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整合醫學教學方式在中醫婦科學教學模式中的應用效果

2020-04-03 13:33徐婧孫權汪洋
中國醫藥導報 2020年4期
關鍵詞:高職教育

徐婧 孫權 汪洋

[摘要] 目的 探討整合醫學教學方式在中醫婦科學教學模式中的應用效果。 方法 2019年3~7月選擇湖北中醫藥高等??茖W校2017級中醫學專業兩個自然班(共計112名),采用抽簽法隨機分為試驗組(56名)和對照組(56名)。試驗組采用整合醫學教學方式,對照組采用傳統教學方式。兩組均為同一授課教師。授課結束后,通過技能考核和理論考試評估考核結果,同時采用問卷的方式調查教學方法滿意度和教學效果滿意度。 結果 試驗組技能考核與理論考試平均成績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 0.05)。兩組教學方法滿意度和教學效果滿意度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 0.05)。 結論 整合醫學教學方式能改善中醫婦科學教學質量,促進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鍛煉臨床思維,提高理論向實踐的轉化能力。

[關鍵詞] 整合醫學教學方式;中醫婦科學;高職教育;傳統教學方式

[中圖分類號] G642?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 [文章編號] 1673-7210(2020)02(a)-0066-04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holistic integrated medical teaching method in teaching mod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gynecology. Methods From March to July 2019, 2 natural classes of students (112 students in total) majoring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of grade 2017 from Hubei College of Chinese Medicine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experiment group (56 cases) and the control group (56 cases) by lottery. The experiment group was given holistic integrated medical teaching mode, while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 Both groups were taught by the same teacher. After teaching, the skill assessment and theoretical knowledge examination were used to evaluate evaluation results, and questionnaire was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satisfaction of teaching method and teaching effect. Results The average scores of skill assessment and theoretical knowledge examination in the experiment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f the satisfaction of teaching method and teaching effect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 > 0.05). Conclusion The holistic integrated medical teaching method can improve the teaching qual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gynecology, inspire the initiative to learn actively, practice clinical thinking, advance the ability of transforming theory into practice.

[Key words] Holistic integrated medical teaching method;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gynecology;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

中醫婦科學是中醫學專業的主干課和橋梁課,是中醫學的重要組成內容之一,具有特殊的解剖構造和生理基礎,理論體系涉及中醫基礎理論、中醫診斷學、中藥學、方劑學等基礎學科知識,兼具較強的實踐操作性[1]。尤其,在高職醫學院校的中醫婦科學人才培養中,與其他類型高校相比,更加需要凸顯應用性、區域性、職業性,強調學生的職業針對性,從而實現用專業知識和技能滿足區域發展的人才需求。高職醫學院校職業教育,面臨新時代的新要求,亟需從一個提供學習文憑的認證機構,變成一個讓學生“能力上身”的技能實訓基地,提供給學生更多的實操性、體驗性的教育,讓教師以“教練+師傅”的教學方式,為學生制訂個性化的培養方案,兼顧啟迪心智和開闊視野,促進學生全面發展,達到針對基層醫療單位培養輸送臨床專業實踐能力扎實的應用型、技能型人才的目的[2-3]。目前,在高職醫學院校中醫婦科學的教學中,授課手段主要是傳統的基于理論授課的教學法(lecture-based learning,LBL),偏向于單向理論知識的灌輸,忽視了學生的實踐和創新能力培養,導致臨床思維和實踐技能缺乏,理論與臨床脫節[4]。因此,為了滿足基層衛生單位臨床一線的現實需求,有必要對傳統的人才培養模式進行改革,調整教學內容、方法及評價體系,幫助醫學生構建完整的醫學知識結構及臨床思維,保障復合技能型中醫婦科專業人才的輸出。

整合醫學是將醫學各領域最先進的知識理論和臨床各??谱钣行У膶嵺`經驗分別加以有機整合,并根據社會、環境、心理的現實進行修整、調整,使之成為更加符合、更加適合人體健康和疾病治療的新的醫學體系[5]。整合醫學教學中涉及多學科交叉融合,改變了常規教學中以教材、課堂、教師為中心的傳統模式,在現有的教學方式基礎上整體化、系統化[6-9]。本研究運用整合醫學教學方式,在傳統的LBL教學方法基礎上整合基于問題的學習教學法(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10]及基于案例的學習教學法(case based learning,CBL)[11],通過“基礎-臨床”模式整合課程內容,融合醫學倫理學及社會心理學相關知識[12],整合多種教學手段等方式來探索提高高職醫學院校中醫婦科學教學效果的方法。

1 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2019年3~7月選擇湖北中醫藥高等??茖W校2017級中醫學專業兩個自然班,采用抽簽法隨機分為對照組(56名)和試驗組(56名)。兩組學生性別、年齡、學習成績(中醫學基礎課程平均成績,包括中醫基礎理論、中醫診斷學、中藥學、方劑學)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 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教材選用人民衛生出版社《中醫婦科學》(盛紅主編)[1],授課教師一致,授課計劃及課時一致。

1.2 方法

1.2.1 試驗組? 試驗組采用整合醫學教學方式。①教學目標:培養具有臨床技能和思維能力的中醫婦科人才。②教學內容整合:中醫婦科學課程內容內部橫向整合;中醫基礎知識與中醫婦科知識整合;中醫臨床各課程(中醫內科學與中醫婦科學)之間整合。③教學方法整合:LBL教學法,依據教學大綱,把握重難點講授教材內容;PBL教學法,課前,教師針對學習章節給出問題,同學們結合所學思考問題,并分組查閱資料和整理研究,課中,教師再給予歸納總結;CBL教學法,由教師預先篩選典型案例,學生預習該案例的診斷要點、病因病機、病位、辨證論治要點、鑒別診斷及預后及轉歸等,提出問題,老師圍繞案例,針對學生的問題及重點、難點,有針對性地補充查體,答疑,并要求學生將理論知識結合案例思考分析,列出要點和提綱,隨后進行課堂討論。④教學手段整合:多媒體、圖片、視頻、影像、云課堂及精品微課教學等多種手段結合。⑤醫學與人文整合:倫理學、心理學、社會學的部分知識穿插于教學中。根據教學大綱及授課計劃,教師在課前制作授課課件,通過職教云課堂發布課前問題導入。同時準備案例,尋找真實臨床案例,進行適當的加工、完善,構成具有典型臨床特征,符合典型臨床治療方案的典型臨床案例。安排學生帶著問題進行課前預習,查閱相關書籍、資料。在課堂上,教師展示案例,介紹案例特點、臨床表現、查體結果、實驗室數據等,而后學生分組討論,進行案例分析(例如:如何診斷?如何辨證?依據是什么?如何治療用藥?醫囑等),在過程中加深對疾病的規律特點及內在本質的認識,引導學生建立臨床思維。討論結束,教師把握重難點對課件的教學內容進行講解,涉及案例相關知識點則與案例一一驗證,過程中加強中醫基礎知識的回顧,并介紹醫學新進展,最后歸納總結。整合醫學教學法目的在于提高學生的參與感,調動學習的主觀能動性,鍛煉臨床思維能力,將刻板的理論知識與真實的臨床世界相結合[13-15]。

1.2.2 對照組? 對照組采用傳統教學方式,即根據教學大綱規定制訂授課計劃,制作多媒體授課課件,在規定課時內在課堂上圍繞重點、難點對各章節內容進行講解。此類教學方法以學生的被動灌輸學習為主[16]。

1.3 考核方法

1.3.1 技能考核? 中醫婦科學典型案例的分析(中醫臨床思維訓練系統機考)(滿分100分),包括四診、體格檢查、診斷、辨證、病證分析、治療方法、代表方藥。

1.3.2 理論考試? 理論考試以閉卷筆試的方式進行(滿分100分),包括單項選擇題、名詞解釋和簡答題三種題型。

1.3.3 問卷調查? 學習結束后,發放教學滿意度和教學效果問卷調查表,調查兩組學生對兩種教學模式的接受程度,在調查過程中排除一切干擾,獨立和如實完成后,迅速收集問卷。共發放問卷112份,回收有效問卷112份,有效回收率為100%。①調查學生對兩種教學方法的滿意情況,對課堂設計、授課過程、授課效果、回答問題等方面進行調查,總分為100分,>80分為滿意,60~80分為一般滿意,<60分為不滿意。②自行設計教學效果問卷調查表,調查兩組學生對提高學習興趣、提高閱讀能力、提高理解和記憶、提高解決問題能力、提高交流能力方面的滿意情況。

1.4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 21.0統計學軟件,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計數資料行χ2檢驗;等級資料行秩和檢驗。以P < 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技能考核和理論考試成績比較

試驗組技能考核和理論考試成績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 0.05)。見表2。

2.2 兩組教學方法滿意度比較

兩組教學方法滿意度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 0.05)。見表3。

2.3 兩組教學效果滿意度比較

兩組提高學習興趣、提高閱讀能力、提高理解和記憶、提高解決問題能力、提高交流能力的滿意度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 0.05)。見表4。

3 討論

在本研究中,試驗組學生的理論考試成績和技能考核成績均有明顯提高,實現了理論知識向臨床實踐的轉化,提高了學生的技能應用能力。其次,試驗組的同學對學習的積極主動性更高,對此種教學法的接受度較好,雖然在本課題對滿意度的調查中兩組無顯著差異,可能與樣本量不足、學生對教師的情感偏向性有關,有待進一步大樣本研究探討。再次,整合醫學教學鍛煉了學生的臨床思維,提高了團隊協作能力。在整合醫學教學中,每一位學生自由參與分析和討論,提出意見,并且在團隊協作中,不斷討論交換意見、拓展思維,使知識輸入實現量到質的改變。

中醫婦科學是一門臨床學科,實踐性較強。采用傳統教學方法無法應對臨床所需。在整合醫學教學中,以臨床問題和病案分析為向導,在傳統的LBL教學法的基礎上,整合PBL和CBL等教學方法;通過“基礎-臨床”模式整合課程內容,實現中醫基礎知識與中醫婦科知識、中醫婦科學與臨床各課程之間的貫穿,以中醫基礎理論、中醫診斷學、中藥學、方劑學等基礎學科為基礎,結合中醫婦科臨床案例,加強了基礎理論與臨床之間的有機聯系,促使醫學生建立完善的臨床思維,利于從整體把握疾病全局,避免碎片化、斷層式分析臨床表現,從而有助于確立兼顧身心的、多系統的完善診療方案[17-20]。教學過程中以啟發為先,加強教與學的雙向互動,強調師與生、生與生之間知識與情感的交流,注重培養學生主動探究、創新學習的精神[21-23]。整合醫學教學方法還結合了自然環境、社會環境、心理狀態等因素在疾病發生、發展及轉歸中的作用,可使學生更好地掌握“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24],有助于增強醫學生的同理心,并指導其將整體觀念更好地運用于將來的臨床工作,從單純治療疾病轉向促進和維護健康、照護生命。

此外,整合醫學教學方式對教師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需要具備較強的綜合素質和專業能力。教師在課前需要對課程進行精心設計,準備學前導入問題和典型案例,查閱大量資料;上課時運用扎實的理論知識和豐富的臨床經驗,將臨床實踐貫穿于理論教學中;在課后,不斷分析總結,調整教學方法和手段。久而久之,教師的教學水平不斷提高,教學思路不斷開闊,為探索更高效、更專業的教學方式提供基礎。

整合醫學教學方式可以促進醫學生進行積極自主的理論學習,鍛煉臨床思維,體現了中醫婦科教學過程中所需的整體性以及實踐性,提高了醫學生“理論-實踐”轉化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但是,整合醫學教學方式需要耗費授課教師較多時間和精力,也要求學生具備較強的學習興趣和學習能力。筆者將在未來不斷探索如何借助新型的網絡教學新技術,使用微信慕課、微課、搭建數字教學平臺等手段,更好地完善和優化整合醫學教學方式,給學生帶來更多學習趣味性的同時,也提高教師的教學便利性。

[參考文獻]

[1]? 盛紅.中醫婦科學[M].4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8.

[2]? 孫誠.新時代新要求 職業教育還需要什么[N].光明日報,2019-09-10(015).

[3]? 呂文亮.中醫藥高職院校服務經濟社會 特色辦學的實踐與探討[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1,9(21):26-28.

[4]? 聶婷,田麗穎,程曉嫚.PBL教學法在中醫婦科學教學中的應用[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9,19(71):379,383.

[5]? 樊代明.整合醫學初探[J].醫學爭鳴,2012(32):3-12.

[6]? 曾靜,卿來,左川,等.臨床醫學專業系統整合課程改革初探[J].中國循證醫學雜志,2013,13(5):548-552.

[7]? 許衛君,吳琳,季洪贊,等.整合干部保健醫學模式對老年人群消化道早癌的篩查與診治[J].中華保健醫學雜志,2017,19(5):385-387.

[8]? 何澤明,何勇強.整合醫學的屬性及其指導意義[J].中醫雜志,2018,59(18):1535-1545.

[9]? 劉穎.從整合醫學視角探討消化系疾病臨床教學模式[J].教育現代化,2018,5(26):144-145.

[10]? 趙正亮,符暉,王橋生,等.以診治指南為基礎的PBL教學模式在重癥醫學住院醫生規范化培訓中應用研究[J].中國衛生產業,2018,15(17):150-151.

[11]? 陳心,夏靜宇,曹德東,等.CBL結合PBL教學模式在腫瘤科留學生臨床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醫藥導報,2018, 15(28):53-56.

[12]? 張金鐘.人文醫學視域下的醫學綜合——整合醫學產生的必然性及其引領作用[J].中國醫學倫理學,2017,30(9):1059-1065.

[13]? 鄧旺,王導新.基于整合醫學模式下呼吸系統疾病臨床教學探討[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8,10(30):42-44.

[14]? 鐘丹,連繼勤,何鳳田.整合醫學理念下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教學改革的探討與實踐[J].高校醫學教學研究:電子版,2018,8(3):25-28.

[15]? 王釗,康進,魏永寶,等.八年制泌尿系統教學模式的現狀與思考[J].中國醫藥導報,2014,11(27):130-133,137.

[16]? 李春紅,張瑞華.新型教學模式與傳統教學模式在動物免疫學教學中的比較研究[J].中國免疫學雜志,2017, 33(10):1559-1562.

[17]? 王永炎.整合醫學理念的形成與提出[J].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2016,39(7):533-535.

[18]? 黃鴻娜,史偉,黃晶晶.案例式教學為主培養中醫內科專業學位研究生初探[J].時珍國醫國藥,2015,26(5):1249-1250.

[19]? 湯一榕,宋一帆,葉太明,等.以問題為導向教學模式在全科醫學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醫藥指南,2018,16(19):298-299.

[20]? 劉娟,駱丹,周炳榮,等.以問題為先導的啟發式臨床醫學教學模式結合多媒體課件在皮膚性病科教學中的應用[J].實用皮膚病學雜志,2017,10(3):172-174.

[21]? 劉筱,張錚錚,姚愛明,等.以學生為主體的CTTM教學模式在急診醫學教育中的探索[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8,10(11):36-38.

[22]? 蘇明萍,李林佶,敬世霞,等.CBL教學模式聯合模擬培訓在臨床麻醉學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醫藥導報,2019, 16(10):71-74.

[23]? 周言,木胡牙提,王育珊,等.模擬教學結合問題教學模式在醫學臨床教學中的應用[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8,18(19):188-189.

[24]? 常國良.整合醫學與老年病診療模式[J].中國老年保健醫學,2015,13(3):79-80.

(收稿日期:2019-09-16? 本文編輯:張瑜杰)

猜你喜歡
高職教育
職業高校職業思想道德重要性探析
工業分析與檢驗專業專業基礎課課程教學改革研究與實踐
淺談素質拓展訓練對提高高職學生綜合素質的作用
高職軟件技術實訓考核評價標準構建
高職院校新開設無人機專業的探討
“營改增”對高職會計教育的影響及對策研究
人文主義視野下的高職教育研究
以就業為導向的高職學生綜合素質培養研究
微商思維在高職市場營銷教學中的應用探究
淺析高職院校學生厭學現象及應對措施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