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語文探究性閱讀教學初探

2019-09-08 11:49劉彩輝
神州·下旬刊 2019年8期
關鍵詞:探究性閱讀初中語文閱讀教學

劉彩輝

摘要:語文閱讀教學必須緊密結合學生實際情況及新課標對語文閱讀教學的要求,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讓語文閱讀教學走出繁瑣的、程式化的舊模式,讓學生能夠學有所得、學有所用。脫離學生實際情況的閱讀教學是徒勞無益的。因此,教師必須結合實踐展開探究性閱讀教學。

關鍵詞: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探究性閱讀

一、概述

閱讀是語文課程的重要內容之一,它在語文學科中占據著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探究式閱讀是學習方法與教學要求的完美整合,它突出學生探索精神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強調學生理解、欣賞和評價能力的養成。下文分析了語文探究性閱讀教學策略。

二、初中語文探究性閱讀教學策略

(一)充分體現教師的主導作用

閱讀能力和素養的提升還需要學生在練習中進行提升。只有學生去內化,在思維上進行轉變和提升,才更利于學生去探究和學習,使學生在自主閱讀和練習中提高自己的學習興趣。教師應該把閱讀的權利還給學生,使學生逐漸提高自主探究能力。在學生閱讀中,教師一開始要給予指導,使學生逐漸掌握閱讀的學習方法,在學生掌握了特定的學習方法后,再將自主閱讀的權利還給學生,使學生提升閱讀素養和能力。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閱讀思考和學習,使學生在良好的閱讀環境下去思考和學習,使學生提升閱讀素養,使學生更好的探究相關知識。教師要為學生提供自主閱讀的時間和空間,引導學生去自主學習和探究。在課上閱讀中,教師要給學生探究的機會,使學生自己去閱讀,并根據課后習題對文章進行剖析,使學生提升閱讀效率,并在不斷學習和探究中找到閱讀的方法。在課外閱讀中,更是有利于學生進行自主探究,提升學生的閱讀思維。

(二)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在探究性閱讀教學中,教師要以學生為中心,并認識到學生在自主閱讀中的作用,將極大的自主權給予學生,使學生通過自主閱讀,形成探究性思維,使學生提高閱讀分析能力、閱讀理解能力,使學生更好的實現自主閱讀。教師在課上教學中,可以引導學生分析閱讀材料,即課本教材,使學生在閱讀練習中逐漸掌握閱讀技巧和方法,使學生逐漸學會分析文本材料,使學生在練習后找到專業的閱讀方法,并運用這種閱讀方法去進行課外閱讀,不斷提高自己的分析能力和寫作能力。閱讀和寫作也是相輔相成的,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閱讀完成后記錄相關的閱讀體驗。在閱讀教學中,在課文講解中,教師可以提出一些問題,并引導學生進行積極的思考,如在《敬業與樂業》教學中,教師就可以讓學生分析文體,并提出問題“作者是如何層層深入的論證‘敬業的重要性的,運用了什么論證方法?”讓學生自主探究,并根據文章內容進行解答。初中語文教材中有很多不同的文體,古詩詞、文言文、記敘文、說明文、議論文等,教師可以積極指導學生去學習和了解每一種文體的學習方法,并使學生在課下也去查閱相關的閱讀資料,以使學生知識更加豐富,使學生可以從多角度看待問題。在學生的成長過程中,隨著他們對世界和社會的深入理解,學生對曾經看過的閱讀素材的分析和理解也會存在差異,如安徒生《海的女兒》,隨著學生閱歷的增加,也會有不同的感受,使學生每讀一遍,都會有不同的情感體驗。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去探究和學習,使學生更好的去增強閱讀體驗,使學生通過多次的自主探究獲取不同的閱讀體驗,這對學生的閱讀能力的提升也有積極的作用。

(三)學會積累,形成習慣

探究性閱讀更利于使學生時刻保持好奇心,有利于學生以嶄新的視野和觀點去積極的學習,使學生更好的探究相關知識,使學生提升閱讀素養。學生在掌握了閱讀方法后,在今后的閱讀中要持之以恒,注意閱讀的數量和質量,每天都進行相應的閱讀,使大腦保持活躍狀態,更好的思考和成長。教師要指導學生在課下根據自己的時間去制定相應的閱讀計劃,使學生每天去完成相應的閱讀任務,使學生在不斷的練習中提高閱讀能力,使學生更好的進行探究和學習。學生在探究性閱讀中,也要學會積累,對閱讀材料中的成語典故、諺語、優美句子等都要進行積累,以使學生提高語文積累量,拓寬語文知識面,提高語文閱讀素養,使學生在相關的閱讀學習中提高學習能力,同時通過閱讀了解更多的知識。學生在選擇閱讀材料的過程中也有利于其他學科知識的學習,因為閱讀中許多學科知識的內容都是相通的,這有利于學生提升知識量。如在閱讀書籍的過程中也能了解到相應的政治、歷史等相關的知識,對學生的知識擴展面的提升有積極的作用,使學生更好的探究和學習,使學生提升學習思維,使學生更好的去提高探究能力,使學生不斷思考和學習。在閱讀教學中,教師也可以與學生展開交流,并使學生之間互相學習,使學生更好的探索相關知識,使學生不斷了解更多的學習方法,使學生更好的去思考和實踐,使學生更好的去提高閱讀素養,使學生在閱讀中運用合適自己的閱讀方法來學習,使學生提升文學素養。學生在閱讀過程中要注意使用閱讀的方法和技巧,并不斷提升學習的效率。

三、總結

教師要加強學生的積累,引導他們主動獲得知識,形成能力。這需要教師大膽創新,努力進取,不斷總結經驗,更新教學方法。師生共同交流,更有利于提升學生的閱讀探究能力。探究性閱讀教學帶來了教學方式的重大變革,使學生獲得了知識,發展了能力,完善了人格,為語文閱讀教學指出了一條新路。

參考文獻:

[1]新課改下如何提高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J].周爾濱.課程教育研究.2018 (13)

[2]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策略思考[J].孟平軍.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7 (12)

[3]書法進課堂視野下書法特色教學策略探究[A].王鴻平,林旭蘭,冷毅,陳丹.新課改背景下課堂教學方法與手段的有效性研究科研成果集(第九卷)[C].2017

[4]淺談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策略[A].劉志輝.國家教師科研專項基金科研成果(十四)[C].2017

[5]個性化視角下的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研究[J].周家玉.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2018 (02)

猜你喜歡
探究性閱讀初中語文閱讀教學
基于“教、學、評”一致的初中語文作業一體化實踐模式
初中英語評判性閱讀教學實踐與探索
初中語文片段寫作的實踐路徑
多元讀寫理論指導下的初中英語閱讀教學實踐
群文閱讀與單元教學比較談——以部編本初中語文教材為例
高階思維介入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
“認知-遷移”教學模式在高年級閱讀教學中的應用
淺談初中語文作文教學
如何開展小學語文探究性閱讀教學
高中語文探究性閱讀教學初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