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工科”工程教育理念下的應用型高校電類基礎課程改革探索

2020-01-10 03:31牟俊崔遠慧初冉劉俐
創新創業理論研究與實踐 2019年23期
關鍵詞:電類教學大綱新工科

牟俊,崔遠慧,初冉,劉俐

(大連工業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遼寧大連 116034)

電類基礎課程是工科院校非電類專業的必修課,既與前期的基礎課聯系密切,又為后續的專業課準備必要的基礎知識[1]。而在“新工科”工程教育理念提出后,傳統的電類基礎課程教學方式與該理念就顯得格格不入。傳統的電類基礎課程教學方式主要是按照書本章節設置,從知識點的提出、論證到應用,結合實踐教學進行一種“填鴨式”的教學方式[2]。這種方式導致學生對課程的學習興趣多取決于課程最終的考核成績,而對電類基礎課程的重要性和延展性缺乏認識[3]。同時,在現有的電類基礎課程教學過程中,教與學的脫節極為嚴重,一方面是教師只對學校督導部門負責,對學生成績負責,而對學生的后續培養沒有任何責任。另一方面,學生只對考試成績和學分負責,對課程的進一步應用和基礎課屬性沒有多少認識[4]。

同時,由于前兩年國家大力推廣應用型高校的轉型工作,使得各高校的課程教學改革正處于陣痛期[5]。一方面為了滿足應用型高校的要求,各高校改善教學硬件,另一方面教師的教學更加注重實踐能力的培養,但也僅僅局限于課程內部進行改革。

因此,在“新工科”工程理念下,針對應用型高校,如何進行電類基礎課程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的改革變得迫在眉睫。該文主要聚焦于現階段電類基礎課程教學存在的教學模式單一,課程體系構建不完整及產學研結合度不高等問題。提出一種以培養優秀教師團隊,制定特色化教學過程為改革內容,通過制定立足課堂教學、強化實踐教學,使學生掌握扎實的電類基礎課程知識體系,對接寬泛的專業知識口徑,再以科研項目為驅動,創新創業計劃為輔助,通過產學研互動及學術交流真正實現學科、專業交叉融合,本科研究生培養連續、師生深度互動、校企共擔培養責任的卓越工程科技人才培養模式。

1 課程改革具體實施方案

具體實施方案可表述為,首先創建滿足“新工科”建設要求的應用型高校電類基礎課程教學團隊,團隊成員獻計獻策,根據不同專業本科培養目標和教育部高教司發布的電類基礎課程教學基本要求草擬該專業教學大綱。為了突破學科壁壘、專業藩籬及本研隔斷問題,在考慮相近專業及本專業研究生培養目標的基礎上修繕該專業教學大綱。最后融合企業需求及應用型大學創新人才培養需要,最終確定符合本專業要求的特色化教學大綱。根據該專業教學大綱和實踐教學大綱,結合本專業學生實際特點,由教學團隊共同制定符合該專業要求的專業化、特色化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根據“新工科”培養理念,重點考慮師生深度互動。在理論教學中穿插該專業本科生課程設計及研究生研究方向的對接問題,在實踐教學中重點考慮“新工科”培養理念中的工程科技人才培養問題。完成教學任務后,進行課程考核,重點考慮學生的研究應用能力。積極開展校企合作,企業在整個人才培養過程中獻言獻策,參與最終的課程考核。具體實施方案如圖1所示。

圖1 對現有授課效果和網絡設備的反饋

2 核心問題解決方案

2.1 應用型大學創新人才培養

對于應用型高校而言,創新人才培養是一個重要的人才培養目標。在該項目中,在教學大綱的制定過程中要考慮創新人才的培養需要。電類基礎課程教學大綱的制定要跳出知識本位的束縛,真正體現能力本位,突出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培養;認真實施素質教育,科學合理分配課時,將職業道德、人文素養教育貫穿培養全過程。要努力實現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的對接、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的對接、 學歷證書與職業資格證書對接,這不僅有利于學生應用能力的培養,也有利于實現“綜合素質高、專業基礎實、應用能力強、創新意識濃、適應崗位快”的人才培養目標(見圖2)。

2.2 “本研”研究性課題對接問題

圖2 所示為應用型大學創新人才培養依托圖

“本研”隔斷問題是現階段高等教育存在的一個突出問題。由于我國高校本科生教育和研究生教育的管理權往往分屬學校的不同部門,在培養過程中,常常表現出割裂式的特點。本科生院或者教務處主要負責本科生培養,考慮的是本科生培養全過程的整體性;研究生院主要負責研究生培養的環節,統籌的是研究生培養階段的一致性?,F行本研隔斷、整齊劃一的人才培養模式已不再適應新經濟、新產業的發展,忽視了拔尖本科生盡早進入研究生階段的可能性,特別是在一些對基礎理論和系統專門知識的學習及掌握有很強的連續性要求的基礎學科,在一定程度上導致工程教育在知識產出與人才培養的雙重低效率。該方案中擬采用如下方式在電類基礎教學中消除該問題。

(1)訓練學生針對現實中已經或將要遇到的電學理論或與電聯系緊密的實際問題進行選題進行初步研究。(2)針對原有電學理論與實踐教學結果不盡相符的問題進行選題并進行初步研究。(3)針對新的電學理論的不盡完善之處進行選題,在此基礎上嘗試進行科技發明。(4)從社會需求與已有生產技術手段的差距上發現問題,進行選題并進行初步。該校局域網穩定,可以保證訪問速度,校內無線網絡覆蓋率高,有線網絡速度穩定。從數據中可以看出,參與調查的所有學生都有手機、pad 或其他移動通信設備,并可以隨時隨地的通過網絡鏈接教學平臺,進行遠程學習,對方案的實施提供支持和保證。

3 結語

該方案的落實可有效地落實教育部“新工科”教育理念,改變應用型高校電類基礎課程教學理念,有效提高學生的實踐創新能力,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意識,獨立獲取知識的能力,創造性學習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在學生完成傳統的電類基礎課程知識內容的學習后,得到進一步的后續培養。同時,在實施過程中能夠改善學科壁壘、專業藩籬、本研隔斷、師生淡漠、校企隔閡等這些現階段電類基礎課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該方案的長遠意義在于可以使大學生就業能力得以提高,從此使高等教育步入良性循環。

猜你喜歡
電類教學大綱新工科
以綱為要,創新課程體系建設
——上海老年大學教學大綱建設實踐探索
以人為本 以綱為綱
——老年大學教學大綱實踐與探索
互動式教學大綱在本科教學中的實踐與探索
——以《工程制圖與識圖》為例
創業型大學電類實驗課程教學改革實踐
應用型本科電類專業基礎課程群建設
面向新工科的Python程序設計交叉融合案例教學
新工科形勢下高校二級學院畢業設計管理探索
新工科背景下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探索
法國普通教育高中歷史教學大綱評介
創建校內電類生產實習基地的探索與實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