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高高師物理師范生素質 推進中學物理教學生活化

2018-11-07 03:39高麗麗張明輝
報刊薈萃(上) 2018年9期
關鍵詞:生活化教學課程體系實驗教學

高麗麗 張明輝

摘 要:物理的理論和規律來源于生活實踐,物理課堂推行生活化教學是物理學科的必然要求。本文將主要從完善高師物理學科教育課程體系、加強高師物理實驗教學兩個方面探討培養高師物理師范生的教學技能、提高高師物理師范生素質、推進中學物理教學的生活化。

關鍵詞:生活化教學;高師物理師范生;課程體系;實驗教學

杜威曾說過:“教育即生活?!苯逃c生活,生活與教育緊密相聯、不可分割。而物理是與生活聯系得最密切的學科,物理從生活中來,也將應用到生活中去。物理教學唯有與生活相結合,才能真正體現物理課程的意義。新課改中也明確指出生活化是物理課程改革和發展的要求之一。

目前,在中學物理教學過程中,對于生活化情景的創設、生活化元素的應用已經成為物理課程與教學論中研究的一個熱點[1-4]。但將其與高師物理師范生的培養結合探討的案例卻并不多。實際上,如果在基礎物理教育中能夠全面成功地推行生活化教學,就必須在物理教師教育中著重培養和提高師范生的素質。本文將從完善高師物理學科教育課程體系、加強高師物理實驗教學等方面,探討如何提高物理師范生的素質,推進生活化教學在中學物理課堂中的應用,提高中學物理課堂的教學效率。

一、完善高師物理學科教育課程體系

(一)物理學科教育課程體系存在的問題

目前,我國高等師范院校物理學科的主要課程可以分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通識教育課程(公共基礎課程),包括大學應用語文、馬克思主義哲學、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體育、中國近現代史綱要、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大學外語等。第二部分是學科專業課程,包括力學、熱學、光學、電磁學、原子物理學、量子力學、電動力學等。第三部分是教育專業課程及教育實踐課程,包括心理學、教育學、物理課程與教學論、物理課程標準與教材研究,教育實踐和教育實習等。這三部分構成了高師物理學科的主要課程體系。但是,從目前的資料上分析,大多數高師院校的學科教育課程安排與設置上都存在問題。首先,課程結構失衡的現象極為突出。教育課程設置過少,所占比例偏低,在學時數上僅占總學時數的7%-11%。學科專業課程設置比例偏大,教學時數占總學時數的60%以上[5]。教學過程中優秀師資力量也是重點安排在學科專業課程的教學上。其次,教師教育專業課程內容相對陳舊,應用性較差,與基礎教育實際尤其是與新課改相脫離。再者,教育實踐課程設置過少,實習實踐基地有限。在教師教育類實踐課中,實踐性教學環節多為教育見習、教育實習、教育研習,并且部分院校的實踐課只是流于形式,學時數遠低于理論課課時數,學生真正能夠走進基礎教育、走上講臺的機會很少。

(二)物理學科教育課程體系的完善

針對目前高師物理學科教育課程存在的問題以及基礎教育的改革方向,使物理教育與生活、生產實際更加緊密的結合,我們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完善教育課程體系。

1.提高教師教育類課程比例,增加教師教育類課程的學時數

在整體課程安排中不僅要重視物理學科的學術性,更要重視高師物理的師范性。吸取歐美等發達國家的教師教育類課程設置的成功經驗,使物理教師教育類課程與物理學科專業課程比例基本相當[6,7]。在內容選取上,適當降低量子力學、理論力學、電動力學等課程的難度,注重基礎物理課的教學[8]。在力學、熱學、電磁學、光學等課程的講授中,注重理論與生活、生產實踐的結合,在大學物理的課堂中即體現出生活化教學。另一方面,在教師教育課程安排上,在增加課程門類與學時的同時,更要注重教學內容的時代性。使學生在教育理論教學—教師技能訓練—物理課程微格訓練—教育見習—校內模擬實習—初中物理教育實習—頂崗實習—教育研習等一體化培養與訓練的基礎上,具有扎實的理論基礎與完備的教學能力。

2.提高實踐課程的比例

教師工作是實踐性極強的行業,實踐教學是培養師范生教學技能的基本保障。首先要切實加大物理教學基礎技能訓練的力度,在原有傳統的實踐課程基礎上,開設物理教學語言、板書與版畫訓練、多媒體課件與動畫制作、教具制作等課程。其次,重視微格教學訓練。微格訓練在師范生的技能培養方面有著重要的作用,學生在微格訓練中完成教學設計、進行錄課、集體觀摩、自我審視、集體評課、修正教學、再次錄課、再次評課的循環過程,這不僅可以幫助學生迅速發現自己的問題,還可以讓學生在評課的過程中發現別人的長處,總結經驗,提升教學能力。再者,要增加學生教育見習的機會。盡量及早安排學生在每一學期都有教育見習活動,使學生及早熟悉學校環境及不同年齡段中學生的特點,學習和模仿優秀教師的成熟經驗,教學相長。最后,要確保教育實習的時間。目前絕大多數師范院校的實習周數為4~6周,學生真正能夠講課的時數僅為2~3學時,在某些重點高中實習的學生甚至沒有實際登上講臺的機會。這就需要高師院校在增加實習周數的同時,更要確保學生實習的質量。著力加強校內模擬實習與校外實習的指導和管理,使學生真正能夠通過實習領會教學技巧,積累課堂教學經驗,培養自己的教學能力。

3.高師院校物理學科教育課程應與基礎教育新課程改革緊密結合

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中在課程內容方面,強調改變“繁、難、偏、舊”的教學內容,讓學生更多地學習與生活、科技相聯系的“活”的知識[9]。同時,新課改在課程目標、課程結構、課程實施、課程評價及管理等方面都做出了巨大的調整。因此,高師物理學科教育課程必須隨之做出相應的調整,更新物理課程與教學論、物理課程標準與教材研究、中學物理實驗研究、中學物理專題研究、中學物理教學測量等課程內容,突出新課改的基礎性、開放性與民主性。倡導生活化元素在物理教學中的應用,優化物理問題。

二、加強高師物理實驗教學

物理學是理論和實驗并行發展的學科。物理問題絕大多數直接來源于生活實踐,并通過科學實驗與理論分析得以解決。推行中學物理生活化教學,要求中學教師必須掌握扎實的實驗基礎知識(包括實驗的基本原理、數據處理、結果分析),能夠正確地學習和使用實驗儀器,具有熟練的操作技能,可以獨立完成設計性實驗,具有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科學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從目前普通高等師范院校的物理師范生的學業狀況和素質能力等方面的表現來判斷,在高師物理實驗教學上存在著一些問題。

(一)高師物理實驗教學存在的問題

1.學生實驗基礎薄弱,學習積極性較差

師范院校中部分師范生來自于鄉鎮地區,在高中學習物理課程時,接受的多是講授式實驗教學,只會背誦書本和老師口中的實驗條目,沒有實際操作實驗以及數據處理的經驗,實驗基礎極為薄弱。同時,進入大學后,部分學生仍不重視實驗課學習,往往認為實驗課可有可無,甚至在實驗課堂上應付了事,編撰數據。實驗報告存在抄襲的現象。

2.實驗儀器陳舊、短缺,實驗題目設置有限

由于資金投入有限,很多高師院校物理實驗室在硬件上存在著一定的問題,尤為突出的是實驗儀器設備老化、陳舊、臺套數少,甚至出現多名同學同時使用一套實驗設備,有人操作、有人記錄、有人旁觀的現象。開設的實驗題目少,且多為基礎物理實驗中的驗證性實驗,實驗課內容與新版本實驗教材相脫離。實驗題目設置忽視學生的創新能力培養,極少開設綜合性、設計性實驗,沒有實驗室開放政策。忽視物理教法實驗教學,沒有將高師物理中的物理教法實驗課與基礎教育新課改緊密結合。

3.實驗教師師資水平有限,教學方法單一

長期以來,在某些師范院校中一直存在一種錯誤觀念,即實驗教師僅是教輔人員,工作瑣碎,待遇偏低,年輕的博士學歷教師不愿到實驗教師系列工作,致使實驗教師隊伍年齡結構偏大、職稱結構和學歷結構都偏低,高水平高學歷的教師多是從事專業理論課教學。而在實驗教學上,目前很多學校都是采用傳統的講授加演示性教學,即教師先講實驗目的、實驗原理、實驗過程、注意事項,演示具體操作,講解數據處理方法和過程,學生模仿教師演示與教材上的文字按部就班完成實驗。這種教學方法絲毫不能激發學生的積極性,不能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和創新精神,無法使學生體驗到實驗課堂的快樂與教學真諦。

(二)高師物理實驗教學改進策略

1.重視基礎物理實驗教學

針對學生的學習基礎,在教學過程中,首先要加強基礎物理實驗課的指導,端正學生的學習態度,改變重理論輕實驗的錯誤思想。通過精選優化實驗題目,設置合理的力學、熱學、光學、電磁學、近代物理學與電工電子技術等方面的實驗,培養高師物理師范生的基本實驗技能,包括能夠正確規范地操作基本實驗儀器,了解儀器的使用原理,可以排除常見的使用故障;在熟悉實驗目的、原理、步驟的情況下能夠獨立完成全部實驗過程;具有較強的觀察能力,能夠完成數據的采集與處理;具有較強的綜合分析能力,能夠獨立完成實驗報告。具有對陌生實驗儀器的認知學習能力;具有嚴謹、認真、求實的科學態度;熟悉實驗室的基本規章制度,養成良好的科學實驗習慣。

2.加強教法實驗教學

在中學物理課堂上,生活化情景的再現以及生活化實驗的開展是吸引初中生快速進入學習狀態,發揮學習主動性,激發其探究精神的常用而有效的一種方式。這種方式的進行需要中學物理教師具備較強的物理實驗教學能力。因此,在高師階段,物理教法實驗教學尤為重要。目前,有些高師院校輕視教法教學,教法實驗題目設置范圍狹窄且內容簡單陳舊,另外學生對待教法實驗存在誤區,簡單地將教法實驗誤作為高中實驗課的重復設置,學習積極性不高。教學效果較差?;谶@些問題,加強高師物理教法實驗課勢在必行。

首先,結合中學物理新教改課程,設置科學合理的高師物理教法實驗內容,著重培養物理師范生的演示實驗教學能力。為此,應注意引導師范生達到:①演示實驗目的明確。②操作規范清晰。③與理論教學結合緊密。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積極思考。⑤能夠正確解釋與分析演示實驗中出現的意外情況。

其次,培養物理師范生的分組實驗教學能力,使其掌握分組實驗教學的一般過程與教學要求,在將來的初中物理實驗課堂上能夠做到:①實驗教學準備充分,預習布置全面深入。②分組合理,人人參與,注意團隊合作精神的培養。③實驗過程中發揮主導作用,進行課堂過程性評價。④課后及時總結,及時批改實驗報告,及時信息反饋。

最后,在教法實驗教學中,開展探究式實驗教學,培養師范生的自學能力與創新能力。設計適當的實驗題目,為學生搭建開放的實驗環境,鼓勵學生根據實驗目的進行合作探究,完成實驗的設計、準備、操作與結果分析。

總之,完善高師物理學科教育課程體系,加強高師物理實驗教學,培養高師物理師范生的教學技能,提高其基本素養,為基礎物理教育輸送優秀師資力量,這樣才能真正加快推進中學物理教學生活化,使物理課堂教學生動有趣、豐富多彩。

參考文獻:

[1]趙曉卿.初中物理規律教學的生活化問題設計[D].南京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5.

[2]顧小龍.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學的認知與實踐[J].中學物理,2016(34)26-27.

[3]于淼.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學的現狀研究[D].沈陽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6.

[4]陶飛.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學探索[J].西部素質教育,2016(22)175.

[5]辛春雨,張志宏,劉芳.適應基礎教育需求的高師物理學科教育課程設置的研究與實踐[J].白城師范學院學報,2016(12)123-127.

[6]王燕.新課改背景下構建師范課程體系的策略建議[J].現代教育科學.普教研究,2010(5)16-18.

[7]金光能.高中課改背景下高師物理專業課程體系改革研究[D].貴州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6.

[8]劉飛,劉興云,李金星,丁遜,黃會玲.淺議新課改背景下高師物理課程體系的構建[J].湖北師范學院學報,2015(2)98-101.

[9]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物理課程標準[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1.

作者簡介:高麗麗(1972—),女,吉林省吉林市人,博士,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中學物理實驗教學研究。

基金項目:吉林省教育科學規劃課題《初中物理課堂教學的生活化研究》(項目編號:GH14141)。

猜你喜歡
生活化教學課程體系實驗教學
基于科學探究的高中生物實驗教學探索
三維視角構建勞動教育課程體系
網絡與云技術在實驗教學中的應用
“藝養教育”凝練與藝美課程體系建設
“三位一體”課外閱讀課程體系的實施策略
初中化學實驗教學中“微課”教學模式的探討
談初中化學實驗教學的初探
生活化教學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影響探析
數學課堂中實施生活化教學的研究
切入學生生活構筑地理生活化課堂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