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利用廢舊材料進行藝術創造的教學實踐

2019-10-08 03:12許偉
甘肅教育 2019年13期
關鍵詞:舉一反三廢舊材料觀察

許偉

【關鍵詞】 藝術創造;廢舊材料;觀察;舉一反三

【中圖分類號】 G623.7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9)13—0189—01

一、觀察生活,創造生活

用多種材料制作藝術品,再進行設計,其目的是創造美好生活,提高審美品位。在小學美術教學課程中,用廢舊物材料、簡單材料進行藝術創造,也是為了提高學生的生活情趣,培養他們的創造能力。

根據美術新課程教材,我們可以因地制宜進行教學。城區的教師可以利用廢包裝盒、毛線、易拉罐等易找的材料,農村的教師則可用泥巴、麥稈、蛋殼等易找的制作材料。還有一些有地方特色的民間工藝,也都是進行美術制作課程中的好材料。尋找貼近學生生活中的廢舊材料進行裝飾加工制作,能極大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可以讓學生易于用不同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情感,從而快樂地獲取知識,使他們的學習更加自覺、主動地學會學習,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二、以態取勢,巧用材料

教師可根據制作材料,特別是廢舊材料的質地、機理、色彩、形態等客觀因素,以態取勢,巧用材料。巧用就是要會發現。在創作前,要仔細觀察,學會分析,利用好材料的自然形態。如易拉罐、粉筆、紙杯的圓柱形態,在不破壞原始形態的基礎上可用添加法、切刻法等進行藝術創造。各種材料由于形態不同,采取的表現手法也不同,因此要巧用材料,如軟線材料可用編織法,硬線材料用盤繞法等。比如,筆者在上小學美術人教版六年級“廢舊物的新生命”一課時,就是巧用礦泉水是圓柱形態,通過剪、刻、卷等方法演示制作成了一個花瓶。學生看了也覺得很好奇,注意力集中了,達到了預期的課堂教學效果。

三、舉一反三,逆向思維

在筆者的美術課堂教學中,有學生提出這樣的問題:你用一張紙能折出好幾種小動物,你是怎樣折出的?筆者告訴學生,第一是勤奮,我在折動物之前,旁邊放個紙筐,有時一天一筐紙,靠反復的琢磨與實驗。第二是舉一反三,將動物分幾種類型,如帶翅膀的、長四條腿的、長胡須子的,然后依照自己已經掌握的或別人使用過的技法進行推理,舉一反三。如折天鵝,加兩條腿就是鴕鳥,將脖子彎曲就是水鳥,將尾巴拉長就是孔雀等。在設計椅子時,采取逆向思維法,椅子為了穩定通常是四條腿。如三條腿行嗎?兩條腿行嗎?一條腿行嗎?給學生展示制作好的構成式立體建筑模型時,告訴學生可以將做好的立體形態正面看看,反面看看,甚至翻過來看看,讓學生從中有新的發現,激發創造靈感。

四、亂中求序,齊中求變

創造美離不開美的法則,繁而不亂,簡而不空,亂中求序,齊中求變。在美術平面構成與立體構成中教師可經常利用這些原理進行構思設計。在利用廢舊物材料進行制作中,這些原理同樣適用。秸稈材料呈條狀,并排粘貼呈面狀,捆扎在一起呈立體狀,用這個方法可以制作建筑圍墻、房頂、窗戶。如何讓簡單的材料變為豐富的造型,就要利用各種方法,如一個廢棄的紙杯造型變化有限,我們可將多個廢棄的紙杯插合在一起,制作成飛舞的龍。用一個符號、一個形狀、一種材料、一種方法進行重復、變化,就會形成豐富的藝術語言。

五、采用多種廢舊物組合的藝術造型方法

其實,在美術教學工藝制作類的“設計·應用”課上,這些看似廢舊的東西可是大有作為的。我們可以將各種廢棄物進行組合,這在現代雕塑中經常使用,在我們的美術教學中也很有趣,很實用。各種廢棄物有著自己特定的形狀、色彩、機理與質感,將它們巧妙地結合在一起就可以形成富有感染力與想象力的造型,正所謂巧奪天工。因此要善于發現,敢于想象。制作的美術作品可能較抽象,但這正是這個特點才耐人尋味。我們還可以利用生活中的廢棄物材料,比如泥土、卵石、樹皮、竹竿、麥秸稈、葫蘆、植物籽粒等。只要靜心觀察,就會發現無論在材質上還是在造型、色彩上,許多的材料都有著自己內在的美。

法國藝術家羅丹有一句話說得好:“生活中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币虼?,教師應在平時教育學生養成收集的好習慣,把這些非常不起眼的東西看成是加工藝術品的原材料,向大自然學習,并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

編輯:王金梅

猜你喜歡
舉一反三廢舊材料觀察
廢舊材料在中等職業院校體育游戲中的應用與研究
提高初中數學課堂例題教學的有效性探索
利用廢舊生活材料 培養設計創造能力
初中科學復習課的有效性探究
高中物理的“舉一反三”學習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