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村小學語文學科教學滲透傳統文化的方法研究

2020-05-20 15:05趙艷秋
求知導刊 2020年11期
關鍵詞:學科滲透綜合能力語文教學

摘 要:小學語文是幫助小學生掌握基礎漢字知識、學習基礎書寫技能的重要工具學科。在小學課堂教學體系建設中,語文學科有著教書育人的重要職責,語文教學可以使我國的傳統文化在學科教育中得到傳承。為此,我國小學語文教學要重視傳統文化在語文教學中的學科滲透,以語文學科為基礎,以傳統文化為雙翼,全面推進新時代的語文課程建設。

關鍵詞:語文教學;學科滲透;綜合能力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24X(2020)11-0062-02

語言是文化的外在表現形式,文化是語言的內涵基礎。在語文教學中,美妙的詩句或是華麗辭藻都是傳統文化的具體表現,是傳統文化的象征和符號。在小學語文的學習過程中,語文是一門獨具魅力的學科,也是一門工具性與人文性并存的學科。為此教師要利用語文教學做好對本土文化的傳承與發展,向小學生傳播一定的傳統文化知識,在吸引學生課堂興趣的同時從根本上提升小學生的文化素質,為他們日后的語文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一、小學語文教學滲透傳統文化的學科建設

1.小學語文課堂中歷史文化的教學建設

我國語言文化博大精深,語文作為小學教學的一門重點學科,其學科內容既是學生在小學階段應當掌握的基礎知識,同時也是學生在小學階段應培養的文學素養的外化。語文學科在一定程度上是我國國學教育的延續,因此教師在實際任課中要改變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方式,從改變學生在課堂教學的地位入手,全面改善整體教學環境,提高學生的課程參與度。而歷史知識是一種比較沉悶的傳統文化知識課程,課程性質決定了它教授學生的知識概念、所了解的場景都是過去發生的,已經不復存在的或者難以切身體會的場景。在傳統文化教學中,教師所采用的單一的灌輸教學模式,使得歷史場景只能通過豐富的想象力重現。大部分小學生由于心理年齡和知識積累的限制對其產生了厭倦心理。教師可以應用多媒體等方法來增強課堂的體驗效果,利用聲音、圖像、視頻與文字相結合,將語文課文與歷史知識結合起來,用更為豐富的情景來幫助學生理解。

2.小學語文課堂中傳統節日的教學建設

傳統節日是我國勞動人民紀念先祖、弘揚文化的重要集體活動。在語文教學中,我們要利用好傳統節日的文化契機來開展相關的教學活動,對學生展開有針對性的傳統文化教學。例如在端午節來臨之際,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有關端午節的一系列活動,了解屈原、伍子胥等歷史人物的生平事跡,學習唱橘頌、吟詩詞、吃粽子、賽龍舟等傳統文化習俗。近年來西方洋節的沖擊使得人們對傳統節日的關注度下降,在小學生興趣較高且注意力較為集中的教學活動中開展傳統文化知識教學,在擴展教學場地范圍的同時,也能從根本上提升小學生的文化歸屬感。

3.小學語文課堂中鄉土特色的教學建設

農村小學相較于城鎮內的小學,在現代化設施與教學團隊配置上可能略有欠缺。但農村小學具備得天獨厚的語文教學活動開展優勢,廣袤的農村自然資源與鄉土文化資源給予教師開展傳統文化活動的更多可能性。為此教師要在課堂教學之余,組織學生并帶領學生展開鄉土文化尋根的活動,讓學生以社會實踐的方式,調查我國傳統鄉土文化與習俗,讓學生在實踐中大開眼界,在實踐中鍛煉能力,在實踐中獲取真知。在教學《和田的維吾爾》《藏戲》《各具特色的民居》等課文時,教師可以利用課余的教學活動,帶領學生開展社會調查實踐,探尋我國傳統文化的根源,了解各民族的文化傳統與生活習慣,讓文化成為語文教學的延伸,讓文化內化為學生的語文特質,讓他們自覺地承擔起傳承傳統文化的重任。

4.小學語文課堂中經典韻文的教學建設

我國傳統文化中蘊含著完善的傳統美德體系?!兜茏右帯贰度纸洝返葌鹘y韻文是我國傳統文化留給每一個學習語文的學生的寶貴遺產。這些經典韻文教育我們孝敬父母,禮讓兄弟,勤奮好學,是我們為人處世的一面明鏡。在語文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這些經典韻文作為課外閱讀或是識字教學的文本,帶領學生在晨間早讀中進行誦讀,讓學生在每日的積累中不斷豐富自身的傳統文化知識內涵,在朗朗上口的閱讀中完善自我的人格品行。

5.小學語文課堂中地理知識的教學建設

我國幅員遼闊,有著豐富的自然資源和歷史遺跡。在語文課文教學中,描寫自然美景、歌頌古代建筑的美文佳句不勝枚舉。地理知識與我國傳統文化知識的發展是離不開的。例如在教學《桂林山水》這一課時,桂林是祖國大好河山中最為瑰麗的一部分,而《桂林山水》正是描繪桂林奇觀的一篇散文。作者在記錄過程中,以自身的視角為切入點,按照空間的關系展開,帶領著學生一同遨游美麗的桂林風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將地理文化知識與語文知識結合 ,帶領學生分析桂林風景的形成過程,用學生感興趣的傳統知識來聯系那些略有難度的課文,為語文教學提供一個良好的教學切入點。

二、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的教學策略

1.豐富語文情景,構建教學舞臺

在傳統語文教學中,教師所采用的單一的灌輸教學模式,使得課文中的場景只能通過豐富的想象力重現,大部分小學生由于心理年齡和知識積累的限制對其產生了厭倦心理。通過情景教學法,教師可以適當地在課堂中組織人員進行課堂表演,分角色將故事性強的課文在課堂中以一種更為活潑生動的方式展現出來,鍛煉學生語言構建能力,增強學生學習體驗。例如在教學《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等傳統詩詞時,為了充分活化詩中的人物形象,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情景舞臺的活動教學,在引導學生熟讀詩句的前提下,引導學生想象詩人與友人分別的情景,然后分角色表演李白在江邊遠送載著友人的風帆,一直目送到帆影借著日光闌珊逐漸消失的場景。讓學生在對話表演中體會詩人蘊含在詩句中對于友情的珍惜,感受古代詩歌的文化韻味。

2.豐富教學環境,強化閱讀體驗

傳統文化的實質語文課程是涉及許多知名文章、涵蓋著多種學科知識點的綜合人文課程,作為一名新時代的教師要學會利用信息化的技術手段,通過多媒體來豐富語文課程的教學環境。教師在課堂中可以適當地播放和展示一些關于閱讀課文的視頻,來幫助學生更好地認識課程,理解課程。通過多媒體來塑造一個更適宜的教學環境,讓學生感受到作者在奮筆疾書時的心情,切身實地地感受傳統文化帶來的文化體驗,讓語文課程保持永恒進步的生命力。

3.營造教學氛圍,培養情感體驗

當今世界與古代時間上維度差異過大,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很難接觸到正確的傳統文化知識,沒有一個清晰的古代文化氛圍來幫助他們進行學習。為此教師要通過營造教學氛圍來為學生創造一個學習傳統文化知識的有利環境。在教學《趙州橋》這篇文章時,教師可以通過結合古代的審美意識,帶領學生發現傳統石拱橋的美妙之處,配以中國傳統建筑的一些圖片,為語文課程教學營造一個文化氣息濃郁的教學氛圍。通過電教媒體的刺激來營造一個欣賞傳統建筑的文化氛圍,幫助學生更好地走進由作者構建的中國石橋世界。

4.文化滋養語言,構建語文體系

一些小學語文課堂過于重視學生對于詞匯、生字的學習和詩文的背誦,而沒有從根本上培養學生的語言思維能力,使得學生會讀會寫,卻不會聽不會說,而語言的構建是與文化知識基礎密切相關的,教師要幫助學生通過利用傳統文化知識的學習幫助學生建立一個完整的語文學習體系,培養學生獨立的語文學習技能。

結語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可以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和傳統民族精神,讓學生在傳統文化的熏陶中提升自身的人文內涵。為此教師要合理選擇課本知識進行傳統文化滲透,從激發學生興趣入手,全面推進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建設。

[參考文獻]

[1]趙紅.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教育探究[J].寧夏教育,2019(2).

[2]李臻臻.我國優秀傳統文化在小學教育階段傳承的實證研究[D].南寧:廣西民族大學,2017.

[3]臧守范.傳統文化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滲透[J].基礎教育論壇,2018(34):33-34.

[4]高玲玲.論傳統文化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滲透[J].才智,2018(32):109.

[5]張寶,滿敬環.傳統文化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滲透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8(32):49-50.

[6]石曉思.小學語文教學中中華傳統文化教育的滲透探討[J].課程教育研究,2018(45):79-80.

[7]畢長虹.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的新視角[J].教育現代化,2018(42):398-399.

[8]吳貽軍.新課改背景下傳統文化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滲透[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8(10):76.

[9]羅玉琴.傳統文化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滲透探析[J].課程教育研究,2018(39):66-67.

[10]徐玉萍.淺談中華傳統文化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滲透[J].中國校外教育,2018(21):17.

作者簡介:趙艷秋(1973—),女,壯族,廣西天等人,小學高級教師,???。

猜你喜歡
學科滲透綜合能力語文教學
初中體育教學實施素質教育探索與實踐
花若芬芳,蝴蝶自來
初中作文教學方法簡析
項目教學法在建設項目LCM課程實訓中的創新應用
基于綜合能力測評的思想政治理論課開卷考試改革
基于高中歷史教學中進行學科滲透的策略研究
低年級學生課前預習能力的培養
主問題設計需“對癥下藥”
讓語文教學更接地氣
核心素養下的語文教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