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媒體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創新分析

2020-12-15 06:50姚丹霞
青年時代 2020年27期
關鍵詞:新媒體時代思想政治教育高校

姚丹霞

摘 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開展,是高校發揮教育管理職能的重要體現。隨著新媒體時代的到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應該做到與時俱進,積極探尋新媒體環境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機結合?;诖?,本文將分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與時俱進的重要性、面臨的挑戰、創新策略,以期為新媒體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創新提供參考。

關鍵詞:新媒體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創新

一、引言

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肩負著重要的使命,是幫助高校學生樹立健康的思想觀念和堅定的思想政治信念,更好地適應社會生活環境并服務國家發展的重要途徑。新媒體時代以來,大學生通過新媒體進行信息傳遞、資訊交流、社會活動等的頻率增加,而新媒體對大學生的影響也日漸突顯。在這種情況下,高校有必要圍繞新媒體時代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創新探索。

二、新媒體時代呼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跟進

新媒體時代一個最主要的特征就是民眾接觸各類信息資訊的渠道多元化,以電腦、智能手機為載體的各種新媒體形式密集出現。新媒體的極大自由度和超大信息承載量反映了這個時代的泛數字化、泛信息化特征,而大學生等青年人群是這個新媒體時代最活躍的人群之一,這就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挑戰。新媒體時代,作為人才培養的主陣地,高校必須做好新媒體時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為青年人的價值觀念養成,人生理想信念塑造,個性心理發展把關、指路。

三、新媒體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臨的挑戰

(一)新媒體時代的輿情管理更加困難

新媒體時代,輿情管理更加困難,這是導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難以有效落地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傳統媒體時代,媒體信息從采集到整理,從編輯到面向大眾發布,整個過程完全被納入到嚴謹的輿情監控、信息管理體系之中,有效避免了一些具有誤導性的、錯誤的、不實的信息的發布和傳播,可以避免對大學生群體等的思想政治觀念帶來不良影響。

但在新媒體時代,信息傳播的路徑寬泛化,而且許多信息是經由網友直接上傳發布的。他們跳過了傳統媒體的信息監管與審查機制,信息的真實性嚴重存疑。近幾年,由于網友私自發布不實信息誹謗造謠而引起社會關注的情況并不少見,甚至也有一些網友因為惡意發布不良信息等遭到公安機關的追責,但其發揮的監督管理作用依然微乎其微。

(二)新媒體時代的學生思想認知更具隱蔽性

新媒體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臨的另一個重要挑戰就是,學生的思想認知、價值理念具有相當的隱蔽性。坐在教室里上課的學生,也許手機上正在播放各類娛樂視頻;在校園小路上翻看手機的同學,也許正在某個論壇平臺發布虛假信息以博取眼球和關注。

因為根本不了解自己所面向的學生群體到底有著怎樣的價值理念和行為習慣,不了解他們到底是有著潛在的拜金主義還是真的充滿了正能量。在這樣的情況下,學校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很難做到有針對性。

(三)新媒體時代師生代溝拉大制約教育跟進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開展的主體是教師和學生,這兩者之間的互動直接決定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質量。在新媒體時代環境下,社會發展更新換代很快,相應的不同年齡層次之間的代溝也越來越大。事實上,已經有很多教育工作者感覺到,在和學生的溝通中存在不銜接的情況。過去80后大學生入校的時候,這種情況還不是很明顯;到了90后的學生入校,再到今天00后成為學生主力,這種師生之間的認知與交流代溝越發明顯。即便是大家手機或者電腦上下載著同樣的軟件,注冊了同樣的網站,師生的網絡生活方式,信息關注點也有很大不同。因此,教育工作者亟待調整狀態,和學生建立更親密有效的交互對話關系。

四、新媒體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創新策略

(一)面向新媒體渠道中的大學生用戶開展行為研究

不了解大學生群體在新媒體環境下的思想傾向、價值取向、行為習慣,這是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難點。為了更好地把握大學生在新媒體時代的行為習慣和認知特征,教育工作者可以面向大學生和新媒體進行一些針對性研究。

在這方面,教育工作者可以采取兩個途徑。其一是直接和班級里的大學生對話,請他們推薦一些活躍度比較高的大學生社交群、大學生專業學習群、大學生興趣群或者大學生人群聚集的軟件;教師注冊賬號登錄這些微信群或者軟件之中,通過親身體驗的方式了解大學生所處的媒體生活環境,信息流通環境。其二是通過和學生群體的交流對話了解他們對于一些社會現象等的看法和態度。比如,考研或考公務員,這是相當一部分學生的選擇;而創業或者求職也是大學生面臨的主要出路。那么對于這些出路,學生是如何去選擇的,是出于什么樣的考慮,又做了哪些準備;如果考研失敗或者求職不理想,又將怎樣面對?教師根據大學生的行為習慣、生活環境、社交方式等去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近幾年來,國家鼓勵大學生創業創新的政策接連出臺,各地政府、銀行等也給出了很多便利政策,這使得大學生創業的熱情高漲。但受到快手抖音中直播帶貨、游戲圈粉等賺快錢現象的影響,很多大學生的創業取向過于偏激。對于這樣的情況,高校就需要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加以關注,既要鼓勵大學生積極創業,又要避免大學生本末倒置,行為偏激。

(二)從新媒體路徑采集案例素材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針對大學生在新媒體時代的行為特征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我們需要基于實際案例和具有代表性的行為現象來進行,而不是空口說教。所以,教師要注意從新媒體途徑采集一些典型素材、案例作為教學資料,開展生動真切的教育活動。

針對實際案例,教師會和學生進行一次生動的思想政治教育互動。比如,針對一些主播和網友聊天話題低俗,言語粗俗的情況,很多學生表示難以接受,覺得不值得為了一些禮物去出賣自己的尊嚴;但也有學生表示,這是大眾人群的喜好所決定的。很多網友喜歡線上調侃、調戲主播,喜歡低俗粗俗的話題,這使主播必須去迎合網友的喜好;也有學生表示和平臺方面的監管不到位、默許縱容有直接關系。因為從技術上講,平臺是可以對這些行為進行屏蔽或者加大處罰的。

圍繞實際案例開展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動具有直觀性強、親和力強、話題感強的特點。教師講解的案例具體有說服力,學生圍繞案例展開的思考更加靈活生動,師生互動交流有深度、有質量,不拘形式。這對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有積極作用。

(三)基于新媒體平臺實現思想政治課堂的拓展

傳統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基本上圍繞課堂來展開,在學校黨團活動、文化建設、班級管理中也會適當滲透思想政治教育,但這樣的形式在新媒體時代依然顯得有些力不從心。

基于新媒體平臺進行思想政治課堂拓展,意味著我們要擺脫傳統教育模式的局限,嘗試以新媒體平臺為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陣地,落實更加全面的、多元化的、立體式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比如,在直播平臺上,教師也可以嘗試開通直播賬號,對課堂教學活動進行直播,并歡迎學生和網友一起討論社會現象,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和解讀;或者開通微信公眾號,組織各個系別、專業、班級的學生關注公眾號,加入思想政治授課交流群,并在群里分享一些教育課件或者典型案例,發起一些主題討論活動等等。

對于大學生來講,去課堂上聽教師講課,他們的興趣或許不是很大;但如果是在群里圍繞一個話題展開討論,或者在直播間里進行互動,學生的參與熱情就會高得多。教師要善于運用這一點,依托新媒體平臺建立更加豐富多彩的思想政治教育路徑。

(四)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新媒體素養

對于新媒體,有的教師接觸比較多,有的教師接觸很少,不玩抖音、不會微信發文件,不知道如何做微信群組管理的教師不在少數。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難免受到影響。針對這個問題,筆者建議由學校適當組織一些技術培訓課程,集中利用幾個課時的時間鞏固強化一些基本的新媒體操作方面的知識。這樣就可以彌補部分教師對新事物接觸不足的短板。

在此基礎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也需要積極行動起來,和同校教師保持良好的教學互動;或者在網上做一下新媒體時代特征方面的研究,參考一些新媒體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微課視頻、PPT課件等。這對提高教師的教學素養,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成果很有幫助。

五、結語

對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來說,新媒體時代的來臨是機遇和挑戰并存的。高校需要對新媒體時代的信息傳播路徑、媒體傳播特點、學生價值理念和社會思潮等進行準確把握,并根據教育實踐靈活采取措施,這樣才能放大新媒體時代的教育利好,縮減新媒體時代的教育短板,引導高校學生朝著符合國家和社會需要的優秀青年邁進。

參考文獻:

[1]谷煒江,武沫含,姜淑媛.新媒體時代強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措施分析——以移動教學APP“藍墨云班課”的運用為例[J].吉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20(1):14-15.

[2]金永憲.淺談新媒體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創新研究——評《新媒體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探究》[J].教育發展研究,2019(24):88.

[3]季海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媒體融合方法及路徑解析[J].遼寧經濟職業技術學院.遼寧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9(6):72-74.

猜你喜歡
新媒體時代思想政治教育高校
新媒體時代微寫作特征及對策研究
加強思想政治課在大學慕課開放課程的地位研究
淺析紅色文化與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中日高校本科生導師制的比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