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區治理視角下社區教育創新的探索與實踐

2019-09-10 07:22孫琳
新紀實 2019年9期
關鍵詞:社區治理社區教育空間

孫琳

【關鍵詞】社區治理;社區教育;創新;空間

社區是社會治理的基本單元和社區教育創新的大平臺,一方面“社區教育作為一項準公共產品,是社區治理的重要內容。社區教育的發展及路徑創新離不開社區治理理念及方向的引導,社區治理的目標、方向及趨勢對社區教育有重要影響?!盵1]另一方面社區治理的“善治”有賴于社區教育培養具有廣泛參與能力的多元治理主體,并以各個主體之間實現公共利益最大化的踐行為基礎,整合、協調各種關系,制定滿足最大需求的公共政策,重構匹配的制度與良好的協同機制,培育具有公共意識、民主、多元參與、協商對話等理念的多元治理主體,營造終身教育、教育民主文化氛圍,提升社區各個成員的素質,培養具自主參與社區治理的意識和具備參與社區治理能力的公民就是社區教育創新實踐的重要內容。

一、社區教育創新實踐

(一)“條框架構”下社區教育的切入

2016年由省教育廳依托甘肅廣播電視大學下設“甘肅省社區教育指導服務中心”和“社區教育學院”后,由各市州教育局主管領導組成的甘肅省社區教育指導委員會協調,落實《甘肅省教育廳等九部門關于貫徹落實<教育部等九部門關于進一步推進社區教育發展意見>的實施方案》(甘教職成[2016]17號)文件精神,至2018年底,全省14市(州)相繼依托當地電大成立了社區教育工作機構,86縣(區)中有45個縣(區)成立了社區學院或指導服務中心,省、市、區(鄉)三級架構的社區教育組織架構體系基本完成。

(二)“條塊結合”下社區教育的導入

2017年11月甘肅省社區教育指導服務中心(甘肅省廣播電視大學)根據《甘肅省2017年社區教育和老年教育工作要點》,與蘭州市城關區人民政府簽訂了《全國社區教育示范共建戰略合作協議》,甘肅省廣播電視大學在社區教育師資和教學資源、信息化資源建設方面與之共享,在社區教育工作者培訓方面對城關區社區教育發展和學習型城市建設予以支持、開展合作,目標是2020年前將蘭州市城關區打造成為國家級社區教育示范區。區委、區政府配合戰略于2018年對全區23街道下撥社區教育專項經費200萬元。同時為落實省教育廳下發《關于啟動建設甘肅省新型城鎮居民終身學習中心的通知》(甘教職成[2018]8號)文件精神,擬定蘭州市城關區臨夏路街道等54家單位為2018年新型城鎮居民終身學習中心。

(三)“一根針”下社區教育的植入

從2000年蘭州市民政局為了落實《民政部關于在全國推進城市社區建設的意見》(中辦[2000]23號)精神開始,歷經社區體制改革調整后在全市推行社區建設,城關區社區教育作為構建社區公共服務的任務之一,在全區24個街道中以潛在、現實、專項等形式分散、碎片化包含在社區黨建、民政、經濟、城管、就業、計生、綜治和工青婦八類公共事務中如各個街道社區黨員繼續教育、下崗人員就業培訓、消防知識講座、衛生知識講座、普法教育、反邪教教育、交通安全教育、青少年假期小課堂、“四點半工程”等等。

但是,第一,由于自上而下行政結構條塊分割造成資源的所有權、管理權、使用權偏于集中,一方面區域社區教育服務的資源閑置,得不到開發利用,另一方面區域社區教育服務的資源緊缺,且開發利用社區教育服務資源缺乏有效的行政法規保障。例如按照屬地化管理蘭州市社區大學(原電大蘭州分校),應隸屬酒泉路街道暢家巷社區,2017年9月作為轉型試驗期蘭州市社區大學自探索老年教育的新途徑與新方法,至今共開辦音樂基礎、合唱舞蹈、書畫、樂器、英語基礎、模特、計算機與手機多媒體應用等十八類20多班次每期近培訓2000人,不收費、超額、空間有限、高齡老人跨區域競爭教育資源等因素不斷擠壓著剛剛起步老年教育,而與此相鄰的酒泉路街道暢家巷社區為老服務中心卻熱不過低成本、專業化的蘭州市社區大學,境遇相似的還有隸屬廣武門街道黃河沿社區的省直屬社區教育學院,老年社區教育市場亟待擴展。

第二,社區教育資源整合營運方式缺乏多元化機制和制度做保證,往往因投入主體與操作主體多元化,能分清無償、低償、有償,卻界定不清商業服務、福利服務、公益服務,致使社區教育服務鏈條中各環節因為觀念、利益、制度等問題運動化、過場化,社區教育服務有數無質,服務提供者和被提供者對品牌毫無概念,使得社區教育可持續發展無法保障,構建社區教育服務體系再何談!如城關區就業服務局每年為落實就業服務近萬人培訓計劃,拓展民生就業品牌如“金城關技工”品牌(2012年國家工商局已注冊),通過政府采購招標優選技能培訓機構和合作企業,再依托24個街道保障所,傳遞168個社區落地266名社區就業專干進行培訓機構和專業宣傳(專業公共營養、電子商務、辦公自動化、保健按摩、手工編織、月嫂、家政、養老護理等),社區就業專干處于整個社區教育服務鏈的對接節點上,一方面對下有著宣傳政策承諾服務信用的功能,另一方面對上要完成上級交付的任務,為培訓機構對接教育服務對象,但若社區專干自身從專業、政策、制度的角度,對落地社區如崗位援助行動、技能培訓行動、關愛農民工行動、扶持創業行動和精準幫扶行動等各類相關教育培訓的質量以及培訓者未來就業前景上都處于權利弱勢的話,可以想象結果如城關區就業服務局就業指數圖1所示[2]。

(四)以“社區治理”視角助推社區教育的淺嘗

社區作為社會治理的基本單元,2018年城關區區政府為了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和完善城鄉社區治理的意見》精神,下發《關于加強和改進街道社區治理的實施意見》(城發[2018]3號),又為建設學習型政府印發《關于深入推進學習型政府建設實施方案的通知》(城政辦發[2018]61號)文件,結合二者區委、區政府以區域化黨建為引領,完善公共服務網絡體系,提升環境服務能力,從基層文化建設入手,第一通過文明單位、文明小區、文明樓院、文明家庭聯動建設,打造街道社區良好的文化內生機制,為社區全體成員營造以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教育、自我監督為目標的、區域化的社區教育氛圍。

第二建設依托“數字城關”建設整合各類社會文化人才隊伍交流平臺,實現互通共享、共建共融的文化教育資源整合機制,自下而上如酒泉路街道張家園社區借助企業力量引入中宣部公益項目“鳳翮 筑夢書屋”,作為全民閱讀文化體驗中心通過陣地、平臺、載體相結合,資源、需求、服務相呼應,互動、共享、創意相融合的方式,整合各方志愿者的力量,已形成少兒類教育如少年讀書分享會、外教口語教學、棋類比賽、兒童沙畫、牛肉面制作、國學教育、親子趣味等活動,延伸知識白領類如男女創業論壇、茶藝陶藝、文創賞析、藝術插花、戶外求知、DIY手作等特色活動,全方位、立體化踐行市民道德素質提升、市民文明行為規范、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完善、文化資源共建共享、全民閱讀建設、文化產業培育建設,為打造“有品位、有內涵、有色彩、有溫度”的文化社區不斷探索。今年4月張家園社區成為ZAKER聯合全國20多家主流媒體舉辦的“領讀中國 愛閱無界”全民閱讀系列公益活動蘭州站唯一的基層社區活動點。另有廣武門街道與英特學校聯手“書香廣武建設年”系列活動也值得期待。

第三創新“三社聯動”社區治理模式,激活社會力量,借助社會組織和社會工作專業人才在社區與社區成員之間互動,找出社區成員的文化需求,挖掘資源整合資源,開發適合本區域的公共社區教育產品,助推本土化社區教育的繁榮發展。如蘭州市“三社聯動“試點社區白銀路街道正寧路社區,按照“政府引導支持、突出便民為民核心、社會多元參與”的思路,以基層黨建為引領、以居民公共服務為支撐、以“三社聯動”為載體如圖2所示[3]、以志愿者服務為補充、以社會組織孵化為創新,以居民公共服務標準化、便民服務信息化、信息互聯互通為目標,探索了“社區草根領袖坊”工作模式,培養了正寧路社區文化聯合會隊伍,形成老黨員講黨課、社區故事匯、青蔥課堂兒童性啟蒙教育、兒童劇場、情商課堂、才藝小課堂、兒童專注力訓練、兒童沙盤體驗等多系列社區教育活動。

蘭州市城關區作為國家級社區教育示范區,前期以“三社聯動”為契機在社區治理與社區教育融合創新中淺試探索,但是受經濟和社會發展水平的影響,無論是社區教育組織者、實施者還是受教者對全社會終身學習教育與社區教育的理念認識模糊,對社區教育管理部門與機構在不同行政層面的功能定位等問題,都有待于在具體實踐中不斷摸索和梳理,那么除了認識和理念的問題,我個人認為城關區社區教育創新應以社區治理的視角下從本土化、特色化、品牌化入手:

(一)以社區治理理念抓社區教育本土化建設

在社區治理的創新過程中,往往強調源頭治理、系統治理、綜合治理和依法治理結合在一起,那么社區教育資源作為完善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內容,第一社區教育資源的建設也應該從源頭——自下而上以解決居民的問題、滿足居民需求做起,而不再是以往政府主導的自上而下推進模式;第二,解決和滿足民眾吃、喝、玩、樂、衣、食、住、行中的中任何一樣問題,都離不開政府、市場、社會系統的整體運作,公共服務體系的完善不僅需要各級政府資源服務下沉,更需要各級政府部門與部門之間的協同,同時也需要各級政府與市場、企業、社會組織及民眾之間的互動,在互動中不斷完善利益協商、協調機制和公共利益最大化引導機制,所以本土化的社區教育公共服務產品建設,必須通過系統的、綜合治理的角度去設計、規劃和實施;第三,任何一項公共教育體系的建設都離不開財政與法規的保障,《成都市社區教育促進條例》作為我國首部社區教育法規,對社區教育各級主體的責任、投入都做了明確規定,那么城關區政府能不能以區域化黨建為統領,打通條塊屏障,以地方法規形式協調統領全區政府、企業、市場和社會的資源,為社區教育創新有法可依、依法治教做出探索。

(二)激發社會組織的活力促社區教育特色化

在社區治理背景下社區教育建設中,第一由于社區社會組織自身定位是植社區服務于居民,所以在提供服務中,能夠填補政府主導推動的社區教育在基層機構的乏力和政府在基層服務管理的盲點,推動社區教育的重心下移,解決社區根本問題體現本土社區教育的特色化;第二目前入駐社區的社會組織提供服務類型多為助政府兜底的困難群體生活照料、文體娛樂、醫療保健等公益服務,所以其草根性和公益性與社區教育的服務對象相契合;第三社區社會組織在運作社區教育活動中,通過人文精神的營造(如入駐酒泉路街道簡公益做的系列“小巷故事”和入駐白銀路街道良助機構持續半年之久“共享集市”)和活動在豐富居民精神文化的同時不斷提升居民素養,倡導互助志愿的服務精神,培育居民的參與意識與能力,塑造培養公民意識。

另據數據統計,蘭州市從1989年至今在市級注冊各類培訓教育機構等共計870家,而落戶城關區的機構就有629家占全市72%,其中2016年到2018年期間在市級注冊社會組織服務類型數據如圖表1[4],同樣2016至2018年在城關區區級注冊社會組織服務類型數據如圖表2[5]。若城關區政府能在社區這個平臺上,培育激活社會隱形潛力,突破組織條塊分割、信息不對稱的壁壘,對區域內可用資源進行挖掘整合利用,充分發揮社會協同效應,真正實現政府行政治理與社會自我調節系統之間相互銜接與融合,自下而上的創新空間極大。

“三社聯動”試點近二年,城關區各個街道和社區在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新型社會治理格局的背景下,以區域化黨建為引領,引入專業化社會組織搭建了社區居委會、社會各級階層相互溝通聯系的紐帶,呈現了許多具有本土化特色服務品牌。例如入駐團結新村街道天水南路社區的甘肅省簡公益團隊,首先對社區進行實地調查與走訪座談,充分熟知轄區內人員結構、文化背景和經濟特色;其次根據居民需求,對本土的文化資源進行充分挖掘;第三堅持可持續發展的原則,攜手專業團隊成功打造服務品牌“小能人成長記”系列教育課程如表3所示[6],其價值定位素質教育、能力拓展與社會實踐相結合,為青少年成長加油助力文化功能與服務功能;第四為了提升與維護品牌價值與品牌質量,協同社區教育管理團隊制定服務考核的標準。同時又將課程體系復制于酒泉路街道暢家巷社區,建造延伸符合暢家巷社區特點“暢翔少年”教育品牌。

參考文獻:

[1]袁夢.新時代社區治理新趨勢下的社區教育路徑探究[J].成人教育,2019.03.003.

[2]圖表來源2017年城關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3]甘肅良助社會工作服務中心白銀路街道“三社聯動”邁入新進程公眾號,2018.05.21.

[4]數據來源蘭州市民間組織管理局.

[5]數據來源蘭州市城關區民間組織管理局.

[6]圖表來源由甘肅省簡公益發展中心提供.

[7]陳可.社區教育本土特色與品牌建設研究——以常州市為例[J].廣西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9.01.

[8]邵曉楓.社區教育促進社區治理的機理及功能體現[J].終身教育研究,2019.02.

[9]姜浩王卉.資源整合視閾下縣域社區教育體制模式探索——以浙江省桐廬縣社區教育為例[J].山東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9.01.

[10]高志敏.邁向交集:論社區治理與社區教育[J].教育發展研究,2015.23.

[11]魯文.走向社會治理:社區教育實踐的歷史演繹與當代圖景[J].成人教育,2019.01.

猜你喜歡
社區治理社區教育空間
空間是什么?
創享空間
數字化閱讀:社區教育的創新
依托社區學習共同體推進社區治理的路徑研究
臺北市社區大學的辦學特色與啟示
論高等繼續教育與社區教育的互動合作
少年兒童社區教育的對策分析
心理建設:社區治理新方向
QQ空間那點事
空間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