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地”視角下傳統村落保護與發展策略研究

2020-11-28 07:50陳曉彤王婷何遜陳歡
小城鎮建設 2020年9期
關鍵詞:傳統村落鄉村振興

陳曉彤 王婷 何遜 陳歡

摘要:“在地”視角下的傳統村落保護與發展策略,是通過運用村落與根植于其上的文化、風土、建筑等地域特性的依附關系,利用本地資源順應條件在解決自身問題的同時保留本真謀求發展的過程。本文采用實地調研及訪談等方法,對山西省陽泉市平定縣西嶺村建設現狀進行分析,總結西嶺村現存問題及發展優勢,植入“在地”的村落保護與發展理念,從人才“在地”、建筑“在地”及文化“在地”三個方面提出了一系列針對性策略。在探索傳統村落保護與發展新路徑的同時,延伸至整個鄉村發展范疇,進而促進鄉村整體建設水平改善,助力鄉村全面振興。

關鍵詞:鄉村振興;“在地”;傳統村落;保護與發展;窯洞建筑;西嶺村

doi:10.3969/j.issn.1009-1483.2020.09.007 中圖分類號:TU982.29

文章編號:1009-1483(2020)09-0044-09 文獻標識碼:A

Research on Traditional Village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Strateg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 Situ: Taking Xiling Village, Pingding County, Yangquan City as an Example

CHEN Xiaotong, WANG Ting, HE Xun, CHEN Huan

[Abstract] The traditional village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strateg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 situ is to use the dependency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village and the cultural, terroir, and architecture rooted in it, and use local resources to adapt to the conditions while solving its own problems while retaining its true nature the process of seeking development. This article uses field surveys and interviews to analyze the construction status of Xiling Village in Yangquan City, Shanxi Province one by one. On the basis of summarizing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development advantages of Xiling Village, it implants in situ village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The concept proposes a series of targeted strategies from three aspects: talents in situ, architecture in situ and culture in situ. While exploring new paths for the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villages, it extends to the entire rural development category, thereby promoting the improvement of the overall rural construction level and helping the overall revitalization of rural villages.

[Keywords] rural revitalization; in situ; traditional village;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cave building; Xiling Village

引言

改革開放40年以來,各個時期的發展態勢反映出我國鄉村建設逐漸向好的趨勢,從改革開放初期致力于解決鄉村溫飽問題,到城市反哺鄉村時期整體生活條件的改善,再到鄉村振興新時期,基礎設施建設全面鋪開,我國鄉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這些變化也有其局限性,各地對于城鄉一體化的理解大多只停留在改善鄉村居住條件、完善公共、交通設施等方面,對鄉村地域文化價值和歷史空間形態并沒有足夠的研究和正確的認識[1]。

傳統村落,作為其中文化底蘊深厚、發展特色突出的一類,同樣面臨著保護方向單一片面、自身價值得不到釋放、發展“同質化”的問題。大部分村落規劃建設都是以城市及同類型典型村莊為模板,以統一的規劃標準和建設手段開展建設工作[2]。百花齊放各有千秋的態勢逐漸淡化,取而代之的是“千村一面”難尋特色的尷尬局面。進而造成我國村落社會文化、生態環境、自然格局、歷史風貌及傳統習俗等諸多方面的重大損失更是難以彌補。

想打開鄉村發展單一、同質、盲目等解不開的結,需要先從最典型的傳統村落入手,如何有效解決村落保護與發展面臨的問題成為當下需著重思考的社會議題。面對我國傳統村落存在諸如此類的困境,亟待轉換新思路,從“在地”視角探討如何將問題與發展機遇相結合,來彰顯自身特色,因地制宜地開展村落保護與承接并舉的可持續策略,以探尋新時代背景下鄉村特色化發展的新途徑。

1“在地”理論及村落保護與發展路徑探索

1.1“在地”的緣起與發展

近年來,隨著快速城鎮化帶來的負面影響逐漸被正視,以“人地關系”為本源的“在地”發展理念,在以建筑科學為主的多學科領域中受到持續的關注和應用。建筑視角的“在地”,意味著建筑由地方的營養生發,與鄰友善對話,從而根植于所在,從屬于所在。而其所在,即是生活[3]。

溯其源頭,最早應用于建筑領域的地區是臺灣,源自對20世紀90年代宜蘭經驗下的臺灣本土地域性建筑師及其建筑實踐的描述。東海大學建筑系教授羅時瑋評論了多位“與時間為友”的建筑師們的作品,并將他們稱為“在地實踐的建筑師”,認為“他們選擇站到地方/邊陲,獲得不一樣的視角與態度,關注地方社會的在地生活紋理與真實底蘊”[4]。

而隨著“在地”一詞在大陸逐漸升溫,鄉村地區成為“在地”視角投射到的先掘土地,由于鄉村有著天然特殊的環境及相對穩定的人地關系,加上近幾年鄉村建筑實踐的熱潮給了當代建筑師實踐的機會和土壤,鄉村建筑中的“在地”,更加注重具體的環境關系,將建筑與原生的“地”“人”及最真切的生活聯結在一起[5]。不少當代建筑師在鄉村建筑中也開始自覺地探索“在地”的理念和方法,并已取得初步成效。扎根西南的西線工作室,致力推行農村建筑項目的城村架構;跡·建筑事務所則側重在鄉間地頭和自然環境里進行建造[6]。他們的設計富有地方特色,力圖讓建筑扎根于所處的環境,是對“在地”的重要發展。

從臺灣到大陸,從城市到鄉村,“在地”理念已在建筑領域得到了較為普遍的認可和發展。傳統村落,作為鄉村建筑聚落與人文關系的合集,根植于生活本源的思想對依附自身資源生長的傳統村落來說是適用的,但基于“在地”視角開展的村落保護與發展研究尚處萌芽階段,相關文獻較少,而村落“同質化”“盲目化”勢頭卻愈發嚴峻,亟待切實有效的治理與添補。

1.2“在地”視角下的傳統村落保護與發展路徑

傳統村落,因自身歷史、文化、自然等方面價值的不可替代性,著重以結合自身特色資源開展保護為主導,通過分析村落發展道路中存在的問題,兩相融合補充后,以“在地”的視角尋求了一系列針對性的規劃策略。

1.2.1“在地”視角下的傳統村落保護與發展思路轉變

(1)著眼全面:表象空間向深層內涵邁進

“在地”思想與傳統的村落保護著眼點不同,明確村落發展不限于物質空間單一層面的事實,從思想上向文化、人才、精神等多元內涵邁進。將物質空間作為最易感知的表象特征,鄉土文化、宗族人脈作為深層次內容,摒棄“保護村落空間環境既是保護村落”的慣性思維,落實標本兼治、血肉豐滿的村落傳承與創新[7]。

(2)活力注入:單向呼吁向多方營造拓展

現有傳統村落的修繕與活化是以政府為主導的,相關部門及專業團隊從直觀視角對村落的理解代替了世代久居于此的村民,傳統調研方式在短時間內能收獲的真實需求甚少?!霸诘亍彼枷雽⑦@種村落內生動力作為活化源頭,充分發揮本地人力資源價值,集鄉民之所愿,政府、專家之合力,筑守鄉民心中的理想村落,實現源頭到涓流的持續循環。

(3)方式更新:模式開發向個性保護轉變

現有對傳統村落的保護力度不足,仍然有很多傳統村落在開發商利益的驅使下、周邊村落的成功開發下不斷模式化,違背生長規律的歷史移除和違和植入,丟失了自己?!霸诘亍币暯堑暮诵?,正是在重保護的前提下,強調整體統一下的個性開發與時代延展,實現村落空間功能的延續與文化的傳承[8]。

1.2.2“在地”視角下的傳統村落保護與發展方法探索

(1)立足個性

傳統村落作為鄉村中依其歷史沉淀、自然風貌、文化底蘊等方面獨具價值的存在,其保護和發展應首先從整體上探討不同村落個性中的差異性與多樣性。從村落自然、文化、生態等個性元素出發,同時結合村落實際保護與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尋找“在地”優勢資源與其之間的關系,本著以己之長補己之短的目標,著力構建互補的閉合循環,以此為出發點展開探索(見圖1)。

(2)深化維度

整體上定位村莊個性是研究的起步,也明確了村落保護與發展問題的復雜性,傳統單一維度的模式無法解決深層多元性的實質問題。傳統村落期待解決風貌不協調、建筑存在違和感等空間層面的問題趨于表象,從而深究其實際發展現狀,挖掘表象問題下蘊藏的文化源流及精神支撐等方面社會人文層面內涵。

從村落空間、組織人脈和鄉風文化三大層面對個性要素進行概括,具體來說,以活化內生動力為牽引,通過民眾需求協同、組織模式重塑、多元共建并進實現村落制度的激活性轉變。通過協調整體風貌、公共空間包容性營造、建筑分級分期保護與延續性發展對接物質空間層面。通過內容分類解讀、形式延展革新落實村落精神文化層面的呼應共營村落再生(見圖2)。

(3)集結動力

將著眼點落在如何調動原生能量,以一種“原湯化原食”的方式激發村莊內生動力。在鄉村人才流失的背景下,利用村落長久歷史背景下沉淀的凝聚力,通過村落人才建設及組織管理方面的制度調整,調動鄉賢回報家鄉的熱情,結合村莊發展、環境、文化、基礎建設等多方面的潛在就業機會,吸引離鄉青壯年重歸故里,為自家村落建設增磚添瓦。進而形成村民為主、多方輔助的村莊發展“在地”源泉(見圖3)。

(4)活化方式

村落活化方式以保護為主毋庸置疑,同時也在于時代的延續。對物質及文化提倡分類分級維護原則,對保護和修繕的物質空間留其原真,為本土文化技藝提供展示平臺。對風貌建設上有差異、年代近、存在更新余地的物質空間采取小規模自主更新、動態化長期營造的活化方式,在順應城市肌理的前提下適度探索發展空間,精神文化上洞察時代需求,探索新的延續媒介,使歷史傳承與時代發展接軌。對傳統村落來說,新的活化方式不僅能緩解村落改造資金問題,也通過保留物質空間和人文技藝,為實現傳承和共享傳統、創新文化留有余地(見圖4)。

2西嶺村現狀問題解析

2.1村莊基本情況

西嶺村位于山西省陽泉市平定縣東北部,居太行山中部東麓。村域總面積4.04平方公里,村莊占地面積約280畝?,F共有村民165戶,常住人口800左右,全部為漢族[9]。西嶺村部分特色空間與多種非遺文化亟待傳承與拓展,在2018年被列入第五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

2.2村莊現狀存在問題

2.2.1人才離鄉組織老化導致內驅不足

西嶺村依其“村民齊心、組織盡責、鄉賢助力”的內生人脈特點,具有強烈的地緣歸屬感、較好的組織號召力和群眾基礎。

但與我國大多數鄉村一樣,由于就業機會甚少,青壯年不得不外出謀生,人口老齡化問題凸顯,空心化現象愈發嚴重。針對此類問題,村落組織形式上較為守舊,仍保持傳統鄉村治理自上而下的組織發動模式,雖有一定號召力,但結合留守村民大都是老幼群體的實際情況,呼應程度及配合能力存在很大局限性,鄉村建設各方面仍抓在村兩委手中,村民實時需求溝通不暢。村莊想再發展卻無法直接借助本村人力資源,人才參與的不“在地”抑制著村落發展的原生動力。

2.2.2修繕不當建筑違和造成特色缺失

原生空間是傳統村落發展的根基,也是鄉村“在地”發展的根源所在。西嶺村整體格局上相對統一,保留著較為原生的自然本底和黃土地域性的傳統窯洞建筑風貌,同時具備雙拱偷碹靠山窯的特色建筑形式。

但在現有建筑的修繕與保護上,也存在文保單位與民居建筑老化待修繕、部分建筑與整體風貌不相融的現象。較為明顯的體現在村口接待所與村北的陶器廠在形式、材質、色彩等方面與本地民居窯洞形式差別較大,對風貌統一造成了一定的負面影響(見圖5);戲臺等村落重要節點在環境上缺乏美感、功能上未滿足村民需求。而對于依托其特殊地形和建筑形式而呈現的第五立面——窯洞的屋頂,卻沒有得到適當的發展與利用。

2.2.3文化同質形式守舊導致潛力受限

西嶺村非物質文化遺產種類多樣,以民俗技藝為主,有砂器制作、剪紙、彩燈、婚俗、廟會及平定三八席等,貼近生活,體驗感較強。村中經常組織鄉民與非遺傳承人學習互動,促進了整體文化氛圍。

但是,西嶺村在實際文化傳承中卻存在偏差,選擇以周邊發展較好的村落為楷模,沿襲他村以歷史沿革為主要文化脈絡的發展模式,忽視了自身歷史較短不具備持續發展性的問題。而對于本村特有的多項非遺文化,僅采取了傳統直觀展示的方法,未考慮與時代相結合的新途徑,形式單一致使傳達受限。同時由于多項非遺級別較低且知名度不高的緣故,而未進行合理的利用與發展。

3“在地”視角下的西嶺村保護與發展策略

結合西嶺發展優勢與現存問題,沿著“在地”的村落保護與發展路徑,從人才“在地”、建筑“在地”及文化“在地”三方面提出針對性策略。

3.1人才“在地”

3.1.1多方參與建設,實現結構活化

重構村莊主體,從根本上解決村民參與不足問題。利用西嶺村民凝聚力強、組織號召力強、鄉賢輩出責任感強的特點,由規劃師進行專業指導,將村莊主體劃分為以組織為協調關系,以村民為建設主力、以鄉賢為知識輸出,以第三方規劃師為技術指導四類(見圖6)。

村民依據各自所長,投身到建設之中,在專業指導下,為家鄉發展出謀劃策,充分體現村民人才的“在地性”。鄉賢主要為村莊發展提供引導及知識幫助,與村民一起協作助于增強村莊凝聚力,同時可以適時提供投資援助。村兩委在新模式下主要承擔組織村民、與鄉賢及規劃師溝通,并協調各方之間關系的作用,同時代表政府進行小規模投資。第三方規劃師團隊則作為技術指導人員,以協助的方式,助力村莊各環節建設[10]。四方參與主體的參與比例依據實際情況確定,在村莊發展的各個環節都起到不同作用(見圖7)。

3.1.2崗位資金保障,助力人才返鄉

青壯年人才返鄉是西嶺村人才“在地”發展的首要環節,作為村莊自建中堅力量,助力人才返鄉從崗位擴充、資金保障、鄉愁添補三方面提供支持[11]。

(1)崗位擴充

人員聘用是一種將村莊內閑置人員及因村莊缺乏就業崗位而不得不背井離鄉的打工者聚集起來,為他們提供在地就業機會,并盡其所長地進行職位分配的方式,具體崗位包括餐飲服務后勤人員、砂器文創工坊技術人員、西嶺非遺體驗引導員、展覽演出人員、古建修繕人員、基礎設施建設施工人員等多個職位。

(2)資金保障

在為返鄉人員提供崗位的同時也是為他們的生活提供了資金保障,建議在吃住上提供一定補貼,保障收入均衡。

(3)鄉愁添補

對于在外務工的村民來說,除了物質上的滿足外,回鄉干活,投入滿腔熱血建設自己的家鄉與在外漂泊是截然不同的,常年無處安放的鄉愁終歸故里,與家人團聚的精神滿足是無可比擬的。

3.2建筑“在地”

3.2.1肌理與民居的保護與傳承

在西嶺村的設計實踐中,首先,對村落的整體形態進行研究,遵循其既有的生態格局中村落建筑與臺地農田相間錯落的原生態勢,并保持其與山相依的原始肌理,在保持風貌的完整性上最大程度的維持了原狀,這也是對村落本土資源的尊重(見圖8)。

其次,對西嶺村中的各類建筑進行整合,將現有建筑按照其年代及價值進行劃分,分等級地制定保護策略。將村莊現有縣級及以上的文保單位作為重點保護對象,除稍加修繕外基本保持其原有風貌不變,針對廟宇類的重點保護建筑仍維持其原有祭祀功能,以人的互動來活化文物價值。針對西嶺古水井及保晉特礦等不可移動文物,劃定區域開展保護工作,對其周邊環境進行清理及改造,依舊保持文物的原有形態。將村莊現有民居型窯洞建筑及部分具有歷史紀念意義的公共建筑作為一般性保護建筑,采取保留舊有建筑及歷史信息。除必須的恢復歷史原貌措施外,其他保護和更新措施應在不破壞原貌基礎上,進行必要的以生活需求為出發點的修繕整治工作[1],相比重點保護建筑更加注重房屋的使用效果[12]。

3.2.2建筑與空間的優化與拓展

將村莊內一些與現狀整體風貌有出入的建筑,根據其形態與風貌出入大小程度的不同,從材料、色彩、造型、功能等方面入手,系統地進行維護及改造,并對村中部分公共空間進行優化與開發。

(1)陶器加工廠位于村莊北部,作為村莊二產的主要來源,以及非遺文化技藝的傳承之地,承接著產業與文化雙重興旺的重任。在外觀方面,作為工廠不刻意追求其形式上的統一,保持原有形態,提取要素進行老舊翻新及修繕工作(見表1)。對內部格局進行了調整,原內部結構較雜亂,考慮其為文化傳承場地,將生產與展示進行了分區,使參觀者與員工都能有序的進行參觀、學習與生產[13]。

(2)村中公用接待所位于臨近村口處的入村必經之路上,材料雖為石材堆砌而成,但未沿用本土窯洞類似石材,也因此色彩偏暖,與西嶺整體的灰色偏冷基調存異,造型上屬于較為現代的二層樓房,無窯洞標志性的拱門與窗。經過整治,保留其石料堆砌的基礎,在色彩上進行了調整,對建筑外觀進行一定的改造,造型上保持與村落中的窯洞形式一致,使其融入西嶺整體風貌中。

(3)第五立面倚仗西嶺地勢渾然天成的獨特空間,作為日常的交通通道及村民的晾曬場地。優化后,對單一的屋頂空間適度地添加硬質鋪裝及綠化,開展精細化設計。整體上將村落屋頂空間連接起來,形成一條象征西嶺村精神的紐帶??捎米鞔迕窦皝碓L者日常休憩的場所,眺望遠處風景的平臺,來往的交通通道,成為西嶺一道亮麗的風景線[14]。

對其他公共空間開展優化,選取戲臺空間進行節點設計。延續村落傳統風貌,空間設計在尺度與造型的優化上要求與村中古路及窯洞民居原有立面輪廓的變化相協調,打造景觀優美、充滿活力的公共空間(見表2)。

3.3文化“在地”

3.3.1文化的分類傳承

西嶺村擁有眾多山西特色民間文化與非遺技藝,根據不同文化項目特征進行傳承形式的分類,使西嶺文化以其更加適合的方式不斷傳承與推廣下去(見表3)。

3.3.2活動的本土延續

窯洞這種傳統的黃土建筑形式,是西嶺建筑文化不可或缺的符號。將其作為一種特殊的文化形式融入西嶺發展也是必然。如何充分發揮這一特色資源,需要借助活動的設計來達成。

(1)品牌logo及文創周邊

“喜臨窯洞”文化品牌logo設計,靈感來源于西嶺村的特色——窯洞,通過藝術變形,將窗欞的元素融入其中,“西嶺二字”隱約可見,最后用剪紙這一當地非物質文化遺產呈現[15]。同時,可利用logo設計冰箱貼、水杯、帆布包等周邊產品,使參觀者留有紀念,達到宣傳西嶺的目的,擴大西嶺整體影響力,以便進一步發展(見圖9)。

(2)特色活動

通過策劃一系列趣味性活動,可以讓游客更加深刻地體悟窯洞文化。如設計“打卡地圖”,游客可以通過搜集傳統建筑文化元素,如影壁、門樓、神龕、窗欞等,以印章或貼紙的形式在地圖上打卡,獲得相應的獎品(見圖10)。

4結語

當前我國鄉村發展的關注點已經從物質基礎層面上升到了文化空間層面,在這種背景下,本文借助“在地”這一視角對傳統村落的保護與發展路徑進行探索,提出人才“在地”、建筑“在地”、文化“在地”的普適性策略。其后,以西嶺村作為實踐對象,在分析其現狀發展問題的基礎上,運用“在地”保護與發展理念結合西嶺特性,提出有針對性的具體發展策略。

“在地”視角下的西嶺村保護與發展策略,不僅是一套只適用于西嶺村開展落實的策略,還是一套可以普遍推廣到與西嶺村類似,在建筑、文化、人才方面存在保護層面單一、發展脫離個性、“同質化”現象嚴重的自然村和規模較小的行政村的發展策略。從更深遠的意義來講,這種“在地”的村莊發展策略對探索中國西部地區乃至全國范圍內的村莊特色化發展具有重要的示范意義。

參考文獻:

[1]文琦,鄭殿元,施琳娜.1949—2019年中國鄉村振興主題演化過程與研究展望[J].地理科學進展,2019,38(9):1272-1281.

[2]李欣鵬.城鄉一體化與城鄉同質化思辨——城鎮化背景下對鄉村建設的思考[J].規劃師,2013,29(z2):32-35.

[3]唐忠林.“在地生長”的鄉村設計策略——桐沖口村千年瑤寨重構中的“蘊”與“韻”[J].華中建筑,2019,37(9):94-98.

[4]羅時瑋.當建筑與時間做朋友:近二十年的臺灣在地建筑論述[J].建筑學報,2013(4):1-7.

[5]魯強.當代建筑師的鄉村建筑“在地性”策略研究[D].廈門:廈門大學,2017.

[6]段明明,楊誠,王漢杰.建筑設計中的在地性思考[J].城市建筑,2019,16(3):192-194.

[7]孟祥武,包涵,葉明暉.文化線路視角下的鄉村整體活化策略探討——以隴南北茶馬古道平洛鎮三村為例[J].小城鎮建設,2019,37(8):79-86.doi:10.3969/j.issn.1009-1483.2019.08.012.

[8]劉強.在地文化視角下城中村有機更新路徑研究[D].蘇州:蘇州科技大學,2019.

[9]理南南.陽泉市傳統村落空心化形成機理及治理策略研究[D].北京:中國礦業大學,2016.

[10]張欣婷,李建學,鄧鈺婷,等.鄉村自主性空間治理機制研究——基于土地資本化的視角[J].小城鎮建設,2019,37(2):80-86.doi:10.3969/j.issn.1009-1483.2019.02.013.

[11]丁奇,李俊峙.基于共同締造理念的村莊“三生一體”策略研究——以日照市五蓮縣董家樓村為例[J].小城鎮建設,2020,38(3):80-87.doi:10.3969/j.issn.1009-1483.2020.03.013.

[12]姚英驕,張萍.傳統村落保護與發展策略研究——以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磨溝村為例[J].重慶建筑,2020,19(2):9-11.

[13]王曼.中國傳統村落保護的困境與出路[J].居舍, 2018(36):154.

[14]林琢,吉少雯.福州鼓嶺傳統村落建筑保護的歷史傳承與發展——以宜夏村為例[J].小城鎮建設,2018,36(z1):45-51. doi:10.3969/j.issn.1009-1483.2018.z1.009.

[15]林婷.傳統村落在地文化保護策略研究——以永泰嵩口古鎮為例[J].工業設計,2019(1):122-124.

猜你喜歡
傳統村落鄉村振興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幾個抓手
激發“鄉村振興”內生動力破題尋路
民建貴州省委攜手中天金融集團推進“鄉村振興”貴州赫章縣結構鄉“扶志扶心扶智”項目開工
民族地區傳統村落文化安全建設的新視角
傳統村落的保護與利用方式初探
從“傳統村落”項目申報看古村落的保護與發展
傳統村落的保護與文化旅游開發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