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大學生自我保護意識的教育研究

2019-09-10 10:55陳淑君
新教育論壇 2019年5期
關鍵詞:自我保護教育研究大學生

摘要:自我保護是個體維護心理平衡的一種自發性行為,即是通過壓抑、補償、文飾和升華(雖然這些詞組是在精神分析學派中產生的,但是在整個心理調適和心理咨詢過程中,他們是通用的)的手段改變對心理緊張的主觀感受,掩飾不能接受的內在沖動和虛擬現實環境的危險,用以減少痛苦以及對痛苦的意識,達到心理平衡的行為反應

關鍵詞:自我保護;教育研究;大學生

一、自我保護意識的概述

1.提出自我保護教育的背景

社會環境的復雜化與學校教育程式化,造成大學生在自衛認識和能力方面的嚴重欠缺??傮w上說,社會制度給青年提供了一個光明、健康、積極、向上的社會環境。但是,毋庸諱言,社會生活中仍然存在陰暗角落、污穢潛流、頹廢思想、丑惡現象。轉型時期的社會,精神文明建設和物質文明建設并不平衡社會風氣所應當的規范功能淡化,人際關系中冷漠心態滲透到社會各層面,社會道德的滑坡提醒著教育者,學生的分辨是非美丑的能力必須加強,可是當前,大學教育內容,特別是德育內容明顯落后于發展變化的現實,學校教育與社會環境有明顯脫節的地方,老師講的和學生看的不對號。因此,造成學生在自衛能力方面的真空狀態。

女學生放學,走出校門會發現有專門等侯的社會男青年上前攀談交朋友;當姑娘因期中成績不佳不敢回家,會在街心綠地的石凳上發呆,一位“善于微笑”的人走來開導她,居心叵測的微笑扭轉了姑娘生活的軌道;瘦弱的男學生走在僻靜的胡同,突然遭遇壞人的暴力,他有足夠的鎮靜和智謀應付嗎?如果同學間暗自傳閱黃色手抄本小說,如果同學相約到誰家欣賞一盤“特刺激”的錄相帶對于這類誘惑,學生們自覺抵制嗎?——這些教育內容,生活中可能遇到,而課本上恰恰沒有講到。

2.家庭的過度照顧過度保護與孩子們的行為依賴心理脆弱,是當前尚未解決的家庭教育誤區

中國傳統子嗣文化傳宗接代、養兒防老和特有的獨生子女現實,造成千萬家庭頑固地無微不至地照料這些獨苗。幼兒階段,家長們總是懸著心,生怕出現意外,要用筷子嗎?太危險,會扎著喉嚨;要去陽臺嗎?來,先栓根繩子在腰上;要玩棍子嗎?那奶奶會嚇昏的;要吃魚嗎?好,讓爺爺先挑完刺。孩子到了青春期,想和同學去春游?行,就是不允許騎自行車;想自己做飯?好是好,用火不安全怎么辦?想去夏令營嗎?爸爸也要去,晚上給你蓋被子;想參加青年志愿者行動?好,媽媽陪你上街萬一碰到壞人,媽來抵擋。過度照顧過度保護的后果就是孩子的笨、懶、軟、嬌。行為的依賴養成笨和懶,而心理的脆弱形成軟和嬌。在家長的兩個“過渡”的背后是過高期望和過多干預,這些滾燙的期望和含著淚水的粗暴干預成為一種精神虐待,終于可能把孩子趕出家門。如此一代人,如何立足于未來競爭的社會!如何對待人生的挫折、坎坷!如何應付生活中偶發、意外?

二、自我保護教育的內容

1、敏銳的識別(全局觀察和疑點的再觀察);

2、清醒的判斷(是非、真偽、表里、安危、合法非法的總判斷,對事件性質的分析,對疑點細節的分析,對當時處境的分析,對事態發展的幾種預測);

3、理智的自制(對意外錢物的警惕,對誘惑的拒絕的勇氣,對擺脫困境的信心,對威脅暴力抗拒的決心,對慌亂情緒和魯莽行為的自我暗示,對自己體力和能力的客觀估計);

4、強烈的自我保護意識(自尊、自愛、自律);

5、靈活的自衛方式(利用環境保護自己,借用他人保護自己,運用法律保護自己,孤軍奮戰時策略的選擇,其他應變機智的手段);

6、受害受騙后的自我救護和自我心理疏導。

三、青春期自我保護教育的方法

1、明理。不斷加深學生的以下四方面認識:對社會轉型時期生活環境的認識;對青春期自我(生理的我、心理的我、道德的我)的認識,對人際交往學習的認識,尤其是異性交往和校外人際交往;對未來社會對人的要求的認識。觀察社會要用兩分法,既不要把社會看成“一片凈土”到處是陽光鮮花,也不要把社會看成“一團漆黑”,到處是爾虞我詐?,F實生活不是孩子幼年的童話世界。如果一味灌輸“牧歌教育”,學生停留在天真幼稚階段,對環境缺乏必要警惕,一旦遇上險情,即大驚失色,束手待擒。相反,總是用“拍花子教育”恫嚇也不好,孩子們容易對周圍產生草木皆兵的錯覺,多疑膽怯,不敢主動接觸社會。一個面對現實的中學生,應當積極謹慎地和周圍的人和事接觸,學習交往,學習自我保護,增強心理承受力。學校的牧歌教育與家庭的拍花子教育唱對臺戲,這種現狀一定要改變。

未來社會有激烈競爭,既需要敢闖敢冒險的勇氣,也需要審時度勢的清醒;既需要“百舸爭流”單兵作戰智慧,也需要各行業的集體合作;既需要對人信任,也需要對人警惕;對惡人惡事,手中應用予;對險情隱患,手中有盾。

2、導行。男生五要:要理解女生心理一般特點;要主動關心幫助女生;要有保護女生的責任;要自覺抵制黃色誘惑;要有道德規范自制能力。女生五要;要舉止端莊行體;要理智謝絕異性愛慕和追求;要拒絕任何金錢物質的引誘;要識別抵制異性的挑逗;要分辨學生適宜和不適宜的場所。

3、示范。在各種意外中,家長和教師表現出的觀察的敏銳、判斷的清醒處理的果斷、方式的靈活,都會給孩子以鼓舞、啟迪。同齡人的機智、勇敢、鎮定、堅毅等英雄行為,更會引起學生的羨慕和仿效。所以,示范包括三方面的身教,即教師、家長和大學生的身教。需要指出的是,“自我保護”中的“自我”既是個人“小我”,也是學生群體的“大我”。自我保護含有青少年群體的相互保護。所以,我們提倡敢于向壞人壞事作頭爭,在相互救護中,要有舍己救人的奉獻精神,要有相互救護的常識、能力和訓練。

4、設景。順境中的學生怎么能體驗逆境?幸福中的孩子怎么能從容應對磨難?慣于父母翅膀庇護的孩子怎么能迎接危險?生活中的偶發是可遇不求的,教育者若假設某種危險情景,讓學生設身處境來體驗,以此增強自我保護的意識和能力。

作者簡介:陳淑君(1994.5-),女,漢族,山東人,碩士,研究方向:民事訴訟法。

猜你喜歡
自我保護教育研究大學生
大學生就業趨勢
大學生“雙創”進行時
暑假調查 45%的大學生僅給自己放十天假
幼兒安全意識教育與自我保護能力的培養
淺析我國幼兒的自我保護能力
醫學生職業精神培育的探析
民族舞蹈的研究前沿與熱點的對比分析
網絡教研與教師專業發展的對策研究
“微文化”背景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中小學教育管理中侵犯學生權利現象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