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課程下小學科學教學方法淺談

2020-08-04 11:11毛蔚英
家長·下 2020年6期
關鍵詞:小學科學新課程教學方法

毛蔚英

摘要:小學科學課程的特殊性,能讓學生在探究學習的過程中獲取知識,發現科學探究的魅力,提高學生對科學探究的興趣,發掘學生潛能,開闊學生的眼界,讓學生走進不一樣的世界,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

關鍵詞:新課程;小學科學;課堂教學;教學方法

我走進小學科學課已經一年了,對科學課程的課程標準進行了學習,小學科學課對學生的科學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具有重要的價值??茖W課程為學生提供適合的、公平的學習和發展機會。

小學科學是一門有趣又可以建立學生科學思維的課程,對于剛剛接觸這門課程的小學生來說,存在一定的新鮮感,尤其對于這門涉及生活常識的課程,與生活有息息相關的聯系,對于初中知識有一定的鋪墊,還可以培養學生的質疑精神,有助于他們深入學習學科知識,對他們日后的成長都有十分重要的影響。這就要求教師通過改進教學方式,在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方面多進行教學方法的探究。而教師對科學課的教學認識不足,受到中、高考的影響,學生對科學課學習的積極性也不高,這就使科學這門能發掘學生潛力、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能力的學科,無法完成它的使命,這就使小學科學課的教學效率不高。

隨著新課程的推進,科學這樣一門能促進學生發展、開啟學生創新思維、提高學生創新能力、提高學生動手能力的科學,越來越受到教師的重視、學生的歡迎。所以,新課程下的素質教育背景,如何提高小學科學課的教學效率,成了每一個科學教師研究的問題。在此,我就結合自己教學對小學科學課的認識,總結適合新課程小學科學的教學方法,談談幾點做法。

一、在科學實驗中體驗陜樂,培養學生科學探究興趣

小學生由于對這個物質世界的認識剛剛起步,他們的好奇心特別強,作為科學教師要充分認識到這一點,并要利用這一點,把它運用到科學課的教學中,運用科學實驗的探究方法,讓學生體驗過程,感知知識,激發學生探究興趣,培養學生認知世界的方法,提高學生學習的能力。

例如,我在講《鐵釘生銹了》一課時,運用了讓學生充分參與其中的教學方式。先進行提前準備,自己從生活中找出并比較沒有生銹的鐵制品和生銹的鐵制品,上網查閱鐵制品生銹的原理。在課堂上讓學生進行討論,達成共識,“鐵制品生銹發生的是化學變化,鐵銹與鐵制品是不同的物質?!崩^而教師又繼續追問:“鐵制品在什么條件下容易生銹?”這時候學生的探究欲高漲,我就出示一份自己編制好的實驗單(鐵釘裸露在空氣中和水中、干燥的鐵釘在密閉的試管中、鐵釘淹沒在食用油中),讓學生利用一周的時間,進行實驗探究。一周后,學生完成了實驗并得出了結論,鐵釘生銹與空氣和水有關。培養了學生發現問題、進行實驗的科學探究方法。這些符合小學生的好奇心,能調動學生積極性的同時,也能激發學生探究,對于學生學習科學或者培養學生的探究學習精神、意識和能力來說,都非常重要。在這樣的學習過程中,不但給學生帶來了實驗快樂,增強了體驗感,而且強化了學生對科學課的喜愛,使他們對科學課產生了情感上的依賴。這對小學科學教學來說,無益是有力、有益的推動。

二、把課堂還給學生,體現學生的主體性

小學科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挖掘學生更多可能的學科,對于學生的思維、探究、興趣等的培養非常關鍵,所以,小學科學課堂應該是活躍的,輕松的,充滿積極學習氛圍的,能充分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的,提升學生學習能力的。因此,作為小學科學教師,一定要擺脫過去照本宣科似的教學,走出傳統、單一的被動式教學模式,迎合新時代小學生的學習需要,選用學生喜歡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科學探究能力,讓學生能在課堂上積極與教師、同學進行互動,也能質疑教師的教學內容,更能主動地根據自己的學習情況提出問題,促進教學課堂的有效性。首先,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需要設計教學內容,把自己的教學習慣放在一邊;其次,教師要考慮到不同學生的接受能力,盡量能做到因材施教,滿足不同學生的需求;第三,用提問或者設疑、科學小故事的方法,吸引學生注意,讓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過程,積極獲取新知,達到教與學所預期的課堂教學目的。

三、運用多媒體活躍課堂氣氛

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不但讓小學科學課的教學方法不再那么死板、單一,而且也使課堂氣氛變得更加的活躍、融洽,使教學效率更高。作為小學科學教師,我們要根據小學生探究學習的欲望,在教學中采用信息化技術,使教學更加多姿多彩,也能豐富教學的有內容、有新穎,保證教學的有效性。

比如,在“蠶卵里孵出的新生命”的教學時,教師為了讓學生觀察到蠶卵里孵出新生命的整個過程,我們就可以運用多媒體快速的視頻呈現方式,讓學生觀察到生命被孵出的整個過程,教師在播放視頻一蠶卵孵出的過程中,讓學生通過視頻呈現的鏡頭(在呈現時再注明每一個環節需要的時間),明白實際生活中新生命孵出需要的時間等。這樣既能活躍氣氛,也能讓教學更直觀,讓學生產生濃厚的興趣。事實證明,在小學科學課堂上,運用多媒體,不僅能豐富教學方式,還能豐富教學資料、內容,使教學不拘泥于教材內容,豐富學生知識面,開闊學生眼界,對于學生對科學課的學習是有利的。

四、結語

總之,新課標要求,小學科學課程教學應該重視通過科學知識的教學,促進小學生身心健康的全面發展。小學生是民族的未來,通過科學課程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和想象力是一項非常重要的任務。因此,小學科學教學應該選用恰當的教學方法,對于學生興趣的培養、創新能力提升、眼界的開闊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師在教學時不但要了解學生的學習需要,更要結合小學科學課的特點,活化教學,激活課堂,讓學生暢游在科學知識里,快樂學習,不斷提升。

參考文獻:

[1]邢春光.淺談小學科學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赤子(上中旬),2016(16).

[2]史愛芹.小學科學課堂教學中探究性學習存在問題及對策——以小學三年級科學《蝸?!芬徽n為例[J]亞太教育,2015(5).

(責編 唐琳娜)

猜你喜歡
小學科學新課程教學方法
淺議高中化學新課程必修模塊的主要教學策略
基于gitee的皮膚科教學方法研究
《計算方法》關于插值法的教學方法研討
《計算方法》關于插值法的教學方法研討
小學語文字理教學方法探析
2019年全國高考新課程Ⅰ卷生物試題分析與啟示
第二屆“我即語文”教學獎頒獎典禮暨新課程研討會在福州一中舉行
加強小學科學實驗教學提升學生動手實踐能力
談談多媒體在小學科學教學中的應用
簡談多媒體在小學科學教學中的運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