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核心素養視域下的卓越教師培養路徑研究

2020-09-10 12:24沈曉玨周頻
世界家苑·學術 2020年7期
關鍵詞:卓越教師培養路徑核心素養

沈曉玨 周頻

摘要:核心素養是后信息社會對人的世界認知、自我實現和社會生活的新挑戰而誕生的概念。核心素養觀是我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重要內容之一。通過國際比較,世界共同追求的核心素養即批判性思維、溝通能力、協同與創造性,即“4C”理論,對于教師成長的至關重要,通過理論學習、成長共同體、反思內省等方式,有針對性的培養提升教師的核心素養,將從有效促進教師成長,從新手到熟練,從熟練到優秀,從優秀到卓越。

關鍵詞:核心素養;卓越教師;培養路徑

在教育部印發《關于實施卓越教師培養計劃的意見》中,要求培養一大批師德高尚、專業基礎扎實、教育教學能力和自我發展能力突出的高素質專業化中小學教師。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文件精神,全面提高中小學教師質量,建設一支高素質專業化的教師隊伍。2019年《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白皮書,重點是建設高素質專業化創新型教師隊伍。因此,本課題能為建設高素質、專業化的教師隊伍提供政策建議和實踐借鑒。

1 核心素養的內涵

核心素養(Key Competencies),Key在英語中有關鍵的、必不可少的等含義;Competencies則為能力、素養。

綜觀國內外研究,從時代趨勢、底層思考和綜合分析后,本文的教師核心素養采用“4C”理論:批判性思維、溝通能力、協同與創造性。批判性思維是在厘清概念、界定命題、邏輯推理等充足的基礎上,堅持獨立思考,不盲從、尋找論據、重新界定前置條件、辨析比較、評估權衡等,承認原來的結論非常好;是突出了教師的主體性,對問題本身進行過獨立思考的結果。

溝通能力是教師的核心競爭力,表現在與學生的溝通、與團隊的溝通和與家長的溝通。其表現是與溝通對象進行事實傳遞和情感交流,背后子能力包括:語言表達、傾聽、情緒識別與調控等方面。人際互動需要教師能適時對當下場景作出判斷,采取相應地應對舉措實現信息傳達與人際鏈接。

協同能力是協調各方資源,相互配合,共同完成某項工作的能力。創造性的教與學是課堂教學的核心,課堂教學區別于工業化生產,目的不是產生獨特的新觀念或者發明創造性的新產品,而是改變既有陳舊的教與學模式,創造出更有效的學生發展,達到教育目標的目的。

2 卓越教師的核心素養構成

卓越教師核心素養的基本內核主要表現在以下四個維度。

(1)發現:重新定義教育的邏輯起點與現實基礎。創新型教師要尊重兒童成長規律,主動發現課堂教學中的新穎現象、新生問題以及教學過程中的生成性問題,從知識灌輸型,轉化為主動生成的卓越教師。首先是發現兒童。教師要發現兒童的天性稟賦、個性特征、能力長短與獨特的成長需要。其次是發現學科。教師除了教學書本知識,還要發現所教學科的當前熱點、前沿思潮與發展趨勢,緊扣時代脈搏。三是發現學習。教師要在教學中,優化學習活動、深化學習過程策略研究、探究評價學生的科學方法。最后是發現創生。教師要發現追蹤學生碰到的實際問題,發現學生的無限潛能、激活與引導學生創造的方法。

(2)生長:根據課堂現場的發現,適時運用已有知識等相關資源,動態地對教學內容、課程資源、教學流程、教學方式等,將對教育趨勢的判斷應用于當前的教育實踐和教育變革中。根據真實的教育情境,結合遇到的真實問題,應用教育機智,創新教育方法;結合課程的重點、難點,調整教學節奏,展示教育內容;結合教育現場的進度,修正完善教學目標和評價體系,從而激發學生新的學習動機,達到更好的教育成果。

(3)全局:從坐井觀天到眼觀六路耳聽八方。在發現、生長的基礎上,課堂要從點的思考,轉向線、面的視角,不局限于知識點的認識與經驗,運用更開闊的視角去探尋破解的新途徑。卓越教師的全局特質表現在三個方面。首先是對學生發展的思考,能將當前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結合共性的發展規律、個性天賦、興趣特長、人格成長,不孤立地看待學生的單一行為,而是全局性理解。

其次是要有縱橫時代發展的大局觀,把握時代脈搏。能將教育目標、課堂教學放置在整個大時代的發展背景下,更加多元地評價學生,在日常教學中引入新興的觀點,處理好當下與未來的關系。

(4)蛻變:將改革教學的理念和行為,結合自身對學生、課堂、知識理解,不斷實踐,并且根據結果不斷修正完善。能運用哲學辯證的思維方式,看到事物背后的規律,用跨界的眼光去尋找破局的方法。

3 核心素養的培養路徑研究

3.1 強化理論學習,化知識為素養

注重師德培養,在課程設置上專業課程與人文課程并重。根據教師成長計劃的總體要求,在配套考評上,形成科學有效的育人模式;實踐環節中,將考核貫穿于師范學生培訓的全過程,構建以能力為導向以人文素養為核心的教師專業精神課程體系。

3.2 構建學習共同體,促進專業成長

學習共同體是校本培訓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專業指導、同伴互助和反思提升的重要平臺。構建良好的學習社區,其核心理念是在一個學習共同體中,學習者都是既有專業技能,又是創新求知欲很強的教師,自主自愿結合成的一個意義共同體。就學習內容而言,可以是教育經典著作,也可以來源于教師日常的工作實踐?;旌蠈W習成為發達國家教師學習共同體慣常采用的學習手段,特別是后信息時代,溝通途徑便捷,更容易實現碎片化學習和跨界學習,有助于給每一個參與者都有表述展示的機會,都能達到自身預期成長目標,實現共同成長。

3.3 強化實踐反思,化經驗為素養

實踐經驗具有零碎性。促進教師核心素養的提升,教師必須變系統化總結和反思零碎的經驗,形成系統的思想觀點。一線教師長期在中小學的教育教學實踐中摸爬滾打。這種基于實踐的能力提升路徑, 雖然具有很強的生命力, 但很多實踐結果沒有預期樂觀。因為教師職業的特殊性,要實現理論與實踐的有機融合,除了實踐以外,還要注重提升核心素養。教師工作不是機械的體力勞動,需要教師個人的創新創造,需要有規范化、常態化的軌道指引。如果不反思,教育工作將成為日復一日的體力勞動。反思活動, 是教師成長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經驗是教師個體樸素的個人體驗,要通過反思后,提煉、提升后,上升到理論的高度,有了哲學思辨,打通了理論基礎和核心命題,將重新指導下一步的教育工作,實現提升核心素養的目的。

參考文獻:

[1] 張華.論核心素養的內涵[J].全球教育展望,2016(04).

[2] 李藝.鐘柏昌.談核心素養[J].教育研究,2015(09).

[3] 林崇德.學生發展核心素養:面向未來應該培養怎樣的人?[J].中國教育學刊,2016(06).

(作者單位:湖州市師范學院)

猜你喜歡
卓越教師培養路徑核心素養
園校一體,知行合 一
面向卓越教師的師范生實訓課程評價研究
卓越教師培養背景下物理學專業師范生教學技能訓練研究與實踐
高中生物理學習興趣的培養路徑探究
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下保定市高校培養服務外包人才的路徑研究
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培養方式如何與時俱進
作為“核心素養”的傾聽
“1+1”微群閱讀
向著“人”的方向邁進
核心素養:語文深度課改的靶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