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

2020-08-04 11:11王國芬
家長·下 2020年6期
關鍵詞:獨立思考能力培養小學數學

王國芬

摘要:小學數學教育作為現今九年義務教育中的主要科目之一,其在學生的學習生涯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九年義務教育將語文、英語、數學三門科目作為主科,主要目的是希望學生可以通過基礎的學習進行知識的積累。數學是一門需要較強邏輯思維能力的科目,在進行學習時,學生要學會主動思考。所以為了培養學生的自我學習能力,現今教育部門提出將獨立思考能力作為數學教學重點。

關鍵詞:小學數學;獨立思考;能力培養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和進步,教育事業越來越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現今的小學數學教學方式變得更加的多樣性,突破了以往傳統教學呆板的特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建立活躍的課堂氛圍,將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體,幫助學生建立適合自己的學習體系,從而推進小學數學教學的發展。以往的教學中,教師不注重學生思考能力的培養,學生通常在上課中不主動進行思考,只是對知識有了初步的了解,因此要加強學生主動思考能力的培養,以下就是本文關于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獨立思考能力培養的分析與總結。

一、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現狀

小學生正處于一個活潑好動的年齡,其對周圍事物都充滿好奇,學習也是一樣的,小學生的學習方式需要教師的正確引導,如果單靠學生自身的力量,對于小學生來說還是有一定的難度,所以現今的重點在于培養學生的主動思考能力。數學的教學難點在于數學與其他科目不同,數學的學習需要背誦,而數學的學習需要舉一反三,就是記住一個理論或公式,根據條件推理出更多形式的公式,并進行計算,學生在學習時僅僅依靠死記硬背是不可能學好數學的?,F今小學數學教育雖然開始重視學生主動思考能力的培養,但是沒有對其展開靈活的應用,沒有將眾多的教育形式引進小學數學教育當中,所以目前小學數學的教育重點是靈活運用教學方式,推進主動思維能力工作的培養。

二、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獨立思考能力培養的應用策略

(一)將學生作為數學課堂的主體

學生是班級的主體,教師是班級的領導者,傳統教育認為學生的學習只需要跟隨教師的要求,一步一步地學習基礎知識,教師在這過程中要帶領學生掌握學習方式,教會學生課本中的內容即可,雖然這種教學方式經過長期的實踐已經趨于成熟,但是這種教學方式也有其相應的漏洞,就是不注重學生思維創造力的培養,小學生的思維正處于人生最為活躍的時期,其還沒有步入社會,人生中還沒有那么多的條條框框,所以學生在面對一件事情時,其思考方式是與成年人不同的,教師在教學時要抓住這一教學重點,尤其是小學數學教師,小學數學的教學內容主要是基本的理論知識,但是也有一定的邏輯思維,小學生剛剛接觸數學,在學習時難免會遇到一定的困難,教師在進行上課時,將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體,轉變原有的教學方式,讓學生主動進行思考,從而及時發現學生的問題,幫助學生解決學習中的難點。

(二)運用趣味教學培養學生思維

趣味教學引進小學數學教學可以大大提高課堂效率,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小學數學的學習內容相對枯燥,如果單獨開展教學內容的推進,學生會對其產生厭煩感,不利于主動思考能力的培養。所以為了迎合現今教育部門的要求,也為了更好地增進課堂效率,活躍課堂氛圍,引發學生開動腦筋,進行問題的思考,教師在正式上課時,要對課堂內容進行適當的篩選,將較為有趣的課堂內容作為教學重點,使學生對數學產生興趣,學生在面對難題時,因為對其好奇,進而開始對其進行探索和研究。小學數學并不是很難,只要學生主動思考,認真總結,就會將數學學好,教師在這過程中要給予學生適當的鼓勵,幫助學生建立學習信心,從而使學生感到主動思考是一件正確且有趣的事情。

(三)小組合作教學引發學生思考

小組合作學習是現今教師在教學中最常使用的授課方式,小組合作學習的好處是學生在相互合作交流中,學會動用自身的知識,對理論展開分析,將表面的知識進行深入的研究,使原本在教科書上的知識,真正地融入腦海里,為自己所用,小組合作學習突破了傳統教學的弊端,讓學生在掌握數學知識理論的同時,學會將理論知識應用于現實生活中,在面對相同情境時,可以靈活運用與其相關的知識點。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不是一蹴而就養成的,需要靠平時日常的積累和良好習慣的養成,教師在開展小組合作教學時,要注意正確引導學生懂得獨立思考在學習中的重要性,獨立思考可以拓展學生的知識儲備,增進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幫助學生建立更加堅實的數學基礎。

(四)讓學生轉變對數學學習的態度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小學生年齡小,對學習的目標感認識不清晰,這樣一來更需要充分調動學生興趣,才會讓其主動有效地參與到數學學習中,而教師才能更高效地制定教學計劃。其中,創設具體情境是一個很好打開學生好奇心的教學方法,能起到提升學生的學習興奮點,使學生在不自覺中增強自己的學習能力,從而大幅度提升小學數學課堂的質量。

(五)增強課堂互動

教師首先要針對每個學生的特點,引導其選擇合適自己的自學方法。同時要讓學生養成思辨的習慣,這一做法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水平。只有學生學會質疑,敢于提問,才能夠針對性地進行思考,進而掌握自主學習的方法,如此,就明確地把學生推到了課堂主體的位置。其次是教師要針對學生的問題進行深入解析,同時,教師不應該簡單粗暴地用對或錯評定學生的發言。另外教師要積極地評價學生的學習效果,學生特別在意教師的評價,如果教師激勵學生,給予正面的支持,會讓學生對自己的自主學習能力信心滿滿,并激發其創造、探索思維的同步發展。

(六)通過目標細化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教師想要學生長久保持積極的學習狀態,就要輔助學生設定一個既適合自身情況又具體的學習目標。這里提到的學習目標必須是學生在較短時間內通過自己努力能夠達到的,形而有效的目標。同時要讓學生明確意識到具體的要求、需要達到的高度。要知道,巧妙地引導學生設立學習目標,不僅僅能夠強化教學順利地開展,還可以促進學生定向閱讀能力的提高。

三、結語

總而言之,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獨立思考能力培養提高了教學質量,提高了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能力,真正地做到學以致用,幫助學生建立學習信心,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建立系統的數學邏輯思維,推進小學數學的發展和進步。

參考文獻:

[1]齊愛蘭.探究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策略[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9(5).

(責編 翁春梅)

猜你喜歡
獨立思考能力培養小學數學
漫談初中數學教學中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
獨立思考 完全是件好事嗎?
談獨立思考
農村學校數學生活化教學探析
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體驗式學習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數學歸納法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信息技術教學中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養探析
培養數學意識發展思維能力的研究
基于CDIO的大學生職業素養培養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