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濟新常態下的勞動力供給結構轉型分析

2019-09-30 13:34邢鋒
北方經貿 2019年7期
關鍵詞:勞動力經濟增長改革

邢鋒

摘要:在人口紅利優勢逐漸消失和人口老齡化的趨勢加劇的時代背景下,我國經濟發展面臨著勞動力生產要素供給不足和供給結構不均衡的雙重矛盾,通過對勞動力供求變化的分析,發現我國三次產業結構中存在著嚴重的勞動力供需不均衡的矛盾,將從政府宏觀層面、制度障礙破除、區域經濟均衡發展以及高等教育培養模式轉變等方面提出緩解勞動力供給結構不均衡的對策與措施,保證我國經濟持續平穩較快發展。

關鍵詞:勞動力;供給結構;改革;經濟增長

中圖分類號:F241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913X(2019)07-0021-03

一、研究背景和意義

近些年世界經濟整體向好的趨勢依然存在,歐洲主要發達國家實施穩定經濟的宏觀經濟政策,使經濟保持平穩較好的低速發展,消費者和生產者對市場的信心正逐步增強,這將推動經濟增長。另一方面,新興經濟體市場不斷出現動蕩和中美貿易戰的壓力,導致世界單邊主義和貿易保護主義有所抬頭,不利于經濟全球化和世界經濟的穩定。反觀我國經濟自2012年之后逐步進入經濟新常態,一直保持著低速平穩的發展狀態,2018年經濟增長保持在合理區間,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為6.6%,作為支撐經濟增長的重要生產要素的勞動力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雖然我國的勞動力供求關系一直保持著不均衡的狀態,在2012年以前一直都表現為隱形態勢,但是隨著“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口號的提出和人工智能化工業的發展,這種勞動力供求不匹配的隱形態勢逐漸凸顯,并成為制約我國經濟持續發展的瓶頸問題。

但從現階段來看,在繼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時代經濟背景下,我國作為人口大國,勞動力總供給豐富,但是近年來大量的隱性失業人口和大批農村待轉移的低素質的剩余勞動力一方面表明勞動力資源有待進一步釋放,但其由于勞動力素質和能力跟不上經濟產業的發展腳步而導致的供需不匹配的問題都對當下的就業形勢產生了極大的影響,造成了高素質勞動力供給不足和失業同時出現的情況,在勞動力市場上的直接表現就是既存在工荒,又存在就業荒的現象。從宏觀層面來講,勞動力供求結構不平衡的現象不僅影響家庭就業和失業的社會領域,也會影響到一國經濟的產業結構、經濟增長和國家戰略的決定。與世界其他國家相比,勞動力作為我們國家的一個比較優勢,當勞動力資源豐富時,可以利用低成本的人口紅利優勢發展經濟,當人口自然增長率下降和進入老齡化社會階段,我國必須通過調整勞動力供給結構不均衡的矛盾來促進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使勞動力資源做到“人盡其能”。

二、關于中國勞動力供求變化的研究

(一)勞動力供求總量關系的變化

2012年以后,勞動力供給情況和供給結構在不斷的發生變化,一方面由于人口增長率下降,另一方面,農村戶籍制度和土地制度的改革以及城鄉居民待遇的均等化也是引起變動的原因之一,同時不斷激增的大學生數量也在不斷地充實著我國勞動力的供給大軍。

人口增長率的下降直接帶來勞動供給的下降,由于經濟社會發展對勞動力需求的提高,尤其是對高技能型勞動力數量的增加,導致出現勞動力供給不足和供給錯配現象的出現。90年代初,中央政府實現全面的計劃生育政策,并在一定時期內不動搖,通過地方政府和實施部門的強制推行,人口政策的確定直接約束了人們的生育行為,促使了人口增長率的下降,。同時,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生產技術的提高,對人口的要求和質量也隨著時代的要求而提高,這就從根本上造成了勞動力供給人口不足和供需結構不均衡的問題。

2011年中國耕地面積約為18.26億畝,比1997年的19.49億畝減少1.23億畝。中國人均耕地面積持續不斷地下降,2005年中國農村勞動力人口約為4.9億,截止到2015年已經增加到接近7.4億,在人多地少越來越嚴重的情況下,農村過多的低素質勞動力人口的就業問題也開始出現。在我國農業領域承接不了過多的剩余勞動力的情況下,農村過多的低素質勞動力必然要向其他產業或領域轉移。隨著戶籍制度的松綁和城鄉農民工待遇的均等化,大量農業剩余低素質勞動力轉移現象隨之而來,必然帶來剩余低素質勞動力的供給大于需求,進一步加劇了勞動力供求結構的不均衡。

近年來隨著大學的擴招,在校大學生的數量每年都在不斷地攀升,每年以平均100萬的人數遞增,截止到2018年全國在校大學生人數已經達到了3700萬。不斷增加的大學生人數,一方面加大了經濟社會的就業壓力,另一方面也為勞動力市場提供了龐大的勞動力后備大軍。但是隨著經濟的發展和和就業壓力的加大,很多高校畢業生為了增強自身的競爭能力在畢業后選擇繼續考研攻讀碩士以獲取更高的學歷,另一方面,隨著家庭的富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家庭會讓自己孩子選擇更偏重學術性人才培養的本科學校而忽視了技能型人才培養的??茖W校。據教育部高校畢業生去向研究報告顯示,近年來??茖W校的畢業生的就業率越來越高,呈現較好的就業形勢,反觀本科學校的畢業生的就業率還較低,就業形勢非常嚴峻,這都表明了我國當下勞動力市場存在勞動力供求不均衡的現狀,對技能型高素質人才的需求遠遠高于供給。這既是我國當下最實際的就業現實國情,也是由我國處于工業發展的中期特點所決定的現狀。

在過去的二十年,我國被稱為“世界工廠”,國民經濟的增長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投資和制造業的驅動。而由投資帶動的行業和制造業往往都是屬于第二產業,并處于世界生產鏈條的低端,生產較為廉價的產品,附加值低,因此我國更需要具有技術才能的熟練工人來維持第二產業的發展。因此,從當前我國勞動力市場的需求方面的實際情況來看,我國缺乏的是擁有專業應用型知識的技工職校畢業生,現階段的職校畢業生數量不能滿足我國龐大第二產業的制造業的用工需求。這種供需結構的失衡,最終導致??萍寄苄彤厴I生“供不應求”,本科大學生“供過于求”。

(二)勞動力供給結構失衡的表現

第一,勞動力供求的產業變化,現階段我國經濟正處于結構調整產業轉型的轉軌階段,產業結構由“二三一”結構向“三二一”結構過渡,在第一產業中,勞動力供求矛盾現象逐漸突出,人地矛盾日益尖銳。對勞動力的需求也一直處于下降的趨勢。由于政府一向采取偏重于優先發展工業的國家發展戰略,國家對第二產業的投入不斷加大,保證了第二產業對勞動力需求的相對穩定,但是在第二產業的發展過程中由于歷史和制度方面的原因,導致一些舊工人的技能和素質難以適應新型工業企業的要求。第二產業也會出現過剩的低技能低素質的勞動力。第三產業作為以服務業為主的新興產業,因其處于發展的繁榮期的階段特點和行業門檻低的特點,對勞動力的需求呈現不斷上升的趨勢,其就業人數在總就業人數中所占比例隨著第三產業的產值在總產值中的比例上升而上升。在2006年之前第三產業發展的初期階段,其吸附過剩勞動力的容量有限。但是隨著國家對第三產業的政策扶持和引導,將以服務業為主的第三產業作為拉動國家經濟增長新的產業領域,第三產業隨著經濟的增長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開始蓬勃發展起來。同時第三產業的勞動力吸附能力也大大增強,接受了大量來自于第一產業和第二產業的轉移勞動力。隨著第三產業的增加值占GDP增加值的比重的不斷加大,其對勞動力的需求不斷上揚,第三產業勞動力需求的提高,也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第一產業和第二產業中大量富余勞動力的問題。

第二,勞動力供求的行業變化,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科學技術的進步,勞動力供求在行業間的變化也很大,在統計的16類行業中,勞動力供求變化明顯的是五類行業,分別是農林牧漁業、制造業、交通運輸和郵電通信業、批發零售貿易和餐飲業。

由于資源的趨緊和環境保護意識的加強,農林牧漁業自身資源的有限性決定了它所能吸納的勞動力數量是有限的,該行業的就業需求人數基本穩定,但是由于這一行業的勞動力供給量的基數偏大,所以這個行業中勞動力供求矛盾仍然很突出,此外這一行業的勞動力供求的矛盾還表現在這個行業內部地區間的勞動力供過于求和供不應求的矛盾并存。

制造業作為支撐國家經濟發展的支柱性產業,制造業的規模隨著國家對制造業的不斷重視而不斷擴大,與此同時其從業人數也從2002年的8307萬人,增加到2013年的1.2067億人,我國制造業規模的擴大和從業人數的大幅增加,是由我國經濟發展階段中處于工業化時期的特點和其處于支柱性的地位所決定的。一方面,勞動力資源作為生產過程中必不可少的生產要素,在工業化階段,其供給的多少和質量將直接決定制造業的規模和制造業的高低端程度,另一方面,制造業作為拉動我國經濟增長的重要行業,其規模大小也將通過其吸附勞動能力的大小反作用于勞動力的供給,目前制造業行業中依然存在數量不小的低技能低素質的勞動力,意味著隨著生產技術的提高,這部分勞動者將可能面臨著失業的問題,勞動力的供求將會隨著生產技術的提高而不斷發生改變。

隨著鐵路、高速公路和網絡信息等基礎設施的日益完善,交通運輸和郵電通信行業也得到了快速發展,其吸附的勞動力人數也在不斷增加,同時由于該行業自身入門門檻比較低的特點,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接納農村農業剩余轉移人口和第二產業中的低技能低素質的勞動者,隨著國家對基礎設施建設的日益重視,其吸附剩余勞動力的能力還在繼續增強。

從2002年到2013年,建筑業就業人數增長,年均增長率為6.8%,特別是進入2008年以后,國家重點工程展開,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大規模興起、房地產持續發展、城市建設力度的加強,這些都刺激了建筑業的發展。2003—2012年,全社會建筑業總產值10年平均增幅到18.6%。建筑業勞動力需求比重每年平均上升3.6%的水平,建筑業隨著國家投資規模的擴大無疑創造了更多就業機會,它對接收大量農村剩余勞動力和低技能低素質的失業人員的吸納能力還會不斷增強。

批發零售貿易和餐飲業的就業人數的變化是所有行業中變化最明顯的,隨著國家逐漸強調要以服務業為主的第三產業拉動經濟增長的政策鼓勵和扶持,該行業得到了迅速發展,其從業人數和產值也在逐年提升,同時該行業屬于勞動密集型行業,預示著其吸附過剩勞動力的能力也在不斷增強。

第三,勞動力供求的地區變化,改革開放以后,率先掀起改革之風的東南沿海地區,在國家政府的政策支持下,其經濟的快速發展對該地區勞動力供給提出了大量的需求,同時每年大約有800萬外來勞動力涌入該地區,但基本上被勞動密集型行業所吸納。2002年以前,東部地區的勞動密集型企業對勞動力的需求高于西部和中部地區2-5個百分點。2002年以后東部地區對技術工種的需求增加,對高素質高技能人員的需求急劇上升。

對中西部地區而言,由于歷史原因和地理位置的差異導致經濟發展的相對落后于東部地區,其工業化基礎薄弱,服務業發展不強的特點使他們對勞動力的需求相對偏低。尤其是隨著區域經濟差距的擴大和中西部落后的工業基礎,導致大量中西部農村剩余勞動力為追求高工資水平而進行勞動力轉移,從而導致中西部地區勞動力的缺失,造成該地區的供求矛盾突出。近年來,國家相繼實施西部大開發、中部崛起和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等區域發展戰略,給這些地區帶來了積極的產業政策支持和人才扶助措施,一大批工程的建設增加了對勞動力的需求,刺激了勞動力的供給,這些政策和措施促進了這些地區的經濟復蘇和崛起,也對中西部地區勞動力的回流產生了積極的效應。但從整體上看,中西部地區的勞動力供求失衡的現象依然很嚴重,如果地區間的收入差距,勞工待遇沒有得到平衡的話,這種勞動力供求失衡的現象很難得到緩解,必定會影響到區域經濟的和諧發展。立足于解決勞動力供求結構的失衡必定成為我國今后經濟發展必然要解決的重要問題之一。

三、調整勞動力供給結構失衡的建議

(一)政府對就業的高度重視是優化勞動力供給結構的重要前提

解決結構性問題的一個重要前提就是就業崗位的基數擴大,就業崗位的增加離不開政府政策的支持,從政府層面上看,政府應采取有利于擴大就業的經濟發展戰略,基數上增加勞動力的崗位選擇,在保證就業的條件下進而實現勞動力的供求結構的均衡協調。一方面,在保持經濟健康持續平穩發展的同時,通過政策扶持優先發展有利于擴大就業崗位的新行業,例如鼓勵在農村地區發展農產品移動電子商務化的形式來吸附農村過剩的勞動力。另一方面,注重將人口供給優勢轉化為人力資源優勢,側重提高當代勞動者的能力和素質,在以效率代替數量的同時,將人口優勢轉化為資源優勢,避免出現非生產性的無效就業的傾向。

(二)區域和諧發展和產業結構調整優化是實現結構性調整的宏觀基礎

由于我國東南發達地區對高質量勞動力的需求不斷增加,并刺激了資本等其他生產要素的需求,中西部地區的勞動力自然就會涌向發達地區,對于落后地區的勞動力而言,由于其自身低素質低技能的特點難以適應發達地區的先進的技術和管理,會進一步加大發達地區勞動力供給結構不均衡的現象,同時會由于勞動力的流出而導致落后地區的經濟狀況更加惡劣。為此政府必須加強政策引導和扶持來促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利用產業政策的優勢發展具有本地優勢的產業,同時積極承接東部發達地區的產業轉移,完善并實施下崗員工的職業技能培訓政策,使落后地區的勞動力具有適應新技術和新產業的基本技能。為此政府應采取措施努力縮小區域經濟差距,扶持落后地區的產業發展,既有利于緩解東部發達地區勞動力供求結構不均衡的現象,也有利于為落后地區提供經濟發展所必須的勞動力資源。

根據勞動生產率與產業偏離度成反向變化的偏離度理論。我國第一產業偏離度為38.7%,第二產業偏離度為27.16%,第三產業偏離度為8.75%,其中,第一產業偏離度最大,第三產業偏離度最小,這說明第一產業的勞動生產率最低而第三產業勞動生產率最高,勞動力必定會在大三產業間流動。對此調整和優化產業結構以適應勞動力供給結構具有重要的意義。在產業間勞動力的分配要做到“人盡其才,物盡其用”。在第一產業,鼓勵各地區根據當地實際情況發展適合自己的農業產業形態,將農村農業發展與農民收入提高結合起來,鼓勵農村農業技術創新和農村土地流轉,將農業資源充分利用起來,提高農業生產效率,使第一產業的產值與農業從業人數的比重處于合理的區間水平。同時在第二產業中,企業應注重加強對工人的技能培訓,促使他們不斷學習新技術新觀念,使工人的素質能夠適應不斷發展的新技術,不僅有利于緩解勞動力供求不均衡的矛盾,也有利于企業效益的提升和企業的長久發展。第三產業中,要積極充分發揮第三產業門檻低吸附強的特點和優勢,接收大量農村轉移勞動力和失業下崗人員。政府應制定促進第三產業快速發展的政策和措施,鼓勵發展旅游、餐飲和交通等等行業的發展,注重對信息技術的利用,推進國民經濟和社會信息化。

(三)制度壁壘的消除是結構性調整的基本條件

逐步放寬和取消戶籍制度,加大戶籍制度改革力度,從制度上消除妨礙勞動力流動的障礙,使農村剩余勞動力能夠暢順的流通到城市,實現勞動力資源的最優配置。戶籍制度的實行帶來了城鄉二元勞動力市場的分歧,給農民工帶來了在城市的工作條件、社會保障權利、住房和孩子教育方面的困擾,在很大程度上加重了勞動力供需結構不均衡的現象。為此,要逐步完善統一的勞動力市場流動制度,廢除抑制勞動力流動的體制機制,保障好進城農民工的利益和權利,在農民工就業信息提供、失業保障、醫療、子女教育以及養老等方面給予同等待遇。為進城就業的農民工切實地解決工作與生活的后顧之憂。

(四)教育意識的轉變是解決結構性問題的必要途徑

目前我國對教育的重視程度在不斷提高,以我國高等教育為例,自大學擴招之后,每年遞增的大學生數量大約為50萬人,更多接受過高等教育的勞動者進入勞動力市場之后,會極大提高企業的生產效率。同時物質資本和人力資本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互補性,在經濟發展過程中,為縮小與發達國家的差距,同時進行物質資本和人力資本的積累是有必要的,但人力資本也并不完全是物質資本的替代物,人力資本的過度積累會導致資源浪費和供過于求的現象。

一方面,必須轉變高等教育發展理念、辦學思想和教學方式,學校應針對經濟發展過程中出現的新產業和新技術設置學科,使學科設置能夠跟上時代和科技的發展,同時通過讓學生多參與社會實踐來培養學生的情操素質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另一方面,勞動者本身也要轉變傳統的教育觀念,認識到職業??平逃材軌蚴箘趧诱攉@得一技之長,更能在國家經濟發展中實現自身的價值,注重對自身素質和技能的加強,使自己能夠適應新技術和新產業的發展,應積極投身入實體企業。

四、結束語

當下我國正處于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水期,作為供給端的的重要生產要素,勞動力供給及其供給結構的調整和優化對勞動力市場的完善和彌補人口紅利消失的成本優勢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也是推動我國中下端制造業向中高端轉變、三次產業結構趨于合理的前提條件,因此,在經濟新常態的條件下提高人力資源素質、做好勞動力供給結構的調整利于我國向創新型大國和制造業強國的轉變,會為我國經濟持續均衡發展提供良好的支撐。

參考文獻:

[1] 徐培越.淺談中國勞動力市場結構轉型的挑戰[J].商,2016(18):77.

[2] 宋 錦.經濟結構轉型與勞動力市場調整[J].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6(4):78-80.

[3] 高鐵梅,范曉非.中國勞動力市場結構轉型的拐點、特征與對策研究[J].科技促進發展,2011(9):43-47.

[4] 薛繼亮.產業結構轉型和勞動力市場調整的微觀機理研究:理論與實踐[J].上海財經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15):66-73.

[5] 賴德勝,紀雯雯.人力資本配置與創新[J].經濟學動態,2015(3):22-30.

[責任編輯:金永紅]

猜你喜歡
勞動力經濟增長改革
我國勞動力市場薪酬體系發展趨勢研究
勞動力流動的區域差異性分析
勞動力流動的區域差異性分析
基于物流經濟的區域經濟增長研究
反腐與經濟增長
人口結構與中國經濟增長的經濟分析
一圖讀懂供給側改革
碳排放、產業結構與經濟增長的關系研究
改革創新
改革創新(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