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徒生悲劇性童話的教學指向與價值重塑
——以人教版六年級下冊《賣火柴的小女孩》為例

2018-11-06 06:43□張
教學月刊(小學版) 2018年28期
關鍵詞:悲劇性安徒生拖鞋

□張 靜

從一節課例說起。在2014年全國小學語文青年教師教學觀摩活動上,甘肅的牛老師上的一節《賣火柴的小女孩》的閱讀課獲得了特等獎。她以寫作的視角去觀照這節閱讀課,也就是說,安徒生的這篇童話純粹被視作寫作的例文。王榮生教授提到課文有四種類型:定篇、用件、例文、樣本。經典的文本是屬于定篇型的。把定篇的作品當作例文、用件來處理,實在是買櫝還珠,讓人難免會產生暴殄天物之感。

就當下現實而言,教師有必要對這一文本的教學指向和價值進行重估,將其放置在一個更大的語境之下,通過分析童話文體的特點,作家的身世、氣質,以及閱讀同類文本,發掘文本的深刻內涵和這類作品的敘事風格,重塑其經典魅力。

閱讀《安徒生傳》以及他的相關作品,我們可以感受到安徒生本質上是個憂郁的人,他的作品里往往彌漫著一種淡淡的憂傷和孤獨,悲劇性是其主色調。曹文軒曾說過:“兒童文學不是一味地只追求歡樂,一流的兒童文學往往是笑中帶淚,蘊藏著悲劇性的。比如安徒生的《賣火柴的小女孩》、中國的《三毛流浪記》都是如此。如果一個孩子不知道憂傷,沒有痛苦感,沒有悲劇意識,能算是健康的生命,能形成健全的人格嗎?我很懷疑?!彼哉Z文教師有必要透過經典作品《賣火柴的小女孩》的教學,嘗鼎一臠,引導學生感受安徒生悲劇性童話的況味。

一、現實主義:悲劇性童話的題材觀

安徒生的一大功勞是勇敢地把現實生活引入童話創作。當然,這和他的身世以及他所處的時代息息相關。梁實秋說:“安徒生少年時代的人生經歷、心境和深切體驗是他童話作品的取材來源?!卑餐缴錾谝粋€貧苦家庭里,童年時代又遭遇戰爭。所以他的童話故事處處可見現實的折射——自己以及身邊人的苦難?!顿u火柴的小女孩》便是一處鮮明的注腳。那么如何讓學生感受安徒生童話的現實痛感與悲情呢?

(一)一個細節

課文的第一段花了較長的篇幅去寫一雙拖鞋,把它舍去并不影響文意的傳達。這就需要教師引起注意。經典的作品會花這么多筆墨去閑置一筆,寫些沒用的東西嗎?赤腳難道不比穿鞋更顯女孩可憐嗎?

師:為了體現女孩的可憐,有兩種方法。一是一窮二白,寫女孩什么都沒有,大冬天赤著腳;二是給她一雙拖鞋。如果是你,你會選擇哪一種方法來處理?

生:給她一雙拖鞋。因為索性什么都沒有,會給人感覺空空的,感受并不是太強烈,而給她一雙拖鞋,一下子就有了對比的感覺。大冬天居然連一雙棉鞋都沒有,只有一雙媽媽的拖鞋,由此可見,她的家境是非常貧窮的。

生:我也是選擇給她一雙拖鞋。一個人怎么會窮到什么都沒有呢?有點不太真實。有一雙拖鞋,就有了真實感。但這有,就像沒有一樣,有一種襯托的感覺。

生:課堂作業本里有一道閱讀題。敵人問方志敏有什么財產,方志敏說有的有的,有幾件舊汗褂、幾雙縫補過的線襪。小女孩也和方志敏一樣,通過卑微的東西來襯托自己的一無所有。

師:我國古代文論中有一句話:蟬噪林愈靜,鳥鳴山更幽。為了體現山的幽靜,是不是一點聲音都沒有呢?不,給它一點聲響。這叫以聲襯靜。同理,為了體現小女孩的可憐、一窮二白,是不是什么都沒有呢?不,給她一雙拖鞋,這叫以有襯無。

師:關于拖鞋的作用,這只是其一。小女孩本來是有拖鞋的,后來沒有了,原因是來了一輛馬車。一雙拖鞋引出一輛馬車,安排這輛馬車有什么作用?

生:這其實是揭示了當時的社會背景。這是有錢人的天堂,貧窮人的地獄。

生:連馬車都不可憐小女孩,可以飛快地向她沖過來。

生:本來小女孩還有一雙拖鞋,現在僅有的一點點溫暖也要被剝奪了。

生:在有錢人眼里,小女孩的生命就像一只螞蟻一樣,很卑微,很不值錢。

通過對拖鞋這一細節的品析,學生已經感受到小女孩所處的時代及社會背景。19世紀,哥本哈根這個繁華都市貧富懸殊,等級森嚴,在繁華的背后有著悲慘的一面。安徒生正是生活在這個時代。他的這篇文章,其情節與人物形象,多是自己及身邊人的鏡像投射。如何讓學生體會這種人本與文本的同構性呢?還是拖鞋。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一步思考:為什么要強調拖鞋是“媽媽穿的”?為什么不能是奶奶的拖鞋呢?這里就涉及童話故事中的人物原型。

(二)人物的原型

課堂上教師先是給學生介紹了安徒生的身世背景,讓他們明白安徒生的童話帶有悲情的色彩,充滿現實感,這源自于他童年生活的苦難記憶與情結。接著教師補充了三則《安徒生傳》里的材料。

材料1:圣誕節馬上就來到了,但是這一次過節時家里沒有圣誕樹,沒有甜飯;那誘人的烤蘋果、烤鵝就更不用說了。在路上,每個人好像都是興高采烈的,每個人的嘴里都噴著熱乎乎的氣。安徒生一邊呵著氣,吹著凍僵了的雙手,又一邊跺著有些麻木的腳。木鞋沉重地落在結了冰的石頭路上,發出“吱咯、吱咯”的聲音。他往有錢人家那明亮的窗子里張望:在那兒,微微顫動著的燭光之中,圣誕樹被裝扮得五光十色,孩子們正圍在圣誕樹旁狂歡作樂,喜笑顏開。桌子上鋪了嶄新的臺布,上面擺滿了豐美的食品。最令人神往的還是那只烤鵝,看,此時正從盤子里跳出來,蹣跚地在地上走著,一直走到大街上,走到安徒生的身邊來了。安徒生揉揉眼睛,他的手給凍得有些不聽使喚。他這次看清了,那只肥大的金黃色的烤鵝紋絲不動地躺在盤子里,一點也不像活過來的樣子。他嘆了口氣。

材料2:奶奶是一個窮苦的老太婆,住在城外。她非常疼愛安徒生,每次來看安徒生時都帶著禮物:糖豬、錫兵和陀螺這類的小玩意兒。有時也有舊布頭或者是五顏六色的紙,上面印著好看的圖案。她每來一次,安徒生就覺得她老了許多,頭發也脫落了許多,直到后來他才知道,奶奶是靠養幾只雞下蛋過日子的。因為收入太少,她不得不常常在外面討飯。老太太討來的大部分食物并沒有自己吃掉,而是送到安徒生這里來了。除此之外,奶奶每回都有新的故事講給他聽。奶奶每次離開,安徒生都要送她好長一段路程,然后再依依不舍地揮手告別……

材料3:(安徒生的母親)她像小安徒生這么大的時候,過的是怎樣的日子呢?天冷的日子里,也只能披著一條千瘡百孔的披肩,穿著一雙破舊的樹皮鞋,繼父把她攆到大街上去討飯。要是討不來吃的,就會挨打受罵。有許多次,在深夜里,她坐在橋下哭泣,因為兩手空空而不敢回家??缮焓窒蛉似蛴?,不但丟人,而且也沒有人肯無緣無故地施舍她。

通過閱讀,學生很快就會發現,童話里的角色背后都有現實中人物的影子。尤其是安徒生的母親,完全就是賣火柴的小女孩的現實原型。這或許就是安徒生為什么非要強調這雙拖鞋的主人是媽媽的原因。不排除“媽媽的拖鞋”是作者給讀者留下的索引指南。同時這也體現了安徒生童話里人物的現實感。賣火柴的小女孩身上,既有安徒生自己的影子,也有媽媽的影子,當然還有無數真正孤苦伶仃、凍死街頭的孩子的影子。這就是安徒生悲劇性童話的現實主義特征。

二、浪漫主義:悲劇性童話的美學觀

安徒生在寫童話之前,是一個詩人,是一個成功的、已經證明自己的詩人。他心思敏感纖細,對于身邊的苦難心有戚戚。詩人的特質,使他的童話成為自己的言志詩。他曾說童話是“天真的詩”,童話“對我來說,它代表了一切種類的詩”。所以作者在他所寫的形形色色的悲劇故事中,將“悲”作為一個審美對象,進行詩意表達,以其浪漫主義的詩意,為悲慘的人生、痛苦的心靈鍍上一層柔美、溫情、雋永的色彩。

這首先表現在人物形象的唯美上。無論是拇指姑娘,還是美人魚、賣火柴的小女孩,她們都很漂亮?!把┗湓谒慕瘘S的長頭發上,那頭發打成卷兒披在肩上,看上去很美麗?!弊髡哌x用的物象以及顏色本身充滿詩情畫意。雪花的輕盈與雪白,長發的飄逸與金黃,無論從色彩還是姿態上,都給人柔美的感受。這樣的詩意筆觸,柔化了故事本身悲慘的棱角,賦予了悲劇以憂傷和優雅的美感。

其次表現在幻境的營造上。童話本身是神奇的、幻想的故事。它借助奇異的想象,擺脫時空的束縛,將原本平凡無奇的真實世界幻化成美麗的超現實情境。這方面,安徒生表現出他詩人的浪漫主義精神和卓越的想象能力。他通過火柴這一道具,一燃一熄,讓小女孩自由穿梭于幻想與現實之中,使故事充滿瑰麗的浪漫主義色彩。

最為突出也最具個性化色彩的是對死亡的詩意描述。安徒生描述死亡如日月星辰一樣自然。不同于其他文學作品,他以詩人的眼光洞悉人生世相,把死亡作為超然的審美對象,將微笑與從容注入對死亡的描述之中。作品中那些走完了人生歷程抑或經歷了人生悲劇的人,不論其年長還是年少,當他們告別的時候,不再流出痛苦的眼淚,而是帶著微笑在幸福美好的夢幻中離開人間。在教學中,我們可以抓住最核心的有關死亡的詩意敘事,讓學生感受安徒生悲劇性童話哀而不傷、悲而不慘的詩意風格。

師:同樣是寫死亡,我們比較一下列夫·托爾斯泰的《窮人》中西蒙的死和《賣火柴的小女孩》中小女孩的死。給讀者的感受有什么不同?大家可以從色調、溫度、死者的情緒等角度展開思考。

(師出示課文片段,略)

生:西蒙在這個世界上還有牽掛,還有需要愛護的人,所以,她不甘心就這么離開人世。而小女孩心中唯一愛她疼她的奶奶已經離開她了,留下的只有饑餓和痛苦。而離開人世,才是對痛苦和饑餓的解脫,所以小女孩微笑而幸福地離開人世。

生:西蒙的家陰冷而潮濕,給人陰森森的感覺。西蒙有兩個孩子要照顧。如果自己死了,孩子怎么辦?所以她的死充滿絕望和痛苦。

師:是的,西蒙的死在色調上給人感覺是陰暗的,在溫度上是冰冷的。那小女孩呢?

生:小女孩是在新年的陽光下離開人世的,色調上是很明亮的,溫度上是很溫暖的。

生:作者用了“新年”“陽光”和“微笑”這樣的詞語,給人感覺很唯美。小女孩的死,并不是一種痛苦,反而是一種幸福。

三、人道主義:悲劇性童話的兒童觀

真正的悲劇并不會讓人感到沮喪壓抑。不同題材、不同文體的悲劇故事,最后都會體現人對無情命運的抗擊,體現人的生存意志與尊嚴,體現對希望、未來、幸福的向往與追求?!顿u火柴的小女孩》中,小女孩死了,但她依然通過幻想去追求幸福,因而在精神上實現了靈魂的復活和永生。安徒生臨終前曾寫下如下的話:上帝按照自己的形象創造出來的靈魂/是不會腐朽的,也不會消失。/我們塵世的生命是一顆永恒的種子。/我們的軀體死了,但是靈魂不會死去?!皬突睢?,本質上也是一種充滿人道主義精神的隱喻,只要心懷希望,熱愛生活,生命就能渡過重重黑暗,抵達未來,煥發新生。

為了讓學生感受安徒生悲劇性童話的人道主義精神,教師在課堂上引入另一篇也是死亡結局的文章《單身漢的睡帽》。通過比較,學生發現二者在處理死亡上有著高度的相似之處,作者在描寫死亡時都賦予亡者一個夢,可以說他們是帶著夢,含著笑,幸福地離開人世的。

師:為什么作者不以西蒙式的慘死做結局,而都是以夢幻式、含笑離開人世做結尾呢?作者想借這樣的結尾表達什么?大家可以從童話的文體這一角度思考一下。

生:這篇童話其實反映了安徒生自己的處境,投射了現實,更是教導他人,要對未來有向往,不要對生活輕言放棄。

生:因為這是一篇童話,它有它的配色。它應該是美的,而不是給人背后發涼的感覺。那是恐怖小說,不是我們的童話了,因為它少了美。同時安徒生以這樣的方式做結尾,是為了對和自己一樣苦的人說,要對未來有希望。只有懷有希望,才有活下去的信心。

生:童話是一種用來溫暖心靈的文章,里面的一切都應當美好。所以,它的結局也應該往幸福的方向去寫,讓讀者心中感到安慰。如果用慘死做結局,是不適合兒童看的,會讓我們忐忑不安。

生:因為這是一則童話,是給兒童看的。如果從頭到尾都對“悲慘”這個主題侃侃而談,尤其是死也很悲慘的話,那只不過是個殘暴的悲劇罷了,只會讓兒童的內心蒙上一層陰影,只能讓成年人對安徒生唏噓不已。安徒生不這樣寫。雖然故事從頭到尾都是令人憂傷的,但他卻在結尾添加了一個夢幻的結局,讓整個殘缺的故事變得圓滿了。

生:這是童話,寫給孩子看的。如果用西蒙那樣殘忍的死做結尾的話,對小孩子會造成不好的影響。而用這種美好的死做結尾,滿足了童話的要求。還有,我認為這結尾更多地融入了作者自己的情感。因為安徒生的家境并不好,媽媽為別人洗衣服,奶奶向別人乞討。生活是很灰暗的、痛苦的,他可能也希望自己死的時候,不再那么痛苦,在離開人世之前尋回一點生活的美好吧。還有,痛苦的人不止他一個,用美好的死做結尾,給那些人一種向上的動力,讓他們覺得生活也并不是那么不堪。

生:安徒生小時候家里是十分貧窮的,他還是一名基督徒,基督教認為人死后會到沒有痛苦的天國去,這是第一點。他的童話大多是給小孩子讀的,所以故事的結局都是美好的,這是第二點。他的童話是為了讓這世界上和自己一樣窮苦的人重新找回對未來的希望,這是第三點。

……

安徒生說過,要為那些窮苦孩子寫些美麗的東西、富有現實意義的東西,使他們凄涼的生活有一點溫暖。同時,通過這些東西來教育他們,使他們熱愛生活,熱愛美和真理。顯然學生已經感受到了,這便是安徒生悲劇性童話的審美價值與主旨:悲而不慘,哀而不傷。悲,是用童話呈現現實的苦痛;不慘,是要超越苦難,永葆希望,讓幸福像一束光照亮每個現世的人生。一言概之:打開的是一把悲傷的折扇,合上的卻是一首充滿希望的歌……

猜你喜歡
悲劇性安徒生拖鞋
拖鞋
女性視閾下宿命論的悲劇性
拖鞋
安徒生的世界
從“淳安女童失聯案”看新媒體的悲劇性事件報道
跳高者
一只棉拖鞋
拖鞋
時光浸染安徒生(外四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