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麗城鎮建設的體檢模式及糾偏機制研究

2020-11-28 07:50張美亮王劍笠易海軍
小城鎮建設 2020年9期
關鍵詞:指標體系浙江省

張美亮 王劍笠 易海軍

摘要:美麗城鎮是浙江省小城鎮建設的新時代主題,也是推動城鄉融合發展的全領域行動。地方實踐需要破除以往達標創建的思維定勢、工作慣性和路徑依賴,編制實施方案可以對照省級層面三類三級綜合評價指標體系,但需落實社會主體參與的體檢模式,尤其是共性指標要堅持問題導向,個性指標應強調目標向導,滿意度指標主要著眼結果導向。安排建設項目需要考慮空間產權分散、利益主體多元等現實約束,重點關注目標設置動態化、項目選擇合約化、要素配置市場化、績效評估社會化等規劃管理轉型要求,充分發揮市場和社會兩大主體對行政決策的糾偏能力。

關鍵詞:美麗城鎮;體檢模式;指標體系;糾偏機制;浙江省

doi:10.3969/j.issn.1009-1483.2020.09.015 中圖分類號:F292

文章編號:1009-1483(2020)09-0110-06 文獻標識碼:A

Research on City-Town Examination Mode and Correctional Mechanism of Beautiful Town Construction

ZHANG Meiliang, WANG Jianli, YI Haijun

[Abstract] Beautiful Town is the main theme of small towns construction in Zhejiang Province in the new era, and the all-round action to promote the integr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areas. Local practice needs to break down the thinking pattern, work inertia and path dependence created by previous standards.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implementation plan can be compared with the three levels of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at the provincial level, but it is necessary to implement the city examination model with the participation of social subjects. In particular, the common index should adhere to the problem-oriented, the individual index should emphasize the goal-oriented, and the satisfaction index should focus on the result-oriented. The arrangement of construction project needs to consider the space property right decentralization, the interest main body diversification and other reality restraints, and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goal setting dynamics, the project choice contracts, the factor disposition marketization , the performance appraisal socialization and other plan management transformation requests, in order to fully display the correction ability of both market and the society in the administrative decision.

[Keywords] Beautiful Town; city-town examination mode; indicator system; correctional mechanism; Zhejiang Province

引言

實施“百鎮樣板、千鎮美麗”工程(以下簡稱“美麗城鎮建設”),是浙江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系列重要思想,協調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和新型城鎮化戰略的重大部署和全面行動[1]。自2019年12月浙江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聯合印發《關于高水平推進美麗城鎮建設的實施意見》(浙委辦發〔2019〕52號)以來,各市(設區)、縣(市、區)、鎮(鄉、街道)相繼按照2020、2022、2035三個時間節點,篩選創建對象,編制實施方案,分解工作任務。隨著疫情防控總體穩定、社會經濟持續復蘇,原計劃建設項目陸續啟動,新一輪達標行動全面鋪開。但跟蹤研究發現,有些鄉鎮目標設定和項目選擇“重面子,輕里子”思維定勢仍在,資金安排和績效評判“重建設,輕維護”工作慣性猶存。要避免美麗城鎮建設產生事與愿違的結果,需要充分理解生態文明建設與多元主體共治的時代背景,切實引入社會主體參與的體檢模式,全面落實要素市場配置的糾偏機制,有效凝聚政府、市場和社會三大合力。

1 浙江美麗城鎮建設的時代背景

1.1 經濟均衡與城鎮特色短板

小城鎮曾是農村人口溢出和剩余勞動力轉移的蓄水池[2],后成為經濟改革發展的減震帶,現在是城鄉融合發展的加速器。小城鎮之所以受到長期廣泛關注,研究成果極其豐富,與我國城鄉二元體制密不可分[3]。浙江因其地理位置、生態環境、自然資源、人文精神等多種特性,走出了一條有中國特色的小城鎮建設路徑,學界和政界稱其為“浙江模式”或“浙江經驗”。習近平總書記在2013年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上,明確提出發展美麗城鎮;2015年又對小城鎮建設作出重要批示:“從浙江和其他一些地方的探索實踐看,抓特色小鎮、小城鎮建設大有可為,對經濟轉型升級、新型城鎮化建設,都具有重要意義?!币巹澞墚a生秩序,也能導出千鎮一面,小城鎮在競爭中求發展,總體結果是經濟空間相對均衡和城鄉收入差距較小,但局部空間卻是“亂七八糟的生機勃勃”與“井井有條的死氣沉沉”并存。浙江的小城鎮從“一鎮一品”到特色小鎮,從環境綜合整治三年行動到美麗城鎮建設2035蝶變,既是堅守紅船初心和創新精神的延續,也在突破管制思維和審批路徑的約束。

1.2 生態文明與城鄉融合發展

在史無前例的快速城鎮化過程中,小城鎮是完成產業集聚的重要載體。浙江是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重要萌發地,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發源地,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創新引領,推動經濟向形態更高級、分工更優化、結構更合理的階段演進,走出一條質量更高、效益更好、結構更優、優勢充分釋放的發展新路。在改革開放初期,小城鎮是浙江民營經濟的孵化器,是產業轉型升級的穩壓器,是體制機制創新的檢驗池,是市場資源配置的大載體,小城鎮兼有城市集聚效率和鄉村開敞環境,在競爭與協作中演化出城鎮群,奠定了城鄉發展的空間形態基礎[4]。伴隨著經濟后工業化,城鎮化也進入“以城市群為主體形態,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的生態文明新時代,費孝通先生倡導的“小城鎮,大戰略”,不但沒有過時,反而更加突顯新的歷史內涵、戰略意義和時代特征[5],尤其是規劃管理改革尚未完成存量轉型,小城鎮建設用地再利用、建成環境再提升等公共開發訴求遭遇空間產權分散、利益主體多元等個體權利約束,美麗城鎮目標需要接受城鄉融合結果檢驗。

1.3 全域美麗與多元主體共治

在以人為本的新型城鎮化進程中,小城鎮是實現城鄉融合的關鍵節點。雖然小城鎮建設一直是城鎮化政策的重要導向,但通常是出于保護耕地資源和生態環境、節約集約利用建設用地、引導農村人口有序流動、提高公共配套設施利用效率、調控城市規模和預防“城市病”等外在目標[6]。結果就是基礎設施建設滯后、公共服務功能較弱、人口集聚有限、經濟規模偏小、地方特色不清,小城鎮發展的實際成效很難達到政策預期,既沒能充分發揮帶動農村的作用,也沒有形成有效補充城市的功能。小城鎮發展不僅存在區域差異,而且普遍收縮與高度分化并存特征明顯,功能多樣的特色小城鎮格局正在逐步形成[7]。浙江省在縣域經濟基礎上,還原小城鎮在城鄉社會經濟網絡結構中的主體地位,助推美麗城市、美麗城鎮與美麗鄉村融合,演化生成城鄉生命共同體,是新時期國土空間規劃與監督實施的關鍵結果。城鄉生命共同體既是命運共同體,也是利益共同體,更是責任共同體,其中要統籌公共資源在城鄉間均衡配置是未來行動的重點內容[8],要切實提高小城鎮公共設施的配置效率和服務水平,需要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

1.4 數字政務與要素市場配置

在經濟轉向高質量發展的新時代,小城鎮是優化要素配置的網絡節點。隨著經濟主力人口不斷收縮,老齡化不斷加劇,養老金財政負擔和地方債務缺口不斷累積,全面實現要素配置市場化成為核心訴求和改革焦點[9]。浙江省的改革實踐在行政審批制度、投融資體制、民營經濟發展、要素市場化配置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產權保護和要素配置仍存在一些薄弱環節[10]。2010年浙江領全國風氣之先,搭建網上辦事大廳,將傳統辦證大廳的服務事項搬上了網,當年即成為全國審批項目最少的省份之一;2014年率先提出“四張清單一張網”改革,初步厘清了政府治理的邊界;2016年首次提出啟動“最多跑一次”改革,建成五級聯動的浙江政務服務網,推動“互聯網+政務”跨越新平臺;2018年“最多跑一次”寫入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從浙江經驗走向全國。未來的小城鎮是城鄉要素交匯之所,為促進土地資源與建設項目精準對接,2019年率先推出“標準地”數字地圖,解決供需信息不對稱問題,實現企業拿地“找市場不找市長”,撬動要素配置模式、供地模式、招商模式的深徹變革[11]。

2 美麗城鎮建設的體檢模式

美麗城鎮建設是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三年行動收官之后的政策延伸,出發點是解決遺留問題、引導特色發展。為規范美麗城鎮創建方案編制,2020年5月浙江省城鄉環境整治工作領導小組美麗城鎮建設公室印發《浙江省美麗城鎮建設評價辦法(試行)》(以下簡稱“評價辦法”),提供面向小城鎮高品質發展的三類三級加權綜合評價指標體系,其中全省達標類共性指標150分,權重0.2,面向所有城鎮;特色創建類個性指標200分,權重0.25,針對美麗城鎮樣板鎮;公眾滿意度指標100分,權重0.2,區分申報和驗收兩個時點。一級指標關注環境、生活、產業、人文、治理“五美”目標,突出城鄉融合體制機制創新成效,二級指標對應領域提升行動,三級指標指向具體工作任務,創建申報明確引入體檢模式,建設內容以城鎮建成區為重點,要求涵蓋行政轄區全域。

2.1 共性指標堅持問題導向

從時間維度來看,美麗城鎮建設仍舊堅持問題導向。多數小城鎮啟動美麗城鎮建設,編制行動方案,面臨的首要難題是如何篩選建設項目[12]。小城鎮工作的正常模式,是按照先規劃后建設原則布局各類項目,但是現行總體規劃(2020年)即將到期,新的國土空間規劃(2035年)尚未編制,加之突如其來的的疫情影響,相關部門和基層領導手里還沒有未來發展“一張藍圖”,倉促確定建設項目,不僅影響創建進程,也為后續發展留下隱患。規劃過渡期的最佳選擇,只能是對照共性指標查找歷史遺留問題,然后采用“針灸療法”進行補救式建設。

評價辦法設置了55項約束性共性指標,約束性主要是指近期(2022年)申報省級樣板鎮的分類達標要求,其中都市節點型和縣域副中心型須達到120分(良好)以上,特色型須達到105分(中等)以上。共性是指遠期(2035年)所有城鎮都必須達到150分(滿分)以上,從浙江小城鎮發展歷程來看,這些共性指標可能會迭代升級,也就是說15年以后,這些要求可能太低了,但從當下工作實踐來看,逐條檢視得分情況,可以清楚地顯示現存問題,也能反映小城鎮彼此差異,尤其是普遍失分的指標,可能就是省市層面的機制創新方向。

2.2 個性指標強調目標導向

從空間維度而言,美麗城鎮建設更強調目標導向原則。美麗城鎮建設是長期目標與短期行為的有效結合,盡管小城鎮“既不像城市,也不像鄉村”的刻板印象有所改觀,但從城鄉空間結構層面來看,小城鎮還是“有特點、無特色”,雖然浙江引以為豪的“縣域經濟”“塊狀經濟”局部成效顯著,但是小城鎮產業雷同、特色喪失、紐帶作用不強的普遍性問題依然存在。在技術擴散、標準統一、城市建設趨同的背景下,小城鎮特色如何顯現,就成為美麗城鎮建設的又一難題,根本出路是在經濟分工與合作中,找到特色產業發展的可持續路徑。

評價辦法設置了100余項個性指標,著眼競爭力提升和現代化建設,突出高標準、高品質和高質量,按都市節點、縣域副中心、特色鎮和一般鎮分類引導,特色鎮細化為文旅、商貿、工業和農業四個子類。如果說共性指標主要反映政府各部門的工作成效,即落實城鄉統籌政策過程中,按照城鄉一體化標準提供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的既往成就,那么個性指標則是市場多元主體參與全球經濟分工或區域產業協作的目標導向,因為個性指標對應的內容,不再是統一提供的標準化產品或服務,能否達標關鍵要看特色產業的關聯企業發展狀態。

2.3 滿意度指標是結果導向

從發展理念來說,美麗城鎮建設對結果導向的內涵有所調整。新型城鎮化之所以是中國特色,在于城市化的核心是“化”,包括“化地”和“化人”一體兩面,“完全化”了的就是城市,“不完全化”的就稱之為鎮。過去城鄉建設普遍關注人、地、錢這三大要素從哪里來的問題,結果就是以人為本、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很難落地。因為城市化就是要把人分成城里人和農村人,農村人還可細分為農民工和留守人員,二者都被歸入“問題人”范疇,解決他們“到哪里去”天然是“人民政府的責任”,雖然他們名下有地,但從結果來看,還是要政府花錢。

評價辦法設置了20項滿意度指標,以問卷調查的方式,推動美麗城鎮共謀、共建、共管、共評和共享,希望落實群眾主體原則,但是如何開展問卷調查,將影響到公眾調查的有效性和公共決策的科學性,因為公眾參與能否反映“大多數人的意愿”始終存疑,“最大多數人的最大利益”本身就是一個偽命題,而且公共領域的“鄰避效應”廣泛存在。因此,美麗城鎮建設開展群眾滿意度調查,最重要的社會意義是激發小城鎮群眾參與公共事務的熱情,這就要求滿意度調查不能僅限于填寫幾張問卷,而要廣泛組織面對面交流和人與人溝通。

3 城鄉融合發展的糾偏機制

政府行政、市場主體和社會組織是城鄉治理的三大主體,城鄉分治、統籌、一體化和融合是城鄉治理的四個階段,城鄉分治和城鄉統籌側重行為,城鄉一體化是行為與結果的統一,而城鄉融合則是結果。各個階段的治理主體及其作用方式有很大差異,城鄉分治是行政作用的結果,城鄉統籌主要依靠行政力量,城鄉一體化是行政與市場共同作用的結果,而城鄉融合則是市場和社會充分發育的均衡狀態,美麗城鎮建設能否成為城鄉融合體制機制創新的有效載體,關鍵在于能否充分發揮市場和社會兩大主體的糾偏能力。

3.1 目標設置動態化

初始目標設置不是限制城鎮功能迭代。各鎮(鄉、街道)選擇哪個功能類型,作為樣板鎮創建目標,主要應基于自身的資源稟賦和比較優勢。雖然各鎮在“一鎮一方案”時,通常都有SWOT分析過程,但需要澄清兩點:一是比較優勢是自己跟自己比,而不是跟其他鎮比;二是基于比較優勢原理的分工與合作格局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隨著環境和能力的變化而變化?;诘谝稽c,即使一個鎮的工業、商貿、文旅、農業都比另一個鎮強,但對于自身來說,各產業發展的機會成本不同,考慮到區位條件和資源約束,也應該集中精力,發展成本最低、效益最高的產業,每個鎮都這樣做,就會實現社會總財富最大化?;诘诙c,加入時間維度,可以看到改革開放40多年來,過去的許多農業鄉鎮,今天已經演變成工業強鎮、商貿特色鎮,甚至是城市建區,那么2022年成功創建省級樣板鎮的美麗城鎮,人口流動、產業變遷等不確定性因素很多,高速增長、持續發展的預設目標能否達成,到2035年會演化成什么形態,停滯甚至衰退也有可能,需要根據市場變化適時調整。

省級樣板鎮的目標選擇,能反映比較優勢轉變和動態適應能力。2020年度共有169份省級樣板創建申請,其中都市節點型26個(占15.4%)、縣域副中心型36個(占21.3%)、文旅型66個(占39.0%)、商貿型6個(占3.6%)、工業型17個(占10.1%)、農業型18個(占10.6%)。其中文旅型遠超工業型,并非浙江小城鎮工業經濟衰落、旅游產業繁榮的現實對應,而是基層政府已經認識到服務業發展的大前提正在成型(2019年中國服務業占比53.9%),繼續擴大工業用地的機會成本已經增加,開發旅游服務的比較優勢開始顯現,類似的都市節點和縣域副中心城鎮,雖然當前的工業產出占比依然很高,但發展目標一定是融入城市群。

3.2 項目選擇合約化

建設項目選擇必須表達多元主體合意。社會組織參與公共服務供給、市場主體參與基礎設施建設,是建設美麗城鎮、推進城鄉融合的關鍵。多年來,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由公共財政出資、政府部門建設和維護,社會公眾缺乏“公共福利有成本”的理性認知,存有“市場主體只關注經濟效益”等惡意猜測,基層干部熱衷于向上爭取資金項目,養成了要優惠政策、靠財政撥款的工作慣性,主管部門其實是“花公家的錢,辦別人的事”,也存在投資低效、權力尋租等負面現象?!叭绾畏诛?,決定餅能做多大”,當前浙江城鄉基礎設施延伸、公共服務均衡的基本目標已達成,可以說公平原則已充分體現。未來美麗城鎮追求多元目標平衡、特色更加突顯、服務質量提升,投資原則應轉向“效率優先,兼顧公平”,項目選擇也應是“政府引導、市場主體、社會參與”的合約模式,包括停車設施、星級酒店、品牌連鎖店等,尤其優質教育和醫療服務,都不是標準化產品;鄰里中心、商貿綜合體、文旅產業項目,尤其老舊小區改造項目,都要基于真實的市場需求,經得起邊際收益分析檢驗。

改造類項目的規劃彈性,能體現三治融合意愿和政府服務能力。以城邊村、鎮中村改造為例,在工業化推動城鎮化過程中,空間規劃主要關注有多少建設用地可用,項目設置更多考慮拆遷安置成本,許多建筑密度大、老舊房屋多的區塊,很自然地成為“歷史問題”,“亂七八糟的生機勃勃”與“井井有條的死氣沉沉”并存。美麗城鎮建設依然是規劃引導,但結合“最多跑一次”改革,引入了彈性規劃更新機制,鼓勵市場主體與利益相關者協商,合作設計改造項目,只要不突破用地紅線,能夠改善人居環境品質和交通出行條件,就可以自主論證規劃條件,納入建設項目庫,項目完成后還可以申請相關財政補助。

猜你喜歡
指標體系浙江省
2022城市商業魅力指標體系
自助圖書館選址評價指標體系研究
應用技術大學教師評價指標體系構建與應用
交通強國建設評價指標體系
四張榜單“揭秘”電子信息百強浙企
歡天喜地過大年
“深入淺出”,以題載法
浙江省第一批省級特色小鎮分布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