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鄉村振興視域下新內生式發展理論的解釋

2019-08-19 01:31趙海濤李梓恒劉書睿
安徽農學通報 2019年13期
關鍵詞:文化認同資源整合鄉村振興

趙海濤 李梓恒 劉書睿

摘? 要:該文以T村為案例,采用新內生式發展理論框架,從資源整合、民眾參與、文化認同三要素角度解釋了T村實現振興發展的全過程,主要包括:(1)梳理了資源整合過程中超地方力量與地方力量的合作順序和相關關系;(2)為解決利益沖突問題提出了第一書記與村支書互動機制和多方利益共享機制;(3)從土地制度變化、內部關系網建設、鄉土文化培育3個方面闡述如何實現居民文化認同。

關鍵詞:新內生發展;鄉村振興;資源整合;民眾參與;文化認同

中圖分類號 F323.1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007-7731(2019)13-0010-06

Abstract: Taking T-Village as an example,this paper uses a new endogenous development theoretical framework to explain the whole process of T Villages revitalization and developmen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ree elements:resource integration,public participation and cultural identity.The contribution of this paper lies in:(1) combing the cooperation sequence and correlation between super-local power and local power in the process of resource integration;(2)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conflicts of interest,the interaction mechanism between the First Secretary and village head and the multi-party benefit sharing mechanism are proposed.(3)Elaborate how to realize the cultural identity of residents from three aspects:the change of land system,the construction of internal relations network and the cultivation of local culture.

Key words:New Endogenous Development;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Resource integration;Public participation;Cultural identity

1 引言

經過改革開放40多年的發展,我國農業農村取得了歷史性的成就。但是不可否認的是,隨著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制度激勵”和快速城市化的“投資激勵”等外生措施效果的逐漸減弱。如何實現鄉村振興成為了當今亟待解決的新問題。為此,2017年的中央一號文件《中共中央、國院關于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培育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的若干意見》中提出了“增強農村發展內生動力”、“激活農業農村內生發展動力”的要求。2018年的中央一號文件《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提出發展“經濟多元化”,保護“鄉村生態”,鼓勵“資本下鄉”,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等一系列內生性發展舉措。在鄉村振興背景下,內生發展思想被越來越多的學者所重視。

反觀國外,為了解決農村衰弱問題,外來的企業或者政府直接的援助是主要的開發方法,由此出現了一種以持續的現代化與工業化并以追求經濟增長為目標的外源式發展模式,但是這種模式帶來的結果是城鄉二元問題日益嚴重、農村面臨著嚴重的邊緣化、空心化、衰竭化,并且逐漸喪失了獨立自主的發展地位?;趯@種外生發展模式的反思,內生式發展模式逐漸出現。內生發展是以當地人為開發主體、培養當地的發展能力、維護當地發展權益,享受當地發展紅利的一種自下而上的開發模式。然而,從歐洲農村的研究與實踐來看,早期研究者和實踐者過多地強調了地方的權力和自主性,而忽略了地方與外部的關聯,使得這種發展模式停留在“理想化”階段[1]。Ray在對實踐的進一步反思中,于2000年正式提出了新內生發展概念,其主要觀點是在原有內生發展基礎上,以地方參與和地方資源為前提,注重地方與其所處環境之間的動態互動。

新內生式發展概念為鄉村發展提供了一種嶄新的思路,在原有內生發展的基礎上,通過對內外部資源的共同整合,實現內生與外生的統一發展,使得農村事業在新的軌道上得以快速前進。但是新內生式發展在中國農村是否有很好的適應性?它的發展情況如何?又會出現什么樣的新問題?本文采用當前研究新內生發展理論最常用的方法——案例分析法來解答上述問題。筆者在對農村的實地調查過程中發現:在過去的5年中,T村集體為了發展所做出的一系列決定都與新內生發展理論有著驚人的重合,這些做法的結果有好有壞,過程中也存在著一定的問題。為此,本文以北京市平谷區T村發展過程為例,詳細闡述了新內生發展理論在中國農村的實踐和表現。

2 理論分析與研究策略

20世紀70年代末,內生發展思想開始被廣泛關注并被應用于扭轉農村的頹勢、實現鄉村振興和發展的具體實踐中。1975年,瑞典哈瑪斯庫德財團在聯合國總會報告中提到了一種發展方式,這種發展由社會內部推動,兼顧人口、環境、經濟、文化等多方面,發展倡議包含了最初的內生發展理念[2]。

20世紀80年代,歐洲學者在研究南歐農村發展時,因為過分強調地方內部資源的開發和地方居民力量的參與,忽略了與外部環境的連續,導致內生發展缺乏可操作性,成為一種“理想化”的理論觀點[3]。經過一系列反思,學界的觀點逐漸從單一獨立的視角向多元聯系視角轉變。20世紀90年代,日本學者鶴見和子、宮本憲一、西川潤等認識到城鄉之間、地方與超地方之間的聯系和互動是解決內生發展理想化問題的關鍵[4-5]。區別于傳統內生發展的新內生式發展理論逐漸成型。新內生發展的概念由Ray于2000年正式提出[6],主要是以領土文化認同激發民眾參與,以民眾參與促進資源合理開發與利用,最大化地方價值和樹立地方優勢,在這一過程中視農村與城市同等地位,重視內部與外部的動態互動、地方與超地方的有機整合,擺脫經濟單一目標,力圖實現鄉村經濟、政治、文化等多維可持續發展的目的[7]。新內生式發展理論在承認原有內生發展關注地方資源開發利用的前提下,也關注了超越地方力量的作用,并且將兩者動態聯系在一起,消弭外生和內生發展的對立沖突。

中國在鄉村振興和扶貧發展由來已久,發展理念也經過了幾次轉型,總體來說,戰略理念從外援型扶貧到內生型扶貧,由“輸血”式扶貧向“造血”式扶貧的轉化,從政府主導到社會合力,通過提升扶貧對象的可行性能力,激發其內在動力的扶貧動力。2013年以后,政府更注重鄉村貧困人口內生發展能力,推動多方力量參與鄉村發展,“扶貧開發是全黨全社會的共同責任,要動員和凝聚全社會力量廣泛參與”[8]。中國的內生發展模式實際上與新內生發展論有相似之處,發展由底層以改革和創新之名推動,國家認同后強力介入全過程,并一直發揮著積極作用[9]。

綜上所述,新內生式發展與當前中國鄉村振興的實踐具有高度的一致性,通過中國具體的振興和脫貧實踐,對新內生發展做出更好的解釋。那么,新內生發展理論是如何解釋中國鄉村振興實踐?筆者調研發現,北京市平谷區大華山鎮——T村在5年時間(2014—2018)內實現了鄉村風貌大改觀。本文嘗試運用案例研究的方法,從新內生發展的資源、參與、認同三要素角度解讀T村在實現內外部資源整合、鄉村振興過程中的具體實踐以及如何激發居民參與,實現文化認同。

在研究路徑設計方面,本文主要采取半結構式訪談和調查問卷相結合的方式來獲得研究所需的一手資料。首先,課題組在2018年7月15日前往T村調研,對村支書、第一駐村書記及部分村民代表進行了半結構式的深度訪談,主要了解2014—2018年來T村相關決策和發展變化情況;同時,對全村49戶居民做了詳細的問卷調查,主要涉及家庭收入、人口、經濟情況。兩者相互補充對照。

3 典型案例解釋:T村

3.1 資源整合 新內生式發展中,資源整合居于首位,是整個內生發展的開始。首先,從地方與超地方角度來看,資源可以分成內部資源和外部資源2類。內部資源是鄉村本身所擁有的資源,可以分為自然資源和人文資源,前者包括土地、植被、環境、空氣等,后者包括習俗、人情、傳統技藝等。外部資源是鄉村發展中必不可少但無法先天擁有的資源,包括政府資源和非政府資源,主要表現為項目、資金、技術、管理經驗等。按照Ray的觀點,新內生發展過程中主要推動力量依次是:地方力量、政府力量、非政府力量,而在T村的順序為:政府力量、地方力量、非政府力量(2014—2018年)。具體過程:首先,政府代表人(駐村第一書記)將其所帶來的外部政府資源(主要是資金和項目)注入地方,然后同村民一起對地方資源進行分類識別,進行合理性開發和運用,在使地方具有一定的優勢條件后,吸引非政府的外部資源進入,最后地方、政府和非政府三方形成合力,實現當地的可持續性發展。具體模式如下圖1所示。

3.1.1 政府超地方資源注入 在國家政策的號召下,各地廣泛實施了“駐村第一書記”制。T村中第一書記來自北京市園林綠化局,攜帶著政府的超地方資源,主要包括“資源節約型綠色生態村試點示范項目”、“T村低效林改造項目”等資金項目,詳情如表1所示。

3.1.2 地方內部資源開發 地方內部資源開發要著重考慮以下3個方面內容:一是從整體視角出發,考慮內外部資源之間的聯系,綜合利用2類資源;二是避免片面、單獨開發內部或者外部資源、人文或者自然資源,從資源之間的聯系入手有機開發;三是考慮地區特點,防止重復性開發,避免喪失鄉村特色。在實際發展過程中,駐村第一書記和村支書對全村資源進行了考察與分析,最終總結出T村發展的5大瓶頸:(1)山水資源:山不美、水不秀、石不奇,整體平庸;(2)綠化資源:樹種單調、夏季少花、秋季缺彩、冬季缺綠,單調;(3)現有產業:缺乏管理人才、缺少專業技術、缺少發展思路,經濟增長乏力;(4)文化歷史:相對可挖掘的東西少,缺乏包裝運營能力;(5)基礎設施落后,村容村貌不雅。針對以上5大瓶頸,駐村第一書記在上級政府的指導下,與村委會達成一致共識,確定了T村發展思路為:先打造特色的環境,讓村子有足夠的吸引力(足夠的本錢),然后在農民自愿的基礎上,逐步將土地、閑置宅基地流轉起來,引入社會資本統一開發經營。T村發展路徑為:在提升原有產業效益前提下,新增特色鄉村旅游,打造大桃種植、三柴養殖、特色鄉村旅游三足鼎立、三位一體,互為支撐的產業格局。在此思路的指導下,T村在政府資金項目的支持下,提出了“三金”戰術,即讓地生“金”、讓“柴”變“金”、用“綠”引“金”。

3.1.2.1 讓“地”生“金” T村在北京市園林綠化局的幫助下,通過引進新型桃樹品種,推廣新型種植技術,實現景觀和產出的雙豐收。引進的新型桃樹個矮,占地面積小,打理難度低,產出不遜色于普通“高挑”桃樹,改變了傳統的“大冠稀植”種植模式,同時又有很強的觀賞性。改造的桃園2年內單產將翻一番,達到6萬~7.5萬kg/hm2,且便于機械化,為村民增產增收打下基礎。借助“資源節約型綠色生態村試點示范項目”的資金支持對對原有12hm2大桃種植區進行集中整改,利用原有地形地質開挖溝渠,鋪設管道,滿足了桃園水源問題。利用“T村低效林改造項目”整理土地15.67hm2,并配套灌溉設施。完工后人均桃園由原來的707.02m2增加到1754.21m2,村人均桃園面積增加1.6倍。

3.1.2.2 讓“柴”變“金” 養殖業與農業大學合作,改良養殖品種,提高產出率,引進吃糧少、產蛋多新型蛋雞,使得成本降低,產出提升,綜合效益至少增加10%。同時,著手申請北京市著名商標,實現品牌效益。借助信息化營銷手段,定位有效客戶,由于柴雞蛋具有“滿山找”的品牌,有先天的優勢,適合于自媒體電商,通過成立微店的方式擴大銷售的區域。

3.1.2.3 用“綠”引“金” 考慮村子現在單一依靠第一產業、村內也缺乏發展第二產業的條件的情況,T村充分利用優良的自然資源環境優勢,大力發展旅游業態。通過旅游業帶動種植業和養殖業的進一步發展。為此,T村已經在環境方面開始著手準備,打造“山清水秀,花繁魚躍”的淳樸悠然的鄉村美景圖,然后挖掘村里的自然資源、飲食資源、文化資源,以“鄉土”、“野趣”為特色,以“體驗經濟”為核心,打造美食游、親子游、畜牧游、科普游、文化游5個旅游品牌。

猜你喜歡
文化認同資源整合鄉村振興
少先隊活動與校外資源整合的實踐與探索
“五育并舉”下家校社資源整合的價值意義
海外并購中的人力資源整合之道
智慧高速資源整合方式實踐
民建貴州省委攜手中天金融集團推進“鄉村振興”貴州赫章縣結構鄉“扶志扶心扶智”項目開工
《外婆的日用家當》中的文化身份認同問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