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提高初中歷史課堂的教學質量

2020-08-13 07:14謝焱森
好日子(中旬) 2020年4期
關鍵詞:手段歷史教學師生關系

謝焱森

【摘 要】隨著素質教育和新課改的不斷推進,在新課改中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成了教師不斷探討的話題。在初中歷史教學中,許多學生對歷史學習沒有正確的認識。作為一名初中歷史教師,在歷史教學中要和學生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采取多種教學手段進行教學,并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關鍵詞】歷史教學;師生關系;手段;創新能力

隨著素質教育的提出,新課改也在廣泛的開展,在大力提倡素質教育、新課改深入實施的今天,在課堂教學上,教師要轉變傳統的教學理念,在教學中注重對學生素質的培養,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提高全體學生的綜合素質。

傳統教學中,教師“填鴨式”的教學方式不利于學生的發展,更是阻礙了學生能力的發展。新課標中強調:學生是課堂教學的主體,課堂教學中要發揮出學生的自主性和參與性,教師在教學中起好引領者的作用。因此,教師要做好角色的轉變,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成為課堂教學的主人。只有這樣的課堂教學才會是高質量的課堂教學,只有充分發揮學生主體地位的課堂教學,才能夠培養學生的能力,推動素質教育的全面實施。

歷史是初中學習中的一門基礎學科,學好歷史,不僅可以讓我們了解過去,而且可以從中吸取經驗和教訓,更好地進行現代的建設。在長期的教學當中,許多教師和學生沒有認識到歷史學習的意義,忽視了歷史學習的實際用處。作為一名初中歷史教師,首先自己要對歷史學習有正確的認識,并讓學生意識到學習歷史的重要性,幫學生樹立學好歷史的信心。

筆者在初中從事歷史教學工作多年,在歷史教學中發現了一些問題,并積極進行改進,使得歷史課堂的教學質量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F筆者結合具體的歷史教學實踐,談談如何才能夠提高初中歷史課堂的教學質量。

一、教師要用愛去感染學生,和學生交朋友

傳統的教學中,教師處于課堂教學的主體地位,往往是師道尊嚴占據了人們的主要思想。在教師的“一言堂”的教學體制之下,學生對教師有一種畏懼的心理,在這樣的心態下進行學習,學習的效率必然會受到影響。新課標下的師生關系應該是平等的,教師要改變自己原有的思想,和學生建立民主的師生關系。在日常的教學中,教師要真心去關心和愛護每一位學生,尊重每一位學生的個性。每位學生都有自己的優點,都希望得到教師的關愛,受到教師的表揚和鼓勵。教師要平等的對待每一位學生,尤其是對學困生,教師要給予更多的關注。通過民主師生關系的建立,學生對教師更加尊敬和愛戴,更樂意和教師說心理話,在學習過程當中,心情也會放松,思維更加活躍,在學習中發揮出自己的最佳狀態,取得最佳的學習效果。在進行歷史教學時,教師要和學生處于平等的地位上進行課堂教學,和學生一起進行討論,這樣的課堂氣氛必定是熱烈的,課堂效果必然是高效的。例如:在學習《明清經濟發展與“閉關鎖國”》這一部分,對于清政府時期實行的“閉關鎖國”政策,學生有不同的看法,有的學生認為:實行“閉關鎖國”政策可以有效的阻止外國列強的入侵,做好自衛。有的學生認為:實行“閉關鎖國”政策使中國和其它國家隔絕,造成了中國的落后和挨打局面。在這是,教師就要和學生一起參與到討論當中,通過討論,讓學生了解歷史,學會歷史。在這樣的教學形式之下,學生感到了教師的親近,對教師會更加敬愛,對教師所講授的歷史課也更感興趣。

二、教師要通過多種手段激發學生的歷史學習興趣

興趣是人們前進的動力,智力的發展也對興趣有著依賴作用。要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激發學生的歷史學習興趣是十分必要的。如果學生對歷史學習產生興趣,他們就會主動去進行歷史探索,形成歷史學習的內在動力。如果學生對歷史學習不感興趣,在歷史學習過程中就失去了內驅力,在被迫狀態下進行的課堂教學,效率必然不會提高。

要激發學生的歷史學習興趣,需要教師多下功夫,教師要把多種教學手段相融合,調動學生的課堂參與性。歷史知識點多且雜,學生在記憶上比較困難,因此,教師要用靈活的教學形式幫助學生記憶相關的知識點。教師可以采取圖表的方式進行講解,方便學生對知識的記憶,理清知識的脈絡。在歷史的講解中,教師可以插入歷史小典故,把要記憶的知識編成歌謠等形式,讓學生在趣味學習中記憶知識。教師要善于把知識化繁為簡,變難為宜,在教師的引導下,讓學生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

教師在歷史教學中還可以借助多媒體教學手段。多媒體是一種新興的教學手段,多媒體的出現,為課堂教學帶來了便利,也使得課堂教學的氣氛更加活躍。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可以使教學內容更直觀,更豐富。學生在多媒體教學中的學習熱情更加高漲,注意力更加集中。在歷史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向學生展示和教學內容有關的影音資料,讓學生感受歷史,增強責任感。例如:在學習《鴉片戰爭》這一部分時,教師可以讓學生觀看相關的影片,讓學生認識當時中國的情形,樹立為祖國建設貢獻力量的信念。

三、在歷史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素質教育強調學生的創新能力,新課標也要求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F代社會的發展離不開創新。因此,在學校教育中,在讓學生學到知識的同時,還要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讓學生能夠運用所學知識進行知識的重組,形成新的知識。要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首先需要學生對所學知識產生興趣,在興趣的驅使之下進行探索和再創造。在教學過程當中,教師要結合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情況創設一定的問題讓學生進行探索,從而激發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的創新性。在歷史教學中,通過具體問題的設置,把學生帶入到歷史當中,讓學生發表自己的看法,調動學生的參與性,讓學生的創新能力得到發展。

通過課堂教學效率的方法多種多樣,只要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不斷進行探索并結合實際教學加以改進,一定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猜你喜歡
手段歷史教學師生關系
良好的師生關系應該是雙向奔赴
戰爭允許一切手段
余清臣:建構現代師生關系的公共性
高中歷史教學中實施小組合作學習的策略
論歷史教學中生活化教學理念的應用
歷史教學中學生證據意識的培養策略研究
交互式電子白板在歷史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新時期需要怎樣的師生關系
最不受歡迎的手勢語
如何關愛學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