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蘇軾與都江堰

2020-11-17 13:49劉清泉
中國蘇軾研究 2020年0期
關鍵詞:都江堰白云蘇軾

◇劉清泉

與都江堰相關的蘇軾詩文極少,僅存《送鮮于都曹歸蜀灌口舊居》和《次韻周邠寄〈雁蕩山圖〉二首》。蘇軾《送鮮于都曹歸蜀灌口舊居》[1]5165表達了他對同鄉的羨慕和對故鄉的向往。詩云:

籋盡霜須照碧銅,依然春雪在長松。

朝行犀浦催收芋,夜渡繩橋看伏龍。

莫嘆倦游無駟馬,要將老健敵千鐘。

子云三世惟身在,為向西南說病容。

宋哲宗元符三年(1100)五月,蘇軾以瓊州別駕廉州安置,不得簽署公事;八月授舒州團練副使,移永州安置;十一月復朝奉郎提舉成都玉局觀,外州軍任便居住。元符三年是蘇軾命運轉折的關鍵一年,也是蘇軾病逝常州的之前一年。

元符三年九月,蘇軾還未恢復自由之身,依然處于編管之中,在前往永州、經過藤州之時,遇到同鄉鮮于都曹告老還鄉,遂作《送鮮于都曹歸蜀灌口舊居》,表現了對歸老還鄉的向往之情。灌口:《元和郡縣志》卷三一載“導江縣,本漢郫縣地,武德元年于灌口置盤龍縣,尋改為灌寧縣,二年又改為導江縣”[2],今四川省都江堰市。

“籋盡霜須照碧銅,依然春雪在長松”,描寫朋友與自己青春不再的境況。用鑷子拔盡白色如霜的胡須后,取青銅鏡照,滿頭白發就像松針上覆蓋著春雪一樣。王十朋集注引次公曰:“言白須雖去,而白發猶在,故言依然也?!?/p>

“朝行犀浦催收芋,夜渡繩橋看伏龍”,想象朋友歸蜀之后犀浦收芋、灌口漫步的悠閑。蘇軾的祖父蘇序,曾在住宅周圍遍種芋魁,所收極多,野民乏食時,即用大籠蒸之,放在門外,恣人取食。蘇軾《答秦太虛七首》其四云:“(黃州)大芋長尺余,不減蜀中?!保?]5753蘇軾《記惠州土芋》云:“岷山之下,兇年以蹲鴟為糧,不復疫癘,知此物之宜人也?!保?]8528繩橋,在灌口,引繩架之。范成大《吳橋錄》卷上載:“將至青城,當再渡繩橋?!狈?,即伏龍觀,在灌口,相傳戰國秦蜀郡守李冰父子治水,于此處制服孽龍。后人立祠祭祀,北宋初即名為伏龍觀。范成大《離堆行》序:“沿江有兩崖中斷,相傳秦李太守鑿此,以分江水,又傳李鎖孽龍于潭中,今有伏龍觀在潭上?!币馑际窃缟先ハ执呤沼箢^,傍晚在繩橋上、伏龍觀前漫步。

“莫嘆倦游無駟馬,要將老健敵千鐘”,勸誡朋友要有淡泊名利、頤養身體的心態。駟馬,指顯赫的地位,《華陽國志·蜀志》云:“司馬相如初入長安。題市門曰:‘不乘赤車四馬,不過汝下也?!鼻х?,謂俸祿,即高官厚祿,《史記·魏世家》曰:“魏成子以食祿千鐘?!币馑际遣灰袊@仕宦一生沒有得到顯赫的地位,年老致仕而身體健康比什么都強,何況高官厚祿呢?

“子云三世惟身在,為向西南說病容”,勸慰朋友要有安享晚年、知足常樂的情懷?!稘h書·揚雄傳》云:“揚雄字子云,蜀郡成都人也?!?,除為郎,給事黃門,與王莽、劉歆并。哀帝之初,又與董賢同官。當成、哀、平間,莽、賢皆為三公,權傾人主,所薦莫不拔擢,而雄三世不徙官?!壁w次公云:“子云,則先生自謂也?!边\用雙關的修辭手法,既指揚雄歷三朝君主官位都沒有升遷,又指蘇軾自己歷五朝君主卻被編管永州,除了一身病痛,什么也沒有。即使回到故鄉,也只能向父老鄉親訴說自己的病情罷了。然而你有健康的身體,而且即將歸老故鄉,安享晚年,已經很幸運了。

這首送別詩,有現狀的描寫,有未來的想象,有真誠的勸慰,表達了對同鄉的羨慕和對故鄉的向往。

搜索蘇軾詩文,除此詩外,還有一首與都江堰這個地域相關,即熙寧九年(1076)十一月作于密州的《次韻周邠寄〈雁蕩山圖〉二首》[1]1431。周邠,字開祖,錢塘(今浙江杭州)人,嘉祐八年(1063)進士,曾為錢塘縣令,此時為樂清縣令。雁蕩山,在今浙江樂清市東,風景奇秀,山頂有湖,水常不涸,春歸之雁常留宿其間,故名雁蕩。其二有“所恨蜀山君未見,他年攜手醉郫筒”之句。郫筒,杜甫《將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嚴鄭公》:“酒意郫筒不用沾?!彼喂_《九家集注杜詩》引《華陽風俗錄》云:“郫人刳竹之大者,傾春釀于筒,閉以藕絲,包以蕉葉,信宿香達于竹外。然后斷之以獻,俗號郫筒?!泵鞑軐W佺《蜀中廣記》卷六五引古《郫志》云:“相傳山濤為郫令,用筠管釀酴醾作酒,兼旬方開,香聞百步?!比缃?,有釀酒企業用針筒將白酒注入嫩竹節中,在嫩竹成長過程中,竹汁滲入,白酒濃度變淡,并有竹的清香。竹子長成之后,伐竹取酒,即鋸下那節注入白酒的竹筒,且美其名曰:竹筒酒。此乃今人對郫筒的傳承創新吧。

三蘇父子是否到過都江堰,三蘇作品中沒有確鑿的文字記載,但是我們可以推測,三蘇父子應該是游覽過都江堰的。理由有四:首先,喜歡游山玩水,而眉山與都江堰不遠,約相距百里。蘇轍《武昌九曲亭記》:“昔余少年,從子瞻游,有山可登,有水可浮,子瞻未始不褰裳先之。有不得至,為之悵然移日。至其翩然獨往,逍遙泉石之上,擷林卉,拾澗實,酌水而飲之,見者以為仙也?!保?]406其次,蘇洵與張俞意趣相投、交游密切。蘇軾《題張白云詩后》云:“張愈少愚,西蜀隱君子也,與予先君游,居岷山下白云溪,自號白云居士。本有經世志,特以自重難合,故老死草野,非槁項黃馘盜名者也。偶游西湖靜軒,見其遺句,懷仰其人,命寺僧刻之。元祐五年九月五日?!保?]7753張白云,即張俞,字少愚,號白云,益州郫縣人。屢舉不第。寶元初上書言邊事,授校書郎。文彥博治蜀,為置青城山白云溪以居之?!端问贰酚袀?。再次,從前邊兩首詩歌可知,蘇軾對都江堰景物、風俗是非常熟悉的。最后,蘇軾的水學思想受到大禹、李冰的影響。蘇軾《禹之所以通水之法》[3]749提倡,以“通”為治水之本,治理湖泊應當蓄泄結合,而蓄亦須以“通”為前提。

總之,從相關作品可知,蘇軾與都江堰有著絲絲縷縷的聯系。

注 釋

[1]張志烈、馬德富、周裕鍇主編:《蘇軾全集校注·詩集》,河北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2]〔唐〕李吉甫:《元和郡縣圖志》,中華書局1983年版。

[3]張志烈、馬德富、周裕鍇主編:《蘇軾全集校注·文集》,河北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4]陳宏天、高秀芳點校:《蘇轍集》,中華書局2017年版。

猜你喜歡
都江堰白云蘇軾
拜水都江堰
彩鉛畫《錦鯉》
從善如流
蘇軾錯改菊花詩
蘇軾吟詩赴宴
白云(外三首)
拜水都江堰
蘇軾發奮識遍天下字
我喜歡白云
都江堰安瀾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