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促進新疆與中亞區域金融合作研究

2020-06-29 09:58魏怡宣
大眾科學·中旬 2020年7期
關鍵詞:絲綢之路合作

魏怡宣

摘要:近年來,以絲綢之路為背景,以國家開發行為先導,以境外人民幣貸款與直接投資為嘗試,以位于中亞腹地的新疆為支點,我國與中亞五國開始逐步探索符合雙方利益的金融合作模式。但是,新疆基礎設施落后,產業規模較小等不利因素,為金融合作提出了挑戰及產生了障礙。從中短期來看,可依托實體經濟向外拓展,加大對中亞國家的資本輸出,以金融項目帶動中國與中亞金融資本互 動等路徑推進金融合作,可通過新疆獨特的平臺作用加深金融合作。

關鍵詞:絲綢之路;中亞區域金融;合作

一、新疆與中亞國家金融合作的優劣勢分析

(一)新疆與中亞國家金融合作的優勢

我國新疆和中亞各經濟體即便在環境、經濟進步、文化理念、宗教信仰等部分出現特定的差距。但是最近一段時間,上述地區各國政府都將實施對外開放、吸收外資、擴展國際市場當做自身發展經濟的關鍵規劃。假如將我國為內圈以及核心圈,第二圈就是哈薩克斯坦,塔吉克斯坦等國家,第三圈是歐亞的其余國家。處于“龍頭”地位的核心區是中國經濟圈。該經濟中心無論現在還是將來對周邊來說都有著極大的吸引力、輻射力。

每個地區的對比優勢、產業的挑選以及科技發展的模式都會和上述區域的資源情況有緊密的關系。根據表1的內容,我國新疆和中亞國家之間資源有顯著的差距,有非常好的互補作用,為經濟金融的合作準備良好的根基。中亞經濟區需要全面合理使用地區內部資源互補的優勢,找到深入協作的機會,促進地區經濟的后續發展。

(二)新疆與中亞國家金融合作的劣勢

1.基礎設施落后,產業規模較小

近年來以新疆為重點的西部大開發戰略全面推進,自治區以向西開放為重點的對外開放戰略,為進一步提升新疆與中亞國家貿易水平提供了難得的發展機遇。新疆擁有天然的發展對外貿易的優勢,而新疆的對外貿易在國家政策的指引下,堅持“面向中亞擴大對外開放、貿易先行、產業聯動”戰略,利用地緣和與中亞國家之間的互補的優勢,對外貿易呈現快速增長趨勢。

但隨著新疆各口岸的貨物吞吐量的不斷增加,口岸管理方面暴露出的問題也越來越多,大量的貨物積壓在口岸,通關緩慢,給企業帶來了一定的損失和不良的影響。新疆鐵路運力緊張,大部分口岸只能用公路運輸貨物,增加了運輸成本。近幾年來,新疆的對外貿易產業基地建設雖然有了明顯發展,但是所取得的成效并不是太明顯,產業的規模效益沒有體現出來。真正從事“產、供、銷”等一條龍作業的外貿企業較少,遠遠達不到一個與出口額相應的規模。這種模式直接造成了外貿企業注重短期效應,對企業的產業基地建設投入不夠。

2.出口產品結構不合理,缺乏競爭力

新疆在與中亞國家貿易的出口產品中,輕紡產品、原材料產品等傳統產品和初級產品比重較大,而技術含量高、附加值高的工業制成品出口比重仍很小,在貿易往來中處于不利的境況。

新疆出口產品在中亞國家的市場占有率競爭十分激烈,由于密集生產和廉價的勞動力,使我們的產品只有在價格上有優勢,而在研發能力、技術含量、產品規模、物流水平、售后服務等方面都處于劣勢,與歐美國家有一定的差距。造成了新疆的企業信譽度差,缺乏品牌化戰略,技術含量較高的中國產品在中亞的市場份額較小,對新疆的出口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二、促進新疆與中亞五國金融合作政策建議

(一)加強口岸建設

為經濟貿易合作營造合適的基礎,現在本地區多種口岸28個,其中一類口岸17個,但是并未所有的口岸都可以全面激發自身現實作用,相關機構需要使用措施激活四周經濟,讓口岸優勢全面激發出來。伴隨身為我國能源大通道以及東聯西出地區優點逐漸展現出來,地區口岸現實作用被凸顯出來[8]??诎妒沁吘迟Q易的重點,自身優勢得到全面激發,邊境貿易才可以得到后續的發展。關注霍爾果斯世界邊境合作中心的發展活動,上述中心的創建以及運作為我國公司擴展中亞市場準備具備實力的協作平臺,促進我國商品輻射到中亞、俄羅斯甚至歐洲國家以及區域。此外,要開展新增口岸的開放活動,且強化對目前口岸的監管以及運作。

(二)優化商品進出口結構

新疆是資源型省區,創建以本地資源為根基,促進石化、冶金、能源、有色金屬等耗費資源過多的當代化重化工業,是地區經濟進步的基礎。向中亞開放“農輕型產業”的科技。因此只有多層次開放,才可以激發新疆地區的資源優點和中亞重工業科技完美結合的全新循環關系,此外伴隨上述循環量的持續擴展,逐漸完成新疆產業結構的變革。本地區要想完成和中亞五國經濟貿易協作的持續發展,就需要放棄之前只關注進出口效益的方式。目前的國際市場是高科技含量、高效益的高質量、名牌商品占據市場的社會,新疆無法制作出各個種類的高質量產品,但是其具備大量的原材料以及發展高新科技的后發優點,因此需要站在地區經濟發展的角度上,關注全球,從長遠利益著手,依照自身資源,資金以及人力條件有針對性的發展自身的優勢產業,培育出自身的知名產品;提升工業、農業、畜牧業等老牌產業以及石油化工、信息科技、生物制劑等高新科技產業商品的后加工實力,從品質、科技、包裝、廣告等中很多方面提高商品的經濟效益,讓地區產品不再是憑借價格低廉得到市場,而憑借大量的商品內容、具備和外國同種產品同質競爭力而得到勝利。所以,我們出口產品需要向高效益、高科技含量以及強化加工水平的趨勢發展;進口產品應多選擇初級原材料產品和人有我無的高新技術設備和技術。

(三)改善貿易的軟硬環境

政府機構需要關注分析中亞各國經濟運作現實狀況以及發展走勢、相關經貿部分的政策條文、高新科技的現實情況以及供求、商品的市場需要等部分的數據,有償或無償準備給外貿公司以及外商。持續強化對中亞市場的查看分析,了解對方的實力,馬上使用處理方案,堅定長久運作中亞市場的理念,減少短時間行為以及游擊習慣。健全口岸管理系統,減少換裝流程,提高高科技檢測設施數量.提升檢測工作的效率以及通關效率,將口岸法發展成便利、文明、世界知名的口岸,滿足持續擴充的對外貿易需要。需要改變交通運輸環境,鐵路發展需要自主使用高效方式,確保歐亞第二大陸橋全線發展,向“無換裝”運作的局面發展;公路建設要提高國際公路的技術等級,重點改造邊境地區的二級路面;航空建設要加快。充分發揮烏魯木齊的地緣、人文、產業優勢。秉持多層次開放,產業合作,以開放促進經濟發展,內外融合,將烏魯木齊發展成國內外商品的轉口中心、向西出口的商品制造平臺、關鍵的購物以及旅游地點,最后變成亞歐腹地的世界商貿平臺。

結論

經濟與金融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金融作為經濟的核心,金融合作也是在經濟合作的基礎上開展的,通過金融合作又反過來促進經濟合作。新疆與中亞五國的區域經濟合作正日趨緊密,為區域金融合作奠定了一定基礎。從金融危機、當今區域經濟一體化趨勢的不斷加強的合作原因和地理位置、資源稟賦、外貿關系及上海合作組織這四方面的合作基礎進行分析得出結論是:加強新疆與中亞五國的區域金融合作是有原因和基礎的。從現狀描述我們知道新疆與中亞五國的區域金融合作還處在初級階段,還有許多因素制約著其合作進程。

參考文獻

[1] 肖珊; 絲綢之路框架下中國與中亞五國金融合作研究——以新疆為切入點[J],吉林金融研究,2015(8)

[2] 阿不都外力.艾百;以新疆為平臺推進中國與中亞國家的金融合作研究[J], 新疆社會科學,2015(3)

猜你喜歡
絲綢之路合作
淺析“一帶一路”戰略對我國經濟發展的影響
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背景下新疆與哈薩克斯坦高等教育合作的發展
“絲綢之路經濟帶”視野下國際物流港建設的思考
情灑西域,奠基樂史
例談自主識字的有效方式
高職圖書館與系部合作共建文獻資源新模式
初中體育多樣化教學改革的實踐探索
大學英語創造性學習共同體模式建構案例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