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中晚唐詩到蘇軾

2020-11-17 13:49董宇宇
中國蘇軾研究 2020年0期
關鍵詞:韓愈蘇軾

◇董宇宇

肇端于日本學者內藤湖南的“唐宋變革論”,已經成為解釋傳統社會從前期向后期轉型的“通用”視角。對連續的歷史進行分期原本就見仁見智,真正引起爭議和質疑的則是,“唐宋變革”能否涵蓋各個方面。但從文學反映的價值觀來講,中唐確是從諸多方面向著某一“共同方向”轉型的分界。明清詩論家早已揭示了這一事實:“上下數千年統論之,以三百篇為源,漢魏六朝唐人為流,至元和而其派互分?!保ɡ罹S楨《唐詩紀序》)“貞元、元和之際,后人稱詩謂為中唐。不知此中也者乃古今百代之中,而非有唐之所獨,后千百年無不從是以為斷?!保ㄈ~燮《百家唐詩序》)這一轉型是整個中國歷史的一道“分水嶺”,看似不及魏晉、明中葉兩次“解放”思潮那么激烈,卻有著根本的意義。如果說“古代百代之中”是說根本轉型,“其派互分”是指多元化,那么“宋刬五代舊習,詩有白體、昆體、晚唐體”(方回《送羅壽可詩序》),則是說宋初延續了中晚唐各詩派。而視整個兩宋,對中晚唐詩的接受是明顯現象。其間蘇軾的意義在于,他以詩之“宋調”與“以詩為詞”,體現了某種集大成與飛躍。有關蘇軾對中晚唐眾詩人的接受已有不少研究,本文旨在先分別再綜合地考察中晚唐詩與蘇軾詩詞的關系,揭示蘇軾在中唐文化轉型乃至整個中國文化中的意義。

一、對“道”的建構

“詩言志”是中國詩學“開山的綱領”,《詩大序》是最早的專論。如果說“在心為志,發言為詩”強調詩歌是基于內在情志進行價值追尋,那么“正得失,動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詩”則是從天人之道來認識詩歌。漢唐詩以政治相關內容為主要表現對象,這是因為限于社會發展程度,要求人們的思考以現實秩序為核心,圍繞政治來追求價值。追問現實政治是否合理、政治能否帶來價值,又會在強烈的生命悲劇意識中,掙脫異化、走向自證。[1]楚騷的“上下求索”,漢大賦的“苞括宇宙”,漢魏古詩的“雅好慷慨”,陶謝詩的“玄理”“氣韻”,齊梁新體的“情靈搖蕩”,盛唐詩的“風骨興象”,本質上都是以體認或追詢、掙脫政治為基礎的樂感。盛唐士人表現出最充沛開放的政治樂感,同時以自由的心靈進行深情追詢。

杜甫對人生和歷史進行深沉體認,現實卻使他產生強烈質疑,而他對現實生活、人生價值的執著追求,在深厚的儒家色彩中確也蘊積著新的文化走向。隨后中晚唐士人面對盛世的幻滅、庶族的崛起、經濟的繁華,有如夢初醒之感,一方面是舊的政治哲學難以維系人心,價值虛空的悲劇性暴露出來;另一方面是個體意識進一步覺醒,新的生命追求正在醞釀思想依據。韓愈、白居易等首先表現出重建社會文化秩序的強烈要求,這種建構既繼承了漢唐價值觀,又突出了個體對外王內圣之“道”的建構,但當時并未實現仕與隱、情與道之圓融。至蘇軾則以內心為價值的起點與歸宿,徹底超越和解決了傳統的仕隱、儒道佛等價值模式。

韓愈矢志于重振儒家之“道”與“文”,在宋初影響不大,至孫復、石介將韓愈列入道統,詩文革新運動推崇且繼承韓愈。在蘇軾看來,韓愈“文起八代之衰,道濟天下之溺”“追逐李杜參翱翔,汗流籍湜走且僵”(《潮州韓文公廟碑》)[2],歐陽修“其學推韓愈、孟子以達于孔氏”(《六一居士集敘》),而他自己繼承了歐陽修所付之“斯文”(《潁州祭歐陽文忠公文》)。韓愈《原道》開宗明義:“博愛之謂仁,行而宜之之謂義,由是而之焉之謂道,足乎己而無待于外之謂德?!边@是以儒家“仁義”規定“道德”,“足乎己”則是歸于自證、超越的心理本體。但韓愈本人因為決然入世,充滿“不平則鳴”之氣。所謂“退之豪放奇險”(蘇軾《評韓柳詩》),與其說是李杜之外別開生面的藝術追求,毋寧說反映了不屈的追尋與抗爭。蘇軾引韓愈《記夢》“我能詰曲自世間,安能從汝巢神山”,稱其“倔強”(《書韓李詩》);指出“如退之性氣,雖出世間人亦不能容”,與嵇康相并提(《志林》卷二)。蘇軾自稱“吾平生遭口語無數,蓋生時與韓退之相似”(《志林》卷二),這種“宿命論”實則昭示了理想人格在現實政治中的必然遭遇。他所謂“唐無文章,惟韓退之《送李愿歸盤谷》一篇而已”(《跋退之送李愿序》),引起共鳴的正是高歌出世背后的執著、憤郁之情。

中唐以前出世情結往往是以政治為核心價值前提下的憤而高蹈,中唐以來則可能跳出仕隱,更開放地從本源上重新追詢生命價值,“道”的內容也由政治較多轉向心性。韓愈《從仕》寫:“居閑食不足,從仕力難任。兩事皆害性,一生恒苦心。黃昏歸私室,惆悵起嘆音。棄置人間世,古來非獨今?!奔纫獢[脫“居閑”之困窘,為官卻又“力難任”,進而感慨仕隱“皆害性”,提升到“一生??嘈摹?,看似要憤而高蹈,實則敞開了根本追詢。黃州時期蘇軾《與王慶源》引此詩,稱“某此粗遣,雖有江山風物之美,而新法嚴密,風波險惡,況味殊不佳”,“知叔丈年來頗窘,此事有定分。但兄以安健無事多子孫為樂,亦可自遣。何時歸休,得相從田里。但言此,心已馳于瑞草橋之西南矣”。一方面是歸于“定分”之解脫,安生、人倫之“自遣”,“相從田里”之歸隱、人情;另一方面卻是百折千回而從未真正歸隱,最終從生命價值層面,打通仕隱來觀照。[3]又如韓愈《送文暢師北游》寫“昨來得京官,照壁喜見蝎”,也有擺脫仕隱二元價值觀、重新認識生命和世界的探求、新奇心態。蘇軾離開黃州途中,重聞騾馱鐸聲“意亦欣然”,于是引“照壁喜見蝎”為證,贊“此語真不虛”,最后歸結于“然吾方上書求居常州,豈魚鳥之性,終安于江湖耶”(《泗岸喜題》),這同樣是生命的追詢與歸宿。此外,蘇軾《二月十六日與張、李二君游南溪,醉后相與解衣濯足,因詠韓公〈山石〉之篇,慨然知其所以樂而忘其在數百年之外也。次其韻》,亦可為證。

這種追詢的最高境界便是現象即本體。韓愈說“艱窮怪變得,往往造平淡”(《送無本師歸范陽》),也有風格清新的小詩體現新的價值積淀,實即追求融通一切而“足乎己”、超越悲劇意識的“平淡”境界,但總體上并未成功。歐陽修等人的詩論中,也有類似由“怪變”而“平淡”的表述。而蘇軾既推許韓愈極盡“變格”和“能事”[4],又批評他未能真正“樂道”。一方面,“有喜有怒,而后有仁義;有哀有樂,而后有禮樂”,韓愈卻將“性”和喜怒哀樂之“情”對立,其“道”外在、固化,對圣人之道“未能樂其實”(蘇軾《韓愈論》)。另一方面,這也導致韓愈無法完全歸于自證與超越,“萬事未嘗屏。憂愁不平氣,一寓筆所騁”(蘇軾《送參寥師》),既是執著追詢與抗爭,也反映了“道”與現實情景的疏離。蘇軾的“情本”哲學則是即“情”悟“道”,達到無待于現實的內在超越。故曰:“蓋自笑也,然亦笑韓退之釣魚無得更欲遠去,不知走海者未必得大魚也?!保?](《志林》卷一)

白居易生平以被貶江州司馬為界,從前期領導新樂府運動到后期營造家園、富于“理趣”的“中隱”“閑適”,幾乎判若兩人。宋初的館閣酬唱,效法白居易流連光景、樂天知命的人生。蘇軾對白居易的評價集中于仕隱轉折?!鞍讟诽鞛橥跹乃?,謫江州司馬。甘露之禍,樂天在洛,適游香山寺,有詩云:‘當君白首同歸日,是我青山獨往時?!恢咭詷诽鞛樾抑?,樂天豈幸人之禍者哉?蓋悲之也!”(《書樂天香山寺詩》)是即在悲劇意識中對政治的質疑與消解。白居易燒丹不成而爐鼎敗,來日重得起用,蘇軾以此說明“世間、出世間事不兩立”,又將自己被貶視為世間事敗而實現修仙夙志。[6](《志林》卷一)他在元祐中還朝,出處與白居易相似,“庶幾復享此翁晚節閑適之樂焉”,自況“定是香山老居士,世緣終淺道根深”(《軾以去歲春夏侍立邇英……》)。

但白居易的閑適超脫與入世相割裂,或流于“俗”、或強說“理”,并未面向整個人生真正建立本真而超越的價值,也就未能徹底解決仕隱問題。蘇軾所謂“道根”與白居易的人生轉折實有不同。其《醉白堂記》設問:為何韓琦“既已無愧于伊、周矣,而猶有羨于樂天?”他認為:“天之生是人也,將使任天下之重……是以終身處乎憂患之域,而行乎利害之涂,豈其所欲哉!”文中詳細對比了兩種人生價值,肯定了韓琦之功業、白居易之閑適,以及二人所同之“忠言嘉謀效于當時,而文采表于后世;死生窮達不易其操,而道德高于古人”“齊得喪,忘禍福,混貴賤,等賢愚,同乎萬物,而與造物者游”。這就是說,仕隱、閑適等都只是外在形式,也都不應偏廢,一切都可歸于境界提升,都要歸于境界提升。由此蘇軾從本真而超越出發,批評“元輕白俗”(《祭柳子玉文》),所謂“安分寡求亦庶幾焉”(《予去杭十六年而復來……》),正是對白居易的凈化升華。

二、生命情感的追詢

在中晚唐詩人中,孟郊、賈島、李賀等韓孟詩派成員較少強調“修辭以明道”,柳宗元的“文以明道”較少表現于詩,李商隱等突出了對感性生命的追求,或許還可加上劉禹錫執著而超越的“詩豪”氣象,他們都表現出某種個體生命情感的追詢。蘇軾無論批評“郊寒島瘦”,還是從“外枯中膏,似澹實美”層面對柳詩“發明其妙”,抑或“學劉夢得”,均指向生命情感追詢基礎上情理相生、本真而超越的境界。

宋代是韓孟詩派接受史的重要階段。歐陽修等推崇韓孟詩派的雄奇險怪詩風,服務于儒學復興、詩文革新,“但這種接受主要是以韓愈為中心,孟郊、李賀、賈島的奇詭、寒瘦之風并不真正為人所好”[7]。歐陽修說“孟郊、賈島皆以詩窮至死,而平生尤自喜為窮苦之句”(《六一詩話》)、“下看區區郊與島,螢飛露濕吟秋草”(《效太白戲圣俞》),蘇軾一句“郊寒島瘦”(《祭柳子玉文》)更成為定評。這是說,孟郊、賈島詩極度刻畫現實失意,但與前代詩歌側重政治追詢不同的是,他們張揚了個人感受。蘇軾《讀孟郊詩二首》對孟郊詩風做了概括與模仿,稱其“佳處時一遭。孤芳擢荒穢,苦語余詩騷”,“要當斗僧清,未足當韓豪”[8],由于相似的坎坷命運而“我憎孟郊詩,復作孟郊語……詩從肺腑出,出輒愁肺腑”,又贊孟郊《送淡公》詩中所寫漁家生活“鄙俚頗近古”,最后歸于“歌君江湖曲,感我長羈旅”。從中可知,蘇軾在抒發悲劇意識的同時,要求實現超越。

李賀詩在中晚唐“當時文士從而效之,無能仿佛者”,“其樂府詞數十篇,至于云韶樂工,無不諷誦”(《舊唐書·文苑傳》),入宋而影響較小,但也有“李白為天才絕,白居易為人才絕,李賀為鬼才絕”[9]之論?!疤觳拧笔亲钭杂砷_放地追詢、體認政治和宇宙;“人才”是由銳意入世轉向生活的全面營造;“鬼才”是絕望而執著以致瑰奇的生命情感追詢。蘇軾曾與陳慥說“近得李長吉二詩,錄去,幸秘之”(《與陳季?!分澹?,以“能詩李長吉”比趙令畤(《復次前韻謝趙景貺陳履常見和……》),其詩詞多次化用李賀詩句,從中可知某種揚棄。

柳宗元與韓愈并稱韓柳,與劉禹錫并稱劉柳,劉晚年又與白居易并稱劉白,并被譽為“詩豪”。宋代多否定永貞革新,但在詩歌上“成為劉柳接受史的第一個高峰”[10]。蘇軾從政治、人格、學問三面批評二人,[11]但對其執著精神、貶謫命運有強烈共鳴。他推崇韓柳文,詩“始學劉禹錫,故多怨刺”(陳師道《后山詩話》),暮年被貶多次“書柳子厚詩”,以“劉郎”自喻。他寫“早晚青山映黃發,相看萬事一時休”(《今年正月十四日與子由別于陳州……》),自注“柳子厚《別劉夢得》詩云:皇恩若許歸田去,黃發相看萬事休”[12],乃是對劉、柳及自己應然選擇的表達。蘇軾又認為“柳子厚、劉夢得皆善造語”而“入妙”,并以劉“水禽嬉戲,引吭伸翮,紛驚鳴而決起,拾彩翠于沙礫”、柳“每風自四山而下,震動大木,掩冉眾草,紛紅駭綠,蓊葧薌氣”為例,這類“造語”實即在悲劇意識的超越中重新認識世界。

劉禹錫之“豪”與執著而超越有關,既入世、抗爭,又富于自證精神、生活熱情,蘇軾對其是充分發揚的。如好友參寥指出:“東坡天才,無施不可。而少也實嗜夢得詩,故造詞遣言峻峙淵深,時有夢得波峭”,元祐以來“則夢得已有奔逸絕塵之嘆矣”(朱弁《曲洧舊聞》卷九)。蘇軾還稱贊劉《竹枝詞》“奔軼絕塵,不可追也”(黃庭堅《跋劉夢得竹枝詞》)。

柳與韓“文似而道不同”,其“峻潔”詩風更多表現失去支撐、充滿悲感的生命情感,順應了由生命情感重建價值的思潮。蘇軾卻將柳詩與陶詩(及韋應物詩)并論,在嶺?!俺V米笥?,目為二友”(《與程全父》之十一),有“發明其妙”之功(范溫《潛溪詩眼》)??偟脑u價便是:

柳子厚詩在陶淵明下,韋蘇州上。退之豪放奇險則過之,而溫麗靖深不及也。所貴乎枯澹者,謂其外枯而中膏,似澹而實美,淵明、子厚之流是也。

蘇軾指出“柳子厚南遷后詩清勁紆余”,大率類《南澗中題》;評“鶴鳴楚山靜”“隱憂倦永夜”句,“遠出靈運上”;以“奇趣”論《漁翁》,“詩以奇趣為宗,反常合道為趣”;書《飲酒》《讀書》贈別姜堯佐,自稱每日“獨此二事”以遣。這些詩都是在悲感旋渦中竭力自解,實際并未真正解脫,但蘇軾對其賦予“溫麗靖深”等新解,追求進一步超越。

中晚唐隨著不斷追詢與解構,新的價值積淀漸明顯。李商隱《上崔華州書》云:“夫所謂道,豈古所謂周公、孔子者獨能耶?蓋愚與周、孔俱身之耳?!保?3]這就挺立了否棄外在價值形式的自證。但李商隱等主要表現出感性生命追求,當時還未走向普遍情感和審美超越,往往哀艷。蘇軾也有一些繼承、化用中晚唐艷情詩之作,如《南鄉子》集句詞:“寒玉細凝膚(吳融),清歌一曲倒金壺(鄭谷)。杏葉菖條遍相識(李商隱),爭如,豆蔻花梢二月初(杜牧)。年少即須臾(白居易),芳時偷得醉工夫(白居易)。羅帳細垂銀燭背(韓偓),歡娛,豁得平生俊氣無(杜牧)?!边@些詩人年代、人生、流派有別,卻有感性、感傷的共同精神。蘇軾與之不同的是,他暢達地抒發了生命體驗。并且這種風格在蘇軾詩詞中并非主流,從他對“西昆體”的批評,如“五季文章墮劫灰,升平格力未全回。故知前輩宗徐庾,數首風流似玉臺”(《金門寺中見李西臺與二錢(惟演、易)唱和四絕句戲用其韻跋之》其四)可知,他要求超越艷情與感傷。

蘇軾另兩首《南鄉子》也是集中晚唐詩句,卻表現了更具普遍性的情感追詢。如:“悵望送春杯(杜牧),漸老逢春能幾回(杜甫)?;M楚城愁遠別(許渾),傷懷,何況清絲急管催(劉禹錫)。吟斷望鄉臺(李商隱),萬里歸心獨上來(許渾)。景物登臨閑始見(杜牧),徘徊,一寸相思一寸灰(李商隱)?!保?4]“漸老”句出自杜甫代宗上元二年(761)所作《絕句漫興》。無論詩圣杜甫、儒宗韓愈、“詩豪”劉禹錫,還是“小李杜”、在內容和形式上追求“整密”的許渾,都有在時空中找不到共在與歸宿之悲。蘇軾同樣淋漓抒發了這種悲劇感,并在感傷與執著中歸向心理本體。

與此相關而更直觀、重要的是他對曲詞的“雅化”。曲詞自晚唐五代逐漸興起,根本原因在于感性生命時代氛圍的推動?!叭松邢耷闊o限”“不奈情多無處足”等詞句,是這種時代精神的最好表達。詞在北宋前期仍被視為“小道”“艷科”,蘇軾“偶爾作歌,指出向上一路,新天下耳目,弄筆者始知自振”(王灼《碧雞漫志》),“詞體之尊,自東坡始”(陳洵《海綃說詞》),正是在這一背景下發生的。其變體、尊體要求是自覺、有深意的,他評張先詩詞說:“張子野詩筆老妙,歌詞乃其余技耳……而世俗但稱其歌詞……所謂‘未見好德如好色者’歟?”(《題張子野詩集后》)“清詩絕俗,甚典而麗……微詞婉轉,蓋詩之裔?!保ā都缽堊右拔摹罚┯肿栽S“雖無柳七郎風味,亦自是一家……令東州壯士扺掌頓足而歌之,吹笛擊鼓以為節,頗壯觀也”(《與鮮于子駿書》),稱贊同調:“句句警拔,詩人之雄,非小詞也。但豪放太過,恐造物者不容人如此快活?!保ā杜c陳季常書》)“頒示新詞,此古人長短句詩也?!保ā杜c蔡景繁書》)他將詞視為詩在藝術形式和文化精神上的發展,要求具有同等的價值內容與品格地位。深層原因則是對詩詞乃至價值的理解有了根本變化,要求以本真情感的自證來追尋生命應然狀態,以詩詞為相應的形式。[15]

三、在本真中營造歸宿

中晚唐詩另一重要主題是由羈旅、懷古走向山水隱逸,某種程度上構成了當時“主流”,并延續至宋初、南宋,王安石“荊公體”、《唐百家詩選》亦可見其影響。蘇軾重視、揚棄這一詩風,與柳宗元并論,《書黃子思詩集后》是一篇重要詩論:

李、杜之后,詩人繼作,雖間有遠韻,而才不逮意。獨韋應物、柳宗元發纖秾于簡古,寄至味于澹泊,非馀子所及也。唐末司空圖,崎嶇兵亂之間,而詩文高雅,猶有承平之遺風。其論詩曰:梅止于酸,鹽止于咸,飲食不可無鹽梅,而其美常在咸酸之外。蓋自列其詩之有得于文字之表者二十四韻。恨當時不識其妙,予三復其言而悲之。閩人黃子思,慶歷、皇祐間號能文者……信乎表圣之言,美在咸酸之外,可以一唱而三嘆也。

蘇軾指出了盛唐過后以韋應物、柳宗元、司空圖為代表的新詩境,“發纖秾于簡古,寄至味于澹泊”及司空圖詩論揭示了這種新詩境的“韻味”審美,“恨當時不識其妙”、黃子思詩風暗示了這一宗旨的深遠影響?!耙灾刑茷榻?,審美趣味和文學藝術精神發生了明顯的轉變。從‘神與物游’到‘思與境偕’,是從對理想人格的祈盼轉向了對人生態度的追求;從‘文以氣為主’到‘文以韻為主’,是從對外在世界的征服轉向對心情意緒的體驗;從‘立象以盡意’到‘境生于象外’,則是從對客觀事物的追索轉向了寧靜悠遠的玄思……”[16]

“意境”“韻味”是中晚唐重要范疇。意境的根源是中國文化心物相感、天人合一的價值建構方式,六朝“文學自覺”中出現較多心物論和“意象”概念,詩歌意境成熟、意境理論誕生是在唐代。盛唐殷璠《河岳英靈集》標舉“興象”,舊題王昌齡《詩格》、皎然《詩式》等頻繁出現“境”的概念,劉禹錫也有“因定而得境”“境生于象外”之論,司空圖為代表的“韻味”說則指出“思與境偕”而生“象外之象,景外之景”“韻外之致,味外之旨”?!啊场恼Q生就標志著文學審美理論的深入發展,但也反映了審美風尚的歷史變遷?!保?7]對“象外”有多層理解:首先,“作詩之妙,全在意境融徹”(朱承爵《存余堂詩話》),由意象融成的渾然無限的意境是中國美學和藝術之本體[18],“意”隱含的思想內容即其中意蘊、價值感所在。其次,盛唐詩由于情感融化了現實和宇宙,達到意境渾融、目擊道存的效果,并在六朝詩論基礎上出現意境理論。再者,中晚唐以來“思與境偕”突出了“思”對情景和歸宿的營造,使人超出“象外”沉浸其中,因悠長體味、形上追求而產生“韻味”。最后,與道佛相關的“因定而得”“生于象外”之境,具有韻味之美,但只是意境和韻味的一種。

蘇軾指出“境與意會,最為佳妙”(《題淵明飲酒詩后》),其實是在意境中突出了價值思考。而他所謂“欲令詩語妙,無厭空且靜。靜故了群動,空故納萬境。咸酸雜眾好,中有至味永”(《送參寥師》),并非走向隱逸佛道,而是擺脫外在價值和功利,敞開“純粹”現象,由內在親證而審美超越的境界。在蘇軾看來,本真、生動、超越的境界才是心靈歸宿所在,他也正是從這些要素出發,對相關詩人作出評價。

韋應物詩也是至蘇軾而“發此秘”“配淵明”(曾季貍《艇齋詩話》)。韋應物在“獨往雖暫適,多累終見牽”(《經少林精舍寄都邑親友》)的無奈糾結中,以循吏、吏隱自了。[19]蘇軾對韋詩接受除了山水隱逸,如依韋《寄全椒山中道士》韻作《寄鄧道士》,還有本真的人情、生活,如作《送蘇伯固效韋蘇州》,感于“寧知風雪夜,復此對床眠”(韋應物《示全真元?!罚┒c蘇轍“相約早退,為閑居之樂”(蘇轍《逍遙堂會宿二首》)。蘇軾還說:“獨作五字詩,清絕如韋郎?!保ā逗王r于子駿鄆州新堂月夜》之二)“樂天長短三千首,卻愛韋郎五字詩?!保ā逗涂字芎捕^·觀凈觀堂效韋蘇州詩》)“前身陶彭澤,后身韋蘇州。欲覓王右丞,還向五字求?!保ā洞雾嶔斨睍畷r畫王摩詰》)

在蘇軾詩學觀照下,賈島、鄭谷、司空圖等人詩歌病在不夠生動和超越。蘇軾所評“島瘦”除了個人窮愁感受,也有在山水隱逸中營造歸宿的荒寂感。又如蘇軾《書司空圖詩》云:“司空表圣自論其詩,以為得味于味外?!G樹連村暗,黃花入麥稀?!司渥钌?。又云‘棋聲花院靜,幡影石壇高’。吾嘗游五老峰,入白鶴院,松陰滿庭,不見一人,惟聞棋聲,然后知此句之工也。但恨其寒儉有僧態?!薄稌嵐仍姟吩疲骸啊贤韥砜爱嬏?,漁人披得一蓑歸?!舜鍖W中詩也。柳子厚云:‘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诵杂懈粢苍?,殆天所賦,不可及也已?!?/p>

劉長卿、許渾等表現出對政治本體的追詢與消解、對人生和歷史的深情感慨,通過否棄浮華、追尋本真,在生活的細致體味中營造境界與歸宿,體現出本真狀態的歸宿意義。他們相對缺乏對人生的徹底追問、理性思考,尚未達至價值自證,但隨著心靈成長和展開追詢,最終會建立起超越性價值。這種詩風流行于兩宋,往往褒貶二分。如宋人論許渾:《宣和書譜》卷五指出“渾作詩似杜牧,俊逸不及,而美麗過之”,蔡居厚認為“許渾詩格清麗,然不干教化”(阮閱《詩話總龜》卷六),陳師道《次韻蘇公西湖觀月聽琴》云“后世無高學,舉俗愛許渾”。蘇軾《南鄉子》集句詞用“花滿楚城愁遠別”“萬里歸心獨上來”等許渾詩句,這種信手拈來可見深情感慨、家園追尋上的共鳴。特別是其代表作《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之結句“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正是脫化許渾《懷江南同志》尾聯“惟應洞庭月,萬里共嬋娟”。許渾經過深情感慨、否棄浮華,在本真自然中營造歸宿,在“萬里共嬋娟”情感中歸向內心;蘇軾則是在“人長久”與“共嬋娟”的深情祈愿中,對悲劇現實徹底審美超越,達至情感自證和本體化。

杜牧在晚唐頗顯特立,這與他推崇“李杜泛浩浩,韓柳摩蒼蒼。近者四君子,與古正強梁”(《冬至日寄小侄阿宜詩》)有一定關系?!澳敛鸥?,俊邁不羈,其詩豪而艷,有氣概,非晚唐人所能及也”(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卷十六),而且“語雄氣逸而致思深”(鄭獬《文瑩師詩集序》)。蘇軾化用了杜牧某些“艷詩”,對杜牧的“豪縱”不以為然[20],實際更看重杜牧對人生歷史的反思與感慨?!白诱皭鄱拍林度A清宮》詩,自言凡為人寫了三四十本矣?!保ㄍ酢兜郎角逶挕罚疤K子瞻在黃州,夜誦《阿房宮賦》數十遍,每遍必稱好?!保ɡ顤|陽《懷麓堂詩話》)蘇軾《定風波·重陽》是栝杜牧《九日齊山登高》而成:“與客攜壺上翠微,江涵秋影雁初飛。塵世難逢開口笑,年少,菊花須插滿頭歸。酩酊但酬佳節了,云嶠,登臨不用怨斜暉。古往今來誰不老,多少,牛山何必更沾衣?!薄毒湃正R山登高》是杜牧的名作,表現的正是在人生歷史的深情感慨中否棄浮華、回歸本真。理學宗師朱熹也有《水調歌頭·括杜牧之齊山詩》,可見中唐以來文化某種共性。杜牧除了“豪而艷”,還是受許渾影響的詩友,二人詩集相混達數卷之多。前述蘇軾集句詞所用杜牧詩句也有感慨、本真之趣,如“景物登臨閑始見”出自杜《八月十二日得替后移居霅溪館》:“萬家相慶喜秋成,處處樓臺歌板聲。千歲鶴歸猶有恨,一年人住豈無情。夜涼溪館留僧話,風定蘇潭看月生。景物登臨閑始見,愿為閑客此閑行?!?/p>

蘇軾對宋初“晚唐體”詩人林逋也表現出贊賞,如《西湖壽星院明遠堂》尾聯寫“孤鶴似尋和靖宅,盤空飛去復飛還”,《書林逋詩后》也有“先生可是絕俗人,神清骨冷無由俗。我不識君曾夢見,瞳子了然光可燭。遺篇妙字處處有,步繞西湖看不足。詩如東野不言寒,書似西臺差少肉”等語。

結語:生命情感的本體化

新的價值指向能否建構為生命和世界的“本質”,既要以時代思潮為基礎,還要有代表性詩人、哲人據此“立命”。熙寧變法以來,由于文化積累和演進、現實刺激心靈需要,士人表現出強烈的價值意識。宋學諸家即“心”求“道”,與理學設定“天理本體”不同,蘇軾思想可以概括為“情本論”[21]:解構了傳統價值和外在功利,以源于人要“活著”內在親證卻又超越動物性的本真情感為起點,在人事和自然的“純粹”現象和徹底的悲劇意識中不斷進行自證和審美超越,最終以情理結構、心理本體為歸宿,達到生命意義就在過程、情感和現象本體化之境界。故其理論與創作對中晚唐各詩派是綜合揚棄的:他對“道”的追求始于“情”、歸于“情”,他對強烈的生命情感訴求進行自證和超越,他把本真狀態中營造心靈歸宿提升到普遍和超越的層面。

蘇軾作為宋代文化的重要代表,其統領文學、哲學的“情本論”正是中國文化精義所在??鬃釉唬骸叭四芎氲?,非道弘人?!薄盀槿视杉?,而由人乎哉?”“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边@種最純粹而開放、自然而合理的立論方式,是中國哲學的核心,也是最具內生性普適意義的。蘇軾基于個體意識進一步覺醒的思潮,高度發揚了親證-自證傳統的純粹性、解放性,將士大夫人格、中國文化合理性發揮到最高境界,并引領著此后文化走向(包括明中葉解放思潮),在唐宋文化轉型乃至整個中國文化中都極具典范意義。[22]

注 釋

[1]冷成金:《蘇軾詩文悲劇意識的特質》,《社會科學戰線》2010年第2期。

[2]張志烈等主編:《蘇軾全集校注》,河北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3]又如韓愈《此日足可惜一首贈張籍》是一篇夾敘夾議、對世事人生極盡感慨的長詩,蘇軾亦有“來日無會,可于何處相聚。退之所謂‘此日足可惜’,愿未遽相別也”之嘆(《與錢穆父》之五十)。

[4]〔宋〕蘇軾《書吳道子畫后》:“詩至于杜子美,文至于韓退之……而古今之變,天下之能事畢矣?!焙小盾嫦獫O隱叢話》前集卷十七:“東坡云:……詩之美者,莫如韓退之,然詩格之變,自退之始?!?/p>

[5]〔清〕趙翼謂“以文為詩,自昌黎始。至東坡益大放厥詞,別開生面,成一代之大觀……有必達之隱,無難顯之情。此所以繼李杜后為一大家也,而其不如李杜處亦在此”(《甌北詩話》卷五),亦與此有關。

[6]〔宋〕周必大《二老堂詩話》云:“白樂天為忠州刺史,有《東坡種花》二詩,又有《步東坡》詩……本朝蘇文忠公不輕許可,獨敬愛樂天……謫居黃州,始號東坡,其原必起于樂天忠州之作也?!笨蓚湟徽f。

[7]劉磊:《韓孟詩派傳播接受史研究》,武漢大學2005年博士論文,第36頁。

[8]蘇軾還將孟郊詩喻為“水清石鑿鑿,湍激不受篙”,讀之如食小魚、煮蟛蚏之“得不償勞”,“聽此寒蟲號”。

[9]〔宋〕錢易撰,黃壽成點校:《南部新書》,中華書局2002年版,第32頁。

[10]洪迎華:《劉柳詩歌明前傳播接受史研究》,武漢大學2005年博士論文,第43頁。

[11]如認為二人“使不陷叔文之黨,其高才絕學,亦足以為唐名臣矣”,柳之學大率是“以禮樂為虛器,以天人為不相知”的“小人無忌憚”之論,劉“小人為奸,雖已敗而猶不悛”。

[12]實際上柳詩曰“皇恩若許歸田去,晚歲當為鄰舍翁”,劉禹錫《重答柳柳州》曰“耦耕若便遺身老,黃發相看萬事休”。

[13]劉學鍇、余恕誠:《李商隱集編年校注》,中華書局2002年版,第108頁。校記(四):錢鍾書曰“身,體現也”。

[14]另一首:“何處倚闌干(杜牧),弦管高樓月正圓(杜牧)。蝴蝶夢中家萬里(崔涂),依然,老去愁來強自寬(杜甫)。明鏡借紅顏(李商隱),須著人間比夢間(韓愈)。蠟燭半籠金翡翠(李商隱),更闌,繡被焚香獨自眠(許渾)?!薄袄C被”句實出自李商隱《碧城三首》其二。

[15]董宇宇:《蘇軾詞的自證意識》,《中國蘇軾研究》第5輯,學苑出版社2016年版。

[16]冷成金:《中國文學的歷史與審美》,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1年版,第179頁。

[17]成復旺:《新編中國文學理論史》,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年版,第180頁。

[18]“美感的世界純粹是意象世界?!保ㄖ旃鉂摗墩劽馈?,《朱光潛全集》第2卷,安徽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6頁)“凡是文藝都是根據現實世界而鑄成另一超現實的意象世界?!保ā墩撐膶W》)“藝術家以心靈映射萬象,代山川而立言,他所表現的是主觀的生命情調與客觀的自然景象交融互滲,成就一個鳶飛魚躍,活潑玲瓏,淵然而深的靈境?!薄熬爸腥乔?,情具象而為景,因而涌現了一個獨特的宇宙,嶄新的意象?!保ㄗ诎兹A《中國藝術意境之誕生》,《美學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21、124頁)“在中國傳統美學看來,意象是美的本體,意象也是藝術的本體……‘情’‘景’的統一乃是審美意象的基本結構?!保ㄈ~朗《美學原理》,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第55頁)

[19]蔣寅:《自成一家之體,卓為百代之宗——韋應物的詩史意義》,《社會科學戰線》1995年第1期。

[20]如杜牧《晚晴賦》以“竹林外裹兮,十萬丈夫,甲刃摐摐,密陣而環侍。豈負軍令之不敢囂兮,何意氣之嚴毅”寫竹,蘇軾《和文與可洋川園池三十首·竹塢》卻說“晚節先生道轉孤,歲寒惟有竹相娛。粗才杜牧真堪笑,喚作軍中十萬夫”。

[21]冷成金:《蘇軾詞歷史文化解釋三題》,《中國蘇軾研究》第9輯,學苑出版社2018年版。

[22]董宇宇:《蘇軾詞的價值建構方式》,《中國蘇軾研究》第10輯,學苑出版社2018年版。

猜你喜歡
韓愈蘇軾
“蘇說蘇軾”蘇軾與圓照
論韓愈奇文《毛穎傳》
“兩個”韓愈
從善如流
蘇軾錯改菊花詩
蘇軾吟詩赴宴
蘇軾發奮識遍天下字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