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生活化教學模式的應用探討

2020-03-12 16:41劉偉光
中學課程輔導·教育科研 2020年36期
關鍵詞:生活教學應用探討初中道德與法治

劉偉光

摘? 要: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社會對人才的需求提出更高的要求,而初中學生是未來社會建設基礎,擁有良好的德道準則和法律基礎認知是學生必備的條件。因此,在初中階段利用生活化教學模式開展道德與法治教學,能夠有效提高學生學習道德與法治教學的效率,增強初中德道與法治教學質量。將生活教學模式融入到道德與法治課程中,能夠為學生營造良好的課堂氣氛,增強學生道德與法治教學的參與性。本文從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存在的問題以及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生活化教學模式的具體應用等兩個方面進行分析,如何利用生活化教學模式開展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為廣大的初中道德與法治教育工作提供參考價值。

關鍵詞:初中道德與法治;生活教學;應用探討;存在問題

中圖分類號:G633.2?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992-7711(2020)36-114-01

引言

道德與法治是初中教育的必修課程,不僅能夠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也能夠完善學生的道德準則,但在實際的教學中,初中學生對道德與法治的課程興趣不高,教學效果不理想,需要教師創新教學方式,利用生活化教學模式與實際教學相聯系,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熱情,提高道德與法治教學質量。

一、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的問題

(一)教學內容過于形式化

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是學生規范道德準則,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的重要課程,其課程內容影響對于朝氣,符合學生的個性,具有青春的氣息。然而在傳統課堂中,教師對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過于形式化,課堂中教導學生的概念性的品德定義,而忽略教學內容的生活,雖然學生能夠了解教學中的知識,對品德和法律產生一定的認知,但無法將這些內容與實際生活相聯系,導致道德與法治學科的教學效果降低。

(二)學生的學習興趣較低

很多道德與法治教師受到傳統教學方式的影響,在課堂中采用單一的教學方式以及傳統的教學內容,學生的對道德與法治課程學習興趣較低,積極性不足,導致很多學生甚至會道德與法治學科失去興趣,難以完善道德準則,無法樹立正確的人生管理,因此,需要教師改變自身的教學觀念,道德與法治科學的教學內容更加靈活和多樣性,不僅可以在學生的課堂中教學,也能夠在學生的家庭中開展,豐富教學手段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道德與法治的教學效率。

(三)教學目標不夠明確

初中道德與法治學科的教學目標應該以學生為課堂的主導地位,讓學生通過學生課程內容,掌握法律的基本常識,利用法律武器保護自身的安全,同時提升學生的基礎道德素養以及日常的行為認知,利用積極樂觀的心態去面對日常生活。在實際課堂教學中,很多教師教學目標不夠明確,將教案課程進度為教學目標,對學生的心理健康變化,以及法律知識掌握情況了解不夠詳細,學生自身也沒有意識到道德與法治學科的重要性,道德認知水平和法律意識降低,不利于學生的成長。

二、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生活化教學模式的具體應用

(一)將生活化實際問題帶入到教學中

初中道德與法治學科教師應該改善教學內容,將生活中實際問題與課程內容相結合,讓學生不僅能夠學習書本中理論知識,同時也能夠應用到實際生活中,在生活發現道德問題,樹立學生的正確的道德認知,幫助學生規范行為準則,例如,教師在教導學生的“青春的情緒”的課程時,不僅要在課堂中教導學生如何正確看待情緒的問題,讓學生感受到情緒在青春期的變化,同時也要將情緒的問題引入到實際的生活中,在課堂中對學生提出教學問題“在生活中是不是向父母或家人發脾氣?”這時很多學生都會羞愧的低下頭,表示對家人發過脾氣,教師要繼續引導學生“情緒是一種情感的表達,如何控制好情緒,在緩解自身情緒的同時不給其他人帶來傷害,應該是本節課程學習的重點?!比缓蠼處熤v解如何在生活中遇見挫折,調節自身的情緒,從而提高學生的道德涵養,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二)利用小組模式結合生活化教學模式開展初中德道與法治教學

初中時期的學生容易產生逆反心理,傳統教學方式容易引起學生的反感,因此,教師需要改善教學方式,利用小組模式結合生活化教學模式,開展道德與法治教學。往往學生之間會更了解自身內心的想法,通過這種教學方式,不僅能夠促進學生學習效果,同時也能夠解決學生的生活實際問題。例如,教師將一些生活中的熱點話題,帶入到課堂中,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學習討論,由于這種討論的模式充滿自由性,學生會積極參與到討論中,發表自己的想法和意見,教師也積極參與到學生的討論中,完善學生的觀點,糾正學生的道德思維方向,從而幫助學生的總結正確的話題觀念,提高學生的道德認知。

(三)利用家庭教育方式結合生活化教學模式開展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

家庭教育對初中學生道德與法治教學十分關鍵。學生在學校的時間有限,更多的時間是與父母生活在一起,因此,需要在家庭教育中開展道德與法治教育,在學生的生活中培養良好的道德品質。一方面,要加強教師與家長的聯系,及時獲取學生在生活和學習中的心理變化,從而對學生針對性的道德與法治教育。另一方面,要樹立學生家長對法治和道德教育認知,提高家長的自身素質,幫助學生在生活中樹立學習的榜樣,從而幫助學生在生活中建立良好的道德與法律認知。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初中道德與法治教育對學生的未來發展十分重要,不僅需要教師創新教學方式,將生活化教學模式與實際教學相結合,從而提高其教學質量,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念,完善道德準則,從而達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參考文獻:

[1]陳文赟.簡述在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應用生活化教學模式的策略[J].天天愛科學(教學研究),2020(12):30.

[2]汪梅,馬正良.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生活化教學模式的應用策略分析[J].考試周刊,2020(93):101-102.

[3]林建忠.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生活化教學模式的應用策略探討[J].考試周刊,2020(62):143-144.

(作者單位:廣東省惠州市仲愷區第四中學,廣東? ?惠州? ?516000)

猜你喜歡
生活教學應用探討初中道德與法治
基于課程標準的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
初中道德與法治學科課堂教學藝術初探
情感教育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中的運用
創新視角下的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模式探究
如何借助生活教學來增加學生對初中思想品德的學習興趣
聯系生活,盡顯初中化學教學無限魅力
新課程理念下“數學問題解決”的生活教學
ADS—B在空管中的應用探討
生物監測及其在環境監測中的應用探討
水溶性色粉在防凍液中的應用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