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實踐和創新策略探討

2020-09-26 12:25苗莉
讀與寫·上旬刊 2020年12期
關鍵詞:閱讀教學小學語文

苗莉

摘要: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是學生學習語文的關鍵,同時也是學生以后往更高年級進行語文學習的基石,閱讀教學是語文四項基本任務:聽、說、讀、寫中的讀。在小學階段學生的讀主要是通過課本和課外練習的文章來進行,因此上好小學語文課程就變得十分重要了。更重要的是在現代的語文教學中,學生的聽說能力在入學前已經由平日家長對其的反復練習得以有效形成,但學生的讀寫能力還需要經過長時間的學習和積累才能緩慢成長,尤其是學生的閱讀能力,是學生聽說寫能力的基礎。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實踐與創新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20)34-0079-01

引言

在小學階段,根據《義務教育階段語文課程標準》:“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結合上下文和生活實際了解文中詞句的意思……”①要求義務教育階段的學生能夠在小學階段對祖國的語言文字有一個表層的了解,能夠理解讀本的表層意思和深層含義,這就需要教師這個教學的組織者在閱讀教學中更加開放,創新性地教學生如何進行閱讀,在傳統閱讀教學方式的基礎上開創更現代化的閱讀教學形式,小學階段的閱讀內容主要是古詩詞,因此教育工作者在進行閱讀教學時需要分清主次。

1.小學語文閱讀實踐和創新的重要性

實踐和創新是我國的奮斗精神,放在教育之中就需要教研機構和廣大的人民教師探索新式的教育方法,簡而言之就是教育現代化的過程。隨著時代的發展,教育工具不斷的改進創新,教學理念的不斷豐富和充沛同時也需要我們的教學方式進行創新。小學階段首先是要讓學生學會閱讀,能夠分析題目,劃分段落,理清全文大意,了解文本的深層含義,更重要的是需要學生在大腦里能夠構建出全文的邏輯,如何才能達到此目的是教師和教育研究者在實踐中需要探求的。

2.小學語文閱讀實踐和創新存在的問題

2.1 閱讀教學的偽創新。

在語文新課程標準頒布之后,引起了全國教育界的改革浪潮,著眼于創新二字的改革方案層出不窮,實際上大部分都是只取其“新”字,而忽略了其目的是為了使學生真正的參與進語文教學,做課堂的主人。如下列《泊船瓜洲》的公開課:

教師在課文導入的時候安排學生對“春風又綠江南岸”這句詩進行重新改寫,啟發學生可以不局限于“春風”,這個“又”,“綠”字也可以替換,于是學生紛紛改用“秋風”、“夏風”、“寒風”,其后續的字也改為“紅”、“青”、“吹”等字,其后就開始正式上課,導入時常為五分鐘。

該課老師意為通過學生自己改寫古詩詞,發揮學生思維的創造性和想象力,從而通過自己的改寫來更加了解詩句的本意,但一些古詩詞的字眼在經過換字之后是失去了詩歌原本的意味,該老師在導入結尾也并未有點明主題,可以說知識為了針對課堂創新的那個“新”字的偽創新,達到了導入引起學生學習興趣的目的,卻導致詩歌賞析的前后矛盾。

2.2 閱讀教學的系統化。

在傳統的語文閱讀教學中,新老教師在教學中總是習慣采用由“紅領巾教學法”轉變來的“老八段”,以結構性的教學形式去強行解釋作者的深層含義,這樣結構化的教學模式確實高效的分析了讀本,但同時也禁錮了學生的思想,缺乏創新性。在結構化的閱讀教學模式下極易切斷學生的思路,并且死板的遵循這樣的教學思路這不利于教師自身的發展,語文教學是人與人靈魂與生命交流的過程,教師與學生思維的碰撞才是教學的核心,而不應該把重心放在枯燥無味的文本分析上。

3.小學語文閱讀實踐和創新的策略

3.1 從古詩詞到文本的實踐。

古詩詞學習是義務教育階段學生語文學習的重點,也是學生深入了解閱讀的起點,從最簡單的白描“一去二三里……八九十枝花?!钡饺谇橛诰暗摹恫创现蕖?,再到文本《詹天佑》不僅是文字數量的增多,還是在教師教育教學的引導下,學生思維邏輯發展的歷程。從簡單的詩歌使學生懂得在是個學習中需要借助意象在腦海中“構圖”到后續學習的詩歌需要在“意象構圖”的基礎上進行意境的渲染,體會詩人寫作時的情感,達到啟發學生閱讀思維,掌握基本閱讀方法的基礎上進行文本的閱讀實踐,抓住文章的主旨,辨析本章的題材是議論、抒情、說明還是記敘,采用不同文本賞析的不同方法去分析文本。所有閱讀都是以“讀”為基礎的,正所謂“書讀百遍,其義自現?!蔽覀兺ǔ2扇∠冉毯笞x的方式,但從啟發學生的角度來說,這樣的方式很難帶給學生精神上的思考,可以先讓學生對文本進行閱讀,經過思索之后教師再教授閱讀方法,這樣既激使得學生有了自己的思考,又激發了學生的學習動力。

3.2 小學閱讀教學結構的創新(以魏書生為例)。

魏書生老師是中國的語文特級教師之一,也是被廣大教育工作者和師范學生所熟悉的名師。他開創的“六步課堂教學法”對閱讀教學模式的創新有著極其重要的影響,其內容為“定向—自學—討論—答疑—自測—自結”充分的發揮了學生的自主討論功效,先對學生的自學內容進行劃定,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圈定學習的時間,然后讓學生進行個人的自主學習,再步入小組討論人未解決的問題上,小組未討論出結果的或者是有分歧的放到全班進行討論,教師在整個過程中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保證信息在師生,生生間穩定準確高效的傳輸。而這一教學法中的學生不再處于被動接受的地位,而是主動出擊,對文本進行閱讀,對問題進行探究,對主旨進行分析并發表自己的意見和見解。

結語

小學階段的語文閱讀教學對學生的成長有著重要的意義,不僅停留在學習方面,在生活實踐中學生還要學會懂道理明事理都需要語文的參與,將語文知識運用于實踐中,在實踐中學語文用語文才能到達新課程改革下的語文教學目標。

注:

①《義務教育階段語文課程標準》.

參考文獻:

[1] 王承蘭.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實踐和創新策略研究[J].科教文匯(上旬刊),2018(12).

[2] 周濤蘅.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實踐和創新策略研究[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8(10).

[3] 李金霞,袁正璽,何榮,杜桂華,唐蓮.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實踐和創新策略研究[A].《教師教育能力建設研究》科研成果匯編(第九卷)[C].2018.

猜你喜歡
閱讀教學小學語文
“認知-遷移”教學模式在高年級閱讀教學中的應用
談閱讀教學中的快樂
閱讀教學中的“追問”略說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