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城鎮公園綠地體系防災避險適宜性指標體系構建與應用

2020-11-28 07:50徐暢費文君
小城鎮建設 2020年9期
關鍵詞:小城鎮指標體系

徐暢 費文君

摘要:與城市公園綠地體系防災避險規劃相比,小城鎮因在規模、選址、人口、經濟和產業等方面的特殊性,其公園綠地體系防災避險規劃不能簡單復制城市的經驗,因此構建一套與小城鎮公園綠地體系防災避險規劃相協調的適宜性指標體系是本次研究的重點。本文結合小城鎮發展特點,構建小城鎮公園綠地體系防災避險適宜性指標體系,利用ArcGIS構建數據分析庫,對河北省唐山市遷西縣公園綠地體系防災避險適宜性進行評價。結果表明,遷西縣中心城區公園綠地體系規劃有待進一步改善,公園綠地在數量上雖已達標,但未充分考慮與小城鎮社會環境和災害環境的空間關系。該評價結果不僅為小城鎮公園綠地體系防災避險規劃對策的制定提供定量依據和方法支持,同時對小城鎮災害管控能力的提高也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小城鎮;公園綠地體系;防災避險;指標體系;遷西縣

doi:10.3969/j.issn.1009-1483.2020.09.014 中圖分類號:TU984.11+6/TU985.12+1

文章編號:1009-1483(2020)09-0101-09 文獻標識碼:A

Construction and Application of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for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Reduction Suitability of Park Green Space System in Small Towns

XU Chang, FEI Wenjun

[Abstract] Compared with the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reduction planning of park green space system in city, the planning of small towns park green space system cannot simply replicate the experience of city, because of its particularity in the aspects of scale, site selection, population, economy and industry. Therefore, the key point of this study is to build a set of suitability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that is coordinated with the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reduction planning of park green space system in small towns. Based on the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 of small towns, this paper constructs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the suitability of park green space system for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reduction in small towns, and uses ArcGIS to build an analysis database to evaluate the suitability of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reduction of park green space system in Qianxi county.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lanning of park green space system in Qianxi county needs to be further improved. Although the number of park green spaces has reached the standard, the spatial relationship between park green spaces and social environment and disaster environment in small towns has not been fully considered. The evaluation results not only provide basis for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reduction planning of park green space system in small towns, but also have important significance for the improvement of disaster control ability in small towns.

[Keywords] small town; park green space system;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reduction;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Qianxi County

引言

小城鎮是區別于大、中城市和農村的,由3萬左右從事非農業生產活動的人口所聚居的社區,是農村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1],具有吸引人口、產業等要素向城鎮集聚,減小城鄉差距、加快社會發展的作用[2]。但是,由于小城鎮選址與布局缺乏科學性、經濟發展相對落后等特性,使得其防災避險建設無法適應快速增長的人口數量及日益復雜的基礎設施,故小城鎮更易受災且災害造成損失更大[3-4]。公園綠地是重要的防災空間,且與居民生活結合緊密,小城鎮中的公園綠地防災避險規劃按照“中期避險綠地—短期避險綠地—緊急避險綠地”三級配置,能夠貫穿整個災害時序滿足公眾避難需求(見圖1)。如何保證公園綠地體系防災避險功能的發揮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公園綠地體系防災避險適宜性是指各級公園綠地能否在災前預防、災時避難疏散、災后救援及城市重建過程中發揮功能及作用的大小,對其進行評價是公園綠地體系相關規劃的第一個環節,也是進一步救災、恢復重建和減災措施實施的重要支撐,而合理的指標體系是進行科學評價的基礎。目前,我國公園綠地體系防災避險適宜性指標體系的構建較為完善,但主要針對大城市,在受災更為嚴重,防災、避災、救災能力更為薄弱的小城鎮中還未得到應有的重視。而小城鎮在規模[5]、選址與布局、人口狀況、經濟水平、產業結構等方面與大城市的差異性,決定了使用大城市的評價經驗很難兼顧小城鎮自身的特殊性,在評價的著眼點和程度上容易出現偏差[6],故有必要制定一套適用于小城鎮的科學合理、通用可行的公園綠地體系防災避險適宜性指標體系。

小城鎮公園綠地體系防災避險功能評價牽涉多方面因子,但是對于一個經濟相對落后的小城鎮來說,如何經濟有效地獲取評價的基礎數據是目前面臨的問題。針對以上問題,本文提出利用ArcGIS對小城鎮人口、交通、公共服務設施等數量與分布情況進行分析,并以河北省唐山市遷西縣為例,對其公園綠地體系進行防災避險適宜性評價,驗證該方法的有效性。

1 小城鎮公園綠地體系防災避險適宜性指標體系構建

我國現有的城鎮人口數量呈逐漸增長的趨勢,但總體規模較小、分布較散。小城鎮經濟能力有限,這必然造成公共服務設施建設的落后[7],醫療衛生設施、消防設施、治安設施等數量較少,設施條件較差[8]。由于城鎮大多分布在大城市周邊經濟條件較好之處,故以主城區所屬工業為主發展其工業[9]。小城鎮對外交通少,與外部環境疏遠,空間較為閉塞,城區內道路主要由干支兩個等級組成,各自的規模比例失調[10],道路骨架僅成雛形。因選址的自發性,小城鎮常常位于山腳或臨湖、江、海而建,受其地理位置的影響易遭受崩塌、滑坡、泥石流、暴雨洪澇、臺風海嘯等災害的侵襲。

指標體系的構建應基于以上影響因子,結合小城鎮發展特征及面臨的問題展開(見圖2)。災害造成損失的程度與兩方面有關:一方面與災害源有關,即災害環境,不同地區的災害源各不相同,包括氣候條件、地質情況等;另一方面與城市的承災體有關,即社會環境,其應災能力越強,造成的損失則越低[11]。公園綠地作為重要的承災體,與小城鎮社會環境和災害環境具有顯著的相關性,反映了社會、災害環境與公園綠地之間的相互影響[12]。

1.1 指標層次結構

本文依據綜合性與系統性、典型性與科學性、可操作性與可量化性等原則,構建小城鎮公園綠地體系防災避險適宜性指標體系,既要包含可以評價公園綠地建設的指標,也要涵蓋可以評價公園綠地與外部環境關系的指標,同時注重國家、政府或科研機構已經制定的法律、法規和規范所限定的內容。參考《防災避難場所設計規范》(GB 51143-2015)、《城市綠地防災避險設計導則》,在大城市公園綠地體系防災避險適宜性評價的基礎上,結合小城鎮自身建設與發展的特點完善指標,以及小城鎮的特殊性對適宜性分析的內容進行更加明確深入地研究和制定(見表1)。

本文構建的小城鎮公園綠地體系防災避險適宜性指標體系有別于大城市,具體特點包括:

(1)從小城鎮自身環境和公園綠地體系建設質量出發,共設立三級指標,將評價因子數量增加到16個,更全面、科學地評價小城鎮公園綠地體系防災避險適宜性。

(2)將小城鎮公園綠地與災害環境的隔離性作為小城鎮公園綠地體系防災避險規劃的重要因子之一,并從自然災害和工業災害兩方面展開討論。

(3)評價體系立足于小城鎮的自身特征,對影響小城鎮公園綠地體系防災避險適宜性的因子進行科學考量,內容全面,層次清晰。

(4)每個因子的量化都較容易,且指標體系層次清晰,故構建的小城鎮公園綠地體系防災避險適宜性指標體系具有通用性。

1.2 指標體系組成分析

1.2.1公園綠地體系建設質量

公園綠地是一類特殊的承災體,對災害的影響及蔓延具有一定的抵御能力,故小城鎮公園綠地體系的建設質量對災害造成的損失程度具有一定的影響。公園綠地總量即為符合防災避險功能要求的公園數量,篩選、統計符合防災避險要求的公園綠地面積及個數;公園綠地布局包括公園綠地多樣性和均衡性兩項指標,公園綠地的類型完整度影響災時人流由緊急防災避險綠地到固定及中心防災避險綠地的轉換效率,而各類公園綠地的空間分布均衡性影響受災群眾的疏散效率,故可通過對各類公園綠地的分布度及連接度進行可視化分析,判斷其布局結構的安全性。

1.2.2公園綠地與災害環境、社會環境的關系

由于災害的連鎖效應,在進行防災避險規劃時,有必要對災害環境進行分析,對小城鎮基礎設施、建筑等的安全性進行考察,對可能出現的災害類型及潛在的災害損失程度進行預估[13];小城鎮社會環境很大程度上決定了避難場所的規模和分布,公眾的避災需求、公共服務設施的數量與分布等將影響災時避難的效率和災后重建的效果[14],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公園綠地防災避險功能的發揮。

1.3 指標體系權重確定

1.3.1 建立判斷矩陣

根據構建的指標體系設計問卷,建立判斷矩陣,并向專家征求意見,根據結果確定指標權重。首輪回收問卷40份,計算各指標所得分值的算術平均值及其變異系數,前者值越高說明指標越重要,后者值越小說明指標越重要。根據所得結果調整指標體系,并進一步征求專家意見進而確立權重。

專家組成包括參與遷西縣實地考察的專家10位、高校風景園林專業教師15位、高校風景園林專業學者8位、院所防災避險研究人員8位。受訪專家來自南京、大連、唐山、上海等多個城市。

1.3.2 確定指標權重

綜合利用層次分析法和主成分分析法確定指標權重,前者將所得專家問卷結果輸入yaahp 0.5.3軟件中得到結果,后者以問卷結果為樣本值,在SPSS 19.0軟件中以第一主成分值為樣本的權重系數求得指標權重,然后將二者均值作為最終權重。

由表1可知,公園綠地與社會環境的關聯性指標權重(0.3525)最大,是公園綠地體系防災避險功能有效發揮的關鍵因素,公園綠地只有與社會環境有效連接,才能在避難、疏散與救援的整體過程中發揮防災避險功能,而與人口分布情況的有機結合、統籌兼顧是規劃的重點。公園綠地與災害環境的隔離性(0.3388)次重要,其中公園綠地與自然災害的隔離性所占權重較大,因其造成的災害難以預測,且危害性大,故在公園綠地體系防災避險規劃時應予以重視。

2小城鎮公園綠地體系防災避險適宜性指標體系的應用

2.1研究區概況

遷西縣是河北省唐山市唯一一個純山區縣,華北平原地震帶貫穿于其中,歷年來有多次地震發生在該地震帶上,故遷西縣有發生破壞性地震的可能性。此外,遷西縣受制于地形復雜、生態脆弱的地理環境,極有可能發生泥石流、山體滑坡、崩塌等地質災害[15]。目前,遷西縣土地開發控制不利,建筑物密度逐漸增大,人口數量劇增,據統計,截至2018年遷西縣建成區面積約為15.5km2,人口約39萬。

通過對遷西縣災害、社會環境兩方面的梳理發現,遷西縣建設的背景和歷程是中國小城鎮建設發展的典型。本研究選取遷西縣中心城區為研究區域,以公園綠地中的自然、人工環境安全性為標準,篩選出具有防災避險功能的公園綠地,運用ArcGIS對其進行空間分析,以期對遷西縣公園綠地體系防災避險規劃設計和小城鎮防災體系建設提供借鑒[16]。

2.2數據收集與處理

結合構建的指標體系,對研究區內公園綠地進行數據采集,并構建GIS分析庫。對于主觀性較強的評價指標,對照各城市的具體實際情況進行評判打分。再者,對各項量級不同、單位不同的指標進行歸一化處理,將得到[0-1]之間的最終量化得分。

在完成各指標最終量化得分后,依據其權重關系,將權重系數與量化得分進行整合,從而得到最后防災避險適宜性得分Q,具體計算公式如下:

其中,i表示指標,Wi表示指標權重,Si表示指標量化得分。

2.3 公園綠地體系防災避險適宜性評價結果分析

2.3.1 公園綠地體系建設質量

根據《城市綠地防災避險設計導則》、最新綠地分類標準和實踐經驗,將遷西縣具有防災避險功能的26處公園綠地分為四類,包括綜合公園、專類公園、游園和社區公園(見表2)。

研究區內專類園數量最少,社區公園數量最多且集中分布于中部地區;3座綜合公園位于研究區東部,數量少且分布不均,無法顧及全區災時需求;游園數量最多,主要呈帶狀形式。社區公園面積小、數量多,集中于研究區中心地帶(見圖3、圖4)。通過觀察公園綠地服務半徑發現[17],中部和西北部地帶出現服務盲區[18],部分區域出現服務范圍的重疊,雖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公園綠地之間的相互增援性,但因重疊率過高,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心區域公園綠地空間布局的冗余性[19]??傮w而言,研究區內公園綠地分布不均、覆蓋度不足,無法高效發揮公園綠地體系的防災避險功能[20]。

2.3.2 公園綠地與社會環境的關聯性

研究區中的人口主要分布于栗鄉街道,公共服務設施整體分布不均,在東部和北部形成2處集中區,邊緣區域覆蓋度不足;研究區內路網密度值整體偏低,且道路系統結構不完善,次干路不足,支路組織混亂,無法構成體系,公園可達性偏低(見圖5— 8,表3)。綜合來看,研究區東北部公共設施較完備且空間連接度較高,灤河以北部分區域具有完備的公共設施服務,但城市避難場所建設、救災物資儲備尚未落實;研究區西北部缺乏公共設施,緊急救援設施、設備缺乏,且公共設施距離栗香植物園及南山公園較遠,公共設施分布稀疏,無法滿足災時的避難需求[21]。

2.3.3 公園綠地與災害環境的隔離性

小城鎮災害環境受自然、工業因素影響最大。研究區三面環山,內部地形平坦,北部是灤河流經區域,水體主要分布于其中,與地質災害區疊加的范圍較大,地震帶、山地區及水體區交界處為次生災害易發區域,對城鎮居民構成的危害程度較大[22]。工業災害源如易燃易爆工廠、供氣廠、儲氣站等重大爆炸或火災危險源較為集中的分布于研究區中部,容易相互影響,引發二次災害的可能性較大,對周邊公園綠地的分布具有一定影響(見圖9—12)。

2.3.4遷西縣公園綠地體系防災避險適宜性評價結果分析

依據以上分析,對防災避險指標進行量化賦分,并將各評價指標劃分為很好、較好、一般、較差、很差5個等級,等級越高分值越高,各等級賦予9、7、5、3、1五個分值(見表4)。

依據各指標權重和賦分,經計算獲得研究區內各級指標的綜合得分,并依此對遷西縣公園綠地體系防災避險適宜性進行評價,適宜性總得分為Q=5.1362。其中公園綠地體系建設質量指標得分最高(1.8565),說明遷西縣中心城區規劃建設的公園綠地在數量及水平上質量較高,但未充分考慮小城鎮災害環境和社會環境的影響,導致公園綠地的防災避險功能無法充分發揮。公園綠地與社會環境的關聯性指標得分最低(1.5847),主要由于研究區內設施建設水平較低,設施分布與公園綠地的布局聯系較弱。公園綠地與災害環境的隔離性指標得分居中(1.6950),隨著遷西工業的快速發展,工廠的數量不斷增加,公園綠地布局應充分考慮工業災害源分布,確保其災時功能有效發揮。

根據以上評價結果,發現遷西縣中心城區公園綠地規劃還有待進一步改善。公園綠地在布局上需結合小城鎮的社會環境和災害環境,加強與人口狀況、公共設施及道路交通系統的聯系性,與自然災害源、工業災害源及二次災害的隔離性;公共設施建設應堅持有層次、分重點的原則,在人口密集、災害頻發區域,應配備完善的公共設施,注重公共設施的平災結合;加強各級道路建設,依據公園綠地分布情況增加支路,完善道路交通網絡[23],從而提高公園綠地可達性和空間輻射能力[24];為了遏制災害,在災害源周邊設置一定防護綠帶,尤其是工業災害源附近,一定范圍的防護綠帶可降低二次災害的發生率。

3結論與討論

本文依據小城鎮社會環境和災害環境的特點構建公園綠地體系防災避險適宜性指標體系,共分為3個層次、16項指標。其中,公園綠地與災害環境的隔離性,尤其是自然災害隔離性對公園綠地體系防災避險功能的發揮具有較大的影響,所占權重較大;另外,小城鎮公共設施及道路交通建設情況對公園綠地體系防災避險功能的影響相對較小,這些與大城市的評價經驗完全相反。因此,構建該指標體系對小城鎮公園綠地體系防災避險功能的科學評價具有重要的意義。通過GIS空間分析技術對其進行合理定性、定位、定量研究,注重其環境條件和災害條件的考量,使得公園綠地體系充分發揮災前防御減災、災時避難救災、災后復興重建的功能[25],不僅有助于優化小城鎮公園綠地體系建設,還能進一步提高小城鎮災害防控能力。在以后的研究中,有必要對人口動態分布進行分析,并不斷優化指標體系,本文對此進行探討和嘗試,但還需不斷完善。

參考文獻:

[1]石會娟,王俊芹,張潤清,等. 新農村建設背景下河北省小城鎮發展戰略研究——兼以保定市知名小城鎮發展經驗為例[J].鄉鎮經濟,2008,24(3):52-55.

[2] C. Harrison, J. Burgess, A. Millward, et al. Accessible natural green space in towns and cities: a review of appropriate size and distance criteria[J]. English Nature Research Reports, 1995,153(8):1-49.

[3] Daniele La Rosa. Accessibility to greenspaces: GIS based indicators for sustainable planning in a dense urban context[J]. Ecological Indicators,2014,42(7):122-134.

[4]姚徐.小城鎮避震減災綠地體系規劃研究[D].南京:南京林業大學,2011.

[5]伍慧.小城鎮綜合防災規劃初探[J].科技資訊,2009(5): 239-240.

[6]吳松濤,賈夢宇,郭磊,等.小城鎮總體城市設計初探——遷西縣中心城區總體城市設計體會[J].城市規劃,2002,26(4):42-44.

[7]趙鵬軍,劉迪.中國小城鎮基礎設施與社會經濟發展的關聯分析[J].地理科學進展,2018,37(9):1245-1256.

[8]魯長亮,唐蘭.小城鎮綜合防災減災規劃原則與策略芻議[J].防災科技學院學報,2009,11(4):88-90,120.

[9]張凱云,王浩,費文君.基于功能適宜性評價的城市防災避險綠地體系規劃——以河北遷西防災避險綠地體系規劃為例[J].林業科技開發,2012,26(2):119-123.

[10]周愛華,張景秋,付曉.北京城區長期避難場所空間布局研究[J].安全與環境學報,2014,14(3):151-156.

[11]郭小東.論城鎮防災減災體系——城鎮防災減災的若干思考[J].小城鎮建設,2012,30(11):39-41.

[12]邵明琦.基于災害風險分析的小城鎮防災避險綠地規劃研究[D].哈爾濱:哈爾濱工業大學,2018.

[13]吳健生,郎琨,彭建,等.城市防災避險功能的空間差異性評價——以深圳市經濟特區為例[J].城市規劃,2015,39(6):37-42.

[14]周愛華,張景秋,杜珊珊,等.一種北京城區避難場所可達性評價方法[J].地理國情監測,2017,42(1):88-92,106.

[15]周愛華,張景秋,張遠索,等.GIS下的北京城區應急避難場所空間布局與可達性研究[J].測繪通報,2016(1):111-114.

[16]周靜海,何睿.地震多發山區村鎮防災用地適宜性評價研究[J].防災減災工程學報,2010,30(z1):327-330.

[17]張燦強,張彪,李文華,等.北京城區綠地防災避險功能評估[J].地理研究,2012,31(12):2301-2309.

[18]唐婷.城市綠地避災適宜性評價及優化布局研究[D].福州:福建農林大學,2014.

[19] L.Tang, G.Zhang, The pattern and gradient analysis of urban green space in Shenyang, China[J].Communications in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Management Engineering, 2013(3):112-122.

[20]孔維媛.形態設計準則于我國中小城市設計應用的嘗試——以唐山市遷西縣為例[C]//中國城市規劃學會,杭州市人民政府.共享與品質——2018中國城市規劃年會論文集(07城市設計).北京:中國城市規劃學會,2018:14.

[21] PauL M. Sherer. The benefifit of parks: Why America needs more city parks and open space[M]. San Francisco: The Trust for Public Land,2006.

[22] LIU Xiaonan, CHENG Jiong, LI Cheng. Ecological sensitivity evaluation of shorelines in Zhuhai, Guangdong Province[J]. 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Ecology,2001(1):86-90.

[23]張姍姍.小城鎮的防災減災交通組織與醫療救助設施規劃設計[C]//中國城市規劃學會,南京市人民政府.轉型與重構——2011中國城市規劃年會論文集.北京:中國城市規劃學會,2011:7.

[24]張沐晨,林廣發.基于空間可達性的福州應急避難場所服務能力評價[J].海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8,31(3):346-354.

[25]劉純青,周奇,費文君.城市防災避險綠地系統的構建[J].中國農學通報,2010,26(24):204-208.

猜你喜歡
小城鎮指標體系
2022城市商業魅力指標體系
自助圖書館選址評價指標體系研究
應用技術大學教師評價指標體系構建與應用
交通強國建設評價指標體系
基于可持續發展的小城鎮建設研究
小城鎮建設與房地產開發研究
淺談小城鎮規劃中地域特色的突出
中國特色小城鎮
“一鎮一風貌”推進特色小城鎮建設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