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化教學策略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

2018-11-07 03:39熊政張繼紅
報刊薈萃(上) 2018年9期
關鍵詞:生活化語文教學小學

熊政 張繼紅

摘 要:生活化教學策略是小學課程教學的一種有效地教學策略。本文中以小學語文課程教學為例,側重圍繞生活化教學策略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策略進行探討。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生活化;教學策略

語文是一門基礎性、綜合性較強的學科,代表著中國的軟實力,也體現出古老的生活哲學。在小學階段,語文課程扮演著“半壁江山”的重要作用。小學語文教學質量如何,將會對學生感知中國文化、提升文學素養產生直接而關鍵性影響。本文主要提出了生活化教學策略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一、教師轉變自身態度和觀念,建立生活化的師生關系

多年以來,我們的語文一直沿襲著傳統的說服式、灌輸式教學,學生只要能靜靜地聽、認真地記即可,課堂毫無生趣可言。語文教學生活化處理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手段,將學習知識、培養能力、學會生存等融合為一體。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是實施生活化語文教學策略的重要前提。具體應著力如下三個方面入手:

一是,教師要擺正自己的位置,擺脫陳舊師道尊嚴觀念的桎梏,把學生當成親密的合作伙伴,嘗試與學生交朋友,努力融入學生的世界,除了關注學生掌握了多少知識,還要俯下身與學生交流,誠摯地與他們分享、溝通情感,對每個學生的個性特征了然于胸,有針對性地調整教學方法。

二是,教師要客觀公正地看待學生的差異,多向他們投去欣賞的目光,親切地拉拉他們的小手,幫助學生消除心中的堅冰,逐漸建立起對老師的信任,愛上語文這門學科。

三是,教師要深入解讀新課標,不能機械地用教材、教課文,將更多的精力傾斜向情感態度、價值理念的培養,擴大關注面,構建起立體化教學格局,讓知識與生活、自然、社會融合為一體,真正實現教得輕松、學得愉快。

二、合理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創設語文教學生活化情境

將語文教學生活化,能縮短知識與生活之間的距離,通過特定的生活情境,使學生感受到語文知識的重要性,豐富他們的情感體驗。同時,也能讓學生感受到生活因語文而精彩,語文能使生活發生改變,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伴隨著網絡信息技術的發展,多媒體在教學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不僅能帶給學生強烈的感官刺激,達到震撼心靈的目的,還能將晦澀難懂的知識變得通俗易懂、形象生動,使許多“只能意會”的內容得以表現,將學生引入無限的遐思當中,調動起學生所有的情感細胞,讓文本解讀成為一種享受,讓學生感受到無窮的樂趣,使他們的情感世界得到洗禮。

例如,許多教師在教學《詹天佑》一課時,最頭疼的就是學生無法準確理解“人”字形線路的妙處,在多媒體課件的輔助下,這一問題迎刃而解:伴隨著火車的轟鳴聲,一列火車向前奔馳而去,能夠明顯看出,前面的火車頭在拉,后面的火車頭在推,到了“人”字形岔道口時,兩個火車頭的作用發生了改變。觀看這段視頻時,學生的臉上先是寫滿了迷茫,繼而露出會心的笑容,瞬間弄清了詹天佑這樣設計的好處。通過這種方式,在突破教學難點的同時,學生們就會從內心深處升騰起對詹天佑的敬佩之情。

三、充分利用教學實踐活動,借助實踐提升學生素養

教學活動的開展要落在“實踐”這一點上,生活化語文教學強調了實踐活動的重要性,要引領學生走出課堂,了解自然的豐富多彩,感受生活的無窮魅力,向著更高更好的方向成長。例如,教學《只有一個地球》時,最關鍵的內容就是要讓學生體悟到地球的渺小與脆弱,使學生勇敢地肩負起維護生態平衡、保護地球的重任。為了加深學生的理解與體會,課文學習結束后,為學生布置了一項綜合性作業,讓他們和小組同學一起,對某一種自然資源展開調查,可以通過搜集資料、實地觀察、走訪等方式完成這項特殊的作業。在這一過程中,學生深切地感受到我們的地球已經千瘡百孔、不堪一擊,強烈體會到保護地球已經刻不容緩。在此基礎上,讓學生把此次調查活動整理成一篇完整的作文,培養他們的寫作能力。為了讓學生感受到生命的意義,在教室里開辟“生物角”,可以種下一粒種子,也可以養一種小動物,進行長期觀察并寫出觀察筆記,進一步體悟生命的偉大與神奇,無形之中培養學生的觀察、表達能力,使他們的語文素養得以提升。

四、充分利用生活實踐活動,鞏固小學語文教學內容

大語文教學觀強調了知識與生活聯系的重要性,所有教學活動都要以服務生活為目的,要想辦法將語文學習與生活融為一體,這是語文教學的本真。生活化語文教學,就是要將學生從抽象性的文本中解脫出來,要學生將掌握的語文知識運用到實踐中,使生活成為語文學習的源泉與延伸。要想達到這一目的,就要精心設計實踐活動,讓語文教學扎根于生活的沃土之中,激發學生熱愛生活的強烈愿望,使他們的情操得到陶冶,讓學生真正成為生活的智者。

例如,在學習了《五彩池》、《桂林山水》幾課以后,學生領略了祖國山河的壯麗,為了進一步激發他們對祖國的熱愛之情,鼓勵學生搜集某一種景物的資料,讓他們到講臺上扮演小導游,以圖片、文字等方式介紹給全班同學,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五、結語

語文教學的最終落腳點,就是提升學生的文學素養,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掃清與人交往的障礙,幫助學生更好地適應社會,服務于生活。作為新時代的語文教師,有義務、有責任讓學生感受到語文的博大精深,a付出自己的熱情與努力,運用生活化策略提升教學質量,找到語文與生活的契合點,幫助學生更好地感悟人生,提升思想境界。

參考文獻:

[1]王喜斌,王會娟.素養指向下小學語文課程建構與實施的可能路徑[J].蘭州教育學院學報,2018,34(02):164-165+168.

[2]董淑紅.小學語文閱讀的教學探究[J].桂林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18,32(01):153-156.

[3]張平.小學語文生活化教學策略淺談[J].學周刊,2015(20):83.

[4]劉芳.實現小學語文生活化教學的幾點思考[J].中國校外教育,2015(01):40.

作者簡介:熊政,男,漢族,甘肅天水人,講師,主要研究方向:中學語文教學。

張繼紅,男,漢族,甘肅天水人,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中國現代文學。

猜你喜歡
生活化語文教學小學
初中數學生活化教學策略研究
作文生活化教學指導策略
“則”與“擇”:指向生活化學習的幼兒園數學活動實施的原則與選擇
生活化美術教學的課程設置及實踐應用
體育教學中準備活動的作用與類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術教學研究
注重簡約化給數學課堂減負的探討
基于新課標的語文閱讀教學策略研究
低年級學生課前預習能力的培養
主問題設計需“對癥下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