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文教學中德育滲透的策略

2019-10-08 03:12石婧楓
甘肅教育 2019年13期
關鍵詞:作文教學德育小學語文

石婧楓

【關鍵詞】 小學語文;作文教學;德育;策略

【中圖分類號】 G623.2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9)13—0157—01

文字是人思想感情的載體,作文往往是人性格、情感以及品德修養的外露,因此我們說從文章中看一個人的精神世界,從文章中看一個人的道德修養,這都是有理論依據的。尤其是在以往的作文教學中,筆者發現許多學生會將自己不想口頭表述出來的看法、情感付諸于文字,這就意味著學生對于文字具有很大的依賴感,他們將文字作為自己表達、宣泄情感的載體。那么,借助文字來培養學生的美好品質,通過作文教學促進學生健全人格與優秀思想道德品質的養成是不是一種理想的德育教育方式?實踐證明,將作文教學與德育教育有機結合,是一種十分理想的教學模式。下文主要就怎樣在作文教學中滲透德育進行分析。

一、在作文練習中滲透德育

要想寫好作文,就必須經過千萬次的思考、練習,才能將零碎的記憶、閑散的事物以及單個的漢字、詞語組合成一篇立意深刻、構思巧妙、語句優美的作文,給人以美的享受與心靈的震撼。而學生在思考、練習的過程中實際上也就是思想、認知、態度形成的過程。因此,要想通過作文教學培養學生的優秀品質,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展,就一定不能錯過作文練習這個環節,教師應當結合具體的作文主題,在練習中滲透德育教育,以此確保教育質量。如,在作文教學中,教師要多布置一些素材來源于生活的題目,像《關心老人》《老人外貌特征描寫》等與生活相近的題目,要告訴學生,在寫這篇作文前,學生必須要去觀察身邊的老人,觀察老人的外貌特征,同時采訪老人的人生經歷,多與老人聊天,了解老人的內心等,要求學生記錄好,根據這些素材完成一篇作文,在作文中描寫自己對老人的記憶與看法,同時寫下自己在采訪、構思過程中的真實心理感受,通過這樣的方式讓學生做到理解老人、關心老人、尊重老人。另外,教師也可以多組織學生進行一些野外活動,例如踏青、春游等,讓作文的教育與生活的教育相結合,激發學生對生活、對自然的熱愛,幫助學生養成親近自然、愛護環境的良好行為習慣。

二、通過閱讀滲透德育

對于作文教學,教師的講解、學生的自我練習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教師要引導學生廣泛閱讀,通過閱讀積累間接經驗、豐富自身的知識儲備。實際上,閱讀除了是學生寫好作文的必要措施外,還是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的重要途徑。因為小學生人生經驗尚且不足,對于堅強、勇敢、獨立、自信等美好品質無法深入理解,那么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廣泛閱讀一些經典名家作品,讓小學生通過他人的生命歷程獲得感悟,并在偉人優秀品質的感染與激勵下,自身也形成自信、正直、善良的美好品質。如,教師引導學生閱讀一些勵志的催人奮進的文學作品,像《簡·愛》《愛的教育》等,讓學生在文學作品中感受到生命的偉大,加深學生對生命的理解。再如,小學生普遍喜歡閱讀一些童話故事,如《安徒生童話》《格林童話》等,這些童話故事雖不可避免帶著些奇異的色彩,但是也同樣蘊藏著人生的真諦,其對于小學生的美好人格、優秀品質的啟發、引導與我們的德育教育是不謀而合的,因此,教師應當鼓勵學生多閱讀,利用閑暇時間陪著學生一起閱讀,確保學生健康成長。

三、在作文評價中滲透德育

在作文教學中,評價是不可缺少的一個環節,通過全面科學的評價,學生能正確認識到自身在寫作方面存在的不足,也能讓學生重燃對寫作的興趣與信心,幫助學生進步。將德育滲透到作文教學后,不但不能摒棄教學評價這一環節,更要創新作文評價方式,要能通過作文評價向學生普及相關德育內容、德育思想,促進學生健全人格與美好思想道德品質的養成。前幾天看到這樣一則新聞:常州某小學最近刮起了一股個性評價風,教師們批改學生作業時不再是簡單地給學生打出對錯,而是在學生的作業旁邊留下一幅小漫畫,寫下幾句幽默風趣的評語,將作業評改變成了一場創作大賽。這樣生動風趣的評價方式不僅能勾起學生的好奇心,讓學生對每天的作業評語很期待,同時還能有效調動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讓學生在不知不覺間就改變身上的不良習慣。因此,作文教學也要充分利用評價環節,創新作文評價方式并將德育滲透進作文評價,給予學生正確的指導,以此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

(本文系2018年度甘肅省“十三五”教育科學規劃課題《基于核心素養下語文教學的德育滲透研究》階段性研究成果,課題立項號:GS[2018]GHB2704) 編輯:張慧敏

猜你喜歡
作文教學德育小學語文
德育要在“善”處留白
《中國德育》
德育提效:必要的敘事轉向
微型演講:一種德育的新形式
網絡視域下初中作文教學初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