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班級紙博物館主題活動的開展

2019-06-17 01:35李培
幼兒教育·教育教學版 2019年2期
關鍵詞:用紙紙漿畫紙

李培

我園根據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發展需要開展紙博物館主題活動,旨在通過收集、調查、討論、操作等一系列活動引導幼兒探究紙的由來、紙的種類、紙的制作方法、紙的藝術以及紙與人們生活的關系,在感知、體驗、操作中發展發現問題、探究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開展紙博物館主題活動前,年級組教師圍繞“紙”的話題進行商討,提出可能涉及的相關內容,繪制成了思維導圖。思維導圖只是對與紙相關知識的梳理、概括,目的是幫助教師理清主題活動線索。接著,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和發展需要進行價值篩選,保留符合幼兒認知發展特點和需要的學習內容,具體實施時再根據幼兒的興趣確定相關內容進行深入探究。最后,向幼兒收集有關紙的問題,了解幼兒對紙的已有經驗,并根據幼兒的興趣來復議主題活動線索,形成具體的活動脈絡。比如,幼兒提出了各種各樣的問題:“為什么有的紙軟有的紙硬?”“紙的名字為什么不一樣?”“紙是什么做的?”……教師對幼兒的問題進行統計和歸類,并用柱狀圖加以呈現,發現幼兒對紙的特性、紙的種類、紙的由來的關注度較高。于是,“紙有多少種”“紙從哪里來”“紙有什么用”“怎樣愛惜紙”這四個方面成為我們開展紙博物館主題活動的重點。

一、紙有多少種

紙在生活中很常見,人們很多時候都離不開紙。正因為如此,生活中才有各種各樣的紙。除了生活中常用的餐巾紙、打印紙外,還有哪些紙呢?這些紙叫什么名字,又有什么特別之處?紙究竟有多少種?于是,尋找紙的行動開始了。

1.紙的收集

幼兒首先在幼兒園里尋找紙,發現活動室門口懸掛的作品是紙的,門上貼的“?!弊?、春聯是紙的,喜歡看的圖書是紙的,裝蠟筆的盒子是紙的……原來紙無處不在。接著,他們從家中帶來各種各樣的紙,既有常見的餐巾紙、打印紙、糖紙,也有面膜紙、紙幣、復寫紙、錫箔紙等特殊的紙。幼兒在家里、幼兒園里有意識地觀察發現、收集交流,知道了不同的紙有不同的名稱。一名幼兒從麗江旅行歸來,帶回了一種特別的紙,它看起來比平常的紙厚,摸上去皺皺的,隱約能看見花瓣夾雜在中間,聞起來還有一股特別的味道,大家對此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紛紛研究起來。原來它叫東巴紙,產于云南麗江,是用蕘花制作而成的,因為這種植物有微毒,所以紙張可以不被蟲蛀而保存很久。探秘東巴紙后,幼兒對紙的種類產生了好奇。為了讓幼兒進一步感知紙的多樣性,教師帶領幼兒參觀了幼兒園的資料室,這里就像一個“紙倉庫”,他們將找到的各種紙剪下一小片,貼在自己的調查表中,帶回活動室交流展示,其中有大家熟悉的色卡紙、鉛畫紙、瓦楞紙等,也有不太熟悉的蠟光紙、海綿紙、霧面紙等。他們通過直接感知和親身體驗豐富了對紙的種類的了解。

2.紙的分類

幼兒收集紙的熱情持續高漲,每天都會有幼兒帶來不同的紙與大家交流探討。他們將紙放入自己的收集筐,紙張越來越多了。為了方便大家認識和使用,幼兒覺得有必要給紙分類。有的說按紙的顏色分,有的說按紙的軟硬分,有的說按紙的氣味分……于是,教師將“紙的分類”活動放在科學區角中,讓每個幼兒都有驗證自己分類方法的機會。通過實際操作,大家逐漸明白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采用不同的分類方式,只要便于拿放和使用即可。

3.紙的展示

幼兒收集來的紙張持續增多,尤其是大紙張已無處安放。經過商討,幼兒決定把紙投放到班級博物展示區,將大紙張卷成圓柱狀豎立在地上或展平掛在衣架上,便于幼兒近距離地觀察或用手觸摸,感知紙的厚薄、軟硬、凹凸、平皺等特點,了解紙的多樣性。幼兒還在全園范圍內倡議發起了“紙的收集行動”,請每人收集一張“特殊的紙”,并請家長記錄這張紙的基本信息(名稱、特點、用途)。這次大規模的收集活動不僅讓幼兒對紙的種類有了較為全面的認識,同時也激發了全園幼兒對紙的興趣。教師把全園收集來的“特殊的紙”全部掛在一棵“樹”上,大家稱之為“紙樹”,這棵“紙樹”現在展示在園級紙博物館。除此之外,由南京博物院贈給幼兒園的各種珍稀紙樣也集中展示在園級紙博物館的墻上,供幼兒通過不同形式從多方面來認識紙的種類。

二、紙從哪里來

紙是從哪里來的呢?幼兒這方面的已有經驗是什么?第一次討論時,孩子們是這樣說的:“從商店買的?!薄皬拇蛴C里出來的,電腦上一按,紙就出來了?!北局谟變阂延薪涷灥脑瓌t,教師對幼兒的回答進行了驗證。首先,帶領幼兒來到商店實地勘察,發現商店里賣的都是成品紙,無法展現紙是如何造出來的。接著,帶領幼兒一起用打印機操作,結果證明打印機里出來的紙是原先“吃”進去再“吐”出來的,并不是打印機造出來的。那紙到底是從哪里來的呢?當大家一籌莫展的時候,一名幼兒說:“可能是用樹葉和花瓣做的,因為我看到東巴紙里面有樹葉和花瓣?!币皇て鹎永?,孩子們各有各的說法,更有幼兒提議自己來造紙。

1.班級造紙實驗

教師尊重幼兒的想法,支持幼兒的創造,在班里開展了第一次造紙實驗。幼兒首先按照自己的猜測收集了樹皮、樹葉、花瓣、雞蛋殼、石頭、竹子、貝殼等他們認為能造出紙的原材料,嘗試造紙。有的幼兒直接在石頭和貝殼上繪畫、寫字,他們認為能書寫的就是紙。這時,教師提出疑問:“我們在地上、布上畫過畫,難道它們也是紙嗎?”幼兒這才意識到能寫和畫的并不一定是紙。有些幼兒則將樹葉、花瓣、雞蛋殼等材料鋪平、排列、組合,用膠帶把它們粘合成“紙”,他們發現自己造出的“紙”與現實中的紙差異甚大,這些“紙”又重又厚,表面還凹凸不平,他們對自己的實驗結果產生了懷疑。雖然是一次失敗的經歷,但孩子們卻收獲了一個重要信息,那就是造紙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

2.走進南京博物院

紙究竟是用什么制造而成的?是怎么制造而成的?這一系列的疑惑激發了幼兒的探究欲望,也推動了主題活動的開展。為了讓幼兒近距離接觸和了解造紙工藝,教師充分利用社會資源,帶領幼兒走進南京博物院的造紙工藝坊進行參觀和體驗。在觀看阿姨造紙的過程中,幼兒產生了很多疑問:“大水池中像棉絮的東西是什么?”“阿姨為什么用一個鐵網在池子里來回晃?”“為什么濕濕的紙放到墻上就立刻干了?”通過阿姨的講解,幼兒這才明白:大水池名叫造漿池,里面盛有水和紙漿;鐵網名叫抄紙網,用抄紙網在造漿池中來回抄紙漿,直到紙漿平鋪在網面上,才能造出一張紙;將抄好的紙輕輕揭下并保持完整,放在火墻上迅速烘干,紙就制成了。除此之外,幼兒還親眼看到了紙漿的原材料是樹皮、蘆葦、三椏皮、竹子、龍須草等植物。這次南京博物院之行激發了幼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幼兒在原有經驗的基礎上建構了新經驗,感受到了造紙術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

3.走進園級紙博物館

參觀南京博物院后,幼兒對古代造紙工藝充滿了濃厚的興趣,大家都迫不及待地想親自操作。于是,教師利用園級博物館中的紙博物館,讓幼兒定期進入造紙工坊造紙。教師則及時記錄幼兒的造紙流程,引導幼兒不斷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逐漸形成自我反思和自我評價的習慣。比如,在學習“抄紙”和“揭紙”時,幼兒發現了兩個問題:(1)抄紙網有兩個面,應該使用哪一面?幼兒通過觀察、觸摸抄紙網的兩個面,相互交流自己的感受并提出猜想,然后在抄紙過程中驗證自己的猜想,最后在班里分享自己使用抄紙網兩個面的心得體會,得出結論:兩個面都能使用。(2)揭紙時為什么有的紙不容易揭?幼兒通過觀察比較發現這與紙的干濕度有關。經過反復操作實驗,他們總結出紙干燥時更容易揭。幼兒就是在這種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獲得新經驗的。

三、紙有什么用

引導幼兒在生活和游戲中感受紙的用途,是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學習方式的。教師引導幼兒通過“今天你用紙了嗎”的調查活動發現生活離不開紙,幼兒也正是在用紙做游戲的過程中了解各種紙的特性和用途的。

1.今天你用紙了嗎

教師和幼兒共同回憶每天在幼兒園可能會用到哪些紙,他們羅列出了六種紙:報紙、餐巾紙、衛生紙、打印紙、宣紙、鉛畫紙,并分別將六種不同顏色的紙作為統計用紙,張貼在活動室墻面1.2米以下的位置,以方便幼兒及時根據自己在園一天的用紙情況對應蓋章。比如,今天用了一張報紙,就在黃色紙的表格中蓋一個章。一天下來,教師和幼兒共同統計出來的結果是報紙用了兩張,餐巾紙用了20張……宣紙和鉛畫紙各用了一張。是不是每天的用紙情況都一樣呢?帶著這樣的疑問,幼兒第二天再次調查統計,結果發現鉛畫紙用了23張,明顯比前一天多,這是為什么呢?幼兒經過回顧、對比,發現第一天只有一名幼兒在美工區繪畫,所以用了一張鉛畫紙;第二天開展了集體美術活動,每個幼兒都參與了繪畫,所以鉛畫紙的用量驟增。通過調查,幼兒不僅了解到紙在日常生活中的不同用途,如流鼻涕要用餐巾紙、上廁所要用衛生紙、繪畫要用鉛畫紙等,還了解到每天的用紙量與人們的生活內容、活動安排息息相關。

2.誰的紙條長

在一次剪紙活動中,一名幼兒剪出了一根長長的紙條,高興地在集體中展示,于是,“看誰能剪出長長的紙條”的探究活動應運而生。本著節約和公平的原則,每個幼兒都用一張同等大小的長方形報紙來嘗試。很快,這個活動成了班級最熱門的區域活動,每天都會有幼兒來嘗試用不同的方法剪出盡可能長的紙條。為了便于幼兒觀察和探究,教師用一面墻進行集中展示,幼兒將每次剪出的紙條掛在自己的名字標記下。每次他們看到自己剪出的紙條超過了之前的長度都興奮不已,立刻換上最新的“成果”。幼兒不僅跟自己比,還跟別人比,挑戰班上最長紙條。這不僅激發了幼兒的挑戰欲望,更為幼兒的自主探究提供了空間?;顒又?,幼兒不斷進步:剛開始,幼兒沿邊直線剪,發現沿長邊剪比沿短邊剪的紙條要長;接著,幼兒研究出了用“拐彎剪”的方法剪出“L”形紙條,發現紙條變長了;最后,同伴相互模仿學習,從“拐彎剪”中得到啟發,探索出了“螺旋剪”的方法,使一張長方形紙變成了一根長長的紙條。

在一次次的挑戰中,教師不斷鼓勵和引導幼兒總結經驗、自我嘗試,激發幼兒自主探究的熱情。一位爸爸看到孩子在家中剪長長的紙條后,也投入其中,展開了親子比賽。這個孩子開始思考:同樣都是“螺旋剪”,為什么爸爸剪出的紙條比我的長呢?通過對比發現,爸爸剪出的紙條特別細,這樣紙條就會更長。這個孩子將此方法帶回班級分享,大家又獲得了一種新的經驗。

3.看誰跑得快

在一些與紙有關的探索游戲中,幼兒還發現紙遇水后會掉色、容易爛,于是他們對紙的吸水性展開了深入探究。是不是所有的紙都會發生這樣的情況呢?幼兒收集了各種各樣的紙,剪成寬窄、長短相同的紙條,掛在同一高度放入藍色水中進行觀察、記錄、比較。紙條碰到藍色水后,會留下明顯的藍色水跡。教師將這個實驗活動命名為“看誰跑得快”,放在班級科學區角。幼兒可以根據自己的猜測自由操作,每次選擇幾種紙條進行實驗,如果某張紙條上的藍色水跡位置較高,則說明該紙的吸水性較強,最后在記錄表中相應紙樣的上方貼一顆五角星標記。通過實驗記錄,幼兒直觀地發現宣紙、餐巾紙的吸水性較強,由此得出越軟的紙吸水性越強的結論。幼兒還將獲得的知識運用到趣味運動會中,設計了“紙巾運水”的游戲。幼兒分成兩隊同時從起點出發,用紙巾將同樣容量的水運到終點,距離為10米。最后,檢測兩隊的水量,多者為勝。

就這樣,幼兒在日常生活和游戲中,通過實際操作、參與挑戰來感知紙的特性和用途,積累感性經驗,這些正是符合幼兒年齡特點和身心發展規律的學習途徑。

四、怎樣愛惜紙

在了解造紙工藝后,幼兒知道了造紙的原材料是樹木等植物,可這些原材料是如何變成紙漿的呢?為了滿足幼兒的求知欲,我們找來相關視頻讓幼兒欣賞。幼兒了解到造紙工人將樹皮、竹子等制作成紙漿需要經歷砍伐、蒸煮等繁復的過程,紙漿制成后還需要抄紙、鋪平、烘干等多道工序?!耙粡埣埵嵌嗝磥碇灰籽?,我們要好好愛惜?!庇變河芍缘匕l出感嘆。紙的探究活動觸發了幼兒愛惜紙的情感,節約意識也由此萌發?!叭绾喂澕s用紙”成了新的熱議話題。經過討論,幼兒分享了許多節約用紙的好方法。比如,鉛畫紙正面用過后反面還可以用;用抽紙時每次只抽一張,等等。教師也分享了自己的心得:除了紙,用紙做的用品也要愛惜。

1.愛惜圖書

圖書是幼兒最常見和常用的紙制品。參觀南京博物院時,幼兒靜心欣賞過古書修復的精湛工藝,博物館科技人員經過消毒、脫酸、烘干等步驟,將由于使用不當、保存不善而破損、泛黃的書加以修復,讓大家有幸再次閱讀到了古代的書籍?;氐接變簣@后,幼兒紛紛回顧自己的閱讀行為,認真反思自己是不是做到了愛惜圖書,并經過集體商量形成了“讀書約定”:輕拿輕放、一頁一頁翻閱、閱讀完后送回原處。這種意識和行為是發自內心的,幼兒在這種自我約束和相互約束的過程中會潛移默化地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2.廢紙利用

“爺爺天天看報紙,家里堆了很多,看過的報紙能做什么呢?”一名幼兒提出了疑問。于是,大家調動原有經驗,想出了很多廢舊報紙再利用的方法。有的說可以搓成紙團玩扔紙球游戲,有的說可以折紙飛機比誰飛得遠,等等。教師也發表了自己的見解:“可以用廢紙做紙漿塑形,變成漂亮的藝術品?!庇變翰恢朗裁词羌垵{塑形,于是,教師提供圖片讓幼兒欣賞紙漿塑形的手工作品,激發幼兒的興趣。幼兒驚嘆于廢紙能做出這么漂亮的藝術品,都躍躍欲試。通過學習和初步嘗試,幼兒基本掌握了紙漿塑形的流程,從開始的觀察模仿到后來的想象創造,幼兒的紙漿作品越來越生動有趣。通過類似的活動,幼兒知道了生活中很多紙制品和廢紙都可以成為再生紙繼續利用,幼兒節約用紙的意識日益增強。

紙博物館主題活動不僅讓幼兒認識各種各樣的紙,了解紙的由來和特性,還進一步獲得了紙制品、廢紙再利用等相關信息。幼兒將有關紙的認知經驗相互關聯、整合,在教師的支持下形成了新經驗。在這樣的主題活動中,幼兒“廣泛關注、深入觀察、靜心欣賞、積極探究”,獲得了口語表達、動手操作、想象創造、協同合作等多方面能力的發展。

猜你喜歡
用紙紙漿畫紙
紙漿期貨市場相關數據
美國南部紙漿材價格走勢
褪去喧囂 回歸理性 讓紙漿期貨服務實體經濟
可以用紙鍋煮面嗎?
石頭草莓
德國包裝用紙連年增長
把手掌放在畫紙上描一描,畫出一只幽靈吧
把手掌放在畫紙上描一描,畫出一只企鵝吧
世界印刷用紙產貿下降
2014年全國報業用紙量比上年減少31萬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