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情境教學法在小學科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探索

2020-12-14 04:17金彬斌
新智慧·下旬刊 2020年9期
關鍵詞:情境教學法小學科學

金彬斌

【摘 要】科學源于生活,又應用于生活。小學科學學科教學的內容基本都是來源于生活,與實際生活關聯非常緊密。而運用情境教學法來開展小學科學教育,將生活和科學緊密聯系起來,可以體現生活的科學性和科學的生活性,讓二者相輔相成,交相輝映。本文針對情境教學法在小學科學課堂教學中的有效應用進行研究分析。

【關鍵詞】小學科學;實際生活;情境教學法

傳統心理學認為,學生的發展主要體現在語言學習和邏輯分析上,最直觀的體現就是,無論在哪個學習階段,數學和語文是最受學生、教師和家長重視的,甚至有家長會認為,小學科學學的不過是一些生活常識,沒什么重要的。這直接使得在傳統的小學階段教育中,科學學科并不受師生的重視,從而導致科學學科的教學質量一直都難以得到提升。在新課改之后,我國大力提倡素質教育。所謂素質教育,就是拓寬學生的學習渠道,開闊學生的學習視野,通過多種活動培養學生的德、智、體、美、勞等五個基本方面的能力,希望學生可以綜合發展,具備較強的綜合素質。這樣的教學改革使得小學科學學科教學逐漸受到師生的重視,學生也從科學知識的學習過程中不斷提升了自己的科學素養。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給學生創設良好的科學知識學習環境,很多科學教師開始嘗試在課堂教學中運用情境教學法,也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下面,筆者就對科學教師應該如何在教學中更好地運用情境教學法進行具體分析。

一、運用生活經驗創設生活情境

科學是生活的科學,我們在生活中接觸到的很多事物都蘊含著科學知識。教師可以運用學生在平時生活中有可能接觸到的真實案例來給學生創設真實的生活情境,從而在導入環節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設置的情境要是生活常見的且不超過學生理解范圍的,這樣學生才會在課上勇于發言,才能營造樂于思考與敢于表達的學習氛圍,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促進學生積極動腦,聯想生活中的相關實際,讓學生更早進入學習的狀態,用有趣的實驗和展示抓住學生的注意力,保證小學科學課上學生的參與程度與學習質量,讓學生從生活案例中學習科學知識。為了培養學生的觀察力和對科學知識的實踐運用能力,教師可以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讓學生說出他們認為蘊含著科學知識的生活實例,用學生講的案例來創設生活情境,進而把學生更好地帶入課堂教學中。這樣的情境創設形式不僅能讓學生有良好的學習體驗,更增加了師生之間互動的機會,凸顯了學生的主體地位。

例如,教師在給學生講“磁鐵”這一章的科學知識時,可以先給學生舉一些生活中對磁鐵的應用事例:家里冰箱上放置的磁性冰箱貼里面是磁鐵;出門乘坐的高鐵也運用了磁懸浮原理;手機的發聲揚聲器里也有磁鐵等。教師在舉一些生活案例之后,可以給學生留幾分鐘的時間,讓學生補充一些磁鐵在生活中應用的案例。之后,教師跟學生一起對這些生活中的案例進行分析,給學生講解磁鐵在這些事物中起到的作用,讓學生對磁鐵有更全面具體的了解。

二、運用多媒體創設形象情境

多媒體教學法深受當代教師的喜愛,因為這種教學方法可以把抽象的學科知識具體化、生動化,還可以讓教師減輕很多書寫板書的壓力,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多媒體教學法是在信息技術飛速發展之后開始廣泛運用到教育領域的,其在小學科學學科的應用可以給學生創設出生動形象的學習情境,達到寓教于樂的教學效果。所以,小學科學教師可以在教學中運用多媒體教學法來講授一些比較抽象難懂的科學知識,這要比教師單純講解的效果好很多。

例如,教師在給學生講“沉與浮”這一單元的知識時,可以先給學生播放一段影視片段:視頻中有輪船在大海中航行、人們在海邊抱著游泳圈玩耍、石塊被岸邊的人拋入海中沉入海中。這段短短的視頻中就有很多沉浮現象可以用來引入這一單元的教學主題。教師在用多媒體視頻給學生創設出生動形象的情境后,再給學生講沉浮現象,這樣,學生才有更深的體會。在觀看完這段視頻之后,教師可以讓學生思考:為什么那么沉的輪船可以在海面上浮起來,而小小的石頭卻在拋入海中的時候沉了下去?同學們知道沉和浮是什么原因導致的嗎?同學們可以說一說自己還見過那些沉浮現象?教學情境與教學問題相配合,能進一步引導學生積極思考,進而提升教學效果。

三、運用游戲創設體驗情境

不是每個孩子都喜歡鮮花,也不是每個孩子都喜歡卡通,但每個孩子都一定喜歡游戲。愛玩是每個孩子的天性,小學生同樣處在愛玩的年紀。一味地在課上強調要坐好,不東張西望,寫字時左手扶案、右手提筆諸如此類的話,與科學的實踐性本質是相違背的,反而會讓學生更加心不在焉。如果教師可以很好地利用學生愛玩的天性,運用游戲教學來開展小學科學教學,不僅能很好地激發學生對科學知識的探究欲,還可以增加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互動程度,讓學生更加投入科學課堂學習中,參與到科學實驗活動中,對相應實驗的原理和現象都有更深刻的理解,提高學生的吸收率,從而起到更好的教學效果,真正做到寓教于樂。在科學學科教學過程中,所謂“無實踐,則無科學”,任何科學成果都是從實踐中孕育出來的。教師可以把游戲和科學實驗相互結合,給學生創設良好的體驗情境,在鍛煉學生動手操作能力的同時學習科學知識。

例如,當學生學習過“生活中的靜電現象”這一課之后,教師可以在班級里組織一場比賽,把班級學生分成多個小組,每個小組發一張紙,讓各個小組想辦法在兩分鐘內把放在桌子上的紙不用手“拿起來”,給學生的提示就是借助靜電的原理。各個小組成員都積極想辦法,有的學生可能就會想到把紙撕成小塊,用尺子摩擦衣服產生靜電來把紙吸起來。這樣的科學小實驗以游戲的形式展現出來,在給學生帶來樂趣的同時也讓學生學以致用。

四、結語

綜上所述,小學科學學科教學是提升小學生科學素養的關鍵學科,促使學生全面發展,教會學生“實踐出真知”,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嚴謹的科學精神和敢于質疑和創新的大膽精神。情境教學法有助于將課本上的知識遷移到課外,落實到生活的方方面面,還原了科學的生活性,提高了生活的科學性。教師一定要充分重視科學教學,針對不同的學生調整教案和教學進度,這樣才能保證小學科學教學的行之有效。教師要運用情境教學法給學生創設良好的科學知識學習環境,借助多種多樣的教學方式創設學習情境,給學生更好的學習體驗,提高小學科學的教學質量,培養學生的科學眼光和科學精神。

參考文獻:

[1]鐘海艷.情境教學法在小學科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石家莊:河北師范大學,2017.

[2]張志中,王岢鑫,鐘永江.小學科學實驗課智慧教育案例研究[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6(5).

[3]高云玲.情境教學法在小學科學教學中的應用探究[J].學周刊,2018(26).

[4]王茜.情境教學法在小學科學教學中的應用探究[J].明日,2018(48).

[5]楊峰.情境教學法在科學教學中的應用探究[J].小學科學(教師版),2019(1).

猜你喜歡
情境教學法小學科學
以“問”發展小學生科學學習能力
基于MOOC的小學科學教學模式的探究
加強小學科學實驗教學提升學生動手實踐能力
談談多媒體在小學科學教學中的應用
簡談多媒體在小學科學教學中的運用
論情境教學法在初中思想品德課中的運用
旅游管理教學中情境教學法的應用研究
銳意進取,不斷提升小學科學課堂教學效率
初中科學課程中利用情境教學法滲透德育的探討
小學英語課堂情境教學法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