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習作”:助力創意表達,提升核心素養

2018-11-06 06:43魏淑媛
教學月刊(小學版) 2018年28期
關鍵詞:水泡習作動物

□ 魏淑媛

“微習作”立足于小學生生活及學習,是一種從微觀層面切入習作教學各個領域(目標、內容、形式、流程等)的言語實踐活動。它的“微”,不僅指學生經歷了習作過程后最終呈現的外顯成果形式——作文有精練、短小的特點,還指代一種教學方式和過程,即以“課時的微化、目標的微化、內容的微化、支架的微化”為切入點,優化習作教學內容和課堂結構,用精細化的方式指導學生基于原有認知結構的遷移表達,實現“自能作文”。由此,“微習作”教學便有了“目標單純而集中,課時短小而靈活,內容明確而具體,評價多元而及時”等特點。

一、課時目標之“微”

目標是教學的出發點和歸宿?!拔⒘曌鳌钡慕虒W目標定位精準,便于師生集中精力,聚焦過程。

一要落實到“點”。如讓學生圍繞一個詞語展開思考,目標明確,簡單易行,可操作性強。具體教學時,可先針對這些詞語“點”,分解訓練,之后再由“點”及“面”,循序漸進。這樣學生既感習作不難,更感習作之趣。

二要轉化動機。學生畏寫,也緣于缺少寫的動機和內驅力。如何喚醒學生的已有經驗,激活習作需求呢?教師可考慮讓實用文率先進入“微習作”體系,如一封寫給家長、表達心聲的信,一則通知,一段消息,一篇讀書筆記……在分享中,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生感受到寫作是可以達成某種目的的,是有用的。

三要注重層次。如看圖說(寫)話是低年級學生重要的學習語言表達的途徑,也是中年級學生習作的一部分。教師將看圖說(寫)話的目標一一分解,從單幅圖到多幅圖,逐步落實能力訓練。

1.能看懂單幅圖,知道畫面的主題。

2.能注意觀察圖畫的主體與局部,了解畫面主題與主體、局部的關系。

3.學習按順序觀察畫面。

4.能展開想象進入畫面情境,讓畫面生動起來,體驗畫中角色。

5.能圍繞主題說一兩句完整的話。

6.能看懂兩(多)幅圖,明白圖畫故事的主題;知道圖畫之間有聯系,能展開想象,用自己的話敘述故事。

7.能按圖片提示的順序,說幾句通順連貫的話,注意句子之間的聯系。

8.能展開想象,補充空白畫面的內容。

9.能發現靜態圖畫與動態圖片的區別。

10.學習觀察一小段相對完整的視頻素材,能用自己的語言復述(再現)。

看圖說(寫)話按年級、分學段進行設計與教學,帶給學生顯著的變化有:一段時間過后,他們對寫話充滿了興趣,由圖片開始關注周圍事物,樂說樂寫。很多閱讀學習及生活中積累的詞語也常常從他們的口中、筆下“冒”出來了。而這恰恰符合低、中年段學生寫話(習作)的目標要求。

此外,教師還可依照不同年級學生的特點,結合學生閱讀學習的文本內容,分設“動物”“愛”“見聞”等與生活密切相關的主題,分解目標,逐個擊破。如下表所示。

年段主題低我眼中的動物中我了解的動物高重點目標能結合圖片或動物本身,說(寫)自己見到的動物的樣子或了解的習慣能借鑒和學習一定的方法,結合生活實際或閱讀所得,有順序地介紹動物我與動物的邂逅能結合自己對動物的認知,記錄與動物之間的故事,表達自己獨到的感受與體驗設計意圖訓練學生觀察動物外形上的特點,說(寫)一兩句通順完整的話;訓練學生能用幾句通順連續的話,說(寫)動物的樣子或習性基于中年級“段”的訓練重點,引導學生選擇恰當的言語形式(如圍繞重點句,從不同方面連句成段等),有序描寫珍視高年級學生個性化的認知和獨特感受,引導學生從關注動物走向關注生活,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如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感受、體驗和思考,同時在布局謀篇上有一定的深度

單純而集中的目標,讓教師的教(含評價)與學生的學有的放矢,極大地提高了習作的實效。

二、內容方法之“微”

有了清晰的課時目標,之后還需要確定“用什么學”“怎樣學”。

“微習作”堅持“小切口、重實效”原則:一是緊扣教材“例子”,精選一兩個訓練點,感受作者遣詞造句的功力、謀篇布局的匠心,積淀語言,悟得規律,拓展運用;二是緊扣學生的生活實際,通過創設與生活實際類似的情境,引導學生在多樣的言語實踐活動中,形成能力,內化、運用語言,升華情感。

例如,童話是學生最喜歡的文本類型,也是低、中年級教材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帶領學生在課堂學習中感悟童話特點、發現規律,在課外拓展閱讀時體會表達方法、驗證規律。同時,教師還在生活中為學生創設與動物、植物等相處的情境,激發學生“有話想說”“有情想抒”的憤悱狀態。充滿幻想、“物同人性”、情節起伏一波三折等童話特點自然凸顯,而創編童話故事、表達美好情感追求的“微習作”實踐也水到渠成地相繼呈現了。如“運用‘情節反復法’創編故事”的微習作,就整合了課內的文本學習與課外的拓展閱讀,學生興味盎然,作品精彩紛呈。

再如,學生在現代作家吳然的《珍珠泉》一文中讀到了對動態水泡的細膩描寫。從“最有趣的,當然是那晶亮的、飽滿的、一嘟嚕一嘟嚕從潭底冒出來的水泡了。開始,水泡很小,搖晃著越升越高,越來越大,最后在水面綻開了,在撲哧一笑中消失了”這句話中,學生感受到水泡的有趣,感受到作者對水泡的喜愛之情,更習得了作者按照“開始—漸漸—最后”的時間順序以及“潭底—水面”的空間順序,具體呈現水泡從小到大的變化過程,描摹“撲哧一笑”的水泡破裂的聲音等描寫方法。學生對作家細膩的觀察和清新的文筆心生敬佩。此時,教師可以利用短暫的三五分鐘時間,帶著他們泡茶,通過看、聞、品,觀察茶葉、水色及香氣的變化,記錄下自己的見聞和感受。這樣的安排,耗時短、時機靈活,“動態觀察”的目標聚焦,并且遷移了閱讀中習得的有序表達方法,自然而高效。一位教師在家庭作業中布置了“水中墨”的實踐活動,引導學生進行觀察、體驗,進一步強化“微習作”教學目標“學習觀察與表達‘動態場景’”的達成效果。于是,一篇篇充滿生活情趣的美文誕生了:《神奇的墨水》《墨水“舞蹈家”》《我會“造”水母了》《和爸爸一起“玩”墨》《印象最深的一次實驗》……從學生作品的題目中,不難看出此次安排對他們的學習、生活乃至情感世界的影響有多么深刻!

三、展示評價之“微”

“微習作”承認學生的個性差異,堅信成功體驗對學生的正向引領,允許、鼓勵學生不拘形式地自由表達、創意表達,給學生提供不同層面的讀者群體,讓他們在不同的平臺上展示交流自己的作品,體驗成功,樂于分享,增強習作的自信心。

如針對“我的小種植”的系列“微習作”,教師提示學生可以自己種植,也可以多角度、多維度觀察了解感興趣的植物,甚至富有創意地在班上搞起了“種植角”,為學生提供多樣的獲取素材的機會。學生完成習作后,教師給予學生充分展示的機會,可以“觀察記錄單”“小種植檔案袋”“我的新發現”“我和小苗一起長大”等形式,或圖文結合,或說明列舉,或細致描述,自由地分享習作成果——請同伴和教師進行評價,在班級宣傳欄展示,張貼在年級的“作文角”,借助“紅領巾廣播”誦讀,通過視頻加朗讀上傳至微信群、朋友圈……

如此,評價的主體多元化,評價的方式方法多樣化,評價的時間準確而即時,自然帶來了評價效果的顯著提升。學生在這個過程中有了最真實的情感體驗,這對其語文素養、綜合素養乃至核心素養的形成至關重要。

綜上所述,“微習作”重在建立從生活到表達、從閱讀到寫作、從其他學科到語文學科的緊密關聯,幫助學生在書面表達過程中建構自己的認知世界、情感世界、精神世界。這就從關注“文”走向了關注“人”和“人的綜合素養”,引領學生從多元的視角運用語言文字。

猜你喜歡
水泡習作動物
水泡
The world is the youngest backpacker Wenwen’s kindergarten
水壺為什么會發出聲音?
抽掉梯子
最萌動物榜
動物可笑堂
習作展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