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運用思維導圖激活語塊促進高中英語寫作效率的實例分析

2020-10-12 14:16潘翠蓮
關鍵詞:語塊實例導圖

潘翠蓮

寫作是高中英語學習的重要能力。語塊作為學生寫作的重要構成部分,對寫作的質量和效率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思維導圖可幫助篩選、分類和組織信息,建立信息之間的聯系,經過多年研究,已具有相當的理論基礎,但可參考的教學實例非常有限。本文將以激活語塊為切入點,探討分析用思維導圖提高寫作效率的實例。

1. 研究背景

隨著高中英語新課程改革的深入,“語言能力、思維品質、文化品格、學習能力”這四個維度的英語學科核心素養逐漸滲透到日常教學中。其中,以聽、說、讀、寫為核心的語言能力是英語學科的基礎。傳統的寫作教學的方法,效率較低,學生寫作興趣不高,高中英語寫作的教學現狀不容樂觀。隨后,運用思維導圖來寫作的方法應運而生,效果也得到多方好評。但當前研究成果多針對思維導圖與寫作結合的理論,對一線教師的日常教學實踐指導性不強,極大地限制了寫作的高效輸出。因此,本文將以語塊為切入點,分析思維導圖激活語塊來指導寫作的實例。

2. 核心概念界定

本文采用博贊在《思維導圖使用手冊》一書中提出的定義,思維導圖是以圖解的形式和網狀的結構,用于儲存、組織、優化和輸出信息的,瑞士軍刀式思維工具,思維導圖動態的形狀和形式大大地節省準備和組織內容的時間以改良學習技巧,可以有效促使大腦快速、高效地工作。

國內外對語塊的界定分類不一,lexicalized sentence stems,speech formulas,formulaic speech,prefabricated chunks,lexical patterns等等,中文翻譯的表達不一,如程式語、詞塊、語塊、詞束等等。本文采用的名稱為語塊,定義為“由多詞組成,可以獨立用于構成句子或者話語,實現一定語法、語篇或語用功能的最小形式和意義的結合體?!?/p>

3. 實例分析

本次研究使用的教材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英語教科書(英語選修6)第四單元的文章“ The earth is becoming warmer---But does it matter? ”,主要關注了全球氣候變暖的現象和影響因素,各科學家對此現象的態度和看法,并最終提出作者自己的看法和總結。新課程標準要求學生在英語學習過程中關注人與自然的關系,樹立全球觀和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意識,而整篇文章從現象到成因,再到觀點、態度,步步深入,讓學生了解這個話題后引發學生的思考。在英語學科核心素養中要求學生需要積累相關語言知識后實現語言的綜合運用,在本文的教學過程中,具體體現為引導學生在分析課文框架過程中,不忘提取、積累話題相關語塊并輸出寫作,同時,為深入地多角度地了解全球氣候變暖現象打下基礎,樹立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意識。具體步驟如下:

首先,教師可從文章的框架出發,引導學生把握篇章的構架,為后文的教學深度剖析做鋪墊。如本例中的文章分為“引入”、“原因和結果”、“態度”和“總結”四個方面。

然后,引導學生找出對應部分用到的關鍵語塊,必要時可對重點語塊表達多角度講解,在引導過程中培養學生提取關鍵信息的能力。如本例中的文章涉及重點語塊有“burning of fossil fuels”、“greenhouse gases”、“carbon dioxide”、“global warming”,等等。

接著,引導學生在獲取文章關鍵語塊后,從整體把握篇章的內容,結合話題中所需精準語塊進行英文習作,介紹全球氣候變暖。最后,引導學生完善習作,主動與同伴交流分享成果和心得,相互學習,共同成長。

本次實例分析的授課對象是高二年級的學生,經過不斷地進行語塊的激活,大大地提高了學生的寫作信心,寫作效率也隨之提高。

4. 總結

在前人理論的支撐下,結合一線教學內容和實際,以激活語塊為切入點,運用思維導圖輔助寫作的方式符合認知規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也能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學習信心和學科素養。

[1]東尼·博贊. 思維導圖使用手冊[M]. 化學工業出版社, 2011.

[2]馬廣惠. 詞塊的界定、分類與識別[J]. 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 2011(04).

(作者單位:廣西賀州高級中學)

猜你喜歡
語塊實例導圖
小學英語語塊教學策略
借助思維導圖,助力學生“逆行”
應用思維導圖 提升學生化學學習力
信息化環境下英語語塊教學模式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運用
語塊教學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分析
掌握預制語塊有利于提高翻譯學習者短期記憶
第6章 一次函數
第9章 整式乘法與因式分解
完形填空Ⅱ
完形填空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