言語音和普通話語音之間的對應關系,就顯得非常重要和關鍵。

曾毓敏先生在《湖南人怎樣學習普通話》一書中,曾列舉過幾種有代表性的湖南方言,考察它們在聲韻調方面與普通話的區別。如關于長沙話的聲韻調(采用國際音標注音),書中做了十個方面的具體說明。

①聲母f帶有雙唇摩擦,實際音值近于φ。聲母ts、ts‘、s、z發音部位偏后。

②聲母l有自由變體觸造或n。

③陽平、陽去調字的清輔音聲母帶有濁音色彩。

④零聲母開口呼音節以元音起頭,齊合撮口呼音節開頭帶有輕微的唇舌同部位摩擦。

⑤元音a作單韻母時為央低元音A,在韻尾-i前偏前,韻尾-n前偏前為a,韻尾-u前偏后偏高,為鬑。元音奕偏央。元音e在ie、ye、i觗、y觗韻母中偏低為E。元音藜偏后,在韻尾-u前圓唇化。元音o偏低。元音i、y偏后,i、u作韻尾時偏低為I.自。

⑥韻頭(介音)i、u、y發音短促,帶輔音性。

⑦鼻尾韻an、ian、uan、yan中韻尾弱化。元音帶鼻化成分,實際音值為觔等。

⑧陽平調上升前略帶平伸,實際調值為113。陰去調為高平調,但有時略為上升,調值為45。

⑨長沙話城區口音因年齡不同而有差異。老年人口音分尖團,“秋”:ts‘i藜u≠“丘”諬‘i藜u.中青年人口音不分尖團,“秋丘”同音諬‘i藜u;老年人多有oη、ioη韻母(通攝字及曾梗攝合口部分字),如“東”toη,“兄”揶ioη,中青年人歸入藜n、n韻母。此外,老年人中年人有捱聲母,青年人多歸入零聲母或I聲母。

⑩長沙話城區與郊區口音存在差異。郊區有卷舌音聲母,聲母t拶組(知章組)與ts組(精莊組)對立:“知支”ts尥≠“資輜”ts尥。此外,北郊咸山攝字韻母不同:“含寒”xε≠“航”x蘅η。

概括地說,長沙方言是長潭方言片的代表,長沙方言語音與普通話區別最大的是:聲母中沒有卷舌音zh、ch、sh、r,n、l相混,f、h不分;韻母中沒有后鼻音in、ing不分,en、eng相混;聲調中保留有入聲,而普通話的入聲已消失,派入陰平、陽平、上聲、去聲中去了。長沙人學習普通話這幾點最難,也是最要下功夫的。

又如關于常德話的聲韻調(采用國際音標注音),書中做了三個方面的具體說明。

①聲母說明:常德方言有十九個聲母(包括零聲母),不分尖團,n、1不分,匣母有一部分念成f,日母往往念成η,舌面濁擦音捺只管一個“銳”字。

②韻母說明:常德方言有四十一個韻母。e和x相拼時,中間有個過渡音藜,如“黑”(x藜e)。yn中間有個過渡音藜,如“軍”(諬y藜n)。

③聲調說明:常德方言聲調只有四類,和普通話調類相同,但調值除陰平相同外,其余不同。古調類演變至今的分合情況也不完全一樣。常德方言平聲分陰陽,陰上和次濁上組成上聲,全濁上歸去聲,去聲不分陰陽,清入和次濁入歸去聲,全濁入部分歸去聲,小部分歸陽平。

常德方言是西南官話區的代表。常德方言語音與普通話語音最大的區別是:聲母沒有卷舌音zh、ch、sh、r,n、l相混;韻母有兒化韻,但卷舌太后了一點兒;聲調方面最明顯的是去聲,常德話去聲是高升調,普通話去聲是全降調。另外,陽平應由低升調變為高升調,上聲應由低降調變為高升調,上聲應由低降調變為降升調。

漢語普通話語音系統主要包括聲母、韻母和聲調三個方面,因此,普通話語音推廣工作,是用規范的、標準的普通話聲韻調糾正方言不規范、不標準的聲韻調。尋找方言中存在的不規范的聲韻調,加以辨析和糾正,就成為湖南方言區普通話語音推廣工作的難點。

從聲母來說,湖南方言區的人們在學習普通話聲母時,在以下幾個方面最容易犯錯,需要引起特別注意。

1.分辨清音和濁音

普通話只有m、n、l、r四個濁聲母,其余都是清音。湖南方言中,有的還保存了比較系統的濁塞音、濁塞擦音和濁擦音。袁嘉驊先生在《漢語方言概要》中指出:“湘語同吳語有一個共同特征:一套完整的濁塞音、塞擦音和擦音?!边@在老湘語方言中表現得最為明顯,如雙峰話、湘鄉話等保留了大量的濁音。針對此種情況,有人指出,湘語“古濁音聲母今逢塞音和塞擦音時,無論保留濁音或是清化,不管平仄,一般都念不送氣音”。

舉例說明:

方言里念濁塞音、塞擦音的平聲字,在普通話里一律念送氣清音。如:排、培、袍、盤、盆、旁、朋、皮、談、唐、題、條、田、庭、團、同、狂、奇、橋、強、才、曹、殘、層、存、從、茶、柴、潮、陳、除、床等。

方言里念濁塞音、塞擦音的去聲字,普通話里一律念不送氣清聲母。如:敗、倍、暴、辦、部、道、豆、蛋、弟、調、電、定、度、惰、兌、段、洞、跪、共、轎、舊、件、近、具、字、在、造、贈、坐、罪、趙、占、丈、助、重等。

方言中念濁擦音的字,普通話一律念清擦音。如:扶、父、肥、煩、飯、墳、房、鳳、河、胡、孩、豪、后、華、禍、懷、回、汗、痕、杭、紅、患、系、夏、謝、校、袖、現、象、行、熊、蛇、樹、時、紹、受、誰、善、神、似、隨、頌等。

2.區分送氣音與不送氣音

在普通話中,塞音b、d、g和塞擦音j、zh、z都是不送氣音,而與之相對應的,塞音p、t、k和塞擦音q、ch、c都是送氣音。湖南大部分方言都有送氣音和不送氣音兩套塞音和塞擦音聲母,但是方言中這兩套聲母的使用范圍不一樣,因此,需要做大量的正音工作。個別地方,如臨湘話里面沒有送氣音。

在湖南方言里,很多塞音和塞擦音都念成濁音,送氣與否的問題又常常與清濁問題攪渾在一起。在濁音地區,人們學習普通話,在克服了清濁問題之后,還要注意送氣與不送氣的問題。在清音地區,問題要相對簡單一些,最需要注意的是送氣和不送氣范圍與普通話不完全相同,要細心辨認。

3.區分n和l

湖南方言里有n和l,但是大部分地方在讀音時,存在n和l不分的情況。各方言區的情況也各異,有的只有n,有的只有l。有的地方n和l都有,但是和普通話不完全對應。因此,所有地方都要注意區分這兩個極易混淆的聲母。如常德話里面,“惱”=“老”,“難”=“蘭”。在長沙話里面,也是這樣,“惱”=“老”,“奴”=“爐”。

在n和l不分的地區,有的毫無規律可尋,這需要學習者多讀多練多記。有的也有一些規律可尋,如長沙方言區,可以普通話四呼為分混條件。開、合兩呼,n、l不分,齊、撮兩呼,普通話念n音的,這些地區念舌面鼻音[捱]。普通話念l聲的,這些地區n、l隨便念。這些地區最好記住普通話n聲母字,一方面因為n聲母字少一些,容易記;另一方面,因為普通話還有一部分零聲母字在方言中念捱聲母,和n聲母字混在一塊兒。記住n聲母字,就可以把它們區分清楚。

記住一些代表字,適當聯想和類推,會有一定的效果。如:那———哪娜,乃———奶,惱———腦,南———楠喃,尼———呢泥妮,扭———紐妞,奴———努怒,等等,都是n聲母的字。記住前面,有助于記住后面的字音。同樣,拉———啦垃,臘———蠟,洛———落絡駱,雷———擂鐳,老———姥,婁———樓簍,狼———郎廊朗浪,龍———籠隴瓏,里———理哩厘,利———梨莉俐,林———琳淋,等等,都是l聲母的字。記住前面的范字,可以輕松分辨后面的字音。

4.區分f和h

湖南方言中有f和h兩個聲母,但發音范圍和普通話有差異,還有一些地區不分f和h。如湘鄉話“扶”念成“胡”,“方”念成“夯”,就是把f讀成了h。又如,“逢”和“紅”,平江人讀它們時,聲母都是f,而長沙人讀它們時,聲母一律念成h。

下面是一些有代表性的字,記住它們,可以適當地聯想和類推。如聲母是f的有:夫———夫膚麩芙扶,父———斧釜,付———符府俯腑腐附咐,弗———拂佛沸費,伏———茯袱,甫———敷輔傅縛,孚———孵擘俘浮,復———腹馥覆,?!楎鸶备?,分———芬吩紛粉份忿,凡———帆礬,反———返飯販,番———翻,方———芳防妨房仿紡訪放,發———廢,伐———閥筏,風———楓瘋諷,等等。聲母是h的有:華———嘩驊樺,乎———呼,胡———湖糊葫壺弧,虎———唬,戶———滬護互,灰———恢,回———茴蛔,會———繪檜燴,喚———換煥,昏———婚,荒———慌謊,皇———煌蝗惶遑徨,紅———哄洪烘,等等。

這些例字有助于我們記憶,但實際的情況要復雜一些。學習者要根據自己方言的情況,仔細辨別體會。

5.學好zh、ch、sh和z、c、s

湖南大部分地區沒有卷舌聲母,在一些有卷舌聲母的地方,它的分布范圍又與普通話不完全一致。在沒有卷舌聲母的地方,讀準卷舌聲母是學習普通話的難點。在有卷舌聲母的地方,要注意方言中的卷舌聲母與普通話卷舌聲母不一致的地方。

學好zh、ch、sh的一個重要方法是記住一些代表字,然后利用這些代表字進行類推。那些僅因聲母相區別的字,尤其是舌尖前音和舌尖后音的字,是分辨的難點。如:摘(zh)花———栽(z)花,正(zh)品———贈(z)品,主(zh)力———阻(z)力;木柴(ch)———木材(c),初(ch)步———粗(c)布,觸(ch)動———促(c)動;商(sh)業———桑(s)葉,熟(sh)語———俗(s)語,等等。究竟哪些字是讀舌尖前音的z、c、s,哪些字是讀舌尖后音的zh、ch、sh,記憶的時候可以采用記少不記多的辦法,提高學習效率。

湖南方言區人們學習普通話聲母,除了上述幾個大的方面之外,還有一些值得注意的地方,如j、q、x字的讀音,聲母r,零聲母的讀音,等等。在湖南方言里,有一些非常有趣的現象,如“孩子”和“鞋子”同音,在益陽話里,有很多的邊音[l],“長壽”和“長路”同音。這些現象都是方言聲母發音引發的。具體到每個問題內部,還有一些復雜的情況,需要仔細分辨。

猜你喜歡
韻母聲母方言
聲母順口溜
連拼音學畫畫
聲母歌
單韻母扛聲調
方言文化在初中生物學教學中的滲透
淺談韻母的內部結構分析
試析陜西方言中的[]與大同方言中的
《湘水韻》及其編撰原理要點
根據中韓聲母差異針對韓國學生的聲母教學對策
有一個講方言很重的老師是種什么體驗?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