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赤眼蜂的積累與保存技術

2018-10-12 09:26肖廣晗
現代農業科技 2018年16期
關鍵詞:赤眼蜂積累

肖廣晗

摘要 赤眼蜂是一種卵寄生蜂,能寄生于多種害蟲卵內,致使害蟲卵不能發育孵化。利用赤眼蜂防治農林害蟲,方法簡單,易于繁殖,便于掌握,成本低、效果好、無毒害,其是植物保護中的一支天然勁旅,是生物防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為了落實赤眼蜂的繁殖計劃,滿足林間放蜂需要,本文對赤眼蜂的冬季、夏季(春秋季)積累與保存技術進行總結,以期為赤眼蜂的生態保護提供借鑒。

關鍵詞 赤眼蜂;積累;保存

中圖分類號 S892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8)16-0220-01

赤眼蜂是一種卵寄生蜂,能寄生于多種害蟲卵內,成蟲身體僅為黃螞蟻1/2大小,有翅能飛,由于其1對復眼和3只單眼均為紅色,故名赤眼蜂。赤眼蜂成蟲在田間飛翔活動,尋找害蟲卵,產卵寄生,并以害蟲卵內物質提供其子代發育成長,致使害蟲卵不能發育孵化。利用赤眼蜂防治農林害蟲,方法簡單,易于繁殖,便于掌握,成本低、效果好、無毒害,其是植物保護中的一支天然勁旅,是生物防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赤眼蜂對害蟲寄生率的高低,與卵的新鮮程度關系密切。赤眼蜂世代歷期短,成蟲壽命短,要想有效地防治林間害蟲,必須在切實做好繁蜂計劃的前提下,繁殖積累一定數量的優質蜂群,并使蜂的羽化時間與林間害蟲產卵時間相吻合。因而,做好赤眼蜂的積累、保存工作,是落實繁殖計劃、滿足林間放蜂需要的重要措施[1-3]?,F將赤眼蜂的積累與保存技術總結如下。

1 冬季赤眼蜂的積累與保存

在自然界中,赤眼蜂的蜂口密度以秋季為最大,因而秋季也是最易獲得蜂種的季節。在通常情況下,遼東地區每年8—9月大量采集蜂種,繁殖4~5代后即可積累大批量的赤眼蜂蜂種進行越冬,以備次年春季繼續連代繁育,供林間放蜂應用。

自然界赤眼蜂于10月上旬前后(平均氣溫15~17 ℃)寄生于越冬寄主,個體發育比較遲緩,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平均氣溫5~8 ℃)發育預蛹而冬眠。人工繁殖條件下,由于室內連代繁殖打破了蜂的自然越冬規律,經多次試驗證明,10月接種后及時放在自然氣溫下,赤眼蜂的個體仍迅速發育,不能越過冬季,11月接種才能越冬。因此,為盡量仿照赤眼蜂的自然越冬特性,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加溫接種(室溫控制在18~23 ℃之間,相對濕度為75%~85%),個體發育至幼蟲期,宜移放在接近自然的環境中。如此接種的赤眼蜂恰好和自然越冬赤眼蜂一樣,個體發育至預蛹而冬眠,來年的羽化時間也基本一致。因此,在進行赤眼蜂的人工越冬保種時,應在每年11月下旬至12月,在室內加溫接種。為提高寄生率、羽化率及蜂的生活力,應用新鮮寄主卵接種,待赤眼蜂發育至幼蟲期,及時移放在接近自然的環境中(百葉箱內或草棚等處)越冬。

在赤眼蜂人工越冬保種前后,有時會出現蜂種數量多、寄生卵不足或蜂種數量少、計劃放蜂面積大的情況。若遇到前一種情況,可將發育至幼蟲期的蜂種放進冰箱或冷庫內(4~5 ℃)保存,11月中旬取出置于常溫下發育,11月下旬或12月上旬,加溫接種進行越冬。若遇到后一種情況,可從10月起連續加溫繁育至12月上旬再進行越冬。若種蜂仍不足,次年3月仍可再加溫繁殖。

2 夏季赤眼蜂的積累與保存

夏季(春秋季與夏季基本相同)繁殖利用赤眼蜂的過程中,有時會遇到繁蜂、放蜂、寄主三者互相配合不上的矛盾,如大量繁殖時,寄主一時供應不上;或蜂繁殖出來后,林間害蟲仍未發生等。這就要求設法保存和積累蜂種,做到適時適量放蜂。根據赤眼蜂溫度高發育快、溫度低發育慢的特性,可酌情采取低溫方式控制其發育。實踐證明,夏季自然氣溫高,若放置于低溫下,與自然溫度溫差較大,驟冷驟熱和較長時間的低溫保存易使蜂體變弱,羽化率低,這給保存積累蜂種造成一定的困難。一般可以通過以下幾個方面做好赤眼蜂的積累與保存工作。

一是做好繁、放計劃。大量收集保存寄主卵,有計劃地分期、分批繁蜂和分期、分批放蜂。二是接種后立即將蜂箔移放井內(距水面66.7 cm以上)或其他溫度較低處保存,經常檢查個體發育情況,當赤眼蜂即將羽化時取出,既可適當延長世代發育周期,又不影響蜂的生長發育。

如上述方法仍不能滿足需要,可將蜂種(以幼蟲中期為好,后期亦可)逐漸降溫冷藏,即將蜂箔每10張左右包成卷,注明蜂種名稱、接種時間和冷藏日期,先放在冰箱下層(8~10 ℃),1 d后再移至箱的中層(5 ℃左右)保存[4-5]。但應注意蜂箔不要擠壓,保持箱內空氣流通,并盡量縮短冷藏時間,切忌久藏。取出時應提前逐漸提升溫度(移放冰箱下層),取出后最好先放在15~20 ℃的環境中過渡數小時,然后再放置常溫下保存[6]。

3 參考文獻

[1] 李德偉,鄧艷,常明山,等.赤眼蜂防治紅樹林害蟲的釋放技術研究[J].中國森林病蟲,2016(4):34-35.

[2] 韓冰,盧洪斌,葛迎春,等.松毛蟲赤眼蜂的人工繁育技術[J].防護林科技,2014(2):116-117.

[3] 陳鵬,王鳳珍,李春成,等.榆紫葉甲赤眼蜂寄生功能反應對梯度恒溫的響應[J].東北林業大學學報,2015(1):114-116.

[4] 陳梅珠,朱潔,楊運萍,等.湛江蔗區赤眼蜂米蛾卵繁殖技術及應用現狀[J].甘蔗糖業,2017(3):54-57.

[5] 孫偉.遼寧省赤眼蜂防治農業害蟲技術研究[J].農業科技與裝備,2017(4):8-10.

[6] 胡振尉,徐企堯.赤眼蜂寄主卵冷凍保鮮簡訊[J].環境昆蟲學報,1984(3):19.

猜你喜歡
赤眼蜂積累
赤眼蜂對玉米螟生物防治推廣技術及成效
如何提高利用赤眼蜂防治玉米螟的防治效果
赤眼蜂防治玉米螟田間防效測定與評估
淺談語文課堂語言的積累
淺談農村小學語文教學中作文素材的積累
小學經典詩文誦讀與積累的實踐與思考
鎘在旱柳(Salix matsudana Koidz)植株各器官中的積累及對其它營養元素吸收和利用的影響
積累,為學生寫作增光添彩
梨園如何利用赤眼蜂防治梨小食心蟲
螟黃赤眼蜂防治水稻二化螟效果試驗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