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術期刊科普工作的內在要求與內生條件

2020-09-10 21:53陳寧欣
新聞研究導刊 2020年4期
關鍵詞:科學普及學術期刊媒介融合

摘 要:“科技創新、科學普及是實現創新發展的兩翼,要把科學普及放在與科技創新同等重要的位置?!盵1]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科學普及重要性的強調恰恰表明此前我國科研工作長期忽視科學普及,在科學科研領域沒有真正做到“以人民為中心”開展工作。學術期刊作為以承載科研成果,促進科學交流、發展為己任,與科研工作相伴相生、相得益彰的媒介載體同樣要自覺擔負起科學普及的責任。本文以科普類視頻產品為分析對象,直觀展示學術期刊單篇論文的引用對科普類視頻傳播效果的影響,同時闡明學術期刊媒介融合的直接目的是推進我國科學技術水平的發展,但最終目的是通過先進的科學技術帶動整個國民科學素養的全面提升。所以,學術期刊不僅要在科學創新方面有突破,還要強化科學普及工作的有效開展。最后致力于探索在媒介融合背景下學術期刊利用新媒體創新科學普及工作,使其傳播效果最大化的具體措施。

關鍵詞:媒介融合;學術期刊;科學普及

中圖分類號:G237.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8883(2020)04-0179-01

一、短視頻成為科學普及的有力推手

2020年年初爆發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以下簡稱新冠肺炎)給人們帶來了影響,不能出門的人們以互聯網為根據地在社交媒體上圍繞任何有關新冠肺炎的疫情信息展開激烈討論。在疫情暴發大約一個月后,“回形針”(paper clip)——主要制作傳播科普類短視頻產品的自媒體,于2月2日通過微博、微信等社交媒體賬戶發布名為“關于新冠肺炎的一切”的短視頻,由于視頻高度契合新聞價值的5個特性——時效性、真實性、接近性、重要性、趣味性,所以相比“回形針”其他短視頻作品而言,“關于新冠肺炎的一切”贏得了極高的關注度。

視頻分為4個部分向受眾科普、解答關于新型冠狀病毒的問題,整個視頻中作者一共引用6篇論文,分別引用1月24日和1月30日發表于柳葉刀的3篇論文,向受眾系統嚴謹地闡述早期感染新冠肺炎患者的情況以及病毒是如何傳播的,引用另外3篇論文分別闡述了口罩和洗手在打贏這場防疫戰中的重要作用和應用方法,視頻中附有引用論文及論文中數據統計圖表的圖片。在碎片化傳播時代,大眾形成了對外界信息“快餐式”消費的習慣,視頻通過簡潔、生動的解讀加上引用論文的科學嚴謹完美契合大眾的需求。

二、學術期刊科普工作的制約因素

科普類短視頻的成功為融合發展過程中的學術期刊擴寬了視野和業務范圍。首先,學術期刊作為能夠在第一時間篩選并收錄優秀科研成果的原始平臺,與生俱來的專業性和權威性使其在普及科學知識方面占據內容優勢;其次,期刊編輯人員憑借長期對專業內容的深度見解以及能與作者、審稿編委直接互動的優勢,能深入淺出地為大眾提供更加優質的可視化科普類作品,有利于擴展單篇論文內容價值以及學術文獻背后的大眾科學知識的普及,真正實現“寓教于樂”。最后,在媒介融合背景下,學術期刊不僅與第三方數據庫平臺合作,對部分期刊進行數字化處理,并被上傳到數據庫平臺,形成海量聚合效應,用戶進入數據庫可以搜索、查閱以及下載自己所需的單篇或整本期刊;還可以結合自身優勢自建刊網融合平臺,形成集文獻檢索、學術社交、工具服務為一身的PC端、微信、微博、移動智能終端等多元化立體傳播模式。傳播渠道的融合加速了學術交流模式向社會化、網絡化、社交化轉變,使科學知識真正融入人們的生活中。[2]

盡管學術期刊在內容、渠道、平臺融合等方面取得了階段性成果,但在實際開展科普工作過程中仍然面臨著一系列的問題。首先是對晦澀難懂的學術論文進行二次加工,內容的重構必然會增加編輯部的工作量,而我國學術期刊的主管單位多為各大高校、科研院所等事業單位,在缺乏激勵機制的情況下,編輯人員創新的積極性不高、全媒體素質能力也有待提升;其次是由于數據庫平臺購買單位限制,大眾難以觸及,“真”科學的封閉必然造成“偽”科學的泛濫;最后是與大眾媒介對接失敗,目前科學知識的“下凡”僅僅停留在將原本紙質的學術成果數字化后投放于各新媒體平臺,“多種生成”能力弱,內容選題不能及時把握當下社交媒體的焦點話題。

三、學術期刊科普工作的內在要求與內生條件

(一)長期開展復合型出版人才培養工作

目前,很多高校學報編輯部意識到自主建立數字化平臺的重要性,但是又受缺乏技術型人才制約。目前,大多數期刊編輯部的工作內容仍然圍繞紙質期刊展開,以專業性內容策劃、審稿、印刷出版等為主,數字化處理全權交由第三方數據庫平臺,編輯部工作人員雖然具備較高的專業水平和學術理論,但鮮有具備互聯網思維和能夠駕馭新媒體業務的技術素養,不了解數字技術就必然不能建設和有效運營新媒體傳播平臺、不能生成大眾喜愛的數字化科學內容產品。針對以上問題有兩種途徑能改變編輯部的技術型人才匱乏問題:首先,高薪引進技術型專業人才參與編輯工作;其次,“老人新用”,建立人員激勵機制,組織編輯人員長期開展計算機操作、網頁制作、新媒體平臺運營、信息檢索鏈接等再教育課程學習,只有了解數字技術運行規律,才能“因地制宜”,生成適合新媒體平臺的內容產品。

(二)學術期刊作為“冷媒介”也需要適當的“熱加工”

加拿大傳播學者麥克盧漢在《理解媒介》一書中提出了冷、熱媒介的概念,他認為冷媒介是指低清晰度的媒介,受眾在使用此類媒介接收信息的時候需要自行補充剩余信息后才能“消化”,而熱媒介具有高清晰度,受眾無須自行處理信息就可以理解內容??梢钥闯?,麥克盧漢對于冷熱媒介的劃分首先是基于“清晰度”與“參與度”這兩個概念。[3]運用‘冷、熱媒介’概念的視角來看科學內容的有效傳播,我們不難看出對于以文字媒介為主的學術成果而言,清晰度低,需要受眾進行豐富的聯想和參與;而以生動的畫面、簡短的語言為特點的視頻媒介同樣具備高清晰度的素質,受眾不需要進行過多的思維運動。所以,面對這個“快餐式”消費信息的社會,首先,“高清晰度”“低參與度”的視頻媒介是把握受眾僅存的碎片時間最有效的措施;其次,對于長期被邊緣化的學術期刊而言,把視頻媒介產品作為打通與大眾之間的壁壘、塑造品牌影響力的有力措施,使其成為學術期刊在融合轉型浪潮中實現彎道超車的跳板,為我國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注入新鮮血液。

(三)凸顯學術期刊的新聞性,強化科學普及職能

隨著移動互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抖音、快手等移動應用的迅速走紅標志著人們徹底進入“快餐式”“碎片化”的大眾文化消費時代。學術期刊是用以承載世界尖端學術成果和傳承人類文明進步的載體,其內容本就晦澀難懂,加上長久以來主要以文字印刷的形式出現,無法適應當前用戶的文化消費習慣。在此背景下,國外學術期刊開始探索和開發利用音頻和視頻的渠道展示及宣傳學術成果的途徑。以《自然》(Nature)為例,其在2006年就已經建立了可視化實驗期刊,成為世界上第一個科技視頻期刊,通過音視頻交互的動態設計,幫助讀者更好地領悟其核心思想。[4]

科研成果在紙質版學術期刊發表后再與合作的數字出版商進行數字化處理收錄平臺或者直接由數字出版商線上發布是目前我國科研成果展示的兩大基本渠道,但這兩種方式可以保證科研成果的學術價值,卻不能兼顧科研成果的新聞價值和科普價值?;ヂ摼W思維決定了在媒介融合的當下,學術期刊不能只關注少數科研群體,還要盡可能地吸引更多受眾的注意力,保證穩定用戶不變的情況下,爭取潛在用戶。我國學術期刊在融合發展過程中要加強學術期刊或單篇論文的新聞性,建立能與大眾媒介積極對接的科學新聞發布平臺,如美國科學促進會創立的科學新聞發布平臺——優???,以編輯發布科學價值和新聞價值并駕齊驅的科普新聞報道為主要功能。[5]科學新聞發布平臺的建立有利于激發大眾主動了解科學知識的興趣,有利于我國全民科學素養的提升。

四、結語

實踐證明,越是處在特殊的時間和空間里,我們的社會越需要科學知識、科學方法、科學精神的支撐,國家對科學普及的重視集中體現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和“以人民為本”的發展理念。要防止偽科學泛濫,加快真科學的傳播,不但需要新型主流媒體的大力宣傳,還需要借助各個領域專業性強的、權威度高的科研單位、個人、期刊編輯部的力量,以深入淺出的表達方式為大眾提供涉及當下熱點話題的通俗易懂的科學內容產品,破解網絡謠言,確保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

參考文獻:

[1] 南方日報評論員.把科學普及放在與科技創新同等重要位置[N].南方日報,2016-06-02(F02).

[2] 肖宏,馬彪.“互聯網+”時代學術期刊的作用及發展前景[J].中國科技期刊研究,2015,26(10):1046-1053.

[3] 楊露.新媒體環境下對冷熱媒介的再思考[J].中國報業,2016(06):21-22.

[4] 張新玲,謝永生.國外頂級學術期刊《Nature》新媒體應用研究[J].中國傳媒科技,2017(04):75-76.

[5] 金玲,周玲,林征,石傲蘭,袁夏玉.學術期刊全媒體科學普及傳播實踐[J].中國科技期刊研究,2018,29(02):184-188.

作者簡介:陳寧欣(1996—),女,陜西西安人,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學術期刊。

猜你喜歡
科學普及學術期刊媒介融合
推動學術期刊繁榮發展
新創辦的學術期刊發展探討
媒介融合背景下對新聞記者素質的要求
2011—2016我國媒介融合研究綜述
新媒體背景下黨報的轉型探析
媒介融合語境下的新聞業務流程再造
廣州市海洋科普基地活動效果調查研究
民國時期科普教育的開創與探索
利用大數據開展科普工作的設想①
高校教師參與科學普及工作的激勵策略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