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文與風景的融合

2019-02-22 12:23梁冬華
歌海 2019年6期
關鍵詞:形式美

梁冬華

[摘? ? 要]楊誠是當代廣西風景油畫領域的優秀藝術家。楊誠的風景油畫創作,分為自然家園風景、被傷害的石山風景、文化遺產風景等三個主題類型?;ㄉ街黝}系列風景油畫的形式美表現為:淳樸原初的南方人文遺產風景、肌理感十足的油彩堆積法和大氣磅礴的畫面構圖;意蘊美表現為:藝術家“澄懷味象”式的審美觀照和對生命的哲學追問,以及花山巖畫美術母題的傳承與創新。楊誠的文化遺產風景油畫,發揮了他日臻成熟的畫山技法,亦凝聚了他追求畫面意趣的藝術觀念。

[關鍵詞]楊誠;花山主題系列風景油畫;形式美;意蘊美

楊誠,是當代廣西風景油畫領域的優秀藝術家。他在20世紀90年代末從美術出版界重返畫壇,專注風景油畫創作,尤其是南方風景題材油畫創作,佳績不斷,不僅作品連續進入國內美術界分量最重的全國美展,如作品《凈土》、《有一座名叫敢梯的石山》(提名獎)、《春雨時節》(提名獎)和《剩山歸途》《金碧漓江游船鳴》等分別入選第九、十一、十二、十三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覽,且舉辦了多場全國性的個人藝術展,如2010年在中國榜樣藝術館舉辦的“清醒的風景——楊誠個人油畫展”等,獲國內外藝術界的肯定和好評。

近期,楊誠的風景油畫創作出現新探索,從自然田園風景、現實關懷風景轉向文化遺產風景,以世界文化遺產——廣西花山巖畫為藝術原型,創作出《花山巖畫》《花山牧牛圖》《花山寫生》等系列花山主題畫作,并于2018年11月在北京市民族文化宮舉辦的《慶祝廣西壯族自治區成立60周年文化藝術作品展》等重大藝術展中亮相,引起藝術界的廣泛關注。本文聚焦楊誠的花山主題系列油畫,剖析畫作的形式美和意蘊美,以呈現其豐富的藝術面貌。

一、楊誠的人文風景油畫創作

風景油畫是傳統的美術形式之一,它形成于西方,最早作為人物畫的背景而附屬性地存在,自文藝復興之后約16世紀開始獲得獨立發展,產生了現實主義風格的梅因德爾特·霍貝瑪、康斯坦布爾,以及印象主義風格的莫奈、塞尚等繪畫流派和畫家,在西方美術史長廊占據主要地位。

中國的風景油畫,于20世紀初自西方引進,結合本國藝術傳統進行了民族化的改造,涌現出吳冠中、林風眠、勒之林等一大批優秀畫家,成為當代中國美術創作重要的藝術形式??v觀當代中國風景油畫界,廣西風景油畫是一支不可忽略的藝術力量。自21世紀以來,廣西風景油畫畫家聚集在“南方風景”①的藝術品牌之下,主要以亞熱帶氣候形成的廣西喀斯特山地、北部灣海洋景觀為題材,舉辦多場展覽,作品大量入選全國性藝術展,藝術品質獲全國美術界認可。在這當中,楊誠的風景油畫,可謂廣西風景油畫卓越品質的杰出代表。

楊誠的風景油畫,并非純粹的自然風景的再現,而是人文與風景的融合。此融合,首先來自于一種人文地理學的審美觀照。人文地理學相異于傳統地理學,后者更多是一種單邊的自然環境研究,僅聚焦自然科學層面的地球表層地理現象;前者則倡導雙邊的人地關系,“著重研究地球表面的人類活動或人與環境的關系所形成的現象的分布與變化”①,是自然科學與人文科學的交融。在此背景下,從人文地理學的審美觀照出發,風景畫的創作對象就不僅僅是現實中的自然風景,還包含了與風景密切相關的人類活動,是一種人文地理景觀或文化景觀。其次,人文與風景的融合還凸顯了楊誠作為一位中國藝術家的獨特身份。自西方風景油畫進入我國美術界伊始,便開始了其民族化改造的過程,藝術家將中國傳統藝術的寫意精神融入到風景油畫創作中,發展出風景油畫的寫意藝術道路,表露出中國藝術家的身份底色。楊誠牢牢把握住油畫寫意性這一中國式的藝術表達方式,坦言道“油畫雖然是西方的繪畫表現形式,但油畫寫意性追求的是存在于物象之外的意趣、意蘊等精神性的詩性表達”。他所談到的“物象之外的意趣、意蘊”,實際內涵為“物象(自然風景)之外的意趣、意蘊(人文精神)”,即風景與人文的融合。在繪畫創作領域,楊誠亦身體力行地踐行其倡導的風景與人文相融的藝術觀,無論是其中早期的作品《凈土》《金色的山水》《剩山歸途》,還是近期的花山主題作品,都無一例外地融入了藝術家對于人類精神家園、文化歷史的思考??梢哉f,楊誠的風景油畫,已然超越了通常風景油畫的裝飾性唯美景色再現,而追求更深層的人文意蘊表達。

楊誠的風景油畫創作,可分為三個主題類型:其一,自然家園風景主題,藝術家主要描繪了秀麗的喀斯特山峰、鄉村民居、田地耕牛等南方家園景觀,筆觸細致,具有很強的抒情性,畫面中的自然山峰與人們的居住和耕種活動相得益彰,形成一種靜謐的和諧美,表現了南方土地上人與自然共生共存的狀態,抒發了藝術家天人合一的哲學觀和藝術觀,代表作品有《小路》(2007年)、《山地人家》(2010年)、《金色的山水》(2013年)、《石山下的山村》(2013年)、《泊》(2014年)、《春雨時節》等;其二,被傷害的石山風景主題,藝術家將被利益熏心的采石場場主過度開發的石山以及挖掘機、石料傳送帶等采石設備入畫,筆法粗獷有力,畫面有意突出了因采石被剝去表層綠色植被而裸露的灰白巖質山體,呈現出強烈的批判性,形成一種震撼性的悲劇美,揭示了現實生活中人破壞自然環境、毀壞生存家園的丑惡行為,表達了藝術家自覺的現實關懷意識和高度的社會責任感,以《有一座名叫敢梯的石山》(2009年)、《受傷的家園》(2010年)、《伊嶺巖·剩山》(2011)、《開發》(2013年)、《剩山歸途》(2014年)等畫作為代表;其三,文化遺產風景主題,此主題便是本文重點論述的花山主題系列油畫作品,藝術家以入選世界文化遺產目錄的崇左花山巖畫為創作素材,赭紅色的花山巖畫人形、動物、器物等符號隱現在巨大的山崖峭壁上,涌動著一股超越時空、源自甌駱先民的生命意識,彰顯出厚重的歷史感,形成一種原初的古拙美,展示了原始文明和早期人類活動遺跡在當代的傳承,體現了藝術家對于自我文化身份和歷史過往的反思。

二、花山主題風景油畫的形式美

中國藝術有著“立象以盡意”的傳統。所謂的“象”,可理解為藝術的“形式”,關涉到作品的線條、筆觸、色彩、造型、構圖等具象化的因素,而“意”則是作品的“意蘊”,包含藝術家的審美觀念、情感思緒以及對象自身的歷史文化內涵。楊誠的花山主題風景油畫,既是風景與人文的融合,亦是“象”(形式)與“意”(意蘊)的結合。

其一,花山主題風景油畫的形式美,表現為淳樸原初的南方人文遺產風景。楊誠的花山系列油畫,藝術原型來自于廣西崇左市左江流域的花山及其巖畫?;ㄉ?,當地人稱之為“巴萊”,即有花紋的山。這些花紋,由兩千多年前的“甌駱部族或者部落聯盟中居住在左江流域的氏族及部落”①所繪制的。他們受祖先崇拜觀念影響,用赭紅色的顏料,將其舉行原始宗教祭祀時集體歌舞的場面描畫在山崖的切面上,包括人、狗、銅鼓、銅刀等圖案元素,穿越時間的長河流傳至今。因此,楊誠在面對花山進行藝術加工和創作時,最大程度地呈現了其作為人類早期社會文化遺跡所具有的原初、古樸和淳厚。在色彩上,楊誠以赭石色作為山體的主色,夾雜少許的炭黑、土黃、赭紅分別描繪山石的縫隙、石塊、巖畫圖案等,營造出一種低沉、渾厚的畫面意境。在畫面上,楊誠不僅描畫了花山山體、左江河水等自然景觀,還還原了創作花山巖畫的古甌駱人祭祀的場景,他們聚集在花山山腳下的平地上,或敲打銅鼓、或雙手高舉雙腳半蹲、或朝天吹奏長桿的樂器,莊嚴而肅穆,與山體崖壁上的花山巖畫符號相互映襯,仿若一下子帶人們回到了那個刀耕火種、萬物有靈、與自然依偎生存的早期人類社會,傳遞出一種原始的自然感和厚重的歷史感。

其二,花山主題風景油畫的形式美,體現為肌理感十足的油彩堆積法。楊誠愛好畫山,亦擅長畫山。楊誠畫筆下的山,表現出凹凸起伏的肌理。他放棄了傳統油畫隱藏筆觸的技法,而是有意加大筆觸的表現力,用畫筆將厚重的油彩直接刷到畫布上,借助顏料自身的顆粒堆積出山體石塊巖層的走勢,達到在二維畫面上“模擬”出山體三維體積構型的效果,具有較強的立體感。此油彩堆積法,已然成為楊誠最具標志性的藝術技法,貫穿在其自然家園風景、被傷害的石山風景和人文遺產風景主題創作中,尤其在近期的人文遺產風景——花山主題系列作品創作中,使用更為嫻熟自如。以往的自然家園、被傷害的石山風景繪畫,楊誠僅需表現大山此一對象便達到創作目的,因此可以充分地運用油彩堆積法,去盡情塑造山的肌理和構型。但花山主題的風景創作,除了大山之外,還有另一個重要的表現對象——附著在山體崖壁上的巖畫,如何處理好山的肌理表現與巖畫圖案表現二者的關系,便成為楊誠花山主題油畫創作的新難題。為此,楊誠探索了幾種表現手法:一是巖畫圖案隱現在山石巖層中,以廣西文明史詩重大題材美術創作《花山巖畫》為代表。該作品是一幅600cm×200cm 的大尺寸畫作,一座巨大的石山的斷崖面呈現在人們面前,斷崖面實際由多個呈45度角傾斜的山體巖石層疊加而成,這是過往地殼運動留下的山體運動痕跡,如同被時間雕刻過的山體,堪稱大自然藝術師的鬼斧神工,同時在這斷崖面的中下部分還緊密地分布著多個赭紅色符號,即標志著甌駱先民生產生活的巖畫圖案,形成巖畫若隱若現地附在山體表層的藝術效果,體現了先有大自然的存在,后有人類活動的產生,傳達出一種對于大自然的敬畏。二是巖畫圖案赫然顯現在山石巖層上,以《駱越神話·祈?!窞榇?,這是一幅210cm×190cm的畫作,駱越先民的祭拜祈?;顒邮钱嬜魇滓憩F的內容,因此出現了特寫般清晰可辨的大型花山巖畫圖案,如腰間別著環首刀的氏族首領人形、銅鼓、狗等,而山的巖石肌理則被簡單化處理,僅作為巖畫的背景存在,整個作品主要表現了畫家對于早期駱越文明的思考。

其三,花山主題風景油畫的形式美,表現為大氣磅礴的畫面構圖。楊誠關于山的風景畫創作,善于將南方的清秀風格與北方的雄偉氣派融為一體,就如評論家所言,“楊誠的畫里多了許多陽剛之氣,使得他筆下的山不僅有南方的秀美,還有北方的蒼茫,唯美之中透露出大氣的意蘊”②。尤其在花山主題風景油畫創作中,楊誠通過精妙的構圖,加強了山體氣勢的表現,使其畫筆下的花山呈現出大氣磅礴的氣勢,暗合了花山巖畫背后悠久綿長的文明歷史。在以往關于山的風景畫創作中,楊誠通常將山峰的形狀、山體的造型完整地描畫出來,如《春雨時節》中綠意覆蓋的大三角形狀的山體,《金碧漓江游船鳴》中漓江岸上層巒疊嶂的奇峻山峰群,《有一座名叫敢梯的石山》中被挖掘機挖得遍體鱗傷的錐狀石體等。但在花山主題作品中,楊誠卻將山的尖頂部分移除到畫面之外,僅表現山的主體部分,且以長方形山體直立式構圖,形成頂天立地的視覺觀感,氣勢撼人。人們在觀賞此花山主題畫作時,面對的是一個遠超出觀者自身體量數倍的對象——花山及其巖畫,甚至還能夠將目光從畫面內的山體主體部分順延到畫面之外,去窮盡和想象畫家未描畫的山頂部分,不免產生一種撲面而來、壓倒性的被征服感。更進一步來看,施壓于觀者、征服觀者的,與其說是畫面中龐大的花山山體,不如說是這花山所表征的甌駱早期文明,而這也正是畫家通過巧妙的畫面構圖所要達到的藝術效果。

三、花山主題風景油畫的意蘊美

假如說,藝術作品的形式(“象”)展示著它的審美品質;那么,藝術作品的意蘊(“意”)則承載著其深厚的思想品格。對于楊誠而言,僅僅展現作品形式層面的風景之美,還遠未實現其創作目的,他還追求意趣、意韻的表達,將其對物我關系的思考、自我生命的追問融入到作品中,表達出雋永深長的意味。

其一,花山主題風景油畫的意蘊美,表現為藝術家“澄懷味象”式的審美觀照。宗炳曾在《山水畫序》中寫道:“圣人含道映物,賢者澄懷味象,言象之外,暢情而已?!贝笠馐钦f,在對自然萬物的審美觀照中,主體應澄清心胸、滌除雜念,在相互平等、非功利的審美關系中體悟對象的生命意志、情趣意念。楊誠作為一位在中國文化藝術語境中成長起來的藝術家,深受傳統藝術精神影響,自覺地以“澄懷味象”式的審美觀照來對待周遭的自然與世界。他曾在寫生日記中記錄道:“我獨自行走在群山之間,細細地體會著每個滑過我眼前的物體的生命進程。有時候我會停下腳步聆聽奇花異草的訴說、樹木的故事、山石的回憶、水的樂曲、風的歌唱,仿佛在與密友對話。我真切地感覺到山中的萬物是有生命的,有情感的,他們相互依靠地活著?!雹龠@些真實而細膩的審美感受,對群山萬物生命、情感的品味,恰好就是“澄懷味象”傳統藝術命題在現代藝術創作中的生動闡釋?;诖恕俺螒盐断蟆钡膶徝烙^照視野,楊誠揚棄了傳統西方風景油畫將對象視為靜物、死物的做法,而是將花山及其巖畫看為有生命的對象,從而領悟出其深藏的歷史文化意蘊。這也正是為何楊誠的花山主題系列作品中,除了作為風景存在的花山山體及其巖畫,還經常描繪先民祭拜祈福的場景,以及從山體表層巖畫符號跳躍而出、騰云駕霧的狗和甌駱人等。此補充進畫面的祭拜場景和仙化的甌駱人,實際就是藝術家在審美觀照中所感悟到的花山巖畫的歷史意蘊——甌駱文化的想象性圖像呈現。這些有意味的圖像的存在,亦使楊誠的風景畫增添了濃厚的人文色彩和底蘊。

猜你喜歡
形式美
舞蹈藝術中形式美的思考
現代室內空間照明設計形式美的探析
論慶陽香包的圖案設計特色
淺析形式美在裝飾畫中的重要性
包裝設計中字體的形式美研究
拴馬樁石雕藝術的形式美探析
情之所至,舞之于形
淺談對大洋洲紋身藝術的研究
淺析藝術設計的形式與傳統
淺談數字藝術設計審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