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詩詞對比閱讀教學的思考與實踐

2020-05-20 15:08王懷章
文學教育 2020年4期
關鍵詞:古詩詞思考

王懷章

內容摘要:隨著新一輪課改的來臨,語文課程中加大了古詩詞的比重,古詩詞歷來是學生學習的難點,也是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傳統的單篇教學很難完成教學的任務且教學效果不一定理想,我曾在傳統教學的基礎上,嘗試了采用對比教學的方法,效果比較明顯。對比教學是從不同的角度對彼此有互相聯系又互相區別的作品,用比較、比照、類比等方法,進行求同存異,求異存同,達到對知識的深刻理解,進而形成比較式思辨能力的教學方法。本文主要淺談高中古詩詞比對閱讀教學的思考和實踐。

關鍵詞:古詩詞 對比閱讀教學 思考

經典古詩詞作為中國古代文學的精髓,也是文化長河中的瑰寶,古詩詞的魅力在于任憑時光流逝,歲月更迭,濃厚的詩情在人們心中依舊熠熠生輝,在中小學教育中,歷來備受老師們的重視,作為現代的中學生更應該通過古典詩詞的學習來了解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增加自己的語文素養,提升個人的審美能力,激發對古典詩詞的學習興趣,升華情感,陶冶情操等。

對比教學是從不同的角度對彼此有互相聯系又互相區別的作品,用比較、比照、類比等方法,進行求同存異,求異存同,達到對知識的深刻理解,進而形成比較式思辨能力的教學方法。這種教學方法在平時教學中時有運用,效果明顯,本人在教學中,通過實踐,發現這種教學法在古詩詞教學中很實用。在教學中,通過對同一詩人不同時期的作品,同一時期不同詩人的作品,不同時期詩人同一類型的作品進行選取整合,通過對比閱讀,從而做到對詩歌更深刻的理解。對比閱讀教學主要以高中語文教材中的古詩詞為主體,以某一個議題選取一組詩詞,展開詩歌的專題或群文教學,比較系統的開展詩歌對比教學研究,通過研究教學,為古詩詞教學找到更為有利的教學模式,為學生在古詩詞鑒賞方面打下堅實的基礎,同時總結出在詩歌教學中對比教學法的作用和意義,為詩詞教學提供更有力的抓手。

一.高中古詩詞閱讀教學的現狀

經典古詩詞作為中國古代文學的精髓,但是學生對古詩詞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情況不容樂觀。一是由于時間的跨度大,語言的變革導致對古詩詞的學習與理解困難重重,學生學習的信心不足,興趣不濃;二是對古典詩詞的相關知識的積累不足,如意象、典故、包括詩人本身的相關知識,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詩歌的閱讀;三是在平時的教學中,大多時候,無論古詩詞還是其他文章都采用的是單篇教學的模式,一首一首的教與學,雖然能達到對一首詩歌的精細化學習,但對學生的橫向或是縱向比較上都有較大的缺陷,對于一個詩人,一類詩詞,一個時期的詩詞的了解都只能停留在一知半解的淺層次上,學生的收獲是相對有限的,在開闊視野,拓展知識面上都明顯不足。

二.高中古詩詞對比閱讀的教學設想

以群文閱讀為契機,以“語文學習任務群”為主要依托,組織教師確定明確的議題,選擇合理恰當的一組組中國古詩詞,師生展開閱讀,進而增加學生的閱讀量,提升學生的思維品質。

1.從一首詩的教學到一組詩的教學。高中古詩詞群文閱讀是建立從單篇教學向專題閱讀教學和群文閱讀教學的轉變的基礎上,通過學習讓學生收獲的不只是一首詩的感悟,而是一組詩,不是一個詩人的精神,而是更多詩人的精神??梢栽黾訉W生的閱讀量,開闊視野,激發學習興趣。

2.多角度對比,全面提升理解。高中古詩詞群文閱讀是建立在對比閱讀教學的基礎上,可以從多角度進行對所選的組詩進行比較、對照、類比,求同存異,保持詩作和詩人的個性,發現古典詩詞的獨特魅力;求異存同,尋找詩作和詩人的共性,找到古典詩詞規律性的議題。進而提升學生對古詩詞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

3.以詩解詩,溫故知新,學習新知。所選組詩可以是學生未學習過的,也可以是已經學習過的,可以拿已經學過的詩歌來解讀未學習的詩歌,即以詩解詩的方法來解讀詩歌,既可以溫故知新,也可以帶動對未學詩歌的學習。

三.高中古詩詞對比閱讀的實踐

在平時教學中,比較注重古詩詞在教育教學中對學生實實在在的教育和潛移默化的影響。在教學杜甫的《蜀相》時,我選取了陸游的《書憤》與之進行比對閱讀教學,選取的理由:一是兩位詩人雖所處時代不同但他們都是愛國詩人,有過相似的政治理想、抱負與不幸遭遇;二是兩首詩都是格律詩,在藝術手法方面有許多的可比性,如疑問開篇,虛實結合,情景交融,懷古傷今,敘議結合,起承轉合的結構等。三是兩首詩里都有對諸葛亮的高度贊頌,通過贊頌表達自己的情懷。在教學《柳永詞兩首》時,并沒有將兩首詞分開鑒賞,采用了對比閱讀的方法?!锻3薄泛汀队炅剽彙?,分別選取的是柳永人生兩個階段的代表作。從課文注釋來看,前者寫于作者的人生高潮期——赴京趕考、躊躇滿志之際,后者寫于作者的人生低谷期——屢試不中、惆悵傷感之時;前者所投贈的對象是一位朝廷高官,后者所傾訴的對象是一位親密朋友。正是作者的生活境遇、情緒狀態、交流對象、創作目的均不同,因而同一作者創作的兩首詞,在情感的抒發和詞風的呈現上,顯得別有藝術美感。在教材安排中,將這兩首詞放在一起,其對比性非常鮮明,因此采用對比鑒賞的方法,在相互比較中分析問題,使兩者情感的抒發不言自明。在學習李白的《越中覽古》時,選取《蘇臺覽古》與之對比,對詠史懷古詩的理解更為容易,在學習杜甫的詩歌是,可以集中將他某一個時期的詩歌選出來進行群文閱讀,比如杜甫晚年在夔州的作品。必修第四冊宋詞單元的教學,每一課都可采用群文閱讀的方式來教學,辛棄疾的《京口北固亭懷古》和《登建康賞心亭懷古》都是登臨懷古的典范,蘇軾的《念奴嬌 赤壁懷古》和《定風波》都是被貶黃州時的作品,李清照的《醉花陰》和《聲聲慢》代表了她前后兩個不同時期的風格與感情。在教學中不要分開教學,放在一起進行對比教學,效果更加明顯。

在新的課程標準里,古詩詞始終貫穿在必修、選擇性必修、選修的諸多學習任務群中。作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一部分,古詩詞在高中語文教材中的比重也在持續增加,古詩詞的意義不言而喻。對比教學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加學生的古詩詞的儲備,提高欣賞古詩詞的能力。

本文為甘肅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2019年度一般規劃課題《對比教學在高中古詩詞教學中的課例研究》,課題立項號為GS[2019]GHB1864的研究成果。

(作者單位:甘肅省甘南州合作一中)

猜你喜歡
古詩詞思考
藏在地圖里的古詩詞
我愛古詩詞
本期主題:蓮
《藏在地圖里的古詩詞》
猜詩詞
對于少兒英語教育的幾點思考
少兒圖書館小志愿者工作的意義和思考
淺論高中化學生活化教學的實踐與思考
“語用”環境下對古詩詞教學再思考
學古詩詞的那些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