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核心素養導向的小學語文教學

2019-01-10 06:57黃琴珠
新課程·中旬 2019年12期
關鍵詞:語文教育小學教育教學方式

黃琴珠

摘 要:應試教育在我國發展了多年,雖說存在必有價值,但面對現代社會的背景,這種教育形式勢必會被淘汰。應試教育帶來的負面影響遠超于正面作用。為迎合新課改的追求,就需要大力推廣素質教育,利用素質教育帶動國內教育水平、教育質量的提高和成長。語文教師有必要更新、轉變教育觀念、教育理念,處理小學語文教育追求,將核心素養視作教育目標和重心,全方位推動綜合型人才教育的落實。以小學語文核心素養內涵為著眼點,闡述小學語文對核心素養的學習與追求。

關鍵詞:核心素養;語文教育;小學教育;教學方式

在社會快速發展、不斷進步的過程中,傳統教育方式本身的弊端漸漸暴露,無法滿足學生的實際追求、學習需要。為解決這一問題,我國教育部門進行了多次教改、課改嘗試,要求教育工作者必須明確以生為本的原則,貫徹核心素養守則,推動學生素質的全方位建設與發展。只有擺脫了傳統應試教育題海戰術形式,著重培養學生的發現能力、思考能力、終身學習意識、社會適應能力以后,學生的成長才會足夠順利?,F如今,課改已經步入了關鍵性階段,教育工作者已經意識到核心素養的價值與意義。本文以核心素養為追求,嘗試性分析小學語文教育對核心素養教育的貫徹。

一、小學語文核心素養內涵

根據《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當中所出具的內容得出,所謂的語文核心素養主要就是以下四點要素。包括語言的建構和運用、思維的發展和提升、審美的鑒賞和創造以及文化的理解和傳承[1]。教育過程中,這些素養能夠幫助學生形成終身發展、適應社會的必要品格與關鍵能力。當然如今的語文教育又出現多元化發展趨勢,故語文核心素養有必要凸顯層次性、人文性、綜合性特征。語文教育中教師不僅要幫助與指導學生掌握基本拼音漢字,同時還要使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思維與學習方式。如學習《春曉》這首古詩的時候,教師除了要讓學生掌握這首古詩的大概意思以及每一個生字的寫法、讀法以外,同時也要帶領學生去感受文字、古詩意境,使學生掌握古詩正確的學習方法。以層次性角度來看,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并非一蹴而就的事情,教師需要在不斷升華、不斷深化的過程中予以學生足夠多的幫助。低年教學階段教師所要處理的是學生的口語練習、讀書寫字。高年級階段則需要重視對學生寫作構思能力的培養,使學生形成獨立思考的能力。站在人文性角度出發,語文知識在實踐中會化作學生的文化軟實力,是學生性格修養的考驗基礎,關系到學生交流素質、交流能力的檢驗[2]。會對學生今后人生觀、世界觀的樹立帶來積極影響。

二、以核心素養為主導的小學語文教育思路

(一)科學定位教學目標

在語文教育中,教師需要先行制定出合理的教學目標,對于學生的成長而言,語文教育目標決定著學生今后的成長走向。教學前教師需要用溝通的方式了解學生當前的學習情況、學習狀態[3]。教學前教師需要明確自己的教學任務,包括教學的正確操作、實施思路。此外教師也要明確學生需要用什么樣的方式獲得什么樣的效果,實現學生核心素養的有效培養。教師在制定目標的過程中需要把握下述幾個問題。

首先,教師必須做到充分熟悉教材內容。教師需要參照語文課標的要求制定教學目標。如果有必要,甚至還可以在帶領學生歸納知識點的過程中,制定階段性目標。階段性目標必須體現出針對性,完成學生核心素養的充分培養[4]。除此之外,教師還要立足于學生的實際情況,確保階段性目標能夠起到激勵性作用,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學習效果。

其次,教師需要處理與平衡好教學和學生能力之間的關系,參照實際條件、實際情況制定教學目標。在實踐中確保每一名學生都能夠妥善處理知識關系,提升學生的知識學習效果、學習有效性。

最后,教師應當保障教學目標足夠細致、精致。教師不能模糊概括知識,而要確保教學目標的合理性、時效性。比如,制定教學目標、設計目標的時候應盡可能規避掌握、理解這類詞語。因為不同人對這類詞語的理解是不同的,很容易出現差異。有些教師會認為學生能夠讀出語句、能夠聽寫就代表已經理解了文章。但有的教師卻覺得學生能夠聽讀文章與背誦文章才意味學生已經掌握了文章。所以,教師在教學中應使用具體、明確的語言。

(二)提高閱讀教育重視度

必須說明的是,語言知識積累需要很漫長的時間,屬于長期性工作。對于學生而言,閱讀是積累詞句、獲取語文知識最主要的渠道。我國有千百年的文化,源遠流長的文化背景、文化歷史沉淀了浩瀚的文明。教師應當結合與把握學生的情況、條件設置教學方式、閱讀教育方法。當然,教師還要處理好課內讀物、課外讀物的合作關系。只有解決了學生的拓展閱讀需求,并保障課外閱讀的內容對學生的成長有足夠多的幫助,才可以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關于課堂閱讀方面,教師在教學前可以先指導學生自行通讀課文內容。要求學生自行用翻閱字典的方式去標注文章當中不理解、不認識的漢字,做好課堂學習準備。

課堂教學中,在學生閱讀課文前教師需要詳細制定教學計劃、閱讀目標。為的是學生能夠有目的地閱讀文章、學習文章,理解文章主題、文章內容和文章要求。教師需要為學生提供足夠長的閱讀時間。如學習《海底世界》一課的時候,教師可以先讓學生自行標注文章中不理解的字句,并確立主題,隨后為學生布置任務,要求學生自行說出文章描述了哪些事情,要求學生自行總結海底世界的過程與順序。接著教師甚至可以讓學生自行歸納每一個段落的內容與意思。在該過程中,學生實現了對每一個小章節、小段落的總結,幫助學生對知識、主題、感情建立更深刻的印象。

教育本就是雙向的過程,閱讀需要師生的共同參與。當前絕大多數小學生均不具備足夠強烈的參與熱情、閱讀熱情,這一問題源自教師沒有為學生提供趣味化的學習過程。教師需要為學生創造更趣味、更豐富的閱讀條件、閱讀環境、閱讀方法,使學生產生強烈的參與熱情、參與欲望。教師可以用情景劇方式使學生更加主動地參與到學習當中,在情景劇表演中揣摩文章人物的神態、語言意義。該過程不僅可以使學生對知識建立更為深刻的印象,同時還能夠開發學生的語言能力、表演能力、分析能力、歸納能力、理解能力。如學習《去年的樹》一課時,教師在教學中可以讓平時感情很好的兩個同學分別扮演鳥與樹,在表演的過程中,兩名同學可以傾注自己對對方的感情。因平時其他同學就知道兩名同學關系很好,所以在表演的過程中能夠充分理解故事講解的意義、含義。結束后明白了保護環境的重要性以及約定的價值與意義。

除了做好課內閱讀資源的學習與處理外,教師也要為學生提供足夠豐富的課外資源。教師需要為學生提供足夠多的課外閱讀幫助,利用閑暇時間主動閱覽合適的書籍,并推薦給學生。教師應當主動和學生家長溝通,獲知學生平時學習中遇到的問題,解決與處理學生課外閱讀難題。在課內閱讀與課外閱讀的搭配合作下,提升學生的表達能力、閱覽能力。該過程有助于學生積累豐富的語言資源,是語文核心素養培養的基本追求與目標。

(三)關注情感教育、情感表達

必須說明的是對于語文教育來說,培養人文素養同樣十分重要。雖說人文素養有較為抽象的概念,但必須說明的是人文素養并非遙不可及、不可觸摸。語文教育中教師需要處理好情感表達的追求與要求,使學生能夠在課文學習的過程中理解父母親情、師生感情。如學習《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的時候,這首古詩表達的就是作者王維的懷親之情。這首古詩的學習能夠讓學生意識與明白親情的重要性。事實上小學語文當中的很多首古詩都有這樣的作用。在教學中教師需要處理好這些內容,發揮這些內容對學生情感培養的重要作用,突出人文素養培養的重要性和作用。

(四)提高審美教育力度

小學生年齡小,對一切的未知事物都充滿好奇心,在面對課外讀物的時候,學生會接觸到各種各樣類型、內容的作品,并建立學習看法、學習想法。試想如果學生無法處理其中內容,辨別其中要意,將很有可能會接觸到對自身成長不好的內容。此時教師必須發揮與承擔起自己的定位與作用,減少這類不好的要素對學生的負面影響。教師在平時需要加強與學生的溝通,重視學生審美能力、審美素質的培養,提升學生的鑒賞能力與審美情趣。語文教學中,教師必須突出文章語言美主題,使學生意識與感受語文文化本身的魅力。如學習《桂林山水》一課的時候,教師可以先使用多媒體設備播放桂林山水畫面,用直觀的畫面刺激學生的感受,帶領學生游覽和欣賞桂林山水美麗的場景。教學中教師要搭配提問教學環節、方式,提問學生:如何理解文章中說的畫卷。學生在回答的同時教師可以接著設置其他問題與要求,比如讓學生在閱讀中自行體會漓江本身的靜、清含義,感知作者想要表達的內容。學生的課外閱讀過程同樣是必須重點關注的環節。學生閱讀課外材料、課外內容的時候,除了要處理好必要性的閱讀環節,比如把握生字詞以外,還要記錄文章精美語句,將精美語句摘抄到自己的記錄本、筆記本當中。教師可以鼓勵學生用自己的語言去修改、再創造語句,鑒賞文章句子,或是用課外讀物文章的句子寫作、創作。用該過程培養學生的審美素質、審美能力。

面對當代社會背景,為保障新課改教育成效,語文教師就需要站在學生的角度考慮問題,反思傳統教育模式弊端,積極學習先進教育思想、教育方法、教育理念,將核心素養教育形式貫穿始終,推廣核心素養教育,把握學生的實踐能力、思考能力、終身學習意識培養要求。除此之外,教師還必須明確的是,在核心素養視野下,小學語文教育不僅要重視學生語文基礎知識的累積,同時也要重視學生文化素養、審美情趣、語言技能的教學工作。當然這些要求的確有一定難度,不過正因為其有價值,所以才有難度。教師需要重視以上素質的培養要求,使學生獲得全方位的發展。

參考文獻:

[1]于玉霞.小學生以課外閱讀促進語文核心素養發展的策略[J].名師在線,2019(19):5-6.

[2]陳發鵬.傳統文化傳承對小學生核心素養影響的研究[J].名師在線,2019(19):11-12.

[3]楊玉國.巧用語文教材生成資源? 培養學生語文核心素養[J].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2019(6):66-68.

[4]劉海明.小學語文學科“核心素養”的內涵及路徑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9(18):64.

編輯 王彥清

猜你喜歡
語文教育小學教育教學方式
高校鋼琴教學方式拓展的思考與實踐
語文教育教學要做到“文道美統一”
窮其本然,化為踐履
研讀教材,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實效
提高小學德育工作實效性與有效性的方法研究
略談小學語文課堂的生活教學
語文教學中的生命教育
探索不同教學方式 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