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守護”與“添新”:鄉村新活力植入的策略研究

2020-11-28 07:50李勤邸巍郁小茜周帆
小城鎮建設 2020年9期
關鍵詞:活力鄉村振興

李勤 邸巍 郁小茜 周帆

摘要: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村莊的發展和建設備受關注。傳統的營造模式已無法滿足村莊對活力提升的需求,而鄉村活力正是鄉村振興的內在動力。本文從“守護”與“添新”的辯證角度進行思考,通過對鄉村中物質與非物質活力構成要素的梳理,在“空間格局”“人居環境”“建筑風貌”和“功能結構”等層面提出了活力植入的策略,并以山西省陽泉市平定縣巨城鎮西嶺村振興項目為例進行實踐,探討策略的實際可行性,以期為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的空間活力植入建設提供借鑒。

關鍵詞:鄉村振興;鄉村空間;植入;活力;西嶺村

doi:10.3969/j.issn.1009-1483.2020.09.004 中圖分類號:TU982.29

文章編號:1009-1483(2020)09-0022-07 文獻標識碼:A

Guarding and Adding New Vitality: A Study on the Method of Implanting New Vitality in Rural Space: Taking Xiling Village Revitalization Project as an Example

LI Qin, DI Wei, YU Xiaoqian, ZHOU Fan

[Abstrac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rural vitalization strategy, the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 of villages are paid much attention to. The traditional construction mode can no longer meet the needs of the improvement of the spatial vitality of the village, while the rural vitality is the inner power of the rural revitaliz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dialectical thinking of guarding and adding new vitality, this article proposed the energy implantation strategies on the levels of space, living environment, building style and function through sorting out the material and non-material energy components in the countryside. And it carried on the practice through the rural revitalization project in Xiling Village, Jucheng Town Pingding County in Shanxi Province as an example, to explore the practical value of the strategies,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to space dynamic embedded constructio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Keywords] rural revitalization; rural space; implant; vitality; Xiling Village

引言

隨著鄉村的進一步發展,有些鄉村單純為了追求形式主義而建設了一些不適應村民使用的場所,不能很好地對村民產生吸引力。這不僅使得村莊整體建筑風貌不甚協調,還改變了其特有的空間肌理,且鄉村景觀環境也在逐漸失去其獨有的特色,導致“千村一面”現象的出現,使其變得毫無生機與活力,鄉村逐漸失去了其獨有的“鄉村記憶”[1]。

自鄉村振興戰略提出后,如何讓鄉村煥發新活力,是一直以來研究的重點,眾多學者從諸多方面對如何激發鄉村活力進行了探討。其中張尚武基于一個實踐教學的案例的思考,提出重塑鄉村活力是實現鄉村發展的有效手段與途徑[2];陳賀通過分析研究鄉村文化目前存在的問題,提出鄉村文化建設可為鄉村振興注入新的動力,帶動鄉村的發展[3];張川等通過研究“湯家家”的轉型規劃,提出激發鄉村活力要從重塑鄉村的產業與特色文化入手,探索出一條鄉村可持續發展之路[4];方智超等在對新葉村的文脈傳承的思考中,提出在村莊規劃中傳承鄉村文脈來振興鄉村,提升活力[5]。

總的來說,目前對于鄉村活力的研究主要是從空間、文化、產業三個角度分別進行,鄉村作為一個復雜的集合,其活力的激發應從多方面綜合考慮,空間與產業是文化的載體,文化與產業是空間的支撐,空間與文化是產業的依托,三者是密切聯系的,目前關于三者對鄉村活力營造的綜合考慮較少,且缺乏具體的策略研究。

1鄉村空間新活力植入的辯證思考

目前,鄉村常住村民大多是老年人及部分留守兒童,失去了鄉村的活力和生命力,導致“空巢”現象日趨嚴重。如何在鄉村植入新活力的同時又可以守護鄉村固有的特色,是實現鄉村振興的焦點問題[2]。但是,“守護”并不意味著博物館式的保護,而是一個發展的過程,有其歷史性,也有其時代性;同時,現在的鄉村也需要“添新”。

1.1“守護”與“添新”的涵義及意義

“守護”就是守護鄉村的原有特色風貌,延續鄉村特有文脈。鄉村風貌是鄉村本土性的標簽,是鄉村的發展史書,標榜了鄉村的獨特性。鄉村文脈是一個鄉村特有的風骨,見證了鄉村的興與衰,呈現了歷史留下的印記[4]?!笆刈o”延續了鄉村的根本,提升了村民的認同感[5]。

“添新”是鄉村適應未來發展的必然趨勢。所謂的“添新”,并非任意地增之加之,而是在“守護”的基礎上以村民實際需求為導向的“添新”,為鄉村植入新的活力,這是鄉村對傳統與現代包容性的體現[6]。盲目、單純地守護住原有的空間,只會讓鄉村形態停滯不前,無法跟進時代的發展和村民的新需求?!疤硇隆笔沟绵l村逐漸擺脫過去的舊態,尋求自我的有機適應與調節。

1.2“守護”與“添新”的共生共存

“守護”與“添新”并不是矛盾的兩個方面,而是和諧相融、共生共存的?!笆刈o”是延續,“添新”是發展?!笆刈o”的是鄉村的文化底蘊,也可以是在保持原始特色基礎上的新的表達,比如新建建筑的古樸與現代融合?!疤硇隆钡男问揭部梢员憩F為一種守護,如在保留鄉村原有的、真實的寶貴空間與建筑特有形態的基礎上,采用更符合現代鄉村生活所需的建筑材料與結構來表達傳統的建筑特質,使得異質與傳統和諧相融?;谑刈o本土的底蘊與特色的添新是一種“活式”守護。因此,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守護”與“添新”是共生共存的。

2鄉村新活力植入的策略建構——“守護”與“添新”

鄉村的活力通過人與場所之間的相互作用表現出來。通常,鄉村活力的構成要素可以分為物質與非物質兩種形式,從而通過進一步挖掘其文化內涵、院落布局、街巷形態等現存要素,更好地整合優勢資源,提出適宜的解決策略(見圖1)。

若想改善鄉村生活環境,延續精神文化,重塑鄉村活力,就需要新活力的植入。由于鄉村受時代變遷與文脈延續影響甚大,因此,本文堅持以村民需求為落腳點,主要從四個方面考慮為鄉村植入新活力:一是以滿足村民的文化需求為導向,在尊重歷史空間的基礎上引入新的視覺格局;二是以村民的活動需求為導向,在環境中植入新的使用活動設施;三是以村民的生活需求為導向,為原有建筑置入新的使用價值;四是以村民發展需求為導向,為鄉村注入新的功能業態(見圖2)。

2.1塑造有序的空間格局

鄉村空間亦是鄉村文脈的載體,通過認知和識別其特有的空間內涵,可傳承和復興空間魅力??臻g格局的秩序性可以展示鄉村空間特色的完整性與延續性,故空間格局的原始特色是鄉村守護的要素之一[7]??臻g格局的秩序性可通過空間的主次關系及空間的視廊和軸線很好地體現出來[8]。

2.1.1守護鄉村空間主次關系

鄉村的主次空間雖有其不同的表現,但都是經過動態的發展而成的,并由此形成獨有的鄉村特色,是歷史的延續、情感的寄托。因此在進行規劃設計時,首先要守住鄉村空間的主次關系。主要鄉村空間是鄉村內的開放空間、活動空間、交往空間等,其功能都是多樣與復雜的,是鄉村長期歷史積淀而形成的。主要的鄉村空間是鄉村文脈的主要承擔者,村民對此有著強烈的認同感,不可隨意破壞。次要空間是鄉村內的街巷空間、延伸空間、鄰里空間等,是鄉村的骨架與支撐,可直接聯系各家各戶,是茶余飯后的閑聊之地,也是展示鄉村文脈的重要對象。通過有序的規劃與建設取代零散分布、條理不明的鄉村空間,達到空間整體格局的協調,形成宜居又具有美感的鄉村空間形態。

2.1.2塑造新的空間格局

良好的空間視廊可以直觀地反映出鄉村空間規劃的秩序性,軸線則可以串聯起鄉村內的各種重要的活力空間,形成完整的鄉村肌理。在進行改造或新建時,避免打破現有視廊與軸線,同時也要考慮到以后空間規劃的軸線與視廊,不可隨意建造[9]。鄉村現有視廊若存在遮擋或軸線不完整、不連續情況,可在鄉村傳統肌理和格局上進行適度的重塑與協調,修補鄉村原有空間格局,凸顯鄉村文脈魅力,煥發鄉村活力。

2.2營造人性化的人居環境

隨著現在鄉村生活水平的提高,村民擺脫了傳統的農耕生活方式,日常生活變得豐富多彩,因此單一乏味的空間環境已不能滿足人們的聚集與交流。人居環境的“添新”需要提供更具有適用性與多元化的場所,并在營造的過程中,盡量保留村莊發展過程中具有鄉村文脈價值的場所,以增加村民的歸屬感。同時,以村民活動需求為導向,營造宜人適度的交互空間,將街巷空間、轉折空間、活動空間等打造得更加人性化與多樣化。這樣不僅能作為生活空間的延續,提供相互交流的場所,也使得傳統鄉村文化在無形中得以傳承[10]。

2.2.1提取環境的節點空間

在對鄉村中具有活力再造價值的空間進行提取、處理與利用時,與城市有所區別,應注重實用性和經濟性,兼顧觀賞性,以動態發展的眼光對空間進行改造與建構且把握好村民活動集聚點的均衡性和共享性。鄉村活動集聚點是鄉村在發展過程中留下的印記,并形成了鄉村的空間節點,是供鄉村居民休閑、娛樂、聊天的交往空間[11],也是鄉村活力所在。鄉村活動集聚點的大小是由其自身的實際功能類型所決定的,如在道路旁邊的延展空間,村民多在此進行聊天,這類集聚點比較??;而滿足鄉村居民節日慶典、宗教活動、集會活動等功能的開敞空間,面積則較大。尋找與挖掘鄉村節點空間,應盡量保持鄉村自身特色與個性,營造時要體現鄉野情趣,充分利用本土材料和樹種,打造出具有鄉土特色的鄉村活力空間。

2.2.2營造宜人的人居環境

在進行鄉村景觀規劃設計過程中,不僅要保證景觀的有序性與系統性,也需在設計過程中將文化元素、文化脈絡依托于各種景觀載體得以傳播與傳承。在進行空間環境規劃時,要以村民的實際活動需求為導向,合理布局村莊內的主次活動節點空間,同時保證空間尺度的合理性,進而在村莊內形成系統性的空間環境。在進行建設的過程中,還要充分考慮到居民的生活需求,服務設施的規劃布局不僅要滿足服務功能與交往要求,還要具體設計各個設施的適宜間距,形成具有系統性的村莊服務設施[12]。這樣才能更好地助力鄉村振興,真正改善鄉村的人居環境,這不僅能促進居民對鄉村文化的本土認知與傳承,還可以喚醒鄉村記憶,使鄉村迸發活力。

2.3打造協調性建筑風貌

建筑風貌是對鄉村的第一印象,也是人們在鄉村中感受到的最直觀、最表面的元素,體現了鄉村的氣息與文脈特色[13]。新舊建筑形態整體上的和諧體現了鄉村風貌的協調性,建筑的協調并不是對原有建筑的一味仿造,而是要在時代進步的新需求下有所發展。新建建筑在風貌上要與原有建筑有所呼應,這也是對鄉村特色建筑風貌與文脈的守護,目的就是為了營造整體協調的建筑形態,在根本上守住鄉村文脈的“根”。

2.3.1提煉建筑特有符號

建筑作為展示鄉村特色的重要載體,通過對鄉村建筑形態(四合院、窯洞、土樓等)及特色建筑元素符號(坡屋頂、平屋頂、雙拱、窗框等)的共性進行提煉與轉譯,直接表達在新建建筑上,體現出鄉村建筑的理念與特色,使得新舊建筑可以形成呼應,形成“守護式”建造手法[14]。

2.3.2異質與傳統的聯系

大膽地讓新舊建筑產生聯系,新建筑在形態、色彩、結構、材料等方面與舊建筑形成對比與聯系,同時新建建筑并不會因為異質而搶占原有建筑的本土特色,反而讓新舊建筑可以在聯系與對比中達到協調統一,這種方式為“添新式”協調。當然,隨著時代進步,在滿足村民生活新需求下為建筑置入新的使用價值,才是展現鄉村活力的核心。

2.4再造時代化的功能結構

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進一步推進,不應只是局限于空間的改變,還應結合當地的文化特色及村莊發展的規律來植入新的、時代化的功能業態。新業態的植入可有效地激發鄉村活力,同時在鄉村功能業態的選擇上,應具有合理性與可操作性,且以守護為主,添新為輔。

2.4.1延續居住功能業態

在進行鄉村建設過程中,應該不斷優化鄉村生活生態空間,傳承優秀傳統文化。但是,鄉村的居住功能仍是無法代替的,鄉村依然是以居住功能為主,延古續今,此是對鄉村功能業態的守護。當然,延續原有居住功能并不是只可自用,也可以考慮作為民宿、公寓等,在延續居住功能的同時又可增加經濟收入,目前國內已有不少村落采取這種模式。

2.4.2植入新的功能業態

植入新的功能業態要與村民實際需求和鄉村未來發展方向相結合。在業態的選擇上,不僅要與當地傳統文化相契合,還要與當地經濟訴求相適應,更要符合鄉村發展的規劃要求[15],如鄉村有傳統的工藝,可根據傳統工藝與時代發展相結合設置一部分工作坊等文創產業;如鄉村規劃定位為旅游開發,應滿足旅游住宿發展的需要,鄉村中可設置各種特色民宿與休閑、購物、觀賞等場所[16]。新業態的植入,不僅留住了鄉村“活文化”,更激發了鄉村活力。

3西嶺村振興項目設計研究

3.1西嶺村概況及存在問題

西嶺村位于山西省陽泉市市區東部,屬平定縣巨城鎮,區位優越,交通便利,西距陽泉市區與平定縣城分別為 15公里和 20 公里,東臨省界娘子關25公里,距太原與石家莊均為 110 公里。村內60歲以上人口占戶籍人口數的17.1%,村莊老齡化嚴重。為響應國家鄉村振興戰略,實現鄉村的創新發展,筆者對西嶺村進行了深入的調研。

從鄉村振興的角度出發,深入現場進行調研、走訪,考慮到鄉村空間自身的活力與平時的便利使用,筆者對村民進行了問卷調查,挖掘現階段存在的問題,并對村內的現狀進行了分析整理,進而確定了西嶺村的村落設計以“尚美畫鄉,文化西嶺”為理念,并制定了以下策略方法為鄉村空間植入新活力(見表1)。

3.2西嶺村新活力植入的策略

3.2.1塑造西嶺村的空間格局

通過對西嶺村現有空間格局的梳理,發現西嶺村中街巷以臺底(古天侃廟遺址)為中心向四面展開,且依自然地形蜿蜒曲折,相互貫通,構成村內獨特的街巷體系,主要街巷依山坡地勢延伸,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村落格局。

實地調研后發現,受地形的限制與影響,村莊主要分為主村與次村兩部分,其整體空間格局的輪廓已不甚清晰,兩部分的風貌出現了較大差異,因此在進行建筑與空間的植入與修復時,需要將主次村的聯系性與風貌整體性置于首位,同時要突出主村的主體地位。

因此,進行西嶺村的規劃設計時,在保留村落原始布局的基礎上整合提煉出了“一軸、兩片、三點”的空間結構(見圖3)。其中“一軸”指串聯主村、次村的一條文化體驗帶,為村莊的主要景觀視廊;“兩片”為主村的鄉村文化體驗區和次村的文化藝術創作區。主村新的規劃布局,是以村民實際需求為導向,重新規劃了主村的空間,不僅保留了原有滿足村民日常生產生活所必需的功能空間,又改造了盛園、入口空間、崇知庭及龍湖廣場等滿足人們休閑娛樂與精神文化需求的節點空間?!叭c”指規劃中三個重點景觀節點:藝術創作中心、歷史文化中心和龍湖景觀中心,是村莊的主要活力點。

3.2.2營造交互式的人居環境

在對西嶺村的景觀環境進行塑造時,主要按照以下三個原則進行:一是尊重、順應自然,營造和諧人居;二是守護特色風貌,延續地方文化; 三是遵循風俗習慣,體現民俗情感。因此,創造出了多樣性的交互空間形式,如位于入口處的廣場、主村內的龍湖廣場、休憩游園、露臺空間、沿街的延伸空間等(見圖4)。這些承載休憩與交流的交互空間,也能很好地展現鄉村活力、促進村民情感交流,營造出具有鄉土特色的人居環境風貌。

3.2.3打造新舊共融的建筑形象

西嶺村原有窯院具有相當重要的保護價值,但在長期的環境侵蝕后,其建筑內外部遭到了嚴重的破壞。同時,由于家庭成員的外出,家中留守老人已不能很好地保護傳統建筑風貌,院落空間也失去了本地的建筑空間特色。對于傳統窯院的改造,不僅是對原有建筑的保護利用,也是對原有建筑肌理的修補[3]。在對傳統窯院進行改造的過程中,首先是對建筑風貌的修復,其次將院落一分為二,較小部分留給在家中的老人居住,較大部分改造為窯院式客舍,將建筑功能更新的同時,利用扇形空間將院落劃分為三個圍合院落,最后將窯洞半圓式屋頂延伸,與院落形成不同的空間層次(見圖5)。

院落雖然被一分為二,但卻不是完全隔離的兩部分,而是在保留建筑的原始特色結構的前提下,設計出一個符合村民需求的實用的空間。同時新的結構部分與原有建筑形成了外觀相似、相互對比的相似體量,整體建筑達到了形態完整、新舊共融的建筑形象。

3.2.4再造合理的功能結構

西嶺村現狀雖是以居住功能業態為主,但經過一代代西嶺人的建設而獲得了多種美譽稱號,因此其研究價值與觀賞價值較高,村民也希望可以將西嶺村的特色風貌與文化更好地展示出來。因此,可以在功能業態上有所突破,打造特色的西嶺村旅游觀光體驗[17]。新型業態結合了西嶺村的文化特色,定位于傳統手工藝傳承,引入以當地文化為基礎的文化創意工坊、手工藝體驗廳、文化展廳等,并結合旅游需求、植入部分休閑商業與民俗體驗餐廳等新業態,以激活鄉村的整體活力。

4結語

植入新活力一直是鄉村振興的焦點?;盍臻g可作為傳承鄉村文化、承載鄉愁記憶的載體,是鄉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鄉村空間的活化,應當是可持續的、動態的、實用的,既要把握好既有價值的有效“守護”,又要在現有價值下適度“添新”。文章以西嶺村振興項目設計為引,探索如何在“守護”與“添新”的思路下為鄉村植入新活力,散發鄉村魅力,達到鄉村“舊”與“新”之間的和諧相融、共生共存,并為鄉村的過去與現在如何承接、傳承與發展如何籌劃提供了一種新的設計的思路。

參考文獻:

[1]蘇曉麗,秦仁強,周欣.基于社會視角的都市鄉村環境更新規劃研究——以武漢東西湖區群力大隊遮湖崗組為例[J].小城鎮建設,2018,36(9):100-107,117.doi:10.3969/j.issn.1009-1483. 2018.09.021.

[2]張尚武.重塑鄉村活力——基于一個實踐教學案例的戰略思考[J].小城鎮建設,2014,32(11):28-30,55.doi:10.3969/j.issn. 1002-8439.2014.11.004.

[3]陳賀.鄉村振興背景下的鄉村文化建設[J].吉林農業, 2019(17):22.

[4]張川,陳眉舞,顏五一.激發內生活力重塑文化自信——策劃與規劃協同的“湯家家”村莊規劃[J].江蘇城市規劃,2015(6):33-38.

[5]方智超,許楠,何海倫.鄉村振興背景下村莊文脈傳承的思考——以浙江省建德市大慈巖鎮新葉古村為例[J].住宅與房地產, 2018(33):218.

[6]劉廉,唐燕.淮鹽文化背景下傳統鄉村空間形態演化及其文脈傳承——以南通鄉村地區為例[J].現代城市研究,2018(10): 101-108.

[7]盧叢.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鄉村景觀營造方法探討[J].江西科學,2019,37(5):816-820.

[8]劉曉暉,凡亞楠,趙睿,等.守護與納新:歷史街區植入新建筑的策略研究——暨江漢關西隅地改造項目設計競賽思考[J].華中建筑,2019,37(9):37-42.

[9]楊帆,周天揚,朱結好.當前鄉村規劃問題反思與策略——以鄉村規劃設計競賽為剖析對象[J].規劃師,2019,35(16):68-73.

[10]陳潔.基于地域性的鄉村景觀設計探析——以高唐縣李奇村為例[J].美與時代(城市版),2019(10):47-49.

[11]孔俊婷,任家賢.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河北省梁場村公共空間更新研究[J/OL].河北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9):1-6[2020-02-24].http://kns.cnki.net/kcms/detail/13.1396.G4. 20190905.1055.001.html.

[12]唐娉婷.美麗鄉村建設背景下鄉村景觀規劃初探——以仙庾鎮樟霞村景觀規劃為例[J].綠色環保建材,2019(11):252,255.

[13]安賽.淺析城鎮化進程中的美麗鄉村規劃與設計[J].現代物業(中旬刊),2018(7):160-161.

[14]趙娟.新老建筑的融合與生長——以蘭州大學圖書館擴建為例[J].建筑與文化,2016(8):140-141.

[15]鐘聲.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衡陽市鄉村旅游發展研究[D].長沙:中南林業科技大學,2018.

[16]馮璟.新型城鎮化背景下美麗鄉村規劃與建設探討[J].建材與裝飾,2020(3):134-135.

[17]王超群.鄉村振興戰略下的鄉村文化產業研究[J].赤峰學院學報(漢文哲學社會科學版),2020,41(1):105-108.

猜你喜歡
活力鄉村振興
活力
活力社區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幾個抓手
激發“鄉村振興”內生動力破題尋路
民建貴州省委攜手中天金融集團推進“鄉村振興”貴州赫章縣結構鄉“扶志扶心扶智”項目開工
Hello音樂節!活力穿搭show不停
活力青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